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9   星期一   农历三月廿一   
文化这五年:《焦点访谈》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作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创建时间:2017-10-17 14:31:00

  主持人语: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也是我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这五年,您是否发现传统文化的声音比以前响亮了?您的身边是否有文化企业起死回生、焕发勃勃生机了?出国度假时,您是否看到了更多有中国符号的文化产品?

  2017年10月1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就五年来的文化发展成就进行专题报道,走访文化行业从业者,倾听文化工作者心声,其中第二项内容聚焦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下面,让我们跟随节目镜头,走近宣纸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邢春荣和他的徒弟,听一听对于这五年,他们有着怎样的经历和体会,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这份职业的。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cover/ioqr9owcpbemv4h.html本文内容自视频5分35秒起,时长约4分钟。来源:腾讯视频)

人物

邢春荣:宣纸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泾县人。

△ 邢春荣

周东红:邢春荣徒弟。

△ 周东红

访谈

邢春荣:好的宣纸能保持上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好的作品都是通过宣纸这个载体才得以保留到现在,这和千百年来宣纸制作技艺的传承是分不开的。

我19岁开始进厂学徒,这40多年的时间里,我从一个徒弟变成了师傅,经我手带的徒弟都有几十个了。

  要说这五年,哪些事让我最高兴,我想那就是愿意做宣纸的年轻人多了。一张宣纸,薄薄的,看上去很简单,可是做起来至少要一年半的时间,前前后后要108道工序,好多人干了几年就干不了了。

  周东红:其实我在这中间,我也想放弃这个行业,因为这个行业也比较辛苦,枯燥无味,时间特别长,跟我的这个工资也不相匹配。(经过这五年)我们在一线上面的捞纸工,在这个岗位上有一定荣誉感,我现在已经感觉到不光是做一张纸。

  邢春荣:这五年,国家重视传统技艺,工资提高了,技术改造了,劳动强度也减轻了。这几年不是有一种说法叫大国工匠……我觉得称呼的改变也对我们这个行业是一个激励。

  有人愿意干,这个工艺才能传承下去,而传承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传的,有些掌握独门技艺的老师傅年事越来越高,所以传承也变得越来越紧迫。

  邢春荣:捞纸,别看就是这么简单的两下子,真正纸的厚薄度、均匀度,都是靠他们两个人的协调来完成。真正要成为一个好的捞纸工人,最少要五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捞纸完成后,这些湿漉漉的宣纸就要进入到晒制车间,工人们每天要完成一千多张纸的工作量。

  邢春荣:这几年喜欢书画的人越来越多了,宣纸的市场变好了,再加上宣纸被联合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的影响力也大了,它不但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

  我虽然退休了,但还是放不下这张纸,它看上去很轻,在我心里却很沉。

近五年,中央财政投入46亿元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背景知识

△ 玉版宣

   宣纸制作技艺:造纸术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宣纸是传统手工纸品最杰出的代表,居文房四宝之首,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宣纸以青檀皮为主料,按比例配入沙田稻草浆,整个生产过程对水质、原料制备、器具制作、工艺把握都有严格要求。宣纸质地纯白细密,纹理清晰,绵软坚韧,百折不损,光而不滑,吸水润墨,宜书宜画,防腐防蛀,故有“纸寿千年”的说法。2006年,宣纸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文字/图片:整理自2017年10月11日《焦点访谈》)

编辑:黄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