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3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六   
节庆丨中元节:万树凉生霜气清 中元月上九衢明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创建时间:2023-08-30 11:00:00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清】庞垲

万树凉生霜气清,

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清荷叶,

万点银花散火城。

这是清代诗人庞垲对古都长安中元节景象的动人描绘。农历七月半,酷暑未尽,初秋方至,日间或许仍然挥汗如雨,但夜间则会迎来久违的清凉。此时明月朗朗,清风徐徐,人们纷纷从暑热的室内走进月皎风清的清凉世界,拜祭先祖,超度亡灵,燃放河灯,观赏美景……

中元寄哀思 灯下忆故人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日。中元节又称“七月半”“盂兰盆会”“鬼节”“瓜节”“施孤”“亡人节”等,这一节日源远流长,文化意蕴十分丰富。

中元节将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民间的鬼月鬼节习俗集于一身,绵延1500余年,传播至很多国家,至今仍长盛不衰,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寄托,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与生活。

农历七月十五日,又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此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在一些地区,中元节是比清明节或重阳节更重要的祭祖日。

中元之日 地官赦罪

农历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

源自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传统。

道教将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

即现在的元宵节;

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

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

上元、中元、下元“三元”节日,产生于道教的“三官”崇拜,后演变为上元“天官赐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的解释体系。

人们重视中元节,期盼地官赦罪,摆脱精神负累,同时也蕴含着赐福纳祥、消灾解厄的愿景。

目连救母 孝慈宽仁

道教的中元节,在日期上恰与佛教的盂兰盆节相重合,“盂兰盆”是梵文音译,意为“解救倒悬之苦”,有孝敬双亲、超度先祖、宽仁众生等道德内涵,与儒家仁爱、孝慈的价值观相通,与百姓的情感心愿相合,它起因于佛教典籍《佛说盂兰盆经》记载的一个动人传说“目连救母”的故事,并在民间广为流传。

河灯璀璨 照冥拯孤

中元节最重要的节俗,是燃放河灯。河灯也叫“荷灯”“荷花灯”,人们在荷花灯底座上安放灯盏或蜡烛,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夜晚月明风清之际放于江河湖水之中。

七月半,酷暑尚未离开,初秋刚刚来临,日间酷热难当,夜晚清风徐至,明月当空,人们举着灯火闪烁的荷花灯,纷纷来到河畔湖边,放灯赏月,避暑乘凉,这不仅具有照冥拯孤、超度亡灵的意义,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自然,享受生活所创造的具有浓郁审美意味的生活方式。

列入名录 护航传承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元节(资源河灯节)、山东省的中元节(莱芜中元节习俗)3个项目分别于2011年、2014年、202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元节丰富多元的仪式风俗,能历千年而不衰,得以在民间传承发扬,源于其缅怀先祖、照冥拯孤、乐善好施的博爱精神,得益于其劝善惩恶、道德自律的文化价值,是中国民众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文化符号,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认真了解和看待。

编辑:杜丽丽 李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