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8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一   
人类非遗里的贵州风景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创建时间:2023-04-10 13:05:00

贵州是非遗大省,非遗宝贝灿若繁星。贵州有3项入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侗族大歌、石阡说春和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此外还有1000多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璀璨的文化明珠,在文旅融合的催动之下,转化为精彩的风物风情和人文景致,扩大了旅游观赏和体验的空间,彰显出全域旅游的崭新气象。

山水有氤氲,人文更闪耀。贵州省非遗主题旅游线路覆盖9个市(州)的9条非遗线路,每条线路均有鲜明的主题:贵阳—匠心筑韵寻味林城、黔北—河谷寻艺茶海拾遗、安顺—浪漫瀑乡奇遇屯堡、黔南—水乡记忆草木寻茶、黔东南—苗乡技艺行者无疆、铜仁—梵山净土活力乌江、黔西北—乌蒙秘境回望起源、黔西南—万峰林立布依人家等。这些线路沿途均分布着绚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非遗主题游的最佳选项。

石阡说春:季节里绵延的农耕文明

春天的脚步刚刚走近,石阡县花桥乡坡背村的封家男人戴着乌纱帽,手端“春牛”,身着长袍、背上褡裢,唱着“春词”走村串户,开始了又一年的“说春”之行。小时候就跟爷爷“说春”的小封,如今已是一个口技娴熟的“春官”,当3月21日“邂逅”二十四节气的春分,为期一个多月的“说春”活动落下帷幕,小封也脱下“官服”等待下次“说春”的重演。据了解,坡背村800余人,其中近一半的男子都会“说春”,大部分家庭的一家二代乃至三代都能掌握“说春”技艺。

“石阡说春”一般在每年春节或立春时开始,春分时结束。对于外地人来说,很难想象这样的仪式感:每当“春色”来临,一群村民穿着旧时服饰四处游走在村寨之间,劝勉人们珍惜农时、及时开展农业,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说春”不是简单的劝说和提醒,“说春”词实际就是说唱,有简单的曲调,颇像音乐的RAP,因地理环境不同而略有差异。石阡籍音乐人李凌飞对“说春”习俗甚为熟悉,他介绍,“说春”分为“说正春”及“说野春”。“说正春”有固定春词,其内容主要是说“二十四个农事节气”“渔樵耕读”,内容涵盖历史、地理、人文等方方面面;“说野春”又称为“说耍耍春”“说花花春”,内容丰富,灵活多变,不拘一格,主要段子名目有《开财门》《颂主人》《说茶》《见子打子》等。

“说春”时,“春官”手端春牛,凡到说春之家,均要散发一张农历、一张财神春贴,意在劝农春耕并祝福主人吉祥如意。春贴的制作沿用古老的木板印刷,立春之前春官要雕刻两块模板,一块雕二十四节气,一块雕财神,模板刻好后刷上黑墨,再用红纸印刷即成。

为了让春词更加生动活泼,石阡县还组织相关的赛事,以促进春词的多样性,丰富春词的内涵。五德镇新华村的春官龚敬伦,曾在首届“石阡说春”比赛活动中以精美上口的春词斩获二等奖。龚敬伦创作的春词起伏有韵,欢快活泼,浅显易懂,展示了“说春”这一独特民间艺术的魅力。

从“说春”中,人们可以捕捉到民族音乐的强劲气息。作为石阡县侗族的民间传统,“说春”保留着独特的民间说唱形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侗族及土家族、苗族、仡佬族等民族民间曲调在说唱中都有体现,表达了石阡侗族对农耕文明的认知和理解,是研究贵州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内容。

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尽管时代不断变迁,但“说春”的习俗没有被消磨掉,相反在打工潮翻涌、机耕声不断的今天,仍坚定地在石阡流传。而随着文旅融合的生根开花,石阡在保护和传承中突显“说春”的独一无二特质,让“说春”成为一道耀眼的人文风景。近年来,“说春”这一习俗吸引众多游人前往石阡,石阡的旅游阵列又多了一支生力军。

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茶山上赓续的传世手艺

3月18日这天,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张子全显得很忙碌,2023年都匀毛尖春茶开采节在螺蛳壳景区开幕,做直播的茶商、参加活动的观众,都往张子全的摊位汇集。这样的场景对于张子全来说并非陌生,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已经很自如地应对这种情形。

张子全在茶山展示炒茶技艺(摄影:申平)

“贵州的茶是高山茶,发芽晚、产量少,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我们做贵州名优手工茶的最大自豪。”出生于种茶世家的张子全7岁开始采茶、制茶,15岁独创“火中取宝”技艺,种茶、制茶、品茶贯穿着他的一生。行走于葱郁无边的茶山,雨天的雾霭和晴天的透亮交替呈现,张子全眼中最美的风景在劳动和生活中,也在一首首布依山歌中——他的婚姻,就是因为山歌而成全的。

