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7   星期六   农历三月十九   
非遗+旅游:深度融合 双向赋能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张欣 王彬 王伟杰 创建时间:2023-08-12 08:35:00

▲安徽黟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游客体验活动(供图:黟县非遗保护中心)

近年来,非遗体验成为旅游休闲体验中的新亮点,受需求拉动和政策推动的双重影响,各地陆续推出非遗主题的文化旅游新项目和新场景。今年年初,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简称《通知》),推进非遗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同时也实现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和生命力激活、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和行业高质量发展。

非遗进景区,打造沉浸体验新场景

《通知》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融入能进一步丰富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旅游空间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底蕴。

2022年,云南省接待游客达8.4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449亿元。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碧伟介绍,在强力激活旅游市场的同时,云南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在发展中充分融入非遗,打造全新场景,助推云南旅游金牌工程的实施。例如,昆明官渡古镇积极塑造“全国非遗联展”会展品牌;怒江州老姆登景区以非遗项目怒族达比亚舞、传统民歌表演带火夜间经济;大理州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白族扎染,打造非遗体验新景区,建设大理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集展、产、研、学、售于一体。

以多元发展、融合创新为主旋律,以“非遗+旅游”为抓手,安徽省黟县创新打造非遗体验场景,开展“一宿一品”活动,将徽州三雕、黟县石墨茶制作技艺、徽墨制作技艺、徽剧等非遗项目注入民宿,实现非遗赋能旅游高质量发展、旅游助力非遗活态传承的双向赋能作用。同时,黟县徽黄京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入50万元,恢复宏村景区有着百年历史的“闹灯会”民俗活动,麒麟灯、凤灯、牛灯等多种多样的花灯演出为景区添彩。该公司总经理黄洁说:“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传统观光游正向深度体验游转变,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必将促进旅游新业态的繁荣发展。”

非遗促消费,开发文化创意新产品

《通知》指出,支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冰雪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等结合,举办“非遗购物节”“非遗美食节”等活动,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

“进入发展新阶段,高质量的文旅融合产品越来越成为人们高品质生活的必需品。”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表示,近年来,江苏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准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契合处,推出了一批体验性、互动性强的非遗与旅游融合业态产品。徐州依托非遗项目琴书打造了沉浸式实景剧《徐州之夜·大风歌》,盐城市建湖县在九龙口景区建设了淮剧小镇……这些都成为非遗在活态保护和传承中融入当代生活的范本。

在江西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13座历代典型窑炉常态化的复烧点火、开窑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文化旅游活动。该景区还陆续恢复了景德镇圆器作坊、琢器作坊和传统红店,保护传承了景德镇手工制瓷生产线及手工成型的拉坯、挖足、施釉和手工装饰彩绘等技艺。成体系、成规模的陶瓷非遗生产性保护景观,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前来体验。陶瓷文化商业旅游综合体“古窑印象”集中展示精品生活用瓷和文创作品,古窑复烧产品、非遗手工艺人作品以及其他优秀的文创产品,成为游客青睐的伴手礼。

非遗筑产业,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

《通知》的发布,将进一步激活非遗和旅游的内在潜能,把数量巨大的文化资源存量激活,丰富旅游供给,实现产业的共通共融,释放文旅经济新动能。

近年来,位于江苏扬州的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依托丰富的非遗资源,在落深、落实、落细非遗传承与发扬上持续发力,从游客的实际需求出发,让非遗与文旅产业全方位融合,让非遗在线上云端多渠道“出圈”。

“只有将非遗的厚家底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才能最大释放文旅经济新动能。”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沈伯宏说。该景区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在趣园茶社、扬州宴等特色餐厅展演扬州清曲、扬州弹词等本地民俗文化,因地制宜打造唐子城非遗民宿客栈集群,推出扬州工艺、扬州传奇、扬州印记等近200种“瘦西湖游礼”文创产品。同时,利用自身培育的网红号宣传矩阵,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直播间,推介扬派盆景、淮扬美食等非遗好物,将非遗技艺、产品同消费者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重庆近年来紧紧抓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契机,立足非遗代表性项目、非遗工坊培育乡村文化旅游带头人,开展乡村非遗研学活动,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让非遗传承人、村民、居民成为旅游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有力促进了全市乡村旅游发展。

“重庆渝西地区依托铜梁龙舞、荣昌陶器制作技艺、荣昌夏布织造技艺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组建龙舞队260余支,建成安陶小镇、夏布小镇等非遗旅游小镇,打造以龙文化、陶产业、布文创为代表的传统工艺产业集群,年产值超过200亿元。”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朱茂说,下一步重庆将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放大“非遗+”效益,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贡献更多非遗力量。

