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8   星期日   农历三月二十   
字里拾“遗” | 这些以地域命名的生僻字项目你都了解吗?(四)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创建时间:2022-11-25 10:55:00

编者按

字里拾“遗”

郯、嵊、婺、硖,这些非遗项目名称里面的字,你是否会觉得有些陌生,不知道读音或意思?

为了让大家更好认识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我们推出【字里拾“遗”】这一新的系列专题,通过解释非遗项目名称中一些特定、生僻、易错和不常用字,为大家带来有关非遗项目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知识。

本期我们为大家带来了一些非遗项目里涉及到地域命名的生僻字,快点击下方图片,看看自己是否掌握它们的正确读音和写法吧~

▲读【tán】

1.地名,在中国山东省。

非遗项目

非遗项目:传统玩具(郯tán城木旋玩具)

项目序号:1321

项目编号:Ⅶ-117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美术

所属地区:山东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郯城县

保护单位:郯城县文化馆

郯城木旋玩具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樊继美

高低棒人

郯城木旋玩具,俗称“耍货”,因其大多数部件在旋床上旋制而得名,是由樊埝村村民创造,供儿童玩耍的一种集民间绘画、手工技艺为一体的造型艺术,它以丰富的色彩、夸张的纹饰、简洁的造型,体现北方农村人们古朴的审美情感、美好的生活祈愿和纯朴的价值观念。主要产自山东省郯城县港上镇樊埝村。

郯城木旋玩具在造型、图案、色彩和表现主题上,都体现了鲁南农村文化气质和特色,是乡风民俗的自然塑形。如虎头棒槌的虎头图案,寓意可以辟邪,表达农村人们对虎的崇拜和敬畏;高低棒人,以墨勾线,用墨打底,强调墨线的筋骨作用,头可摇动,各具神态,体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艺术才华,具有很大的民俗研究价值、艺术保护价值和文化开拓价值。几百年来,樊埝村及其周围村居的人们,通过制作和销售玩具,改善了生活,传播了文化,为无数的儿童带来了的欢乐、启迪了心智,影响遍布鲁、苏、豫、晋及河北省的南部。

▲读【shèng】

1.嵊州、嵊泗,地名,都在浙江。

非遗项目

非遗项目:嵊shèng州竹编

项目序号:350

项目编号:Ⅶ-51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类别:传统美术

所属地区:浙江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嵊州市

保护单位:嵊州市文化馆(嵊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嵊州竹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俞樟根

俞樟根作品《苏武牧羊》

俞樟根作品《九狮舞绣球》

嵊州地处浙江东部,曹娥江上游,四明山西麓,竹资源丰富,且劈篾性能好,适宜发展竹编工艺。嵊州竹编遍布全市产竹区,上规模的有嵊州市区、苍岩、长乐、崇仁、黄浙、通源、石璜、甘霖等地。

嵊州竹编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至汉晋时工艺已臻精细,明清两代编结水平进一步提高,竹编成为民间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清光绪年间,嵊州出现竹编作坊,以编制挈篮、考篮、香篮、食篮、食篮、鞋篮等细篾竹编器皿为主。1949年后,竹编艺人合作办场,创立了嵊县(州)篾业产销工场,1954年改为嵊县(州)竹器生产合作社;1959年改名工艺竹编厂,被誉为“中外竹编第一家”。

嵊州竹编有篮、盘、罐、盒、瓶、屏风、动物、人物、建筑物、家具、灯具、器具等12个大类,七千余个花色品种。其制作工艺较为复杂,一般要经过设计、造型、制模、估料、加工竹丝篾片、防蛀防霉、染色、编织、雕花配件、装配、油漆等工序,仅竹丝篾片工艺就有锯竹、卷竹、剖竹、开间、劈篾、劈丝、抽篾、刮丝、刮篾等步骤,编织技法更有一百多种。嵊州竹编有竹编模拟动物、漂白、花筋、蓝胎漆四个特色品种,代表作有《六和塔》、《岳飞》、《苏武牧羊》、《昭陵六骏》等。竹编《九狮舞绣球》陈列在人民大会堂浙江厅,深受好评;竹编《沧海还珠》作为浙江省人民政府赠给澳门特区新政府的礼品,引来一片赞誉之声。

嵊州竹编以编织精巧、工艺繁多、花色丰富著称。编织方法粗细并存。细者能在一寸长度内编进150根竹丝,精巧细腻,薄如羽翼;粗者能充分利用竹材的弹性,巧插灵编,粗犷豪放,工致质朴。嵊州竹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除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外,还为研究竹编生产历史和江南农村的民俗民情提供了重要的考察线索。

▲读【wù】

1.二十八宿中的女宿。

2.指婺州(旧州名,州治在今浙江金华):~ 剧。

非遗项目

非遗项目:徽州三雕(婺wù源三雕)

项目序号:336

项目编号:Ⅶ-37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类别:传统美术

所属地区:江西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婺源县

保护单位:婺源县文化研究所

古代徽州辖地包括今天的安徽省黄山市和江西省婺源县。“徽州三雕”是古代徽州地区流传的木雕、砖雕和石雕三种工艺的统称,它们均为古代徽州地区明清建筑的装饰性雕刻,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

