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7   星期二   农历三月廿九   
传统之美 曲曲共赏
​——评第五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折子戏和新创小戏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周英 创建时间:2023-11-03 14:29:00

地方戏曲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截然不同之处,在于其精准传承的程式化自由。程式化并非让你局限在一种表演方式和方法之中,而是寻找在迷茫、犹豫恍惚之间创新的一个支撑点。传承并非地方戏曲艺术的最终目标,传承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创新也不是唯一目的,创新是为了寻找创新的传承。戏曲创新,是时代的印记,百年后的传承者在传承与创新间找到一个支撑点,以至无穷,循环往复。

这次我在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观摩了15个传统折子戏和新创小戏。汉剧《宇宙锋》、黄梅戏《戏牡丹》、楚剧《秦琼表功》、提琴戏《吕蒙正赶斋》、豫剧《大祭桩·打路》、楚剧《庵堂认母》、湖北越调《伐子都》等传统折子戏,以及豫剧《娘家风俗》等新创小戏,在湖北大地上交相辉映,展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盛景。真正能让我深深入戏、品之入味的,还是那些气韵独特、精致淡雅的戏曲作品中所蕴含着的民族精神,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经典的传统折子戏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展现出经得住时间洗礼、历史考验和灵魂拷问的底气和自信。新创小戏则具有追求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担当,能够点燃戏曲精神的火种,让人欣喜和感动。

第五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上演的折子戏,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积淀,是地方戏曲生命的结晶,展示了各剧种独特的魅力,更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而通过这些新创小戏,我更是感受到了小戏以小博大、以精见深的生命力,尽管年轻演员的表演略显稚嫩,但他们认真和努力的态度,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灵魂精神和传承生命的力量,这让我找到了中国现代戏曲创作的一个方向,那就是情与技的高度融合。

在我看来,对于今后现代戏的发展而言,应注重从小戏入手,这源自我在第五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上获得的感悟和思考。戏曲发展离不开折子戏,因为折子戏传递的精神往往是最接地气的。华夏民族拥有众多地方戏曲剧种,仅湖北省就有2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这为湖北的戏迷提供了一个灵魂与灵魂对话的舞台,并产生了众多台前和幕后的故事。湖北拥有众多生动、感人、可以精准传承和创新的精彩故事,有着多个情节生动、人物鲜活、腔调优美的小戏,使得每个地区都有不一样的戏曲风景线。

第五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在小戏与现代大戏的选择上巧妙地实现了同台绽放,通过对比凸显了小戏不失本色、不忘本体的特点,传递了戏曲精魂、风致韵味,表现了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令人赏心悦目,并带来美好的视听享受且趣味横生。

在中国的地方戏舞台上,现在常常能看到一种浮躁的气息,表现为一些同质化、话剧化、歌舞化、京剧化的现象,这有时会让古老的剧种和稀有剧种不再保持纯粹和纯正,甚至可能出现完全京剧化的倾向。近年来,戏曲大制作广受诟病,再大的投入如果没有灵魂,也就失去了戏曲生命的意义。实际上,无论是传统的折子戏还是新创小戏,它们都蕴含着地方独特的韵律和文化底蕴,具有内涵深邃、独特独美的艺术样态。正因为如此,地方小戏在现代戏创作中对传统戏精神的延续,成为可贵的火种,在戏曲实践中闪烁着耀眼的星光。小戏虽小,但其精气神却是我们未来现代戏创作的源泉和地方戏生命延续的保障。

我期待着,在第六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中,湖北能够更多地展示传统经典折子戏和新创小戏。这不仅能为更多的年轻演员提供展示的平台,更能让青年演员向我们为之奋斗终身的大舞台迈进一步。这样的活动,对于中国地方戏的现代戏创作回归本体意识、固本清源传承民族戏曲本质精神、实现现代戏创作的再思考等,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同时也具有传承的价值。(周英 国家话剧院舞美中心主任、一级舞美设计)

编辑:李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