批量生产与手工制作,这对矛盾至今无法解决,但张子全仍选择后者。高山云雾出好茶,道出了一款好茶诞生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温度、湿度等,因此张子全对茶园的管护不亚于对孩子的呵护。螺蛳壳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赋能都匀毛尖品质,他不想让这种品质因为批量生产而受损。

最早的都匀毛尖原产都匀境内的团山,随着种茶经验的不断积累,茶农逐渐将种植基地移至海拔更高、土壤更肥沃、气候湿度和降雨量更多的螺蛳壳山种植。2022年初记者在螺蛳壳茶园采访,张子全在雨雾中醉心于展示他的“茶缘”,他说,现在提倡茶旅融合,螺蛳壳这一大片茶的山区就形成了一道秀丽的风景,人们在周末或节假日开车来这里旅游,可以体验茶农的手工制作技艺,还可以在茶园里、竹海间欣赏自然风光。

螺蛳壳景区地势高旷,气候变幻无常,自然景观十分壮丽。晴天丽日与漫天浓雾会在短时间内切换,人行其中,犹如在岛屿上漂浮。温和的气候,充沛的雨量,湿润的云雾,肥沃的土壤,使螺蛳壳成为都匀毛尖的主产地。生长在自然环境中的团叶茶树品种,充分表现出芽叶茸毛多、肥厚柔嫩、发芽早、持嫩性强的特性。著名茶叶专家庄晚芳曾题诗盛赞:“毛尖芳香都匀生,不亚龙井碧螺春。饮罢浮花清鲜味,心旷神怡攻关灵。”

如果说螺蛳壳的自然风貌是旅游底色的话,那么连绵起伏的茶山则为这个底色附着了灵性,自然植被与人工茶园相得益彰。在螺蛳壳景区漫游,游客吮吸到的是浓郁的植被气息,林木、竹子、茶树形成“交互式展陈”,向游客铺展景区的绿色气度,同时也展示螺蛳壳的奇秀与野趣。望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张子全觉得“自己的活法增加了频道,生活更加精彩”。张子全把制茶基地坐落于茶山之上,他说这是“为景区增添一点人文的元素,让螺蛳壳更好看”。

侗族大歌:日常生活的风俗画卷

榕江县栽麻镇宰荡村侗族大歌传承人胡官美,一直以来都很忙碌,农活和教歌同时在她的身上和谐上演。日常中呈现的农耕场景和唱歌景象,既是胡官美的人生轴线,也是侗族人家的风俗画卷。

像胡官美这样的歌师,在黔东南的黎平、榕江、从江等县有很多。黎平的吴品仙,一生致力于侗族大歌的保护与传承,培养的学生就有2000多人。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仅黎平县三龙侗寨就为各级歌舞团输送人才达100余人次,参加国家级演唱的60余人次,参加国际演唱会的16人次,三龙侗寨成了远近闻名的“歌窝子”。

多声部、无伴奏、无指挥、自然和声的侗族大歌(摄影:陆方)

从江县小黄村的侗家人,人人会唱,事事用歌。村里组建有不同年龄段的男女歌队100余支,堪称“侗歌根据地”,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侗族大歌之乡”称号实至名归。年届八旬的潘萨银花是村里德高望重的女歌师,她熟唱侗歌300多首,18岁开始教歌传歌,至今已逾“一甲子”,1400余名侗族大歌弟子,是她最得意的人生成果。这些弟子中就有曾经在首届“多彩贵州”歌唱大赛荣获“金黔奖”,后又在全国青年歌手赛上获得佳绩的“小黄十姊妹”。

“传承”这个概念,一直根植于侗家人的骨子里。多声部、无伴奏、无指挥、自然和声是侗族大歌的标志性符号,它成了侗族大歌走心入肺的魅力之源。曾在贵州侗族地区生活学习一年的澳大利亚博士英倩蕾说:“侗族大歌犹如人类的眼珠子般珍贵。”如何保护好这颗“眼珠子”?贵州在保护和传承上持续发力。

2014年推出的《多彩贵州·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发展行动计划》,整合了文化、民宗、人事、教育、财政、旅游等部门资源,通过“百村歌唱大赛”“100个传承保护发展示范村”“百村传统经典民歌数字化”“百名侗族大歌骨干辅导员”“千人传承培训计划”“精品剧目《嘎老》包装推广”等工程,合力推进黎平、从江、榕江侗族大歌集中连片保护工作。

也是从2014年起,黔东南州率先全国在16个县(市)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逐步落实人员调配工作,实现了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工作“县县有专门机构,县县有专职人员”。目前,黔东南州有各级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248人,其中国家级5人、省级6人、州级11人、县级226人。

“侗族大歌”这一响亮品牌如今已串起许多人文景点,黎平的肇兴侗寨、从江的小黄村、榕江的车江等地,以侗族大歌为主题的旅行主线十分耀眼。在广东游客朱先生看来,虽然每年都要到贵州侗族地区走一遭,但始终都没有重复感。“到实地听歌,与在荧屏上听歌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只有到侗族大歌生长的地方倾听,才能感受得到侗族大歌的穿透力。”

编辑:李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