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7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十    
非遗:服务当代 造福人民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朱萌 郭志清 孙丛丛 郜磊 彭红玲 创建时间:2022-01-20 10:42:00

编者按: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提出要“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同时提出了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促进合理利用、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等具体要求。本版选取的几个地方都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彰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


山西:“非遗+”助力黄河文化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from clipboard

在高平市举办的第六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民间拜祖大典 (供图:晋城市新闻中心

“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县里不少村子都会举办将传统阵法与民间花会结合的九曲黄河阵灯会,人们游绕其间以求一年通顺、四季平安。”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秉惠介绍,九曲黄河阵灯会是流传于黄河流域的古老民俗,取黄河九曲十八弯之意,以灯代兵,布阵游戏,如今已经成为山西部分地区的春节旅游必备项目。

在保德县王家墕村,待到晚8点吉时,方圆十几里的人都会扶老携幼赴会来转灯,沾点喜气。人们三三两两相伴,从入口进,顺利地通过连环阵,再从出口返回,就意味着一年顺顺当当、平平安安。

九曲黄河阵灯会因为占地广、布展繁琐,过去并未年年举办。如今随着文化旅游业兴起,灯阵也逐渐发展成较为简易的循环灯阵,在让游客体验浓浓山西年味的同时,也让这项传统习俗更好地传承下去。

山西位于黄河中游,是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承载区,全省黄河流域非遗资源分布广泛、品类多样,以历史起源早、传承链条完整著称,涉及中华人文始祖文化、根祖文化、农耕文化、民族交融文化、晋商文化等重要文化形态。

千百年来,山西锣鼓以粗犷、剽悍、雄奇、自然的地域特色,表现了黄河儿女纯朴、率直、激昂、豪迈的情怀。各具特色的山西鼓乐达18种之多,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

“近年来,我们在对传统鼓乐艺术进行继承和弘扬的同时,大胆创新,融入时代元素,创作出更多、更符合现代人艺术审美的鼓乐作品。”山西绛州鼓乐艺术团负责人表示,《牛斗虎》《滚核桃》《老鼠娶亲》《秦王点兵》等绛州鼓乐作品荣获全国群星奖,艺术团多次走出国门、走上世界舞台,并深入学校、景区进行演出。眼下,年关将近,又要忙起来了。

老曲调新曲目、老传统新民俗,如今,结合当代人的消费习惯和审美取向,山西越来越多的黄河流域非遗资源应用于当代生活场景之中。

因黄河第二大碛——大同碛得名的吕梁市临县碛口古镇,将临县伞头秧歌、碛口说唱、道情戏、唢呐等地方元素和山西民歌、舞蹈融入实景旅游演艺项目《如梦碛口》,让游客在黄河畔回顾晋商的繁荣、八路军东渡黄河的雄壮、黄河儿女的奋斗生活和爱情,乃至取得脱贫攻坚胜利等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的经典瞬间,重新领略黄河文化。

“古代交通不便,在黄河边跑水上运输的人翻船溺水的事时有发生。为了祈求出行平安,处于晋、陕、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地区的河曲县逐渐形成了祭拜大禹、放河灯的习俗。”忻州市河曲县河灯制作者赵银栋表示,发展至今,每年农历七月十五,黄河两岸三省区的老百姓都会赶到河曲县会合,共同参加河灯会活动。

河曲县依托河曲河灯会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连续20余年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河灯节。夜幕降临,黄河之上,点点河灯映照河面,顺着黄河主航道向前漂移,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河灯节已成为县里的响亮品牌,是本地交流文化、发展经济的重要载体,我们家制作河灯的手艺也在河灯节的发展中得以传承。”赵银栋说。

多年来,炎帝传说、尧的传说、舜的传说、大槐树祭祖习俗等中华人文始祖文化与根祖文化成为晋城市、运城市、临汾市等地举办文化旅游盛会的文化底蕴;雁门民居营造技艺等过去山西因地缘与少数民族交流融合中产生的宝贵技艺,应用在了修复应县木塔、代州文庙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项目中,年创产值上亿元。