徽州古建筑以民居、官宅、宗祠、庙宇、廊桥、牌坊为主,无论建筑部件还是家居设备都具有很强的地域风格,十分注重雕刻装饰。一般多在房子的月梁、额枋、斗拱、雀替、梁驼(俗称元宝)、平盘头、榫饰、钩挂、隔扇门窗格心、裙板、绦环板、莲花门、窗格、窗栏板、栏杆、轩顶、楼沿护板、挂络等部位以木雕进行装饰,而房内陈设的家具如床、榻、椅、柜、桌、梳妆架、案几等的上面也都有精美的木雕。砖雕主要装饰于民居的门楼、门罩等部位;石雕则主要用作祠堂的石栏板,民居门墙的础石、漏窗及石牌坊的装饰。“徽州三雕”与建筑整体配合得极为严密稳妥,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内涵之深,令人叹为观止。无论是木雕、砖雕还是石雕,都将浮雕、透雕、圆雕、线刻等多种技法并用,从中可看出汉唐以来我国建筑装饰雕刻艺术的传承脉络,同时也反映出徽州文化中其他艺术门类如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州砚雕、墨模雕刻等艺术样式对徽州建筑装饰雕刻风格的影响。

“徽州三雕”的制作程序因材料、工具和技法的不同而有差异。如砖雕的制作程序包括修砖、放样、打坯、出细、打磨、修补等,传统工具主要有木炭棒、凿、砖刨、撬、木槌、磨石、砂布、弓锯、棕刷、牵钻等;木雕的制作程序包括取料、放样、打粗坯、打中坯、打细坯、打磨、揩油上漆等环节,传统工具主要有小斧头、硬木锤、凿、雕刀、钢丝锯、磨石、砂布等;石雕的制作程序包括石料加工、起稿、打荒、打糙、掏挖空当、打细等环节,传统工具主要有錾子、楔、扁錾、刻刀、锤、斧、剁斧、哈子、剁子、磨头等。

“婺源三雕”虽附属于徽派建筑,但它冶美学、力学、数学、历史学、生态学于一炉,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非遗项目:婺wù剧

项目序号:711

项目编号:Ⅳ-110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传统戏剧

所属地区:浙江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金华市

保护单位: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

非遗项目:婺wù剧

项目序号:711

项目编号:Ⅳ-110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传统戏剧

所属地区:浙江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江山市

保护单位:江山婺剧研究院

婺剧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剧种,俗称“金华戏”,至今约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婺剧有传统剧目五百多种,其唱腔音乐体系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其中包括高腔、昆曲、乱弹、徽调、滩簧和时调等多种声腔。婺剧在行头与化装体制上也有自身特点,脸谱、服装和道具都相当独特。文戏武做、武戏文做是婺剧表演的主要特色,堪称一绝。

非遗项目:绿茶制作技艺(婺wù源绿茶制作技艺)

项目序号:931

项目编号:Ⅷ-148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技艺

所属地区:江西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婺源县

保护单位:婺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婺源绿茶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方根民

婺源制茶历史悠久,素有“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之美誉。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即有“歙州茶生于婺源山谷”的记载。《宋史•食货》中,婺源茶被列为全国六种绝品名茶之一。明清时期,婺源茶受到朝廷赞赏,一直被列为贡品。至清乾隆间,婺源茶叶被列为中国外贸出口的主要物资之一。

婺源绿茶具有香高色翠、汤青叶绿、味浓耐泡的特点,有“头泡香,二泡浓,三泡味不减,四泡味亦醇”之称。

婺源绿茶,春分前后开园,制作工序主要有: 采摘→摊片→杀青→揉捻→解块→烘坯→做形(初干)→烘干(提香)

婺源绿茶制作分芽茶与叶茶,采摘时芽茶按单芽或一芽一叶,叶茶按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标准。杀青时,叶茶锅温较芽茶高,炒制手法高扬高抛,动作幅度较大。揉捻时,叶茶杀青之后无需摊凉即可揉捻,所谓“老茶热揉”,手法以单把揉为主。烘坯时不宜失水过多,手感松爽为度,否则很难成型。炒坯,即初干并造型的工序。锅温以手探稍有灼烫感即可。此后还需进行“低温长烚(xiá)”,将成型的茶二锅合一再炒(方言称“烚”)。

▲读【xiá】

1.~石,地名,在浙江省海宁。

非遗项目

非遗项目:灯彩(硖xiá石灯彩)

项目序号:349

项目编号:Ⅶ-50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类别:传统美术

所属地区:浙江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海宁市

保护单位:海宁市文化馆(海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硖石灯彩主要流传于浙江省海宁市硖石镇。早在唐僖宗乾符年间(874-879),硖石灯彩即已誉满江南,南宋时,被列为朝廷贡品。清代乾隆年间,硖石形成了演灯、顺灯、斗灯的盛况,下东街的“塔灯”、横港桥的“凌云阁”、横头的“梅亭”等灯会层出不穷。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硖石民间制灯、迎灯盛行,灯彩的制作工艺和造型形态亦有较大突破,出现了“龙舟”、“采莲船”等品种。

硖石灯彩以针剌花纹出名,制品工细绚丽,玲珑剔透。灯体以宣纸、竹篾、铅丝为主要材料,有画、拗、刻、扎、针刺、裱、糊、结等八大制作技法,制成后以灯映画,能显出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立体画面。

硖石灯彩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和创新,形成座灯、提灯、壁灯、挂灯和礼品灯五大品种,观赏和收藏价值进一步提升。


了解非遗中的生僻字,不仅是人文素养的提升,更能引发对非遗的关注,保护非遗的热情。我们相信,非遗不生僻,才会有生机,我们想让大家从认识这些生僻字开始,学习了解它们,让非遗与您的生活更近,更紧密。


文中部分资料及图片参考自:

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官网

③临沂民间文艺微信公众号

④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友会微信公众号

⑤武义县文化馆武义县非遗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

⑥浙江新闻网

⑦海宁市人民政府网

编辑:刘爽 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