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9   星期一   农历三月廿一   
知节气 识茶事 和天下丨立秋:夏伏未央 茶韵悠长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创建时间:2023-08-08 07:55:00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人的制茶、饮茶传统,都是中国人探索自然宇宙、认知生命健康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智慧。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更替,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和相关观念与习俗,都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各个节气给予了茶不同的滋味和功效。

茶作为民间俗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简单的饮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以茶敬客、以茶敦亲、以茶睦邻、以茶结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茶俗、茶礼。“茶” 体现着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传递着中国人“谦、和、礼、敬” 的价值观。

“无由持一碗,寄予爱茶人”,应四时之序,将节气与时令和我们的“茶生产”、“茶生活”、“茶文化” 紧密相连,体现出中国人顺应天时、敬畏自然、自省自律、推己及人的传统观念。让我们在节气里,识茶事、品茶香,探索先辈的智慧,知世界、和天下。

一、立秋·节气知多少

(公历)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又称为交秋,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也逐渐由热转凉。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收获季节即将到来。

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立秋时节,“凉风至”指的是西风,能让人隐约有一种干爽清凉的感觉,天气也逐渐慢慢转凉。立秋的“白露降”并不是白露节气的露水,而是初秋时节的薄雾蒙蒙。到了秋天,寒蝉和鸣,暑气渐退。西风、落叶、清霜与寒蝉共同构成了初秋的意象。

伴随着丰收的喜悦,立秋时节有着丰富的文化活动和食俗。西周时期,天子率三公九卿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汉代沿承此俗,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此时,也是军士们开始勤操战技,准备作战的时候,由此可见,立秋是非常重要的时节。从汉代开始有秋季祭祀土地神的习惯,称为“秋社”。后世将秋社定为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在此日祭神答谢。现在,在一些地方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现在,在湖南、湖北、贵州、重庆等地的苗族人会在“立秋”这一天“赶秋场”,又叫苗族赶秋节,是苗族欢庆丰收的节日,也是苗族青年男女进行社交的节日。苗族赶秋内容涵盖面很广,主要有拦门、接龙、打八人秋、苗鼓、苗族绝技、绺巾司刀舞、上刀梯、椎牛等。后来,苗族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如武术、玩龙、舞狮、演出、展览等又融入其间,形成了“喜满秋场、情满秋场”的场景。2014年,农历二十四节气(苗族赶秋)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苗族赶秋活动现场

苗族赶秋迁徙舞(摄影:周建华)

打八人秋

在立秋也有秤人的习俗,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立夏时节也有此习俗)。因为人到了夏天,容易因暑热而少饮食,体重会减少一些。到了秋天,想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亏损,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一天吃炖肉、烤肉和红烧肉等,“以肉贴膘”。除了“贴秋膘”,还有“啃秋”的习俗。人们吃西瓜、香瓜、山芋、玉米等,主要是为了抒发丰收的喜悦。

二、立秋·茶饮

立秋时节,季节交替,余热未消,气候逐渐干燥,人们容易感到口干舌燥、疲乏无力。饮茶可缓解“秋燥”、“秋乏”引起的症状。黑茶具有清热解暑、补水消疲、消食解腻的作用,可减轻“贴秋膘”带来的胃肠功能的负担。今天,我们介绍千两茶制作技艺,了解其制作工序和方法。

黑茶制作技艺(千两茶制作技艺)(2008年)

安化千两茶属黑茶类,其工艺发源、传承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境内。明万历年间,安化黑茶成为销往西北的官茶,运至欧美地区。清道光年间,当地茶商为了便于运输,把收来的黑茶踩捆成小圆柱形,每支定为100两(16两老秤),故称“百两茶”。后来,江南镇边江村的几家茶农在百两茶的基础上,独创出千两花卷茶,重量为老秤1000两。

