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20   星期一   农历四月十三   小满 小满
字里拾“遗”丨这些关于少数民族和非遗项目的小知识,你都了解吗?(下)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创建时间:2022-04-27 10:35:00

编者按

字里“遗”

鈲、尕、仡、莞、瓠......这些非遗项目名称里面的字,你是否会觉得有些陌生,不知道读音或意思?

为了让大家更好认识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我们推出【字里拾“遗”】这一新的系列专题,通过解释非遗项目名称中一些特定、生僻、易错和不常用字,为大家带来有关非遗项目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知识。

 shē    

畲族

畲族自称“山哈”或“山达”。“哈”、“达”,畲语意为“客人”。“山哈”即指山里人或居住山里的客人。这个名称不见史书记载,但在畲族民间却普遍流传。

“畲”字来历甚古,至少早在春秋时就已经出现,但只是南宋末年才开始被用作民族的名称,南宋末年的史书开始出现“畬民”和“輋民”(輋音与畲同)的称呼。元代以来,“畲民”逐渐被作为畲族的专有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把畲族确定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畲族相关国家级非遗项目清单

from clipboard

项目简介:畲族三月三

图片依次为:对歌会、舞龙、操杠、操石磉

农历三月初三是畲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畲民对它的重视程度可与春节相媲美。浙江省景宁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畲族三月三的习俗即在这里流传。

每年三月三,畲乡家家户户宰杀牲口,祭祀祖先。除此之外,畲民也多选择这天作为男女定情与婚配的日子。相传唐代畲族起义军曾兵败退入深山,因缺乏粮草而采食一种称为“乌稔”的乌色野果充饥,军威大振,于三月初三冲出包围。以后每年三月三畲民都要采乌稔叶煮出汁水,拌入米中烧饭,以示纪念,做乌饭、吃乌饭因而成为三月三一项重要的活动。夜幕降临以后,畲民还要举办篝火歌会,会上互相对歌,表演传统歌舞及龙灯舞、狮子舞、鱼灯舞、火把舞等,同时还要举行传统的畲族体育竞技活动。

畲族三月三是维护畲民团结的重要纽带,在加强畲汉民族团结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畲族没有文字,三月三对歌时要求以畲语演唱,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畲语的作用。节日期间畲族男女老少都穿上民族盛装,客观上也有利于民族服饰的保护传承。

拉祜族

拉祜族自称“拉祜纳”(黑拉祜)、“拉祜西”(黄拉祜)、和“拉祜普”(白拉祜),拉祜的意思是“老虎”。他称有锅锉、果葱、苦聪、黄古宗、倮黑、黄倮黑、缅、目舍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拉祜”。“拉祜”一词的含义,1953年4月澜沧拉祜族自治区(辖今澜沧、孟连、西盟三县)各族各界代表会议作出的《关于拉祜族自治区若干问题的报告》曾明文指出:“‘拉’即大家拉起手来,代表团结,‘祜’即代表幸福的意思。”

拉祜族相关国家级非遗项目清单

from clipboard

项目简介:拉祜族芦笙舞

▲澜沧拉祜族芦笙舞

图片依次为:吃饭舞、笙歌狂舞、磕头舞、打谷子舞、青蛙舞、撵小雀舞

拉祜族芦笙舞是拉祜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流行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芦笙舞是由最初的娱神祈福仪式演化而来的,其内容以表现拉祜族原始的宗教礼仪、生产生活,模拟动物,展现人的欢乐情绪等为主。拉祜族崇拜葫芦,把葫芦视作祖先诞生的母体象征。拉祜族人在葫芦上插上五根竹管制成芦笙,每年尝新节和春节跳起芦笙舞,表现对祖先的敬仰和对来年幸福生活的祈盼。芦笙舞经过数百代拉祜族群众和民间艺人的加工锤炼,现已形成一百多个套路。

