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5   星期日   农历三月廿七   
大运会里的非遗丨蜀锦绽放“蓉光”
来源:“四川非遗”微信公众号 创建时间:2022-04-02 10:59:00

3月18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奖牌“蓉光”发布!奖牌“蓉光”和蜀锦工艺制作的奖牌绶带受到关注。“中国风与国际范的完美融合”“充满川味的奖牌”“典雅低调的华丽”……有网友评价“蓉光”:既有成都味,又有中国范。

成都大运会奖牌“蓉光”

成都大运会是中国西部城市第一次举办世界综合性体育赛事,奖牌设计师周颖和团队以此为出发点,聚焦中华文化、成都地域文化和大运会赛事文化,采用国际现代设计主义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因成都简称为“蓉”、成都城市形象标志为“太阳神鸟”,奖牌取名“蓉光”,传递着太阳神鸟守护人类梦想的基本理念、中华文明天府文化的核心价值,寓意着对大运健儿顽强拼搏的礼赞、对生命和运动的讴歌,集中体现着新时代的体育精神和全人类的共同愿望。

奖牌首次运用蜀锦工艺 历时两年完成 一经一纬皆是匠心

成都大运会奖牌绶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的特色名片之一——蜀锦成了首选,这也是首次将蜀锦工艺运用到奖牌绶带制作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活化运用。成都大运会奖牌绶带制作主创、丝绸工程师、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所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胡光俊坦言:“这次大运会奖牌绶带从设计到制作历时两年完成,是蜀锦的一次时尚化呈现,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大运会讲好蜀锦的故事、成都的故事和中国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蜀锦,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中国,“锦上添花”、“如花似锦”、“锦绣河山”、“丝丝入扣”、“一丝不苟”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成语,其中的“锦”字则常用来形容美好或鲜艳华丽的事物。而“锦”,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彩色丝织物,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地大物博,织锦种类丰富,品种繁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宋锦、壮锦、云锦与蜀锦,合称为“中国四大名锦”。

在四大名锦中,蜀锦因工艺最为复杂、发展最为成熟、影响最为深远,被列为四大名锦之首。

蜀锦,是以桑蚕丝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具有成都地方风格的提花锦缎类织物,常以单层或多层彩经和多重彩纬起花,织物结构正面显现平纹、斜纹、缎纹组织,背面则显现斜纹组织,分为“经锦”和“纬锦”两大类。蜀锦纹样以花鸟卷草、瑞兽祥禽、云纹地域为题材,其图案构成有方形、条形、几何形纹及对称、连珠、团窠、四方连续等形式循环,装饰严谨、活泼、新颖奇异。

成都因盛产蜀锦得名“锦城”,是全国唯一以“锦”命名的城市。在古时,有名为锦官的官员专职管理蜀锦生产,成都因此又名“锦官城”,绕城的江河因有濯锦的用途,名曰“锦江”,织锦工人聚居地被称为“锦里”,南来北往客商落脚之地称为“锦官驿”,成都的簇桥被称为 “簇锦镇”。

在这座城市里,似乎随处可见“锦”的痕迹。

寸锦寸金

蜀锦名贵,其价如金。而在这不菲的价值背后,深藏着一套繁杂而精密的工艺流程。

首先要按照纹织工艺设计要求、织锦机的技术参数及技术条件进行纹样设计。将图案和色彩转换成可程序控制的花本,然后将花本过到花楼织机上要提花的纤绳中。这一过程被称为接花本或上花。

接下来,由装造工人下料、挽把、挂吊、连接,上到花楼织机上,再将整理好的经线按工艺要求挂下坠、穿综,过筘。上述工作完成后方可进行织造。

织造工艺的最大特点就是通经通纬,即为各种颜色的纬丝直接通过经丝开口,花楼木织机在织造中以人工作为动力,两人上下配合,而电动织机以电作为动力一人操作,人机合一便生产出精美的蜀锦锦缎。

整个制造过程步骤繁琐,但也唯有经过这样繁复的工艺织出的蜀锦,才更显色彩明快、鲜艳夺目,且从不同角度欣赏,光线亦会反射出不同色彩,给人以流光溢彩之感。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一疋(pǐ)精美的蜀锦锦缎,需要经线与纬线恰到好处的交织,这背后暗含对设计师功底和匠人手艺考验。在宽度2厘米,长度105厘米的绶带上,深藏美学与匠心。

绶带设计与制作团队部分成员合影

本届大运会奖牌绶带由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师生担纲设计,团队是一支由教授、硕士研究生与产品专业本科生组成的20人左右的设计团队。成都大运会奖牌绶带设计师、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马丽娃在蜀锦创新方面深耕7年,她说:“中国设计师都在不断的努力改良,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跟世界接轨,使用蜀锦工艺制作奖牌绶带就是其中一步。”

据马丽娃介绍,这次绶带设计将传统文化进行时尚化处理,将成都市市花芙蓉花和成都市城市形象标识的太阳神鸟纹样进行抽象化设计,同时采用了奥运会常用的棋盘格纹等现代纹样,而背面则以传统的祥云纹为主,整体呈现出一种古朴典雅的美感。绶带的两边纹样拼起来可以组成一朵完整的芙蓉花,这也是契合中国人“成双成对”的美好寓意。

但当美学想象走向生产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现实难题。

胡光俊解释:“传统织造工序繁琐精细,设计图不能直接使用,制作团队拿到设计稿后需对图案进行二次转译,从纹样设计到上机生产用时5个月,48公斤的桑蚕丝经过70多道工序织造成我们如今看到的绶带。期间,设计和制作团队根据工艺上的制作难点沟通交流,对绶带的设计进行了40多次的修改。”

成都大运会奖牌绶带

“有时,电脑绘图的精细感转化到织造过程中时往往难以实现。比如四色渐变的大运会标识要在仅有2厘米宽的绶带上呈现就绝非易事,这好比用丝线织成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彩色图案,很难做到颜色分明。”马丽娃说道。

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想到通过印刷技术“锦上添花”,他们在全国范围内找了近30家企业,尝试把绶带上会徽和文字以更加精美的方式呈现。据胡光俊回忆,第一次印刷出来后效果很好,但印刷出来的纹样与蜀锦呈现的珠光感不匹配,制作团队只能慢慢调色,细化到文字也呈现出微微的珠光感。

与此同时,新的问题接踵而至。设计稿上的芙蓉花如何凹凸有致?花朵与花朵之间的距离如何把控?绶带如何穿入奖牌?都需要设计与制作团队反复钻研。

今年73岁的胡光俊在蜀锦织造领域沉潜了50多年的时间,他带领制作团队潜心织造绶带上的一经一纬。最终,绶带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流光溢彩之感,摸起来也有一种凹凸触感。看似寻常的绶带接口都经过传统手艺人的一针一线的缝制。胡光俊坦言:“为了保证每一根绶带的精致,我们找到30多个手工师傅手工缝制了2500余条绶带接口。”

成都大运会奖牌绶带

现代美学与传统技艺的巧妙融合,织就了这份独一无二的“成都礼物”。胡光俊说:“这样一条传统织法绶带古朴高雅,质地柔软坚固、耐磨,加上使用了纳米工艺,可以防水、防蛀、防污、防火,无论是设计,还是质感都将经久不衰。”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