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8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一   
化非遗“软实力”为文脉“硬支撑”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刘海红 王竹青 谭志红 秦毅 创建时间:2023-07-18 23:23:00

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城市中非遗的整体性保护被社会广泛关注。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各地格外注重将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非遗元素运用在城市规划和设施建设中,让非遗在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中得以永续传承,这也是城市更新中保留文化基因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提出,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依存的文化生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和当代价值;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产生活;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还要保护好历史地段、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着力解决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屡遭破坏、拆除等突出问题,确保各时期重要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系统性保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有力保障。

如何将非遗及其得以孕育、发展的人文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整体保护,维护和改善非遗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保护原住民及其生活方式?如何挖掘特色小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文化街区中的非遗资源,建设非遗特色村镇、街区?本版聚焦既能让非遗在城市建设中得到合理利用,又能使其得到活态传承的生动实践。

一、整体保护——保留城市文化记忆

▲ 景德镇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供图:景德镇市文广新旅局)

▲ 由陶瓷工业遗产更新而来的陶溪川夜景(供图:景德镇市文广新旅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应当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并保护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避免遭受破坏。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思中看来,城市不仅是物质空间,还是精神空间。工业遗址遗迹作为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具有文化精神方面的特质。在后工业时代,大量工业遗址遗迹是拆掉还是转化?我国已进入更加智慧化的时期。将工业遗址遗迹利用于文旅转型等新型产业中,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只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才能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

“开窑咯。”伴随着响亮的号子声,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内,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带领游客将明代葫芦窑窑门敲开,待窑工师傅将窑门前的匣钵清理后,一件件精美的陶瓷呈现在游客眼前。在景德镇城市发展进程中,古窑复建复烧了宋代龙窑、元代馒头窑、明代葫芦窑、清代镇窑和狮子窑以及明清御窑厂的“六式窑”,以生产性方式将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等非遗技艺整体加以保护传承。景德镇古窑文化研究院院长周荣林说:“古窑常态化进行手工制瓷成型生产和传统柴窑烧炼,古代窑神祭祀等民俗活动也在持续进行,200多位非遗传承人长年活跃在古窑的作坊和窑场,让古窑成为一座制瓷相关非遗‘活的博物馆’。”

随着城市的发展,景德镇站在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和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新起点上,成立了“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实施景德镇大遗址保护规划,将景德镇历史上的生产形态、生活方式、文化情感、民俗风情、建筑风貌与当代城市发展充分融合。在景德镇陶阳里,码头、民窑、老街、里弄、御窑等区域涵盖108条历经千年的老城里弄、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明清窑作群落和一批陶瓷工业遗产,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明清瓷器95%烧制于此。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万瑞介绍,景德镇以御窑厂为核心,囊括周边传统街巷、码头、民居、商铺、会馆、瓷行、窑房、作坊等历史文化遗存,打造集文化体验、研学旅行、休闲购物、餐饮住宿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消费主题街区,在留住历史文脉和城市记忆的同时,再现了历史上“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繁华景象。

与此同时,大部分居民从事与陶瓷相关事业、参与与陶瓷相关活动的生活方式在景德镇延续了上千年,尊重市民生活方式亦是景德镇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在镶嵌于大街小巷的陶瓷市集上,陶艺人聚集于此,展示着自己创作的陶瓷作品。游客愉悦地穿梭在摊位间邂逅惊喜,与同好交流、分享……这样的露天陶瓷创意市集升腾着美好的烟火气。

“这里完整保留着制瓷的每一个工序,可以实现关于陶瓷创作的一切设想,还能在创意市集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进行展示。”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的赵楚华站在摊位前说。从瓷泥到釉料再到窑炉,从制瓷到画瓷再到烧瓷,制瓷相关非遗技艺在景德镇得到完整保留。忆千年品牌创始人、主理人邹勇说:“在景德镇可以找到任何与陶瓷创作有关的辅助工艺、材质和设备,整座城市就像一个‘超级工作室’。”

大处着眼,微处着手。除了进行整体规划以外,对城市文脉进行整体保护要以“小切口”推动“大升级”。一处浮雕、一块地砖等的重现是城市基因的重组,不但能推动非遗在保护传承中焕发新的光彩,还能让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保留文脉。