安化千两茶制作属手工操作,其制作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制作黑毛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复揉、烘焙等5道工序,然后进行千两茶精深加工。黑毛茶经过筛分、拼配,再采用软化、装篓、扎箍、踩篓、杠压、冷却、干燥等工序,日晒夜露50余天,遂成成品。

千两茶制作技艺:扎箍、杠压

三、立秋·茶与歌舞

茶山号子、茶歌、采茶灯、茶舞都是人们在茶叶生产、饮用等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以茶文化为载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茶山号子产生于人们的劳动生活,是挖茶山时唱的劳动号子。由于一些地区山岭比较多、道路比较崎岖,如果人们通过面对面的形式进行交流比较耗时耗力,因此人们常常用喊的方式进行沟通。久而久之,在劳动中形成了独特的山歌。

在湖南辰溪县的黄溪口瑶乡流传着由一人敲锣打鼓唱打或一人唱众人和的茶山号子。人们在演唱茶山号子的过程中,首先祭祀土地神,鼓手在山坡不远处敲鼓,号子手伴随着鼓声唱起号子,挖山的人们在山脚下一字排开,在鼓声和号子声的节奏中扬锄落地。茶山号子有固定的唱词,也可即兴编曲,音乐旋律高扬,穿透力强。2008年,茶山号子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茶歌一般是由茶诗传唱为茶歌,比如宋代,在熊蕃的《御苑采茶歌》序文中称:“先朝漕司封修睦,自号退士,曾作《御苑采茶歌》十首,传在人口。”这里的“传在人口”就是指在百姓间传唱歌曲。或者是由茶农、茶工在采茶、晒茶、制茶等劳动过程中创作出来的茶谣或山歌。在清代,流行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的《十二月采茶歌》,各段歌词表现了不同月份、时节围绕着采茶的劳作场景和生活图景。这些茶谣或茶歌一开始并没有统一的曲调,后来唱得多了,就形成了曲牌,逐渐演变成了“采茶调”,成为了民歌的一种形式。成为采茶调以后,其歌唱的内容不一定限于茶事或与茶相关的范畴。

传统的采茶灯、采茶舞在特定的节庆时令进行表演。“灯”与“舞”难以分割,采茶灯主要侧重于“灯艺”及其表演,元宵节是采茶灯得以表现的“温床”。在这一节日,手艺人各显才能,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灯,有动物形状的灯,也有生活用具类的灯,采茶灯即是生活用具类灯的一种。传统采茶灯表演时,表演者手执竹篾制作的茶篮,内置燃烧的烛火,周围有罩防风,踏歌行进,展示灯艺和表演的歌舞。

列入国家级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龙岩采茶灯,是以歌舞表演为主体,结合说唱和小戏为一体的表演形式。一般由十至二十位不同角色的演员共同表演,讲述的是茶女们在“茶公”和“茶婆”带领下上山采茶的过程。根据不同情节,通过不同的曲调、多种步伐的舞蹈,用花灯与折扇,表现《正采》、《倒采》和《扑蝶》三个主要情节。《正采》和《倒采》主要描述了茶女采茶的劳动场景,情绪欢快,气氛热烈,带有多段的唱词。《扑蝶》是不带唱词的纯音乐形式,更具艺术想象空间和舞蹈画面感。

《采茶扑蝶》歌词选段

龙岩采茶灯表演

在长期的种茶、采茶、制茶活动中,引发了人们无限的艺术思维,产生了茶山号子、茶歌、茶舞等多种文化形态。它们的历史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表现出不同的地方文化特色,体现出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部分文字来自:宋英杰著:《故宫知时节:二十四时节·七十二候》、周丽霞编著:《岁时文化》、范晓君著:《中国采茶音乐文化研究》、王玲著:《中国茶文化》、王静波:《清代民国元宵灯彩中的采茶表演研究——以地方志为考察中心》。部分图片来自:“文旅龙岩”微信公众号、“怀化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友会”微信公众号、摄图网。

编辑:刘爽 李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