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4   星期六   农历三月廿六   
《非遗里的中国》走进福建
来源:“福建省非遗博览苑”微信公众号 创建时间:2023-04-25 15:11:00

4月22日(周六)央视综合频道(CCTV-1)20:00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走进“山海画廊、人间福地”福建,为全国人民开启精彩的福建非遗之旅,节目播出期间收视率破“1”

《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共11期,前往11个聚集本地特色非遗项目的街区沉浸式互动体验非遗的传承创新之美。福建省是非遗资源大省,有14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0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非遗里的中国》(福建篇)拍摄过程中,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积极组织了全省22个非遗项目,共计160余名非遗传承人、创新者参与,使拍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圆满完成。

木雕(莆田木雕)

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素以“精微透雕”著称。唐初,寺庙的建筑装饰、佛像等已有雕刻工艺雏形;宋末元初,莆仙所雕刻的人物、花卉等题材的围屏、栏杆、木雕古玩、乐器、家具等,已经相当精妙生动;明代,莆田开始擅长圆雕佛像、平雕建筑装饰等。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采用榫接、艌缝等核心技艺,舱与舱之间互相独立,形成密封不透水的结构。水密隔舱技艺大大提高了远航的安全性,即使船体受到撞击,部分船舱进水,也不致使全船进水沉没。

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

白茶采摘要求为一芽一叶或二叶、一芽二叶或三叶,芽叶成朵,大小均匀,轻采轻放。传统的白茶是用笼炭烘干的。制茶者需要根据茶叶萎蔫程度不同,来确定烘烤的温度和次数,需要丰富的经验和非常细心和耐心的操作。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及其创新项目

以天然大漆为原料,用大漆、草木灰、夏布等制作胎体,并通过多种髹饰技法进行装饰。脱胎漆器以体轻、面光、造型复杂而闻名于世。2016年开始,福建省尝试将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与农民画结合,推出“农民漆画创新工程”,学员覆盖全国26个农民画画乡,农民漆画作品走出国门进行巡展。2018年福建省将此创新模式推广到西藏地区,与唐卡艺术相结合,又推出“唐卡漆画”这一全新的艺术形态。并成功申请知识产权发明专利“一种唐卡漆画温感变色制作工艺及温感变色的唐卡漆画”。

寿山石雕

寿山石雕选用的石材为产于福州晋安区北峰群山中的寿山石,分为田坑石、水坑石、山坑石三大类。寿山石雕技法丰富多样,精湛圆熟,又在发展过程中广纳博采,融合了中国画和各种民间雕刻工艺的艺术精华。其技法主要包括圆雕、印钮雕、薄意雕、镂空雕、浅浮雕、高浮雕、镶嵌雕、链雕、篆刻和微雕等。

软木画

软木画发源于福州北郊西园村。20世纪初,西园村木雕艺人吴启棋先生等人,利用产于美洲地中海沿岸西班牙等国的栓皮栎树的木栓层为原料,结合我国传统雕刻技艺首创了“软木画”。

线面制作技艺

闽侯线面始自公元684年武则天废唐立周时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每100公斤面粉可制作线面120公斤左右。线面手工制作时间长达9-11小时,经和面、揉条、松条、串面、拉面、晾晒等十余道工序,十余种特殊技法,方可制成细可穿针的线面。

惠安石雕(影雕)

影雕技艺是惠安石雕的典型代表,也是闽南传统民间工艺的优秀代表,其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影雕是用特制的合金钢钎,在青斗石或黑胆石上,或轻或重或疏或密地凿出数亿个点,犹如“滴水穿石”般,在石头上“绣”出万千世界。

闽南童谣、惠安女服饰、蟳埔女习俗

闽南童谣流行于闽南、台湾和东南亚华人华侨的聚居地,以闽南方言创作和传唱的儿童歌谣,大多是历代闽南百姓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心理特点,用闽南方言的韵语和平仄节奏进行创作并在传唱过程中不断修改、补充而成的,闽南童谣的内容,对儿童具有启智和教育作用。

