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8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一   
展示传统技艺 讴歌党和人民——广州百件非遗新作品记录我们的新时代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谭志红 创建时间:2021-08-04 10:49:00

日前,以“记录我们的新时代”为主题的广州非遗新作品展在广州塔开幕。展览分为“致敬英雄”“致敬城市”“致敬传统”“致敬未来”4个展区,展示了广州非遗传承人和社会人士创作的100件非遗新作品,集中展现新时代广州非遗的新成果,表达手艺人对建党百年的美好祝愿。

用工匠精神致敬建党百年

本次展览展出的非遗新作品在立意、形态、题材上进行突破。创作者们在展示传统技艺的同时,通过作品讴歌党和人民、讴歌新时代。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罗敏欣介绍,在建党百年之际,她心怀党恩,创作了作品《大湾和弦谱华章》,在灯架上雕饰了腾龙祥云、莲花等图案,展示传统木雕的精致与华美。她还在宫灯的六面玻璃上绘制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地标,反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地繁荣发展的景象。

广彩《仿乾嘉广彩人物双耳琵琶瓶》是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去年向广彩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兆棠定制的作品。它长20厘米、宽12厘米、高47厘米,由乾隆彩和嘉庆彩组合而成,是“公仔棠”的代表作。今年85岁的张兆棠一生传承这份技艺,凭借绘得一手好人物图案,被称为“公仔棠”。张兆棠说,只有国家的富强和政府的支持,手艺人才能安心创作,广彩才得以兴盛。

人物是传统广彩瓷图案的亮点,其面部轮廓及五官除头发和眼睛用墨彩外,其余都用干大红或麻色勾勒,有戏剧人物的美态。张兆棠遵循古法,除了人物图案以传统样式为主外,着色颜料也采用几十年来摸索出来的配方,甚至还用到从金箔上提炼的金彩。

广彩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谭广辉在直径120厘米的大盘上绘制了广彩作品《致敬新时代》,以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题材,融合了56个民族人物元素。画面构图紧密,色彩对比和谐。谭广辉希望通过这件作品,抒发作为一名匠人对党和国家的热爱。

走进广州塔环形走廊,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向传承人定制的几组红木家具特别吸引人眼球。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虾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杨耀辉父子创作了广式硬木家具“福寿双全 平安报喜”中堂系列家具,由一张桥台、一张八仙桌、两个扶手椅组成,均采用大红酸枝制作,采用纯手工雕花,雕刻纹饰有葡萄、寿桃、喜鹊和宝瓶等传统纹饰;椅子靠背镶嵌天然云南大理石,与雕刻纹饰相得益彰。杨虾说,用料厚重是广式硬木家具的特点之一,这组中堂家具用料达到2吨。随着红木原材料越来越稀缺,如今可以做这种大型家具的材料已经很难找到了。

用优秀技艺礼赞革命精神

榄雕《红船》是广州榄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周汉军为纪念中共一大的召开,向建党100周年献礼,仿照“南湖红船”用乌榄核雕刻的作品。它宽7厘米、高4.3厘米,在方寸大小的榄核上,镂空雕刻一艘画舫。《红船》左右两侧各有26扇仅毫米大小的窗户,船底上刻了162个小字介绍红船的由来。周汉军说,创作最难的部分是以微雕完成船底的162个文字,文字笔画仅发丝粗细,雕刻时需要放在高倍放大镜下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红船”的窗户采用了密闭设计,而不是传统核舟中常见的可开合式。周汉军说,这是因为中共一大是从上海秘密转移到嘉兴南湖游船上召开的,会议要在保密状态下进行,窗户设计成密闭更切合历史情景。他表示,用广州榄雕最具传统特色的核舟题材创作这艘“红船”,正是为了致敬和铭记共产党成立的初心。“作为手艺人,我将牢记从艺的初心,把广州榄雕这一珍贵的非遗传承好。”周汉军说。

广州牙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景坤的《南湖红船》是另一件南湖红船题材的榄雕作品。该作品长18厘米、宽10厘米、高13厘米,以“红船”为题材,将红船和三面党旗相结合,运用象牙雕刻技法,以圆雕技法雕刻红船和党旗,巧妙地将各部分镶嵌在一起,与海浪、祥云相结合,令人感叹。

木棉花是广州市花,木棉又称红棉、英雄树,让人联想到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精神。岭南古琴艺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谢东笑借助木棉花的特质,创作了岭南古琴作品《木棉谣》,用古琴独特的音色、人声诵唱的方式,纪念革命先烈。为了创作这首琴曲,他经常到毛泽东主持过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凝望那棵盛放了两百多年的木棉树,找寻灵感。最终,他把心中的触动、把红棉树精神通过琴音传递出来。

通草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苏昕等人创作的通草画《中共三大之春园故事》根据中共三大召开期间,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瞿秋白、张太雷等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住在中共中央机关(春园)时发生的故事为创作内容。该作品长2米、宽1.5米,由10幅连环画组成长卷呈现,融合通草画传统技法和创新技法“凸立画法”,以“平面作画+半立体浮雕”的形式,呈现了中共三大成功召开的历史时刻。苏昕介绍,该作品于2020年11月进行构思,历时8个月创作完成,三易其稿。

新生代传承人打造非遗新玩意

非遗要活在当下、融入生活,就一定要培养新生代传承人,让“后浪”推动着传统工艺的大船扬帆远航。在本次活动中,非遗新生代们用“非遗+文创”激活传统文化,用自己的创作表达对党的深情,表达他们对传统技艺的热爱。

当“00后”遇见古老的广绣,灵感一触即发: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学生何锦秀结合载体袋泡茶,提取了一些外销广绣的人物和景物,设计了广绣茶渔袋泡茶;肖爱琦设计了广绣指甲贴,让百年前绣娘绣出来的图案以新的方式呈现,在指尖熠熠生辉;陈淑仪设计了广绣消消乐,她说想通过玩乐的方式让大家了解广绣。

广州美术学院学子们带来的广绣、广彩文创作品将传统技艺进行设计转化,体现出“非遗进校园”的丰硕成果和创新亮点。近年来,广州美术学院在探索更有效的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副教授丁敏说,让年轻人对传统工艺产生兴趣,是传承的关键,可以为古老广绣注入新活力。“用现代的视角和观点去理解和传承这些传统工艺,以变求常,以常求变,让传统工艺注入新时代的灵魂。”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齐喆说,这些有崭新创意的工艺美术作品献礼党的百年华诞,从中可以看到“00后”学生对建党百年饱含着的深情。

广绣、玉雕跨界文创《食谱之远方的诗团扇》由广绣和广州玉雕的新生代传承人高嘉敏、吴颖露联手创作,该作品以玉为扇柄,在扇面刺绣,以历史悠久的粤菜文化为题材,展现岭南特色。“当玉雕遇到广绣,新潮与传统碰撞出无限创意。”吴颖露说。在创作过程中,高嘉敏希望传统一些,但吴颖露要做成插画风。高嘉敏设计了很多传统样式,最终被吴颖露说服。她们以现代设计理念推动传统工艺发展,创作出有自己特色和风格的作品。“不能用传统去束缚这些‘00后’新生代的发散性思维,因为自由创新是他们最大的动力,他们是传播传统文化的生力军。” 丁敏说。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