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8   星期日   农历三月二十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潮未来 龙腾大湾区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东莞)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在东莞沙田举行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谭志红 创建时间:2023-06-16 14:23:00

6月10日至11日,“非遗潮未来·龙腾大湾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东莞)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在全国首个“龙舟之乡”东莞市沙田镇举行。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东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沙田镇人民政府承办。其间,全省同步开展400多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全景呈现广东非遗之美,展示非遗保护的累累硕果,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活动吸引广大群众畅享非遗购、探访非遗味、共赴非遗游、共赏非遗美,推动非遗“活”起来、潮起来。

一、实景演出展岭南水乡之美 万众一心现新时代新气象

“龙腾湾区·水韵岭南”非遗主题实景演出展岭南水乡之美,图为节目《龙舟谣》。

《鼓舞声声》演绎出击鼓催征的精气神、《乡音乡情》勾勒出美丽岭南水乡的写意画、《啸龙吟》唱出这片土地上龙腾虎跃的时代强音……6月10日,“龙腾湾区·水韵岭南”非遗主题实景演出在沙田龙舟公园上演。整场演出以奔流的江水为背景,融合龙舟风骨、新昌鼓气质、咸水歌韵律等艺术形式,表达人、水、舟的共生共融,展现人文湾区“一水同舟、万众一心”的精神风貌。

这场非遗主题实景演出由东莞市文化馆出品,《唐宫夜宴》的导演袁时参与创作。《鼓舞声声》《乡音乡情》《龙舟谣》《啸龙吟》4个表演节目,根据“鼓·起舞”“情·水韵”“湾·破浪”“龙·腾飞”的脉络巧妙串联,莫家拳、麒麟舞、木偶戏、舞龙等东莞非遗项目在原创歌曲《啸龙吟》中集中展现,彰显了浓郁的岭南水乡文化、疍家文化、湾区人文特色,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岭南水乡之美、人文底蕴之厚。

“整齐划一的击鼓动作配以大气磅礴的音乐,特别鼓舞人心。由急入缓的船阵表演,很有岭南水乡韵味,真实表现出岭南水乡以及水乡人朴实安然的生活状态。”来自湛江的观众小谢看完演出后,赞叹这场演出让人既领略到原汁原味的岭南水乡风情,又感受到大湾区一脉相承的龙舟精神、龙舟情怀。

“希望通过这台演出传达岭南水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并通过年轻人表达出来,起到传承的作用。”袁时说,本场演出以弘扬龙舟精神为核心,利用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呈现方式,让观众感受同舟共济、团结拼搏、力争上游、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激励大家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从演员的反馈来看,传承的效果已经产生。首次参加户外实景演出的东莞城市学院艺术学院舞蹈系大一学生钟常华说,参与演出不仅让他开阔了眼界,也加深了对渔民生活以及岭南水乡文化的了解。

“只要观众喜欢,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东莞市文化馆活动部副主任连国栋说,从联络协调300多名演员参演,到统筹购置服装道具物料、演员排练演出的后勤保障,再到舞台舞美和音频视频的设计制作等,东莞市文化馆的执行团队付出了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演出的成功离不开台前幕后所有人的辛勤付出。过去一个多月来,大家团结一心、全情投入,我被大家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他说。

二、粤港澳龙舟赛龙夺锦 携手传承湾区龙舟精神

6月10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东莞)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在东莞沙田举行。

启动仪式后,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东莞龙舟锦标赛、沙田镇龙舟锦标赛在沙田水道举行,全面展示龙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来自粤港澳的18支男女混合龙舟队,来自东莞水乡、沿海镇街的10支男子传统龙舟队,以及12支沙田龙舟队同江竞渡,彰显大湾区一家亲,携手共进、奋勇向前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最终,东莞沙田龙舟队夺得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冠军,中堂镇龙舟队夺得东莞龙舟锦标赛冠军,沙田镇中围村包揽沙田镇龙舟锦标赛男、女组冠军。深圳市龙舟协会会长李风勇表示,希望今后继续推广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这一类高水平的比赛,加强兄弟城市间的交流学习,把大湾区的龙舟文化传承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沙田队和沙田·香港同心会龙舟队分获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赛的冠亚军。这是两地今年初签约结对共建以来首次开展体育文化交流。两地以龙舟为媒,进一步深化友谊,推动大湾区人文交流、民心相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非遗办事处馆长岑佩玉表示,香港有沙田,东莞也有沙田,大家在龙舟赛中拼搏的情景让她感受很深。广东省政协委员,香港新界社团联会副理事长、副主席,沙田·香港同心会龙舟队总领队邓开荣认为,中国有很多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起到推动作用,比如,龙舟文化包含的团结拼搏、力争上游的精神就很鼓舞人。

