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8   星期日   农历三月二十   
辽宁评定首批17个省级非遗工坊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葛鑫 创建时间:2023-09-27 14:36:00

胡魁章笔庄成立于清道光三年,是东北地区目前唯一一家手工制作毛笔的笔庄;喀左县的紫砂陶艺吸纳了大量残疾人就业;拥有世界最大芦苇荡的盘锦,苇编制作已有350多年历史······

▲在“喀左紫砂制作技艺”非遗工坊,手工艺者正边直播边制作紫砂壶

一根银针灵巧穿梭,让兴城满族刺绣名扬海内外;百年传承的老边饺子承载着沈阳人的乡愁;大连贝雕、岫岩玉雕凝结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近日,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乡村振兴局共同组织开展了辽宁省非遗工坊的评定工作,沈阳胡魁章制笔工艺、喀左紫砂制作技艺、小亮沟苇编等17个非遗工坊入选辽宁首批省级非遗工坊。

辽宁省现有省级以上非遗218项,其中国家级非遗76项。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的第一批省级非遗工坊有着不同的传承经历,亦有各自的创新与精彩。“活”起来、“火”起来的辽宁非遗可赏、可用,构成辽宁独特的非遗传承发展脉络。

胡魁章笔庄成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是中国三大名笔之一,“2007年胡魁章毛笔制笔工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东北地区目前唯一一家手工制作毛笔的笔庄。”在笔庄工作了30多年的老员工曹立萍向记者介绍。

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紫砂矿资源丰富,30多年前,因为工艺水平低、思路不开阔,喀左人守着紫砂矿,却始终在低端市场打转。如今,随着人才的不断涌入和技术水平的提升,紫砂壶成为喀左县的文化新名片。喀左高品宝砂紫陶艺术研发有限公司先后培训了600余名残疾人学习紫砂壶制作技术,安置了50多个残疾家庭在当地就业。喀左高品宝砂紫陶艺术研发有限公司创始人高海军表示:“我们很荣幸地获得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特许生产商资格,这让喀左残疾人紫砂的品牌价值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辽宁盘锦地处辽河下游,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芦苇荡。这里的苇编制作技艺已有350多年历史。在小亮沟村苇编非遗工坊,一条条散发着清香而又富有弹性的苇篾在工人手中来回穿梭,经过一道道工序改造,编织成精美的工艺品。通过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小亮沟苇编非遗工坊以合作社模式带动辐射数千人参与苇草编,解决了社会闲置人员就业问题。小亮沟村苇编非遗工坊负责人唐恒告诉记者:“参与苇草编后,村民有了致富新门路,人均年收入三四万元,很多人不再打麻将了,加快了乡村振兴进程。”

9月开海,盘锦的辽河口又繁忙起来,虾蟹鱼贝肥美上市。拥河傍海的地理环境孕育了辽河口鲜明的地域文化,让这里的餐饮风格自成体系。作为辽河口渔家菜非遗传承人,张嵩和辛亚萍自筹资金建起辽河民俗博物馆,围绕辽河口海洋资源的餐饮业态,精心打造了民俗博物馆里的餐厅,传承、推广、发展辽河口渔家菜文化。目前,他们已在沈阳、深圳、北京等地创建了10余家辽河文化博物馆主题餐厅,带动盘锦乡村非遗手工制作、加工制造等产业发展,实现产值1.2亿元,实现税收400万元。

满族刺绣俗称针绣、扎花,是满族女性独门技艺,也是满族文化的重要部分。2015年兴城满绣被评为辽宁省第五批非遗,满绣传承人董宁经过多年努力,使这项老技艺重新焕发青春。2005年开始,董宁创办“宁馨绣坊”,从事满族刺绣艺术的挖掘整理工作,借鉴中国古典四大名绣的优长,研究新时期满族刺绣工艺,创新了满绣技法。后来,董宁又创办了鼎成满绣艺术公司,开始满绣艺术创作与实践活动。如今,直播带货热潮的兴起为满族刺绣文化传播带来了新机遇,在董宁的带领下,从事满绣艺术品生产的村民们积极通过直播平台扩大销路,让全国公众直观了解满族刺绣,让非遗走入年轻人的世界。

2019年,大连贝雕被评为省级非遗,金阿山、金吉成为该项目传承人。“贝雕技艺传承需要将‘古法’与‘创新’相融合,才能锤炼出更好的作品。”金阿山潜心研究出贝壳软化技术,在贝壳原有的基础上,镶嵌上绿松石、孔雀石、玛瑙等各种宝石及碧玉、翡翠、黄金,在提高贝雕档次的同时,也使贝雕具有了更高的收藏价值,并激发了乡村手工艺从业者的工作热情,为乡村振兴带来积极影响。2022年,大连贝雕亮相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现场展出数十款文创新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图片:本报驻辽宁实习记者葛鑫)

编辑:李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