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6   星期一   农历三月廿八   
渐入佳境 渐入人心
创建时间:2007-01-04 09:58:45

渐入佳境 渐入人心 
 
――回顾200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06年之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多年积蓄后首次大规模地在社会公众面前亮相,从第一批518项国家名录项目的公布,元宵节在国博轰动全国的成果展览和演出,到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全国各地精彩纷呈的文化遗产活动,以及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持续数周的报道,不仅使保护工作得到促进,更重要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益深入人心,公众的觉醒使文化遗产保护拥有了最为重要的力量源泉。  

    在这一年,一些基本的保护文件即将或已经出台,名录体系开始成型,各级保护组织机构开始形成,与国际保护开始接轨,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得到关注和研究,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渐入佳境。正如文化部部长孙家正5月2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作为最早倡议和响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中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进展走在了世界前列。

    这一切,都使2006年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程中意义非凡的一年。


   政策篇

    事件: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其中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普查、制定规划、抢救遗产、建立名录等要求。

    7月,文化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通知》,提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建立在省级名录的基础上,只有列入省级名录的项目,才具备申报资格。

    10月,文化部以部长令的形式颁发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文化部部长令[2006]第39号),对涉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单位、代表性传承人以及加强管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11月,《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档工作,绘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图,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谱系,制定传承人资助办法。确定10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完成《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出版和相关资料的保护工作,出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非物质文化普查图集(分省图册)》。


    评论:这些文件与政策和2005年国办《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一起,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保障,为即将在2007年制定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做了政策准备;在国家已经强调不再设立活动日的情况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同意“文化遗产日”的设立,充分说明了政府对遗产保护的重视和决心。

  行动篇

    事件:名录。5月20日,国务院公布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入选。名录的建立,包括名录的申报,首先由各级政府和有关单位向中央政府申报,接着进行评审,由各个领域的专家对名录进行评审。在评审的基础上,通过媒体向全社会公示,在公示的基础上,再进入审批程序。

    普查。于2005年6月开始部署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2006年进入攻坚的第二年,将在2008年年底结束。这次普查是我国21世纪开展的一次大规模的文化资源普查。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地域特点,编制门类齐全、分项细致、可操作性强的普查工作手册,举办普查工作培训班,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初见成效。

    资金。在财政部支持下,11月,文化部根据《财政部、文化部关于印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印发了《文化部办公厅关于申报2006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补助经费的通知》。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财政厅的联合申请,文化部向财政部报送了2006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补助经费预算。目前,中央财政补助经费已拨付各地。浙江、江苏、辽宁、广东、河北、四川、江西、湖北、福建等大部分省区都安排了保护工作经费。经费的落实,确保了保护工作的正常进行。

    组织。经中编办批准,9月14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保护中心承担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实践和科学保护方面的研究等相关具体工作任务。经省级编办正式批准,河北、河南、广东、宁夏、新疆、江西、重庆、湖北、贵州、吉林等10个省区建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北、浙江、广东、辽宁、福建、安徽、江苏、甘肃等省依靠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建立了一批国有或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


    评论:第一批国家级名录的公布,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称赞与争议都接踵而至,但都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普查是为了了解家底,这项需要艰忍与耐心的工作,将成为保护工作坚实的基础;西北环县的贫瘠与道情艺术的完整保护,都给人印象深刻,也使人深思文化遗产的真正保护到底最需要依靠什么。

  影响篇

    事件:展览。2月12日,由文化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9部委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这次展览是我国政府举办的第一次全面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大型展览。

    发布会。5月25日,就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和首个“文化遗产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副部长周和平和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介绍了有关情况。

    遗产日。6月上旬,为庆祝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全国各地举行了一系列隆重的宣传和庆祝活动,展示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成果。其中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中国文化遗产日专场晚会”“古琴艺术进大学”、中央电视台“中国记忆”大型直播活动等。

    2006年还举办了“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广东汉乐进京”、“第三届中国昆曲节”等活动。


    评论:当海菜腔响起,少林武僧棍术虎虎生风地逼人而来,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人以立体、生动的感受。展览、演出、大型活动等,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近平常大众,在似曾熟悉的旋律和表演中,我们又感受到了母体文化强大的脉搏,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民间历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国际篇                                           

    事件:6月,中国参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在巴黎举行的大会,与会的45个缔约国经投票选举产生了由18个国家组成的首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中国以40票高票当选为该委员会成员。作为首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成员,中国将有权参与审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提名,制定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名录的遴选标准,并对国际援助进行审议。国务院副秘书长陈进玉率领的由文化部、教育部、外交部和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共同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全程参与了这次会议。

    12月5日,中国、蒙古国政府官员和专家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保护协调指导委员会会议,宣布为期10年的中国和蒙古国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保护行动启动,成立了由中蒙两国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组成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保护协调指导委员会、专家联合工作组。中蒙两国计划将每3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由协调指导委员会对保护工作进行全面协调和指导,会商和确定保护行动的基本原则、保护政策、实施方案以及经费政策,同时负责实施监督,对出现的问题通过会商确定解决方案。


    评论:加入国际公约并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是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家的积极姿态,只有融入其中,并成为保护的倡导者,才能使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更多地为世界所了解。随着国际联合申报经验的积累,在亚洲尤其是东亚,尝试联合申报的可能性应该会越来越多。

  理论篇

    事件:6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北京举行,100余名学者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价值评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9月21日,文化部召开了“中秋节――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专家座谈会”,就如何积极引导社会过好传统中秋佳节,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培育和谐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推动社会繁荣发展进行了座谈。

    5月30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余杭论坛举行,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报社、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河北、辽宁、湖南、湖北、浙江等地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国家文化安全问题进行了研讨。

    12月11日,全面系统地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在京首发,该书从基础理论到实践探讨两个方面,回答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问题,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评论:理论上的梳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06年受到许多高校的青睐,纷纷开课授业,作为一门文化遗产学科,居然成为了“显学”,这当然是由于受到政府重视的缘故,但愿这种势头能够保持下去,因为,毕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探索才刚刚开始。
(转自 《中国文化报》,作者:陈彬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