龙舟文化在粤港澳地区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深厚,是大湾区人民情感相通、手足相连的亲情符号,也是大湾区各城市同文同源、同德同心的文化符号。为促进龙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题,挖掘、梳理、传递龙舟文化背后的价值,6月11日,“湾区龙舟说”粤港澳龙舟文化传承与发展对话活动在东莞市文化馆举行。活动由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广播电视台东莞记者站主办。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司琪表示,东莞作为岭南水乡,地理环境为龙舟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基础,而东莞人对龙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则是其灵魂所在。

东莞龙舟拥有沙田、中堂两个“中国龙舟之乡”。“东莞龙舟月”是全国持续时间较长的赛龙舟活动,也是东莞唯一一个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国家级非遗项目。东莞市文化馆馆长、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黄晓丽介绍,自2017年起,东莞统筹文旅资源,打造“东莞龙舟月”,市、镇、村三级联合共建正丫湾龙舟民俗文化村,出版《东莞龙舟志》等研究成果,为龙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将积极推动非遗龙舟潮玩化,赋予传统文化新的表达形式,让非遗龙舟更潮流、更好玩、更有趣。”黄晓丽表示,接下来,东莞市文化馆将结合特色产业、大型赛事以及最新技术,让龙舟文化“火”起来。

三、发布非遗旅游精品线路 邀请游客到“向往的水乡”

2023粤港澳非遗生活节吸引市民游客体验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10条广东非遗旅游精品线路,包括“名匠巧艺”广州两天、“舞狮禅城”佛山两天、“寻龙问莞”东莞两天、“五邑文脉”江门两天、“香山秋菊”中山两天、“歌舞颂瑶”清远三天、“古城砚迹”肇庆两天、“客都寻迹”梅州两天、“戏韵湛茂”茂名湛江三天、“潮味寻踪”潮州三天。这些线路囊括了粤剧、彩扎(佛山狮头)、石湾陶塑技艺、赛龙舟、台山浮石飘色、瑶族耍歌堂等广东非遗项目,带领游客感受非遗传承千百年的魅力和生生不息的岭南文化。

为讲好湾区故事,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内涵,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八大主题44条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精选广州孙中山思想传播游径、广州海丝申遗史迹游径、江门开平碉楼与村落世遗游径等编绘广东文物游径地图,推出“古韵南粤 云游湾区”小程序。该小程序以地图汇编、路线导览、景点打卡的形式,展示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丰富多彩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活动现场还开启了首批“广东考古游径”推介官征集活动,面向全省小学生征集遴选一批小主播实地探访研学,为考古游径“代言”。

活动当天,东莞对外发布6条水乡精品旅游线路,邀约粤港澳市民游客沿着“水乡游径”走进东莞水乡。这些线路串联起东莞道滘、洪梅、沙田等11个镇街,范围覆盖东莞水乡片区,既有东莞粤剧曲艺文化馆、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洪梅百年国漫馆等文化场馆,也有虎门林则徐纪念馆、蒋光鼐故居等名人故居、纪念馆,还有威远炮台、中堂潢涌村黎氏大宗祠古建筑群等历史古迹、老建筑,以及麻涌古梅生态农业园、沙田穗丰年湿地公园等自然生态园区。

东莞水乡精品旅游线路给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感受和可参与互动的体验。行走其中,游客可以体验传统龙舟制作技艺、红漆描花传统木屐制作技艺等,还可以品尝传统美食、观赏水乡特色艺术表演,打开一幅多彩的水乡生活画卷。为了让水乡精品旅游线路快速被市民游客了解并参与体验,东莞陆续推出了多项活动,如“跟着2023水乡东莞推荐官打卡东莞”系列旅游图文攻略、邀请微博文旅网红达人寻迹水乡线下种草、邀请中国摄影家协会8位“金像奖”得主采风游览等,助力东莞水乡花式出圈。