惠安女服饰包括上衣、裤、饰物以及发型、首饰和穿戴习俗。上衣已由大衭衫、接袖衫逐渐演变为缀做衫、节约衫。裤有大折裤、黑丝绸裤、黑布裤、蓝布裤等。饰物包括百褶边裙、贴背和褡裢、腰巾、袖套、腰带及小竹篾篮等。

蟳埔女生于海、长于水,天天与水打交道,最信仰海上女神妈祖,每年农历三月初九日的“妈祖巡香”祭祀仪式成为一个盛大的民俗活动,保留较为完整。蟳埔女的服装突出实用性,为便于劳动,其服装简朴宽松。上衣为粗布斜襟、宽袖、右衽,俗称“大裾衫”,颜色以青色和浅蓝色为主,适合渔民劳动需要。

宁德霍童线狮

霍童线狮表演,依附传统民俗节庆“二月二灯会”。线狮由竹、木、藤等多种材料制作,铺以丝绸布等装饰,体形较大,由数条较粗的绳索系在狮子身体各处,另一头穿过狮棚(表演台);舞狮者由十余人组成,按照不同的节奏、频率和情节需要拉动不同绳索控制狮子,表演出狮子的各种动作和神态,及各种不同的生活习性。

畲族服饰、闽东畲族乌饭制作技艺

畲族传统服饰是畲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审美取向的集中呈现,也承载了畲族重要人文记忆的艺术创作精华。

乌饭是畲族人用山上的一种叫乌稔树的野生植物,取叶煮汤,经多道工序, 与糥米一起放在木甑里蒸熟而成,上畲族传统美食。

灯彩(泉州花灯)

泉州花灯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三类:彩扎灯、刻纸灯、针刺无骨灯。它集绘画、书法、刀刻、糊裱、彩扎于一身,以其千姿百态的造型和纷繁夺目的色彩,加之五彩斑斓的灯光,构成绚丽多姿的艺术效果。

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

晋江布袋木偶戏属南派布袋戏,以泉腔(南曲)演唱戏文,并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剧目方面大量吸收提线傀儡戏和梨园戏的传统剧目,音乐唱腔以闽南傀儡调为主,吸收梨园戏和南音的部分曲牌。

印泥制作技艺(漳州八宝印泥制作技艺)

漳州八宝印泥由麝香、珍珠、玛瑙、珊瑚、金箔、梅片、琥珀、朱砂等多种珍贵材料为原料,主要是朱砂印泥,其次是朱镖印泥,以特殊加工方法精制而成的,具有明、爽、润、洁、易干、不落、不泞、不粘、不冻等优点。

雕版印刷技艺

连城县四堡乡是明清时期中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四堡雕版印刷技艺凝聚着制墨术、雕刻术、摹拓术等几种优秀传统工艺,是我国雕版印刷技艺的杰出代表。

永定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客家土楼形式各异,从外观造型上分主要有三类:五凤楼、方楼和圆楼,还有其他多种变异形式,如五角楼、半月楼、万字楼等等。土楼建筑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理念,融安全防卫、生产生活需要、聚居和崇文重教意识于一体。

明溪微雕技艺

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艺术形式,保留了古法制作工艺流程,在极小的寿山石、贵金属、竹木块、米粒、桃核、牙骨毛发等天然材料上进行意念雕刻,创作时全凭感觉运刀、下力。明溪微雕技艺为家族传承,从清道光年间延续至今有近200年历史。

中幡(建瓯挑幡)

建瓯挑幡始于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招募大军横渡海峡驱荷复台,战后凯旋而归的建瓯将士将带回的战旗高挂竹竿上,竞相擎持,以示纪念,久而久之,逐渐演化成“挑幡”活动,至今已有三百四十多年的历史。

仁寿灌蛋制作技艺(顺昌)