与黄河船筏、渡口、码头、栈道这些河运文化符号分不开的晋商故事,成了山西各大艺术院团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三雕技艺、平遥推光漆等非遗项目也被运用于文创产品,深受游客欢迎。

目前,山西还存在着非遗资源与周边省区存在同质性,识别度不明显,非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前不久,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台《山西省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2021—2035年)》(简称《规划》),明确未来一段时间对相关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弘扬措施,并提出将打造山西黄河流域非遗IP。

《规划》实施范围分为主体区和辐射区,涵盖山西11地市。建立山西黄河流域非遗数据库、梳理黄河流域非遗文化代表性标识、对黄河流域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实施全面记录、推进黄河流域非遗档案和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等举措,都在规划之列。到2025年,山西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体系将初步建立。

山东临沭:小柳条编出幸福生活

from clipboard

临沭县青云镇华山村村民依靠柳编脱贫致富   (供图:王维星

“麒麟送福”“福禄寿鼎”“凤舞九天”……在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的中国柳编文化艺术馆,琳琅满目的柳编手工艺品让前来参观的游客啧啧赞叹。

临沭县是全国著名的柳编之都、杞柳之乡,临沭柳编去年入选了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近年来,该县通过创新工艺、开发新品、延长链条、做强电商等举措推动柳编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打造了一张亮丽的本土文化旅游名片,又带动广大群众依靠手艺过上了幸福日子。

传承技艺 柳编花样不断迭代

据《续修临沂县志》记载,临沭县杞柳栽培与加工历史悠久。隋朝末年,柳、马、凌三姓来此以编柳为生,杞柳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柳编技艺在当地流传并延续至今。

“一把锥子一把剪,马扎一坐搞柳编……”在历史的长河中,当地群众发挥聪明才智,用柳条编织各类日常生活用具,如筐篓、簸箕、箢子等,柳编技艺逐渐炉火纯青。

十指上下翻飞、一根根柳条相互交织,临沭柳编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进邦不到10分钟就将一个小葫芦编得栩栩如生。“要想做好柳编,首先要进行创作构思,然后选择合适的柳条。临沭柳编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柳条大多选用当地栽培历史悠久的杞柳,其枝条柔韧性强,再配以平编、竖编、立花编、拉花编等手法编制,更容易制作出形状各异的工艺品。”杨进邦介绍,如今,柳编工艺品已不再局限于过去的农用家什,拓展出柳编宠物筐、装饰画、家居用品、摆件等新品种。

从从业人员骑着自行车在乡间“放货”赚差价,到成品大量出口、在各类大型展会上受到认可,临沭柳编不断“破圈”求发展,也倒逼手艺人在扎根生活的同时不断研究市场需求,激活创意灵感。“近年来,我制作了《疫去春来》《肥桃》等柳编新作品,都是紧跟时代选题,兼顾美观性与实用性,受到大家欢迎。”杨进邦坦言,一年下来,当地能迭代成百上千个柳编花样,手艺人的技能也随着样式千变万化而不断精进。

做强产业 集聚化发展前景广阔

在位于临沭县特色产业园区内的鲁美达工艺品有限公司,700多平方米的产品展厅内摆放着灯罩、烛台、装饰画等各类工艺品,这些产品立足柳编加工工艺,同步涵盖一些柳条与木制品结合、柳条与草编结合的新产品,产品加工材料也在杞柳的基础上,扩展到棉根、桑根、葡萄根、树皮、木条等。该公司副总经理解自杰介绍,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专门成立产品研发中心,每年新研发柳编及相关工艺品6000多种,产品主要销往荷兰、法国、意大利等国家。

