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5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八   
聚焦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 全省戏曲教育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苏州举行
来源:“江苏文旅”微信公众号 创建时间:2023-11-06 18:31:00

10月27日至29日,结合正在进行中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全省戏曲教育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苏州举行,期间,还同步举办了首批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育人示范基地和地方戏曲抢救性保护专业点授牌仪式。一系列创新举措,旨在聚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引导全省文化艺术职业院校充分发挥专业资源优势,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育人工作水平,为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作出艺术教育的贡献,为建设文化强省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现艺术教育的担当。

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钱宁出席授牌仪式并讲话。

今年,经与省教育厅会商,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首批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育人示范基地和地方戏曲抢救性保护专业点遴选认定,评选出传承育人示范基地7家、省地方戏曲抢救性保护专业点3家。7家示范基地从苏州评弹、民族民间音乐等琳琅大观的艺术表演门类,到大丰瓷刻、江苏茶点、苏扇制作技艺、乱针绣等根植于生活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再到“择一事 终一生”的文物修复技艺,无不体现着“水韵江苏”的丰厚蕴藏。3家专业点聚焦海门山歌剧、苏剧、丹剧等“小众”剧种,旨在存亡续断、以时代精神“激活”古老基因。

传承育人示范基地 地方戏曲抢救性保护专业点

戏曲艺术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是中华民族丰富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中华文化的亮丽名片。此次观摩研讨活动包括参观见学、名家授课、教师示范课、学生交流展示、教育教学研讨和优秀剧目观摩等六个板块。活动由苏州评弹学校、苏州市艺术学校承办,全省艺术职业学校戏曲专业师生400余人参加。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戏曲教学、创作、表演方面的知名专家传授知识、分享经验。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戏曲学校副校长唐禾香《戏曲大美是美德》,从传承历史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建立民族精神、推动文化交流等角度解读戏曲内涵之美。新编昆曲《浮生六记》制作人萧雁,题为《一本书 一出戏 一座城——从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的创作谈戏曲的创新性发展》的讲座,从园林版、厅堂版、海上版等不同版本的演出,到囊括游线、餐饮、研学等“浮生”文旅产品,再到主题衍生、艺术家联名、非遗创新等不同系列文创,让人们看到了传统东方美学“复生”于当代的无限可能。

昆剧名家李鸿良《至美的昆丑——昆剧丑角的表演特色和雅俗的时尚精神》,扬剧名家徐秀芳《<琼花飘香>扬剧艺术赏析》等,不改当行本色,将数十年的深厚舞台积淀娓娓道来,引领同学们思考,如何从“丑”中见“美”、俗中见雅,如何用戏曲艺术表现现代生活。

进而生发的宏大命题,则是如何融入大局,扛起戏曲传承弘扬责任担当?如何守正创新,探索戏曲传承发展创新之路?必须立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实施戏曲振兴工程,从文化根脉、艺术特质、价值功能等多维度深入挖掘戏曲艺术宝藏,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有效激发戏曲活力,促进戏曲艺术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既要增强戏曲艺术的吸引力和亲和力,用年轻化的态度和互联网思维,促进戏曲艺术思想内容和表达程式与时俱进。又要增强戏曲艺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营造全社会重视戏曲、关心支持戏曲艺术发展的生动局面。

近年来,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省文旅厅积极改革创新,推动戏曲艺术在活态保护、活态传承中融入当代生活。百戏盛典经过五年探索,为人们提供了“白天观景、晚上看戏”全天候旅游体验,今年又推出升级版“看百戏  游江苏”戏曲之旅。省文旅厅还引导各地打造一批能够深度体验戏曲魅力的主客共享新场景,包括认定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的上演地苏州沧浪亭景区为“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遴选昆山昆曲茶社等一批省级示范小剧场,支持中国淮剧之乡建湖在九龙口景区建设线下“淮剧小镇”等等。

如何立德树人,培养造就德艺双馨戏曲人才?本次活动聚焦艺术教育的教学本体和育人初心,推动小学校焕发出“大能量”。

在教师示范课环节,江苏省戏剧学校教师邢亚威带来戏曲毯子功中的“踺子小翻提”,他表示,本节课的难点在于“踺子小翻跳”与“单提”的衔接,学生往往会有畏怯恐惧心理,“这时就需要在老师的保护下,耐心细致地解说要领,再加上反复的‘喂把’练习,才能让学生慢慢消除胆怯,在半空中完成翻转。”

