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6   星期四   农历四月初九   
协力传承保护 实现黄河文化时代价值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刘源隆 创建时间:2022-07-12 10:29:00

▲黄河壶口瀑布  (摄影:本报记者  刘源隆)

黄河流域从西到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简称《规划》)。《规划》以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为主题主线,在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创新黄河文化传承利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等方面作出安排部署,力求充分发挥黄河文化在推动沿黄地区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大遗址串起黄河文脉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去年年底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中提到的重点任务,就有“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建设黄河文化遗产廊道,重点推进黄河青海、甘肃、内蒙古、河南、山东段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

“大遗址保护利用应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彰显遗址的当代价值,为黄河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马东平强调,应根据遗址保护、利用、研究的现实需求和发展需要,打造集保护管理、研究利用、展示弘扬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让大众了解黄河历史。

近年来,围绕黄河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河南省接连推进重大考古项目开展和大遗址保护开发,“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项目”获批,二里头遗址等6项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稳步开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表示:“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地,河南将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为载体建设保护高地,构建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安阳世界级大遗址公园走廊。”

今年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郑州市主场活动在裴李岗文化命名地新郑市裴李岗村举行,当地将大遗址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融为一体,令人耳目一新。考古遗址公园以保护展示工程、遗址博物馆建设为重点,通过配套相关的基础服务设施,对周边环境进行绿化美化,并面向社会大众开放,形成集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大遗址保护形式。截至目前,河南省已建成或部分建成4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另有9处入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如今,这些已经建成、在建或立项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展示黄河文化提供了重要窗口。

黄河干流在陕西境内全长719千米,从约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到浐河岸边的半坡遗址、从神木石峁到桥山黄帝陵、从周秦汉唐定都陕西的鼎盛到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从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到佛教六大祖庭落户长安、从壶口瀑布的民族精神象征到农业文明与草原文明在陕北的交汇,黄河相关遗存丰富,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钱继奎表示:“陕西丰富的文化遗产是‘天然历史博物馆’,不同程度彰显着黄河文明的博大精深、开放包容。”

陕西省委、省政府在今年5月印发的《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加大对周原、秦咸阳城、汉长安城、统万城、大明宫、长城等遗址保护修复的力度,推进石峁遗址、西汉帝陵、唐代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在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工作中,通过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遗址已成为当地群众休闲的最佳去处之一。

2012年以来,西安市不断推进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的保护工作,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完成了9个村近4000户村民和1300多家企业的搬迁,整理土地1万多亩,清理垃圾320万立方米,栽植树木5万棵,种植草坪260多万平方米。“做好考古和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是2022年陕西省文物工作的重点之一。”钱继奎表示,在提升大遗址保护利用水平方面,陕西将全面提升秦始皇陵、汉阳陵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管理水平,积极实施秦雍城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等保护展示工程,打造国家一流大遗址保护利用示范样板。

黄河流经内蒙古843.5公里,流域覆盖中西部7个盟市,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了讲好新时代遗址保护黄河故事,内蒙古一直在行动。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局长曹建恩表示,内蒙古文物局将以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历史传统村落保护等为切入点,发挥文物资源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文旅融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去年7月,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及周边墓葬考古资料整理与研究”课题在呼和浩特开题。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位于阴山南麓、黄河北岸,是内蒙古黄河流域最大的古代城市遗址。城址内发现了大型建筑台基、房址、水井、窖藏等重要遗迹。内蒙古博物院院长陈永志表示:“重点对以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为切入点建立黄河文化深度研究的时代标尺,以进一步弘扬和传承黄河文化,通过课题研究成果来提升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

今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将全面开展内蒙古黄河流域古文化遗址遗迹普查,建立文物资源数据库。深入开展黄河流域考古发掘和遗产研究,参与实施黄河流域“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健全遗产档案,加强对古城、古镇、古村、古灌区、古渡口、古道等的保护。

▲东营市黄河口生态旅游区  (供图: 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

二、建设中华文化自信标识带

黄河沿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海林表示,做好黄河沿线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讲好黄河故事,关键是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出 ,要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和旅游部同意设立的特定区域。李海林说:“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非遗领域的一项创新性举措,通过区域性整体保护的方式,给非遗提供不断生长的土壤,使其真正与现代社会融合共生。”

青海是黄河发源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脉络呈现出多元民族文化特点,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散布黄河沿线。为让古老非遗焕发新活力,青海省出台《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制定《青海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青海省省级非遗工坊认定和管理办法》等,逐步完善保护传承体系,探索推进多种保护方式,加强传承能力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青海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模式。

今年1月,青海省历时6个月完成了青海省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根据调查统计,青海省现有非遗2361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88项,省级非遗项目238项,市(州)级非遗项目782项,县(区)级非遗项目1253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160名。2014年7月获批设立的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一直是促进青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试验区的建设驱动下,果洛藏族自治州格萨尔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加强、传承能力明显提升,非遗衍生品牌日渐叫响。日前,在果洛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会议上,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张晓军表示:“我们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找准与果洛文化的结合点,把黄河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全国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结合起来,相互融合,打造黄河文化长廊。”