古镇是浙江省桐乡市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濮院古镇是桐乡着力打造的文旅“金名片”。古镇注重传承濮院历史文化,通过“整体规划、整体施工”,保留了原有街巷肌理,着力塑造集古镇观光、民俗体验、文化休闲、产业创新等于一体的综合休闲目的地。

作为桐乡市“微改造 精提升”工程,为了更好地保留古镇原有风貌,濮院古镇的建设修缮和重建大量运用圆雕、浮雕、镂雕等非遗技艺,从细微处着手。“我们对古镇的更新尤其注重建筑的精细化保护和修复,让不同时期在古镇留下的记忆得以延续。”濮院镇相关负责人说,这就要求改造过程中必须以“绣花功夫”专注微小细节,让古镇从人居环境到文化内涵都得到提升。

“推进‘微改造 精提升’工程,就要做足‘绣花功夫’,这不仅体现在项目改造、对人文底蕴的保留和传承方面,还体现在传统与时尚的融合方面。”桐乡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顾守菊说。

二、融入生活——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对一个城市来说,新旧更替的过程也是发展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是断裂的,而是延续的。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保留城市中承载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价值的载体,包括以活态传承为主的非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认为,近年来,各地对老城改造的方式已由以往的大拆大建转变为微整治、微更新,尽可能保留居民的生活方式,将城市的历史建筑、工业遗产、农业文化遗产、非遗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等融入城市生活,让中华民族悠久连续的历史文明在大大小小的城市中得以全方位展现。

传唱至今的京韵大鼓、强健体魄的八卦掌、生动可爱的兔儿爷、满口溢香的茉莉花茶……为了让市民及游客直观了解非遗技艺、参与非遗体验,7月1日,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策划推出了中轴线西翼非遗路书体验活动“中轴西望——时光里的非遗”,游客可通过“中轴西韵,薪火相传的京腔”“中轴西艺,学做北京守艺人”“中轴西学,用巧手传承非遗”“中轴西品,舌尖上的北京味”四大主题路线打卡中轴线西翼非遗项目,助力非遗在城市更新中活态传承。

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轴线不仅是北京的空间之轴、文化之轴,更称得上是北京的灵魂和脊梁,蕴含着从古到今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与历史。举办中轴线西翼非遗路书体验活动,不仅希望吸引更多游客感受北京特有的城市风貌,也希望通过这种互动感强、参与度高的活动,让人们在游览中感受中轴之美和非遗之趣,推动非遗走进千家万户。家住北京北三环的高先生带着孩子打卡了“中轴西艺,学做北京守艺人”路线后说:“尝试蜡果制作、学一套八卦掌、体验一次古籍修复、赏鉴折扇名作、在一得阁了解一滴墨水的诞生……这次体验活动非常丰富,带孩子走进了我记忆中的北京,体验非遗技艺也让孩子更深入了解老北京城的历史底蕴。”

近年来,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持续围绕中轴线举办相关非遗活动,将中轴线沿线非遗技艺融入旅游路线、展览、商业街区等,推动非遗在新的城市发展中贡献力量,促进非遗“活”在城市的方方面面。

▲  荔湾非遗集聚区内的广绣技艺展示(摄影:许建梅)

“很多小时候吃的美食、用的东西都能在这里找到,让人感觉到浓浓的乡愁。”家住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的王先生饭后漫步在荔湾区珠江钢琴创梦园内的荔湾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被这里丰富的非遗项目吸引。

《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提出,要处理好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始终把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放在第一位,坚持系统保护、完整保护、全面保护,传承文化根脉,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民记住乡愁。近年来,荔湾区委、区政府在推动老城区焕发新活力、出新出彩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6月底,珠江钢琴创梦园内的荔湾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对外开放,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前往参观。

珠江钢琴创梦园由珠江钢琴集团旧厂房微改造而来,自2021年4月开园以来,已先后举办了国际当代视觉艺术大展等文艺活动。如今,荔湾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的开放为园区注入了新的血液,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园区的业态。荔湾非遗集聚区聚焦活态性保护,致力于打造集生产、展示、体验、培训、研发、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非遗综合性集聚发展平台,让非遗工作室、工坊有全方位展示、传播非遗技艺的空间。象牙雕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荔湾区非遗协会会长张民辉表示,不同的非遗项目聚集在一起,非遗传承人不但能保护、传承非遗技艺,保留老城中的烟火气,还能为游客提供集中展示非遗技艺的平台,培植非遗活态传承的土壤。