一、云南:非遗成为旅游“金名片”

云南民族文化丰富多彩,非遗资源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也颇具特色。近年来,云南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强化非遗技艺的延伸利用,通过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将非遗禀赋转化为旅游“金名片”,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不竭的文旅新动能。

一门手艺带热一片乡土

在非遗传承人指点下,身着彝族服饰的“小绣娘”逐渐掌握穿针、盘花、提线的技巧,手中慢慢“长”出了一件作品,众多驻足欣赏者也表示想亲自试一试。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楚雄州彝人古镇,能观可赏、方便体验的彝绣深得各地游客喜爱。“我们不只是被这些美丽的图案吸引,还为它的创作者和背后的故事深深着迷。”在了解到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楚雄彝绣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后,来自陕西的游客马玉玉决定在景区多留一天,好好体验一番,还准备精心挑选一款彝绣服饰带回家。

近年来,楚雄州定位市场拓展、绣娘增收、文化赋能三大目标,着眼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实现了“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的三大转变,让彝绣从大山走向国际,让一个个小村落变成了“传统技艺+现代创意”的大舞台。楚雄州众多非遗传承人带着彝绣参加了中国国际旅交会、深圳文博会等展会,并走出国门,开拓了国际市场,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地的游客也因彝绣来到云南、爱上中国。

近10年间,云南楚雄的彝绣绣娘人数从2.75万人增加至5.7万人,绣娘人均收入从563元增加至3180元。彝绣真正成为助推农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讲好中国故事的幸福技艺。

一项产业带富一方百姓

在云南建水,紫陶是最亮眼的金字招牌。多年来,建水县从整合资源、提升品质等方面入手,不断推进紫陶产业转型升级,令“建水紫陶”品牌越叫越响。

建水县依托紫陶文化产业,培育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休闲娱乐等相关产业。2018年,紫陶街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建水·紫陶里街区自2021年9月营业以来共接待游客逾60万人次,79家商户创下单日营业额超60万元的纪录。

难能可贵的是,建水县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探索非遗与旅游融合新模式,将建水紫陶作为产业要素和文化要素,植入建水临安古城、建水西庄紫陶小镇两个特色小镇,积极开展建水紫陶创意园、碗窑古村保护等项目建设,在研发景观陶、建筑陶等陶种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开发旅游伴手礼,增强紫陶体验互动,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此外,为方便各地游客实时欣赏“紫陶之都”的风貌,建水还开展了“就爱去建水旅游文化节”活动,通过直播让网友随时都能开启非遗游,“云访”村里的紫陶匠人,欣赏建水紫陶茶艺,购买紫陶产品。

▲大学生社会实践深入了解建水紫陶(供图:田静)

一批人才带动一乡旅游

振兴乡村,首重人才。乡村发展,须守文脉。广袤乡村既需要产业带头人,也需要文化守护者。在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传承保护,是当地傣族孔雀舞助力乡村振兴的密钥。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傣族孔雀舞,是善良等美德的化身,也是傣家人追求吉祥、幸福、美好生活的象征,不仅能怡情乐性,也在培植群体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培育人才,瑞丽相关部门在一些村落加快非遗传习馆、传承基地、传承学校建设,并为孔雀舞传承人建档,扶持开办了3个寒暑假孔雀舞培训班,学生来自瑞丽各小学、周边县区等,为非遗传承厚植土壤。在此基础上,瑞丽规划“孔雀舞之旅”非遗旅游研学线路,丰富瑞丽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喊沙村就是其中典型。

作为国家首批确定的孔雀舞传承基地,喊沙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坚持以保护为先。无论村寨道路修建、傣族民居的改造还是傣族农民画发展,都围绕传承孔雀舞这一非遗,注重尊重当地原生态,为乡村振兴铸魂。目前,已打造出以喊沙奘寺—农民画展示厅—喊沙村民居—孔雀舞传习馆—喊沙农家乐为行程的“孔雀舞之旅”非遗研学游线路,游客在孔雀舞传习馆内可以跟着孔雀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学舞,在翩翩舞步中体会瑞丽傣族人民的社会历史、生活环境、审美理念等,获得不一样的文化体验。

二、贵州:“非遗博物馆”旅游热

多民族聚居的贵州,是活着的“非遗博物馆”。苗族飞歌、侗族大歌、布依族八音坐唱、锦鸡舞、蜡染、银饰等非遗技艺是“多彩贵州”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合理利用好这些珍贵资源,做好“非遗+”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让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化释放出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是贵州长期探索和努力建设的目标。