每逢拉祜族传统节日、原始宗教活动或农闲时节,人们往往会兴致盎然地聚在一起,按一定的程序通宵达旦地开展芦笙舞活动,以庆祝丰收,感谢神灵护佑,祝愿来年平安幸福。在澜沧拉祜族居住区,芦笙舞已成为全民性的社会活动,男子人人会吹芦笙、跳芦笙舞。开展拉祜族芦笙舞活动时,男子吹起葫芦笙,围圈而舞,女子牵手在外围伴舞。整个舞蹈节奏稳定,动作简练,曲调优美,风格深沉坚毅、洒脱机巧,具有古朴的韵味。

澜沧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这里拉祜族人口最为集中,拉祜族传统文化也保留得最为完整。芦笙舞是拉祜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维系拉祜民族精神的纽带,在拉祜族历史文化的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wò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是中国北方农牧文化较为发达的少数民族之一。农牧并举,渔猎兼营,手工业、采集业、商业、林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同生共存,这是达斡尔族经济结构的基本特点,也是达斡尔族生产风俗的主要特征。

达斡尔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带;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辽宁省等地。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是我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也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是我国现有的五个城市民族区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达斡尔民族区。

达斡尔族相关国家级非遗项目清单

项目简介: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

据史料记载,唐代盛行“步打球”运动,这种运动与当代的曲棍球运动极为相似。步打球在辽代依然盛行,《辽史》中称为“击鞠”,下端弯曲的击球棍称为“月仗”。随着时间的流逝,此项运动后来在我国其他各民族中基本消失,而在达斡尔族中得到了传承与发展,现在这种曲棍球竞技运动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族聚居区。

达斡尔传统曲棍球运动,达语称作“贝阔他日克贝”,其中的“贝阔”系指球棍,达斡尔球棍选择根部弯曲、枝干挺直的柞木削磨加工而成。达语中球被称为“朴列”,其大小如棒球,分木球、毛球、火球三种,偶尔也使用骨球。木球用柞树根削磨制成;毛球用畜、兽毛搓制而成;火球主要用于夜间运动,它以桦树上长出的已硬化的白菌制成,壳硬内空,球上穿通数孔,注入松明,点燃后烟火不熄。

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比赛多在重大节日、集会或空闲时以氏族(莫昆)、村屯为单位举行,比赛场地大都选在平坦的草地或村中开阔的地方,场地大小无统一规定,场地两端各设一个球门,参加比赛的两队人数相等即可,以打进对方球门多者为胜。比赛规则规定不得从左侧抢球和击球,不得用球棍打人或拌人,除守门员外不得用手按球和以脚踩踢球。

达斡尔传统曲棍球运动是传统曲棍运动的典型代表,国家体委在1989年命名莫旗为“曲棍球之乡”。

仫佬族

仫佬族族称,有自称与他称之别。多数仫佬族人自称“伶”(音Ling),少部分地区自称“谨”(音Jin)或“本地人”。汉族称之为“仫佬”,壮族用壮语称他们为“布谨”。史书记载中写作“姆佬”或“木佬”。仫佬之名,元代史籍已明确记载,称“穆佬”、“木娄苗”、“木娄”等。明、清以后,相继以“木老”、“木佬”、“姆佬”等名称见于史册。1956年,经过民族识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仫佬族。

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也有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多数聚居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东门、四把、黄金、龙岸、天河、小长安等地。少数散居在忻城、宜山、柳城、都安、环江、河池、融水、融安等县。在贵州省,主要居住在麻江、凯里、黄平、都匀、福泉等县。