苏州市艺术学校教师赵晴怡的昆曲身段课曾在第四届全国梨花杯教学成果展演中获评全国戏曲专业示范课,该节课主打“以美育美,以美育人”,单以宫扇的 “立扇下指式”拿法为例,要扇轴垂直、扇面向前、高与肩齐,拿歪或者拿倒了都不行,“在表演每一种身段时,都要注意‘欲左先从右,视上先顾下。传神先蓄势,融会自贯通’,才能做到‘形断意不断,兼顾大与小’。”

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教师董素坤以扬剧《挡马》剧目片段教学为例,还原了备战“梨花杯”时的练习场景。“腿要抬高,控住,控住,勾脚面,稳重心”,课堂上董老师带领朱灵美同学一次次反复练习踢的力度和角度,“贡艺必精苦,用心必公平”正是凭借着课堂上反复锤炼所打下的扎实基本功,朱灵美同学以稳健的台风亮相第四届“梨花杯”全国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南京片区)首场开幕式演出,赢得了在场观众、专家的一致好评。

苏州评弹学校教师陈侃以弹词中篇《王魁负桂英》选段《情探》为例,生动细致地说明,如何做好“字字带情 声声有衷”“景中有情 情景交融”的感情处理,如何把握节奏、咬字归韵,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得以较好掌握“丽调”流派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教学交流研讨会聚焦戏曲教育教学现状、戏曲教学改革创新、戏曲教师培养、戏曲传承普及、以赛促教等议题,汇集来自全省戏曲教育领域的管理者、相关专家以及一线工作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座谈。“教艺术课的时候也要教规范和规矩。”“守正不是守旧,更不是一成不变。”“在启蒙课阶段,不要过早去教流派。”组建戏曲教育联盟等交流合作平台,分阶段、分步骤推进“三教”改革……“金点子”层出不穷。

在学生展示交流环节,来自省戏剧学校、苏州评弹学校、苏州市艺术学校、扬州文化艺术学校的优秀学员代表,分别表演了京剧、昆曲、扬剧、锡剧、丹剧、评弹,丝竹悠扬,曲调多变,从不同艺术门类中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绽放出一派群芳争艳、崭露头角、生机勃勃的景象。

下一步,各学校将认真落实省文旅厅会同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促进新时代文化艺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戏曲教育。培养品德高尚之才。引导广大师生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修为,做到为人、做事、从艺相统一。培养技艺精湛之才。不断健全学校教育与院团传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放大“小昆班”“小京班”“小锡班”等戏曲教学品牌效应,在做好“传帮带”中实现教学、科研、创作、实践协同发力,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戏曲人才。培养服务人民之才。把教育为民、文艺为民的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各方面和全过程,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广大师生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更好发挥戏曲艺术温润心灵、启迪心智、引领风尚的积极作用。

适逢百戏盛典期间,全国戏曲演员会演(生行、旦行)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从苏州评弹学校到昆山梁辰鱼剧场34公里,一来一回将近两个小时车程,拉近的却是青春学子与顶尖名角的距离。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今年百戏盛典首次创新设置全国戏曲演员会演,分为生行和旦行。从全国各个剧种中,经过选拔而出的20位生行、旦行演员,将角逐首批中国戏曲“领军人物”称号。

巴山蜀水,三晋大地,江南水乡,岭外风光。来自全国各地的戏曲名角汇集于“百戏之祖”的故乡,以守正的致敬,以创新的勇气,带来一场顶尖级的戏曲盛宴,让参与本次观摩研讨活动的同学们得以在从艺之初,一窥戏曲殿堂的博大精深、无穷奥妙。

名角们大多选择现代戏和传统戏并行不悖,全方位展现其高超艺术成就。李政成的《夫妻哨》《史可法·沉江》,前者还原两位守岛英雄的真实事迹,“家就是岛,岛就是国”的誓言感人至深;后者在“唱念做表武”的深厚功底下,唱出英雄末路的一片丹心。古今交错,爱国情怀始终如一。

陈素琴的上党梆子《秦香莲·杀庙》《申纪兰》选段,前者悲愤慷慨,唱出对世道人心的控诉又归于希望;后者以全国劳动模范申纪兰为原型,唱出她刚柔并济、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周东亮锡剧《庵堂相会》《紫砂梦》片段,植根地域文化,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黎安的昆剧《长生殿·闻铃》《北西厢·草桥 惊梦》,杨帆的昆剧《飞夺泸定桥》等,余彬的昆剧《玉簪记·琴挑》《血手记·密谋》,从古典名著的舞台化呈现到红色主题的探索拓展,从传统名段到对莎翁作品的大胆改编,无不展现出古老昆曲的无限生命力。

(摄影:管梓屿、王礼贤)

编辑:李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