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5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八   
第十三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即将启幕
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 创建时间:2023-02-20 12:17:00

2月17日,第十三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新闻通气会在太昊陵景区统天殿前广场举行。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区长王献超、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三级调研员王立勇、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朱伟、淮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彬等出席了通气会。通气会由王彬主持。

据通气会通报,第十三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以“逛千年庙会、赏非遗展演、游羲皇故都”为主题,将于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至3月24日(农历三月初三)在周口市淮阳区举行。

“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保留的37个省级节庆活动之一。本次活动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周口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淮阳区人民政府联合承办,旨在利用国家级非遗项目“太昊伏羲祭典”平台,集中展示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让认祖寻根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和游客能够近距离体验独具魅力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上古遗风,领略华夏深厚文化内涵,寻找中华民族共同源流和精神支点,增强文化自信。

王献超表示,第十三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为百万游客准备了异彩纷呈的文化盛宴。淮阳将进一步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为品牌,积极推动淮阳非遗展演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断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文化旅游经济快速增长。

据王立勇介绍,本届活动主要包括动态展演、静态展示、民俗文化队伍巡演三项内容。分别是:

动态展演。邀请青海、四川、浙江等十二个省(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六场展演,内容以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为主,少数民族项目居多,如土族的“安昭”舞、蒙古族的“潮尔道”歌唱、壮族的“打扁担”舞蹈、彝族“跳菜”舞蹈、土家族的“撒叶儿嗬”舞蹈。展演不仅能为广大群众提供精彩的文化盛宴,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能使千年古庙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静态展示。即“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河南省非遗工坊成果展”。本次展演通过精心遴选提供就业岗位较多、带动脱贫成效显著、促进群众就业增收有力、契合百姓生活紧密需求的26家非遗工坊参展,集中展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果成效。参展项目中包括日前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公布的2022年度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涉及工坊和项目(全国共有66个,其中我省5个,居全国首位)。参展产品涵盖赛山玉莲茶、潢川空心贡面、沈丘顾家馍、逍遥镇胡辣汤等传统美食,淮阳芦苇画、鲁山花瓷、周庄香包、泥泥狗、布老虎等手工艺品,段氏传统手工布鞋、老粗布等布艺产品等多个品类,充分满足广大游客在淮期间的购物和消费需求。

民俗文化队伍巡演。以巡演活动为契机,通过海选、复赛、半决赛、总决赛层层挖掘出当地表演人才,组织多支民俗演出队伍轮流在广场、陵区、公园等地表演,巡演活动贯穿庙会始终,并与游客互动。

截至目前,动态展演的舞台和静态展示的展厅主体已完成了搭建,与39个展演团队和26个静态展示项目对接已全部完成,交通、安保、救援、食品安全、应急等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已行动起来,确保展演高效、安全、有序。

from clipboard

羲皇故都·水城淮阳

据了解,淮阳作为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从伏羲文化、姓氏文化、农耕文化中诞生了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昊伏羲祭典、淮阳泥泥狗,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通过非遗展演得到传承和发扬,走进千家万户、走近百姓生活,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本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必将推动淮阳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为“羲皇故都·水城淮阳”的亮丽名片增光添彩。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