这是临沭县发展柳编产业的一个缩影。据介绍,临沭县9个镇(街道)中有7个以柳编加工产业为主,相继培育出鲁美达、荣华、晴朗等诸多龙头企业或优势品牌。为进一步做强柳编产业,当地加强顶层设计引领,制定出台了一揽子扶持政策。2009年起,该县成立了由县政府领导牵头的柳编产业发展组织机构,对市场竞争力强的柳编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对年销售收入达到一定额度的企业,分别给予3万元至10万元不等的奖励。与此同时,临沭县还逐年增加财政拨款支持力度,重点对柳编人才培育、柳编企业市场开拓等给予资金支持。截至目前,该县还累计投资1.4亿元推动杞柳种植基地建设,以满足柳编企业所需的原材料供给。

得益于一系列切实举措,临沭柳编产业发展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家庭作坊式加工小组、再到龙头企业引领走向各类展会或国外市场的多级跳,形成拥有柳编出口加工企业165家、专业加工点1000余处、关联产业从业人员10万余名的规模化发展格局,临沭柳编成为名副其实的区域影响力品牌,品牌价值已达18.57亿元。

聚力融合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是远近有名的红色堡垒村,但曾因观念落后、环境闭塞等原因一度成为省定贫困村。近年来,从建设柳编扶贫车间到打造朱村柳韵田园综合体,朱村依托农、文、旅深度融合,打了一场漂亮的脱贫攻坚翻身仗,也让“临沭杞柳”“红色朱村”文旅品牌为人们熟知。前不久,第八届中国(临沭)柳编产业交易会·农民丰收节临沭庆祝活动暨红色朱村文旅节在朱村举办,其间,开展柳编工艺品展销、柳编技能大赛及首届助农直播带货大赛等活动,每天有4.6万余人次游览朱村,同步吸引大量游客走进朱村村史档案馆、沂蒙民俗文化展馆等领略红色文化。

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的同时,临沭县柳编产业积极拥抱“互联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闯东北、下江南,不如在家编花篮”“学会柳编这一行,三年五年盖楼房”……在有临沭柳编起源地之称的青云镇,随处能听到这样的流行语。青云镇白旄西居村手艺人刘长龙从2008年起将柳编产品搬到网上,短短几年,就发展成年销售额逾200万元的电商大户,既包揽了临近村庄许多手艺人的产品,又以手把手培训的方式带动十几个年轻人经营网店致富。“近年来,青云镇还建成了柳编小镇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商户们拥有了‘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柳编产业也借助电子商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刘长龙说。

据介绍,因柳编电商的活跃,青云镇被誉为“沂蒙淘宝第一镇”,白旄西居村则是临沂市第一个上榜“全国淘宝村”的村庄,同步带动金柳村、东朱崔村、郭家山村陆续入选“全国淘宝村”,形成了广泛的辐射带动效应。

据统计,2020年,临沭全县柳编工艺品线上零售额已逾2亿元,县内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商家)超2000家,电商从业人员达8000余人,“金柳”“宜然家居”“生态树屋”等一批优秀柳编网商品牌越叫越响。

安徽肥东:千年包公“活”在当代

from clipboard

包公剪纸课  (摄影:彭红玲)

冬闲时节,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第八届全民文化月活动中,庐剧《包公打舅》演遍乡村大舞台。“演这部戏主要是把铁面无私、公正廉洁的包公精神送到‘田间地头’。”节目中包公的扮演者魏晓波说。

肥东县是宋代著名清官包拯的出生地。在这里,包公文化历久弥新,融入肥东人的文化血脉,成为引领肥东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让传说“活”在清风热土

肥东县包公镇上有两个带“包”字的村庄。小包村是包宅所在地,有花园井、荷花塘、凤凰山、衣胞庙等古遗址。包氏宗祠在大包村,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论辈分,我们这里最小的包公后人是包公第39代,最大的是包公第30代。”包公第34代后人、52岁的包武全说。目前,在包公镇大包村、小包村,有包公后裔数千人。

“肥东县近年来充分挖掘包公廉政文化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包公廉政文化品牌。”肥东县纪委监委委员童冬梅说。

2012年,肥东县成立包公廉政文化研究会,逐步形成了一批有肥东特色的研究成果。当地创作了《包公故事》连环画和《包公传》《包公故事》等书籍,拍摄了《包公谣》《包公颂》等音乐电视及动漫《少年包拯》,编排了《包公折子戏》《包公打舅》等庐剧作品。

