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7   星期六   农历三月十九   
敦煌论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论坛顺利召开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 作者:刘东辉 创建时间:2023-09-08 14:39:00

9月7日上午,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在敦煌市顺利举办。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以及12个国家和地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家、学者、传承人、政府代表,进行了经验对话、交流共享。论坛分为开幕式、主旨演讲、专题讨论、非遗展演、闭幕式五个环节。

2023年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通过20周年,全球各地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的文化多样性受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全球性巨大挑战。《公约》倡议国际社会本着互助合作的精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人类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值此《公约》通过20年之际,需要各方进一步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全人类的属性,并回顾和总结优秀做法、分析经验教训,为今后的传承发展探寻方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丝绸之路一直被认为是一条世界重要的历史文化之路、合作共赢之路、沟通交流之路,本论坛将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遗保护工作经验交流共享,研究推动世界各地文化薪火相传、创新创意、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举措,促进国际非遗保护传承与交流合作。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东亚多部门区域办事处向为人类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保护作出突出贡献的敦煌研究院及常书鸿先生、段文杰先生、樊锦诗先生颁发了“杰出贡献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区域办事处主任夏泽翰先生进行了视频致辞。他指出,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签署20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丝绸之路作为贸易、思想和文化的纽带,在塑造世界互联互通方面发挥了深远作用,过去10年的实践表明,这是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共享机遇、谋求共同发展的广阔成功途径。今天,当我们站在全球化的十字路口时,当务之急是携起手来,共同珍惜和保护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存活,并茁壮成长。甘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拥有丰富独特的自然、文化、历史资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将通过项目合作,整合资源、经验共享,促进甘肃文化传承发展和对外交流,以增加经济可持续发展机会。论坛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颁授“甘肃省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行贷款丝绸之路文化传承创新项目联络办公室”牌子。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围绕中国政府履行《公约》的相关情况、取得的成效以及获得的经验做了主旨发言。他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中国自2004年加入《公约》以来,认真履行义务,积极参与《公约》框架下的各项工作,已申报43个非遗项目列入急需保护名录、代表作名录及优秀保护实践名册,深度参与《公约》操作指南的制定和修订,曾3次担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委员国,并在北京设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为惠及亚太地区41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非遗保护能力建设的培训服务。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国家非遗保护资金105亿元,安排18亿元用于实施国家级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2011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全国31个省(区、市)陆续出台非遗保护条例,一些市、县还出台了地方性法规;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非遗保护法律法规制度更加健全,为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明确了目标和任务。截至目前,认定国家、省、市、县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批1557项,认定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多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批3068名,设立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支持对1805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记录,非遗保护名录体系不断完善。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总覆盖人数超10万人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推动非遗理论研究和学科专业建设,促进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推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各地积极建设非遗工坊2500余家,覆盖450余个脱贫县和8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成立黄河流域、大运河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协同机制,黄河流域、大运河文化带非遗保护工作形成了合作联动效应。加强非遗宣传展示,每年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开展全国范围内非遗展示活动。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模式,形成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行动网络”“坚持保护和利用相结合,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工作经验,为国际非遗保护工作贡献“中国方案”。下一步,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化的非遗保护经验,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不断培厚非遗保护工作的社会基础,构建非遗保护工作大格局,强化非遗作为可持续发展驱动力和保证的作用,主动与国家重大战略对接,充分融入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实践、长久保护和永续利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更多贡献。同时,中国也将一如既往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为激励,按照《公约》的精神和宗旨,为非遗保护事业的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持续贡献。

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效祖以“强化非遗保护传承、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题进行了开幕致辞。他指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国人民智慧与文明的结晶,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是人类重要的宝贵资源。甘肃地处古丝绸之路黄金路段,历史文化底蕴厚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颁布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工作。截至目前,甘肃省有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天祝格萨(斯)尔等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公布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3项、省级493项,认定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达到8161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577人,保护名录体系进一步完善,成为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惠民工程,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甘肃重视推进非遗保护的国际、国内合作,先后在埃及举办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和甘肃民族风情歌舞表演;在中国台湾高雄、中国香港等地举办了“如意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连续多年在敦煌举办“丝路记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中国甘肃愿意面向世行分享非遗保护实践经验和有益探索,提议搭建合作平台,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发展融合、利益共享,为遗产保护、文化和旅游领域交流合作搭建支撑平台;推进资源对接,倡议共同深入挖掘古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内涵,在非遗保护、非遗展演、非遗创意创新等方面开展合作,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密切人才交流,推进专家智库、翻译学者、艺术家、非遗保护、创意发展等方面青年人才培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培育人才,共同构建稳定多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机制。