近年来,贵州立足非遗资源优势,融合周边旅游资源,开发非遗与旅游融合新业态,打造非遗深度游、非遗体验游、非遗研学游等旅游业态新模式。依托苗绣、银饰、蜡染等非遗代表性项目,打造了贵阳市青岩古镇、黔西市化屋村等一批非遗古镇、村寨;依托苗族独木龙舟节、苗族姊妹节等民俗节庆,塑造了一批非遗旅游项目、活动品牌。

“非遗与旅游的融合不仅为非遗‘活’起来开辟了新路径,更为贵州的文旅融合注入了强劲动力。”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的吕飞说。

素有“男声侗族大歌之乡”美誉的黔东南州黄岗侗寨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2020年,以黄岗侗寨为中心的黔东南州侗族非遗深度体验游入选全国首批12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当地特有的侗族大歌、侗戏、侗族牛腿琴、琵琶琴等非遗元素是这条线路最吸引人的地方。

拥有7项国家级、22项省级非遗的丹寨县,在“以文促旅,以旅兴文”的发展思路下,持续深耕“非遗+旅游”,促进民族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振兴发展。石桥黔山古法造纸专业合作社非遗工坊大力开发非遗研学的潜在市场,不到10年的时间里,到石桥村旅游、体验古法造纸的国内外游客已达80万人次。

布依八音震撼开场,欢快的苗族板凳舞点燃气氛,布依山歌勾出乡愁,布依族转场舞热情奔放……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景区的夜晚是非遗表演的时刻。随着文旅融合不断推进,万峰林景区致力于发展“非遗+旅游”业态,把布依族八音坐唱引进景区,组建民间艺术团、表演队,让非遗为旅游景点增添色彩。

2023年,围绕非遗与旅游融合,贵州省在遵义市乌江寨旅游度假区举办了非遗嘉年华活动,引入29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常态入驻景区,在提升景区文化内涵的同时,增强了旅游项目的发展后劲。围绕旅游景区、城市商业综合体等资源,贵州深入挖掘传统表演、手工技艺、民俗节会等文化资源,梳理出可体验性非遗项目287个,打造了一批集非遗技艺体验、产品展示、互动社交于一体的非遗旅游体验空间,进一步推动非遗与旅游宽领域、深层次、高质量融合发展。

三、新疆:非遗让“好地方”更好

▲非遗走进乡村(供图:阿克苏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是非遗大区,非遗资源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曲艺术、体育杂技等多个门类,基于此,“非遗+旅游”正日渐成为新疆各地文旅发展的新方式。非遗与旅游的融合不仅增强了游客的文化体验,同时也为非遗“活”起来开辟了新路径。

“《通知》是新疆进一步推动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我们将通过‘非遗+旅游’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使‘非遗+旅游’成为落实旅游兴疆战略的有力举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罗静说。

在喀什古城,土陶、花帽、铁器、铜器、维吾尔药茶……满眼都是非遗,吸引着游客前来观光、购买。据介绍,喀什古城内现有99条街巷,这里既是景区又是居民的生活区,目前开设有传统工艺店铺63家,其中非遗店铺47家,涵盖了传统美食、土陶烧制、铜器制作、金银首饰制作、木器制作等12个非遗项目,从业人员170人左右。这些勤劳的手工匠人,让非遗随着旅游市场“活”起来、火起来。

截至目前,新疆有3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9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15个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为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新疆还鼓励建设非遗工坊,促进当地脱贫人口就业增收。目前,全区130多家非遗工坊带动7000多人就业增收,完成订单700多万件,有效助力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各族人民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为了更好地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今后,我们会从将非遗融入节庆打造、将非遗融入景区提升、打造非遗旅游线路等方面持续开展工作。”罗静说。

在将非遗融入节庆打造方面,新疆将利用“新疆是个好地方”的品牌,积极开展民族民间节日活动,在传统节日期间举办各类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各类非遗节庆赛事。在打造非遗旅游线路方面,新疆也是成绩斐然。“喀什民俗非遗主题游”入选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新疆喀什:展示古城‘巴扎文化’传承民族技艺”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5个自治区级“新疆非遗巴扎”在葡萄沟景区、新疆国际大巴扎、喀什古城景区、伊犁老城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和田团城民俗旅游区落户,成为推动非遗生产性保护的重要平台。

目前,在新疆各地,非遗与旅游“联姻”,让多个非遗传承基地成了新的旅游热点。同时,各地也在努力将“非遗+乡村旅游”推向纵深,让美丽乡村更幸福。

编辑:李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