肥东街头融入包公元素的各种标牌随处可见,公交站牌也投放了包公故事公益广告。肥东店埠河公园内,嵌入包公生平、包公家训、包公精神、包公明志诗等内容的布景多达100多处。

“为了让广大青少年深入学习包公文化,成为廉政文化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我们在学校里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讲包公故事大赛。”童冬梅说。比赛中,孩子们用朗诵、快板、相声、情景剧等多种形式,生动演绎包公故事,从而让包公形象深深扎根在孩子们心中。

“《包公打舅》是肥东县原创庐剧,目前被纳入第八届全民文化月节目,在全县巡演20场。”肥东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汪洋说。《包公打舅》讲述了包拯的堂舅仗势欺人,欺压百姓被人告上官府,包拯为了维护国法,依法惩治十大板,但念其年迈替舅受刑的故事,弘扬了包拯公正无私、清廉正直的优秀品质。

肥东县结合龙灯、庐剧、大鼓、门歌等非遗艺术,引导民间曲艺团体及艺人编排庐剧《审米箩》《峡砚清风》、大鼓《说说刘大妈》《包公赞》、小品《不能要》等众多包公题材节目,在全民文化月、送戏下乡、中华经典诵读、戏曲进校园等文化活动中表演。截至目前,举办各类演出近300场次,观众达30余万人次。

2019年是包公诞辰1020周年,肥东县联合媒体策划了“我从包公家乡来”大型采访活动,邀请了中央及省市媒体记者编辑组成采访团,前往广东肇庆、河南开封等地,探寻包公足迹,聆听包公故事,传承包公精神。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3年,发稿数百篇,擦亮了“包公故里”名片,推动包公精神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此外,肥东县还举办了“包公杯”全国书法大赛、“中国·包公散文奖”大赛、全国名家包公故里行、书法作品展等活动,以书法、文学等艺术形式,让包公文化“活”在肥东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让传说赋能现实生活

“我们从包公文化里找到和税务文化相契合的点,在单位的院墙上建造了徽式风格的砖雕,刻有包拯‘陈州减粮’等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故事和今天税务部门的减税降费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处。”安徽省廉政文化建设标兵单位、肥东县税务局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汪素菊说。

肥东县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截至目前,该县已有省、市级廉政教育基地各1个,省、市级廉政文化示范标兵各1名,省、市县级廉政文化示范点共计70个。

包公故里项目重建了孝肃阁、包公故居、包公书院、廉苑等景点,致力打造成国家级廉政教育培训基地,同时构建合肥市包公文化旅游圈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肥东县打造“包公家宴”品牌,引导干部带动群众破陈规、树新风。“包公家宴”菜谱规格分“家常宴席”和“礼宾宴席”,每道菜的名字都富有寓意,充满正能量:大葱炒白干被称作“清白人生”,糯米挂面圆被称作“圆梦小康”,蒸米粉肉被称作“蒸蒸日上”……猜菜名,成了肥东餐桌上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

目前,“包公家宴”已经成为享誉全省的廉政文化品牌与餐饮品牌,走进肥东县各大餐饮饭店、机关食堂,纳入公务接待标准,也以“流动宴席”的形式进入千家万户。此外还配备了15家专门的食材基地,从源头上为群众守护食品安全。部分有条件的社区将闲置的学校、厂房等资源利用起来,升级改造为“包公家宴大(小)食堂”,为群众的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提供了“新去处”。

“亲戚朋友都反映食堂干净,菜味道好还实惠,家里有事情都主动到这来办。”肥东县先锋社区59岁的居民李用兰说,去年婆婆去世,白事就在社区的“包公家宴小食堂”办的,她现在逢人便夸“包公家宴”经济实惠。

“食堂由社区对外承包,不以盈利为目的,服务员来自社区志愿者队伍,遇到红白喜事,大家都会来帮忙。”在童冬梅看来,只有把“包公家宴”当作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去办,真正替群众办实事,移风易俗工作才能获得一致认同。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