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6   星期一   农历三月廿八   
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古老艺术的现代出路
作者:2416 创建时间:2009-09-29 10:4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古老艺术的现代出路

  

    南北泥塑各具神韵

    都是玩泥巴的手艺活儿,因地域文化的不同,南北及各地的泥塑也有不同的制作工艺和风格流派。在北方,清朝道光年间发展起来的“泥人张”最为著名,流传至今已有180年历史。“泥人张”的创始人张明山塑造的人物惟妙惟肖,艺术风格以写实为主,比如塑造人物,有明确的比例。以头的比例为基准,按照“行七、坐五、盘三、蹲四”的比例来捏出不同情态下的人物形象。据传,由于塑造的人物形象逼真,以至于当时的京剧名角听说“泥人张”在台下,不敢登台演出,生怕自己露出一点丑态,被捏作泥人形象。

    南派最具代表的无锡惠山泥人则显露着南方人的细腻和灵秀。一件作品从脚捏起,从下到上,由里到外,分段组合,一气呵成。在彩绘上则以细腻的笔触,从头到脚,从人物表情到衣服褶裥作精致的描绘,装饰性强。惠山泥人大多有着细长的眼睛,表情温婉。

    西北泥塑与南北两大泥塑流派迥异,它既没有“泥人张”的逼真写实,也没有惠山泥人细腻的装饰感,有的是西北人的粗犷和质朴。比如有名的陕西凤翔泥塑,用大写意的手法和浓烈的色彩,如同吼秦腔般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浓浓的民俗味。

河南浚县“泥咕咕”

陕西凤翔泥塑

    “立体的年画”:宁夏杨氏泥塑

    同属西北流派的宁夏杨氏泥塑今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宁夏隆德县温堡乡杨氏泥塑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的民间宗教泥雕,经有6代传人,170多年历史。杨氏泥塑大胆借鉴和吸收年画、木雕、皮影等民间艺术精髓,作品多取材于民俗风情、山水野趣、神话传说等,形态质朴逼真、造型生动活泼,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杨氏泥塑也因此被誉为“立体的年画”。

    杨氏家族的泥塑一直以家族口、耳、手代代相传的方式传承,在选料、酿泥、造像程序及色彩处理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工艺和秘方。杨氏家族还采用杨氏泥塑的秘方,为宁夏、甘肃、新疆修复了一大批珍贵的文物。今年3月份,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上,宁夏杨氏泥塑作品令专家们眼前一亮,《赶毛驴》、《舞狮》、《成吉思汗》等近20件作品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作为宁夏非遗的代表作品永久陈列。中国彩塑专业委员会主席、“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评价,杨氏泥塑贵在它的质朴和地域特色,强调了庄重、肃穆的特点,第四代传人杨栖鹤在继承祖传技艺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各种民间艺术,极具地方性和民俗性。

杨栖鹤老人在进行创作

 

杨氏泥塑第六代传人杨贤雄(前)准备修复祖传泥彩塑精品《鹊桥相会》取材于民间年画的杨氏泥塑作品《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泥塑的热闹与寂寞

    历经千年的沧桑变化,根植于民间的泥塑至今仍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昔日里养家糊口的泥塑带来了经济效益。依靠“泥人张”这块金字招牌,三家出售“泥人张”产品的公司去年总销售额达1200万元。在陕西凤翔泥塑传承人胡深所在的六道营村,村里百来号人老老小小都会做泥塑。泥塑已成为当地的重要产业,远销到国外十多个国家,主动上门来收货的客商经常出现在村子。为此,当地政府还专门出资为村子修建了柏油路。杨氏泥塑的第五代传承人杨佳年成立了公司,公司生产的泥塑商品一月的销售达五六万元。

    但不是每个泥塑产地都能继续“泥人张”式的风光。河南浚县的“泥咕咕”和河南淮阳的“泥泥狗”曾是当地庙会的热销玩具,家家户户都买回去几件,作为一种吉祥物件送给小孩玩耍。然而,上世纪80年代后,孩子们的玩具品种越来越丰富,“泥咕咕”和“泥泥狗”的命运也发生逆转,成为尘封的记忆。“泥泥狗”的传承人许述章说:“俺们村里以前几百号人家都会做‘泥泥狗",现在只有几家会做了。”许述章至今虽还坚守着祖上传下来的手艺,但话中明显有着几许失意。

