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9   星期四   农历四月初二   
寻找朝鲜族农乐舞的DNA
创建时间:2011-08-09 14:04:00

寻找朝鲜族农乐舞的DNA

    为了拍一部片子,赵玉琦和他的团队一大早从北京出发,驱车数千公里,抵达目的地吉林延边汪清县的时候,已是第二天凌晨2点多了。

    这位曾在电视台工作近十年的媒体人,已经不是第一次为了拍片而披星戴月长途跋涉了。不过,此行与以往不同,他们是受人之托要完成一项科研任务。7月28日,在北京广西大厦的项目验收会上,赵玉琦回忆起最近的这一次旅程,成就感写在了脸上。

    委托他们去汪清的是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目的则是拍摄一部以朝鲜族农乐舞为主题的专题片,以数码影像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记录下农乐舞这一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变轨迹及现存状态,探寻其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建造非遗保护的“样板间”

    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很多依靠口传心授来进行。看到许多民间表演艺术和传统手工艺“人走艺绝”,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很揪心。作为文化科技领域的国家队,他们开始琢磨以自身优势,为保护传统文化尽一份心力。

    在大家的努力下,2006年,由艺术科技研究所申报的“数码影像技术保护民间表演艺术和传统手工艺”项目获得立项。

    “民间表演艺术和传统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不包括省、市、县项目在内,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就有1000多项,其中就有相当数量的民间表演艺术和传统手工技艺。”项目的申报成功,带来的除了短暂的喜悦,更多的则是沉甸甸的责任。

    记录和保护这些传统文化,是一项不仅浩大而且复杂的工程。事实上,即使要比较完整地记录其中的某一种传统技艺,任务也相当繁重。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所长白国庆说,研究所承担的这个科研项目,有别于一般非遗保护单位所做的工作,而是要立足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探索现代高新科技手段在促进非遗保护方面的可能性。

    项目团队从数量庞杂的民间表演艺术和手工技艺中选取了3个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个案研究,包括戏曲、民间舞蹈和传统铸造工艺。其中,民间舞蹈选取的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朝鲜族农乐舞——2009年,这一表演艺术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我们希望通过项目的实施,建造起一座‘样板间’,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非遗项目提供经验。”白国庆说。
 
    象帽?还是翔帽?

    研究团队是一个艺术与科技结合、科研单位与高校结合的开放团队。由研究所领导直接牵头,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蒋伟负责项目的顶层设计。为加强影视制作力量,团队还邀请了社会力量加入,赵玉琦正是由此与农乐舞结缘。

    朝鲜族为农耕族,视“农者为天下之大本”。发源于朝鲜半岛的农乐舞始于农业劳作,并具有古代祭祀成分,是一种融音乐、舞蹈、演唱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民族民间艺术,通常在农事劳动和喜庆节日里演出。

    演出时,舞队的最前方由令旗和一面写有“农者天下之本”的农旗为先导,随后是一名在队首敲打小锣担任总指挥的男子。在他的带领下,手拿太平箫、喇叭及各种鼓类乐器的乐队和各种乔装人物组成舞队的仪仗部分。接下来是表演小鼓舞、扁鼓舞、长鼓舞、扇舞、鹤舞、象帽舞、面具舞及哑剧的演员队伍。象帽舞是农乐舞中的一种重要形式,种类繁复,舞技多样,分“长象帽”“中象帽”“短象帽”等种类。

    随着上世纪初朝鲜族移民进入我国,这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也在吉林、黑龙江、辽宁等朝鲜族聚居区扎下根来。其中,位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北部的汪清县是农乐舞流传最为广泛的地区之一,汪清的百草沟镇是远近闻名的“朝鲜族象帽舞之乡”。

    做了充分案头工作的拍摄团队直奔汪清。

    由于之前团队成员们对于项目的“科研”定位已经有了共识,在农乐舞的素材搜集和画面记录上,大家有意识地尽量做到全面性、生态性、鲜活性,注意突出专题资料的纪录性,同时兼顾艺术性、厚重感。