接下来,东莞将围绕六大东莞水乡精品旅游线路,开启游走“向往的水乡”, 带游客体验不一样的水乡生活,乐享“写意东莞”。

四、传递非遗生活新主张 提升文旅消费新活力

6月10日,为期一个月的广东省第四届非遗购物节云上集市启动,当天,主办方开设了线上直播间推介非遗好物。

享美味,品茗茶,买手办,热热闹闹逛市集。6月10日,作为主会场活动之一的 “2023粤港澳非遗生活节”吸引了大量观众和游客。本届非遗生活节依托粤港澳(东莞)非遗墟市、粤港澳大湾区文采会两大平台资源,聚焦“最传统mix最潮流”以及“品牌+城市”,以潮理念、潮玩法集中展示粤港澳三地200多个非遗项目,让人民群众在购买非遗产品、体验非遗技艺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接地气是2023粤港澳非遗生活节的特色。生活节现场围绕衣、食、住、行、娱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划分为食味八方、茶和天下、妙手回春及“衣食住行娱”东莞专区。其中,食味八方区域展示了粤港澳三地23个市级以上非遗美食类代表性项目,茶和天下区域展示了16个市级以上与茶相关的非遗项目,妙手回春区域展示20个省级以上传统医药类代表性项目。东莞板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从服饰、饮食、家居、旅行等方面展示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上百款潮物,传递非遗与潮流生活相结合的“非遗生活新主张”。

主办方表示,2023粤港澳非遗生活节为非遗项目搭建了技艺展示平台,吸引观众体验岭南非遗的独特魅力、赏鉴别具匠心的“非遗好物”、探秘舌尖上的“非遗味道”、感受匠心传承的“非遗故事”,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6月10日起,广东省第四届非遗购物节“云”上集市上线。逾千款来自粤港澳三地的品牌非遗产品进驻粤港澳东莞非遗墟市平台,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云”上集市。今年的“云”上集市涵盖工艺品、服饰、美食、康养等类别,还精选了十大源头品牌好货、十大爆款非遗产品、十大精品预售产品,打造一场有品质的非遗购物节。在总直播间,东莞主播、抖音达人齐力带货,助推非遗消费热起来。

五、强化系统性保护 焕发新时代光彩

40支龙舟队赛龙夺锦(摄影:容创炼)

“非遗潮未来·龙腾大湾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东莞)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在东莞举办,既展示了东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更彰显了东莞推动非遗创新发展的使命和担当。自2007年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以来,东莞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出一条富有东莞特色的非遗保护与传承之路。

为推动非遗保护创新,东莞坚持保护为先与合理利用相结合,构建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的系统性保障体系。《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021年出台,《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条例》被纳入了东莞市人大2023年立法预备项目,推动非遗保护与管理工作步入法治化轨道。东莞率先在全省创办非遗专业理论研究内部刊物《润物》,研发出非遗传统文化课程及系列PPT,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健康档案与跟踪服务机制,打造非遗数字化动态管理平台。同时,依托水乡丰富的历史文化生态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空间和完善的文化生态系统,大力推动水乡文化(东莞)生态全域与整体保护。

为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服务国家战略,东莞不断强化非遗活态保护、活态传承。2016年,东莞以传统趁墟习俗为依托,创办非遗墟市,通过逐年升级发展为粤港澳非遗墟市,成为粤港澳非遗产品展销、交流、研究的崭新平台。为促进非遗数字化传播和线上服务,东莞从2020年起推出非遗形象代言IP“非遗小姐姐”、非遗墟市小程序,升级开通抖音店、视频号店,展销产品覆盖全省21个地市,品类总量超1000件,是广东较为丰富、集中和极具地标性的非遗产品线上展销平台。从“江湖山海”、东莞龙舟月、东莞采香节、岭南开腊日暨腊味嘉年华,到“时令东莞”二十四节气、非遗过大年、东莞非遗季,东莞不断擦亮非遗活动品牌。

除此之外,东莞还积极培育“非遗+”新业态,推动非遗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在“非遗+服装”方面,通过举办非遗服装设计大赛,将32个镇街的非遗元素植入时装,并在广东时装周专场亮相,开创广东非遗时装秀之先河。在“非遗+美食”方面,推出东莞非遗购物节、腊味节等活动,展示展销49个非遗美食项目,打响了高埗矮仔肠、道滘裹蒸粽等传统非遗美食品牌。在“非遗+文创”方面,在全省率先举办了两届非遗创意设计大赛,推出首款国家级非遗项目干角灯金属立体拼图,成为爆款产品。在“非遗+旅游”方面,建设正丫湾龙舟民俗文化村,推出寮步莞香文化之旅等非遗旅游线路,发布7条非遗研学游线路、6条精品水乡文旅路径,为文旅融合注入强劲动力。

如今,东莞非遗正以创新性举措和立体生动的面貌,不断浸润市民的生活。重视非遗、创新推动非遗传承发展已经成为东莞人民的文化自觉,并日益成为东莞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东莞市文化馆提供)

编辑:李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