山西位于黄河中游,是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承载区。近年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推动实验区各项工作,晋中市、太原市、吕梁市政府不断强化主体责任,持续推进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巩固提升,形成了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的发展模式。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位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主体区,其范围广、特色鲜明。实验区持续开展田野调查,对保护区内非遗进行系统整理,并支持非遗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教学、交流等活动,积极为传承人履行传承义务创造条件;开展非遗记录工程,完成平遥纱阁戏人、龟龄集传统制作工艺等10余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抢救性记录工作。此外,试验区还多次组织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参加中国非遗博览会、成都国际非遗节、山西文博会等展览展会,不断提升实验区内非遗影响力。

今年初出台的《山西省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2021—2035年)》明确,未来一段时期内,山西黄河流域非遗保护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以前很多人觉得非遗有点土,上不了台面,但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上了非遗,感受到了非遗中蕴含的文化魅力。”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卫才华表示,按照《规划》,未来,保护、传承、弘扬山西黄河流域非遗将会更全面、更理性、更系统。

目前,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正加紧进行装修施工,预计今年10月开馆试运营。不久前,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提出,到2025年,河南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体系基本建立。“要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为核心,建设中华文化自信标识带。”洛阳师范学院院长梁留科建议,下一步,要强力推进以禹州、汝州为代表的钧瓷、汝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淮阳、浚县为代表的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南阳镇平为代表的玉雕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加强非遗活态传承。

▲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格萨尔文化广场   (供图:果洛州委宣传部)

三、把文旅资源变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黄河流域星罗棋布、各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要把丰沛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厚的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李海林指出,旅游无疑是带动发展、惠及民生的重要手段。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要更好地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离不开旅游的全面发展。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主任汪振军说:“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发展好黄河文化就是要做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两篇大文章,真正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黄河以180度的转弯形成了“九曲黄河第一弯”的壮美景观;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托克托县河口是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奔腾不息的黄河经托克托县折南入晋陕峡谷,气势恢宏,蔚为壮观;在陕西省宜川县,汹涌澎湃的黄河水携泥沙奔流而下,形成绵延百米的金黄色瀑布群;在山东省营口,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则是“鸟类的天堂”,“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湿地草”常年吸引着大批摄影爱好者去游玩打卡……自然风光千姿百态,雪山、湿地、草原、瀑布等与文化遗迹交相辉映。

据统计,黄河流域九省区拥有世界遗产20处、不可移动文物30余万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49项、国家5A级旅游景区84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9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29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85个……丰富的文旅资源为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去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10条黄河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包括中华文明探源之旅、黄河生态文化之旅、黄河乡村振兴之旅等主题线路。此外,还发布了《黄河文化旅游带精品线路路书》,涵盖行程规划、路况介绍、游玩锦囊等,吸引更多旅游爱好者发现和探索黄河文化和自然之美。

2021年6月,内蒙古推出为期4个月的“2021·内蒙古黄河几字弯生态文化旅游季”,依托内蒙古沿黄7个盟市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向海内外游客充分展示内蒙古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2022年6月28日,山西运城召开打造黄河精品旅游线路座谈会,会议提出运城将以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为纽带,推出黄河旅游精品线路,打造运城旅游的新产品、新线路、新品牌;7月9日,2022中国·银川第六届黄河文化旅游节正式启幕,黄河音乐节、黄河大合唱、黄河文创集市、黄河美食街、黄河自驾游……丰富的惠民文旅活动令人目不暇接。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去年10月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强化区域间资源整合和协作,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建设一批展现黄河文化的标志性旅游目的地。”对此,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研究院院长张辉判断:“文化旅游和自然旅游是两大市场主题,黄河流域同时拥有这两个资源,将来会出现更多文旅融合的优质产品。”

然而,必须重视的是黄河泥沙含量较高,生态基础相对较弱,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关键是要守护黄河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挖掘利用黄河流域文化和旅游资源,在打造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的同时,如果能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带来提升与助力无疑是最令人期待的。“旅游产业具有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应以旅游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指出,要充分发挥旅游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需要从总体规划、文化建设、生态保护、区域分工、重大项目、合作机制、产品开发等方面加以重视。

壮大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有利于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可有效缓解发展工业给黄河水资源带来的负担。同时,让人们在参与黄河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培养、提升环境保护意识,让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从而更好地保护母亲河。宋瑞提醒:“旅游发展要统筹推进沿黄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环境污染协同治理,在实施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的前提下进行,并做好环境承载力评估和容量控制,尽量发展低密度、小规模、深体验、低影响、绿色化的旅游。”

▲裴李岗村文化广场 (摄影: 本报驻河南记者 张莹莹)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供图:陕西省文物局)

▲鸟瞰小浪底水利枢纽   (供图: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