    正是因为要全面,研究团队的采访对象不仅包括农乐舞传承人、民间的农乐舞表演者,还有研究农乐舞的专家学者、研究朝鲜族民俗的学者,以及政府部门的官员、普通中小学校的师生等。研究的对象则不仅包括农乐舞舞蹈本身,而且还包括农乐舞的乐器、服装、道具及其制作方法等等。

    朝鲜族民俗学者千寿山和舞蹈学者崔虎旭的讲述,让大家明白了中国的朝鲜族农乐舞来自朝鲜半岛,同时又有着自身的特色。受到道教文化影响的朝鲜民族始终对仙鹤喜爱与崇敬有加。有研究认为,农乐舞中,朝鲜族男子素白衣裤外加黑色背心的传统服饰、犹如鹤冠的黑色纱帽,源于对仙鹤仿照。而移居中国的朝鲜族,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服饰之上加入红黄之色,形成了独有的特色。

    上世纪50年代,舞蹈家赵德贤对活跃于田间地头的象帽舞做了改编,并将其搬上了舞台,对朝鲜族农乐舞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金明春是象帽舞的第四代传承人,他不但善于表演,能舞动长32米的象帽彩带,而且在象帽的制作方面也有一手。最初的象帽以葫芦瓢为基础制作而成,葫芦瓢是迁徙之中最为便携的生活用品之一,有人认为,这反映了中国朝鲜族农乐舞与朝鲜族移民进程的关系。

    素材采集与研究的过程,也伴随有不少的争议。譬如,关于象帽的称谓,有人认为是因将大象毛绑在帽尖上而得名,也有人认为它是朝鲜语“翔帽”的谐音。究竟是“象帽”还是“翔帽”,研究团队采取了“存而不论”的办法,将涉及的观点都客观呈现出来,而不加评价。这也成为研究遵循的一条准则。

    在拍摄的过程中,则是坚持“最小介入”原则,创造条件尽量使民间农乐舞表演者表现出自然状态,最大程度地表现农乐舞的本来面貌。

    研究团队对于技术方面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不仅采取了三机拍摄,而且对于设备格式也要求有清晰的交代,以便于此后的保存和利用。

    “在探究朝鲜族农乐舞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完成一部拍摄样片,更为重要的是要形成一套有章可循的拍摄流程、拍摄规范,要完成相关的技术文档,它们是研究项目的重要成果。”赵玉琦介绍。
传承性重于观赏性

    如今,关于朝鲜族农乐舞的样片已经完成,拍摄流程和规范也基本成型,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7月28日举行的验收会上,以数码影像技术记录朝鲜族农乐舞的努力得到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电影集团、中国传媒大学、凤凰网等单位专家的充分肯定。而课题组所拍摄的专题样片,也得到了专家的好评。

    “在记录的过程中,我们更加看重所搜集的资料对于非遗传承的重要意义,而不是单纯注重影像作品本身的观赏性。”蒋伟说,“相对于样片本身,我们更关注拍摄的过程,关注拍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流程、规范和标准。”

    如今,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朝鲜族农乐舞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被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一优秀民间文化,既迎来了保护的机遇,也面临着传承难题。汪清县和延吉州为了更好地推广和普及朝鲜族农乐舞,已经在通过开展农乐舞进课堂、命名农乐舞传承基地等方式来推动这项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从传承的角度来说,以现代科技手段来保护民间表演艺术和手工技艺,这项工作还可以有很大的空间。从拍摄影像片来讲,可以利用现代影像技术,甚至引入动作捕捉仪等设备,尝试将朝鲜族农乐舞的动作进行分解,将其做成教学片,方便更多的舞蹈爱好者学习。”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宜文说。 (来源: 中国文化报/汪建根)

编辑:飞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