世界银行文化遗产与可持续旅游项目国际协调员、世行贷款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传承创新项目经理艾哈迈德·艾威达在发言中指出,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利用地区旅游、文化和创意产业(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资产)的优势,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包容性和区域发展。甘肃拥有丰富独特的文化、自然、创意产业、人才资源,当前迅速发展的服务业和创意业,正在推动甘肃发生重大经济转型,并显示出刺激性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世行支持甘肃实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传承与创新项目,将从城乡文化遗产修复和可持续发展、小额贷款金融支持、机构能力建设和全球知识共享三个方面,支持甘肃加快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发展。本次基于“城市、文化、创造力”视角下的非遗促进可持续发论坛的顺利召开,甘肃省再次带头促进了古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之间的对话,架起了合作的桥梁,为参会各方提供了一个分享不同国家、城市、地区,如何进一步增强文化遗产吸引力、培育文化与创造力的宝贵机会。

与会各国专家学者通过生动的案例研究和专题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在不同国家实施“城市、文化和创造力”框架中提出的助推因素,协同加强非遗保护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将文化创造力置于城市发展的核心,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意大利赛尔吉巴黎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教席基亚拉·博尔托洛托女士以“科学和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雪崩风险管理案例”为题,提出科学技术不能取代传统经验和当地现实情况;传统知识与现代知识相辅相成,实现对传统的传承与革新,可以以持续的方式应对未来的挑战(如气候变化)。马来西亚“思想城市”文化底蕴地方经济发展部门高级经理萨兹林·萨布里女士以“携手振兴城市:以乔治城为例”,提出以文化为本的城市更新融合了保护和场所建设的方法,以确保文化遗产资产与新开发项目无缝结合,为人们创造归属感,并成为共享公平经济增长的催化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郝庆军博士以“十年来中国非遗保护的政策导向和努力方向”进行发言,他表示,中国非遗保护的主要经验,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引导中国非遗保护向基层和社区下沉,让非遗真正活起来,真正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改善社区文化生态,丰富了老百姓精神和物质生活;第二是推动中国非遗保护向中心和主流文化聚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是助力中国非遗保护向社会多领域扩容传播,让非遗保护传承成为人们自觉行动。蒙古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梭门·策伦多伊女士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和国际政策之间的协同作用”进行发言,分享了蒙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和国际政策的协同作用。新加坡国家文物局组织设计与创新副主任朱顺兴先生以“遗产向未来:技术和创新作为转型的驱动力”,分享新加坡国家文物局如何用技术和创新战略推动转型和变革,以支持新加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保存和传播。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兰静先生以“非遗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话题”进行了研讨发言,指出当今非遗传承和发展面临以下几个重要方面问题:一是如何在年轻人中培养对非遗的兴趣和热爱?除了在社区培养年轻传承人和群体外,以增强年轻人对非遗的认同感,还需要通过正规教育包含职业教育,培养造就一支从事非遗相关职业的工作队伍,并积极发挥年轻人在非遗展示和传播方面的作用。二是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对传统文化包括非遗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鉴于其技术性的特点,因此无法完全表达非遗所蕴含的丰富文化特性。三是非遗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学术和实践研究是相辅相成的。目前因严重缺乏跨学科的,既精通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研究者,限制了非遗学术研究整体水平的提升。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田学功在致闭幕辞时指出,非遗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才是最好的保护,应当积极探索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调动民间参与的积极性。非遗保护可以利用动漫技术,探索“互联网+非遗”“文化+双创”的融合发展路径,在不破坏非遗的纯粹性与原真性的前提下,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再利用;应当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部分非遗项目可以开发别具特色的旅游或服务项目,走向市场,创造经济效益,使其由“输血”变“造血”,以“产”养“遗”;应当通过培养传承人、建立保护基地和协会、组织非遗下乡演出等形式,使非遗得以有效挖掘、整理和传承。虽然保护世界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艰巨、道路漫长,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有美好的未来值得期待。

此次论坛,进一步加深了甘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有助于加强甘肃与国际非遗专家的合作与交流,也有助于参会各方全面了解甘肃,在更多领域参与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如意甘肃美誉度。

论坛期间,展示展演了部分国家、甘肃省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代表名录项目。

论坛特别邀请了樊锦诗先生、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先生、段文杰先生之子段兼善先生、常书鸿先生外孙崔冬晖先生出席并领取了奖牌。联合国教科组织、世界银行,文化和旅游部财务司、非遗司、国家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国家非遗中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弘扬知名企业代表,世行贷款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传承创新项目地代表,世界和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展演代表等,共约120人参加了论坛。

编辑:李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