    2005年,中国彩塑专业委员会成立,主要工作是抢救和保护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加强民间彩塑的研究与发展,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目前,“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河南的“泥咕咕”和“泥泥狗”、宁夏杨氏泥塑等7个泥塑种类被列为国家级非遗名录。

无锡惠山泥人

惠山大阿福

   
     泥塑历史源远流长

    在我国民间很早就流传着女娲捏泥造人的古老传说。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000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处发现。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时间约为6000至7000年前左右;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猪、泥羊头时间约为7000年前。这些被确认是人类早期泥塑艺术品。

    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曾有关于泥塑的记录。汉代先民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在当时的农业社会,人丁和牲畜是重要的财产。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泥塑作为一种常见的陪葬品,泥塑的人俑、动物陪伴着这些逝去的灵魂,创造着另一个世界的富足。

    到了唐代,佛教盛行,大量的佛教寺庙兴建,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泥塑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到了明清时期,泥塑从高高的庙堂走进了平常人家,出现了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的小型泥塑。在《红楼梦》第67回就提到,薛蟠下江南带来的礼物中,有那“一出一出的泥人的戏”和“在虎丘山泥捏的薛蟠小像,与薛蟠毫无相差”。而在经济发达、风景秀丽的无锡,制作泥塑已成为当地农民农闲时期的副业,无锡的阿福可以算得上是当地最早的旅游产品。

可爱的泥人张彩塑

    守望与传承

    自古以来,民间绝活都有着“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包括泥塑制作也不例外。上世纪50年代,在老一代国家领导人周恩来的关心下,“泥人张”第三代传人张景祜走进中央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等专业美术院校,讲授泥塑艺术。同时,天津成立天津“泥人张”工作室,招收了50多位学生学习“泥人张”泥塑技艺,自此打破了民间技艺传承的传统。1963年,“泥人张”艺术展览在北京展出,门前排起了长蛇似的队伍,展览不得不延期一周。看过展览,激动的郭沫若写下“用泥造人首女娲,明山泥人锦上花,昨日造人只一家,而今桃李满天下”的诗句。

    杨志忠就是进入“泥人张”工作室的第一批学员,他学习的内容不只有“泥人张”的手艺,还有美术理论课程和雕塑等相关门类的艺术。后来,杨志忠创作的《颗粒归仓》被选入小学三年级课本的插页,“泥人张”三个字伴随着这张插图进入了当时许多小学生的记忆中。

    近几年,国家对“非遗”的保护力度加大,重要泥塑产地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而且有了国家级传承人。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泥塑的制作群体已趋于老龄化,其产地已出现濒危现象,个别已成为历史,对民间彩塑的抢救与保护迫在眉睫。

    面临失传的危机,泥塑传承人们早已抛开了传统的传承观念,广收弟子。宁夏杨氏泥塑的传承人杨佳年给招收的学徒发工资,让他们学习杨氏泥塑。但也有些传承人表示出不同的观点,无锡惠山泥塑的传承人喻湘莲认为:“如果祖上传的绝活儿被许多人掌握,那已经失去了‘绝活儿"本身的意义。”而且更令喻湘莲担心的是,产业化的泥塑生产是否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种形式的消失。

    大多数泥塑传承已不是传承人太多的问题,而是后继无人的问题。无锡惠山“学三五年,才能掌握泥塑基本功”。“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和他们的师兄弟为了追求作品的写实风格,能深入工地、农场干活,体验生活。张说:“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吃不了我们当年的苦了。”

    过去,泥塑艺人的身份、地位低下,曾被视为“江湖乞丐”、“下九流”,生活极其艰难,河南淮阳“泥泥狗”的传承人许述章说“祖传的技艺甚至不能糊口”。现在国家这么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的身份陡然上升为“国家传承人”,曾让老许受宠若惊过一阵子。不过,最实在的问题摆在眼前,做“泥泥狗”不赚钱是最现实的问题,许述章说:“现如今打工赚钱的道儿多了,赚钱挺容易,俺儿女瞧不上做‘泥泥狗"的活儿。”

    如何让泥塑走得更远,作为中国彩塑专业委员会主席,张认为,本着“拯救、保护、发展”的原则,保护和关爱产生泥塑产品的民间文化土壤。同时,媒体应加大宣传,使更多年轻人认同和重视本民族的文化。这样,我们的泥塑才能走得更远。

 

  (来源:银川晚报)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