仫佬族相关国家级非遗项目清单

项目简介:仫佬族古歌

▲仫佬族古歌

图片依次为:东门镇坡场对唱1、东门镇坡场对唱2、屯仫佬族村民学唱古歌

仫佬族古歌,是仫佬族民众集体创作的有关民族历史文化、生产知识的民间歌谣的总称。该项目广泛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四把等11个乡镇及周边的宜州、柳城等仫佬族聚居区。罗城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也是仫佬族最大的聚居区,地处桂北九万大山中心南麓。宜人的气候和青山秀水赋予仫佬族丰富的生活情趣,岁时节令和文娱游艺民俗为古歌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仫佬族古歌最早可追溯到元末明初,明清时期已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几乎家家有歌本、村村有歌手、人人会唱歌。直至今天,在赶场、走坡、婚姻、节庆和劳动之余,仫佬族人都要唱歌、对歌。仫佬族古歌以朴实的手法、生动的语言、巧妙的想象、大胆的比喻著称,形式多样,约有44种歌名90种句式。以四句体为主,每句字数灵活,以双句押脚韵为主。仫佬族古歌内容包罗万象,根据内容、民间歌手习惯,可将其分为古条歌、随口答、口风歌。古条歌多为历史人物、英雄故事或民间传说,代表作有《今古对唱》《唱罗城》《伏羲兄妹》《八寨赵金龙》《水淹天门》等。随口答没有固定歌词,属即兴创作,包含走坡情歌、礼俗歌等。口风歌为即兴赛歌,最能展示和体现歌手才能。仫佬族几乎人人爱唱歌。据不完全统计,当地歌手约有2000余人,其中有名的歌手57人,获得歌王称号的19人。他们在劳动、节庆、走亲访友等场合唱歌,在坡场(仫佬族青年男女赶坡集会、交友的场合)、歌坛上比试歌才,在实践中通过口传心授及手抄歌本的方式,将古歌世代传承至今。

仫佬族是能歌善唱的民族,古歌是仫佬族人学习知识、传承生产生活经验的重要途径。如《今古对唱》是仫佬族现存最完整的长篇历史叙事歌谣,讲述了从盘古开天辟地到辛亥革命的漫长历史;《立罗城》《传家训》等是仫佬族历史、伦理道德教育的教材;而《梁山伯与祝英台全集(四句歌)》《薛仁贵征东》等大量汉族题材的叙事歌谣,则见证了仫佬族与汉族文化交融的历史。

仫佬族古歌积淀着仫佬族民众对大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实践与生命体验,反映了崇德尚智的民族性格与质朴的自然审美观念,是仫佬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源泉。如今, 仫佬族古歌已经成为当地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广泛宣传推广,日益突显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教育功能。

gē      

仡佬族

学界一致认为仡佬族的族源和古代“僚”(读音为老)人有关。仡佬族原来分为许多不同的支系,每个支系的名称各不相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各地仡佬族代表协商,报经国务院同意,1956年公布统一称为仡佬族。

仡佬族,大部分集中聚居在贵州省北部的务川和道真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石阡县,其余分别散居在安顺、平坝、普定、关岭、清镇、正安、凤岗、松桃、黔西、六枝、织金、大方等二十多个县市。

仡佬族相关国家级非遗项目清单

项目简介:仡佬族傩戏

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

▲道真仡佬族傩戏面具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戏曲因素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傩戏起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的艺术因素,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清代康熙年间,傩戏在湘西出现,随即由沅水进入长江,迅速传播开来,与各地的民间艺术相融汇,形成多种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像湖南、湖北(主要流行于鹤峰和恩施地区)的傩堂戏就是吸收花鼓戏表演技巧而形成的。

仡佬族傩戏至迟在元明时期传入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由此开始在当地流传。它以巫为内核,与贵州地域文化和仡佬族文化合流,形成佛巫或道巫、清巫、儒巫合一的特殊坛门形式。目前在道真从事傩仪活动的有五十多个坛班、六百三十多人。

道真仡佬傩戏以祈福迎祥为目的,由民间称为“道士先生”的艺人组班表演,它有冲傩、打保福、阳戏、梓潼戏等一百三十余种表现形式,演出时以锣、鼓、钹、唢呐等乐器伴奏,有歌有舞,或说或唱,庄谐交作,文武并重,山王、秦童等角色表演时需戴上特制的傩面具。参与表演者一二人至十余人不等,时间一两个小时至几天几夜不等,内容因信众目的与坛门派别而异,整个演出过程呈现出娱神和娱人结合、祭祀与艺术交融的特征。目前道真仡佬族傩戏记录成文的约有八百余万字,据初步估计,全部傩戏加以演示约需两个月。

仡佬族傩戏是仡佬族文化与贵州巫傩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宗教、历史、民俗、音乐、文学、教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编辑:赵宝佳 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