三、合理利用——提升城市文化实力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各地积极保护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多措并举激发城市内生动力,更好地发挥文化遗产在城市更新中的赋能作用。《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提出,要注重历史风貌保护和文化传承,拓展文旅空间,提升城市魅力。江苏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推动戏曲、曲艺、民间手工艺等传统艺术振兴发展,增强与相关物质空间载体的互动呈现,推动其成为激活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文化动力。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唐朝诗人白居易曾这样形容唐长安城的城市格局,长安城采用坊市制度,外郭城被划分成整齐的108坊和东、西两市。岁月流转,曾经的108坊中的绝大多数留存在历史典籍中,而留存下来的“永兴坊”如今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梁庭僡不仅是秦腔演员,也是陕西皮影雕刻代表性传承人,她13岁进入戏校学习,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她常年穿梭在永兴坊,致力于让非遗为现代城市生活服务,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借助永兴坊对传统文化的聚集优势和大客流量,2019年,梁庭僡在永兴坊运管团队的指导下,组建了“非遗剧场”,受到了市民游客的欢迎,激发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近年来,各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街区、村镇,注重发挥非遗活化利用产生的社会效益。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曾为棚户区的永兴坊以“非遗+景区”的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绽放别样精彩。2022年10月,永兴坊成功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

或许,许多人踏上永兴坊,并不知道脚下的土地曾是唐朝名相魏徵府邸的旧址,但都知道曾经“一碗酒带火一座城”的摔碗酒。摔碗酒是陕南岚皋县接待贵客的传统民俗。如今,在永兴坊的创新设计下,游客可现场体验摔碗酒,深度还原接待贵客的情景。2018年,永兴坊“摔碗酒”一“抖”而红,在抖音上的播放量达7.5亿次,永兴坊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体传播方式的碰撞,激活了西安年轻、时尚、活力的城市新形象。

“我们结合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将戏曲演艺、研学和非遗融为一体。”梁庭僡介绍,2020年,经过不断发展的“非遗剧场”从百余平方米升级为1500平方米的陕西戏曲非遗博物馆,搭建起传统戏曲文化更大、更广、更优质的展示舞台和传播平台。目前,陕西戏曲非遗博物馆重点打造的节目有40多个,包含关中、陕南、陕北3个区域的特色戏曲剧目,集合了秦腔、眉户、华阴老腔、木偶戏、皮影戏、曲艺演出和戏曲知识推介、研学活动等,同时,还将戏曲剧本、脸谱、服饰、道具等进行展览演示。“戏曲非遗博物馆将容纳更多的演艺形式和剧目,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推广和传播落到实处。”梁庭僡说。

非遗在各社区和群体与环境、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提升认同感,从而增强人们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作为城市文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已成为各地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不可或缺的资源,是提升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的有力抓手。

自2014年12月开业以来,永兴坊已接待海内外游客超5000万人次、举办800余场传统文化推广活动、5000余场民俗文化展演活动、3.1万余次非遗展演。“我们立足非遗和文旅相结合,以‘致敬非遗’的姿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旅发展相交融,让每一位到访永兴坊的游客,都可享受到独一无二的文化盛宴。”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联盟副秘书长王雅萍说。

▲ “上官婉儿”在永兴坊为游客带来情景互动体验(摄影:秦毅)

“上官婉儿”奉诏入坊、登楼献礼、入府煮酒……《婉儿入坊》沉浸式文艺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眼球。“上官婉儿”NPC以唐代坊间文化为背景,以唐风文化为主基调,结合永兴坊的品牌内涵,自今年“五一”前夕推出后,广受好评,成为游客拍照打卡的新宠,也是具有时代标签的文旅新IP。“我们正在通过极具创意的形式、年轻化的表达、沉浸式的体验,深度打造永兴坊国潮产品、国潮场景、国潮NPC等。”西安永兴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建鹏表示,永兴坊作为陕西重要的文化窗口,从品牌创立之初,就坚守对陕西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创新。未来,永兴坊将继续深耕细作,通过二十四节气活动、传统节日习俗活动以及非遗美食、非遗演艺、非遗手工艺等,以沉浸式、数字化、体验感为特色的新场景、新业态,让非遗看得懂、摸得着、品得到。(统稿:刘海红;参与采写:刘海红、王竹青、谭志红、秦毅)

编辑:李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