仁寿灌蛋形态奇特,制作技艺高超,它是包心蛋,馅包在蛋内,蛋却完好无损,蛋白熟透如花朵晶莹,蛋黄呈红嵌绿,所见之人无不称奇。外形美观,像一个椭圆形的“白羊脂玉佩”美不胜收。味道鲜美可口,耐人寻味,有蛋之嫩滑、肉之香甜、香菇之香醇、又有鲜笋之脆感。

龙舞(大田板灯龙)

俗称“迎龙”,分布于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地区,起源于唐代天祐元年(904年)。据大田县均溪镇玉田村范氏族谱记载,中丞御史范元超于天祐元年辞官,携眷定居玉田村。唐哀帝感其功于朝廷,特赐龙灯嘉奖。由龙灯巡游演变而来。由龙珠、龙首、龙身、龙尾组成,均用竹木、灯板、龙纸制作,分节扎制而后连缀而成,制作工艺复杂,装饰精致,综合了书法、绘画、剪纸、刻花、雕刻艺术和扎制编糊工艺为一体。

莆仙戏

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南戏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福建莆田、仙游地区,在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也有流传。仙戏的唱腔结构属于曲牌体,有音乐曲牌一千多支,锣鼓经三百多种。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五千多个。

莆田红团制作技艺

莆田民间传统风味小吃,以吉祥文化为特征,广泛应用于春节、元宵节庆以及满月、祝寿、婚庆、乔迁、起红、敬神、酬神等民俗活动之中。红团形状是圆形,外皮以红色为主,馅料以糯米馅、绿豆馅、香菇瘦肉馅三种为主。

舞龙弄九鲤

是一种流传莆田地区有千余年历史的民间舞蹈。它节奏明快、粗犷豪放,是一种深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场艺术表演形式。其表演程式是把龙的首、尾、身各节和九鲤相互交融,在大鼓吹等的伴奏下,与莲花灯舞、扇舞等莆田民间舞蹈共舞。

湄洲女头饰服饰

发源于宋代,至今己有上千年历史,传说是妈祖女神生前设计,具有极强的海洋文化特征,包含着民众敬奉之心与祈祷之愿,上千年来“妈祖髻” 和“妈祖服”构成了湄洲女头饰服饰,有顺口溜为“帆船头、大海衫,红黑裤子寄平安。”

南少林武术(莆田)

起源于南方少林寺僧武术,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主要种类之一,在莆田民间传承流播,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其传统武术种类繁多,共计60余种。民间以家传和师徒传承的形式,言传身教,并配合拳谱、刀法、棍法等经谱教习,传承有序,脉络清晰。

涵江车鼓

原名“镲锣鼓”,是涵江特有的民间打击乐。它由直径近1米的牛皮鼓、数十对直径0.5米的大钹、数面平锣和号称“童子圈”的凸脐锣组成。表现形态分为行进间表演和广场表演。鼓阵布列有序、气势磅礴、矫健刚劲、热情奔放。

灯舞(莆田九鲤灯舞)

源于唐,盛于明清,已有千余年历史。流传于莆田市黄石镇一带,是元宵灯节中一种带有祈福驱邪色彩的民俗表演活动,而后逐渐演变成为寓意吉祥的节日舞蹈。九鲤灯舞是以九种精致的鱼灯为道具而得名。所谓九鲤,并非九条鲤鱼,而是一蛟八鱼九种水族,九鱼之中,以蛟为首,象征吉祥,表现“鲤鱼跳龙门”的民间传说。

莆田小吃制作技艺(燕皮制作技艺)

把新鲜猪后腿肉洗净用木槌不间断敲打,直至捶打成肉浆,并剔除肉筋,然后按比例加入蒸熟的糯米和特制食用碱,继续捶打直至黏合。再加入地瓜粉,擀成“肉饼”,再把肉饼拍打成薄片,切成小方块,称为“燕皮”,可用以制作成不同的美食。

编辑:李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