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5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八   
“走进非遗展示馆”系列之一: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作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创建时间:2017-09-15 08:46:00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六条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 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各类型展馆孕育而生。如何区别于一般性的博物馆展陈,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进行展示,如何开展展馆建设、管理及运营等等,逐渐成为人们关切和探讨的新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是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将发挥文化客厅的重要作用,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此系列专题,围绕展馆展陈理念、展陈内容、展陈方式、技术手段及运营情况等核心问题,选取部分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进行系统性介绍,旨在增进了解与交流,为各地开展展馆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展馆基本信息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由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苏州市吴中区政府合作建设,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主办,于2016年4月15日揭牌,4月18日正式开放。展馆位于苏州太湖园博园内,开放区使用面积6500平方米,其中包含展陈面积4500平方米、多功能厅700平方米、其他辅助面积1300平方米。展馆整体造型由第九届江苏园艺博览会组委会根据园博会建筑风格统一规划,其主体建筑建设投入8000万元,展馆内部策展投入2500万元,展品征集费用约600万元,总计1.11亿元。目前展馆由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与苏州市吴中区文化体育局共同管理,苏州太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运营。

图1:展馆外景

二、展陈理念及展陈内容

在展陈理念上,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明确强调两个重点,即“苏州特色”和“非遗时空”。“苏州特色”,就是要能体现苏州的非遗资源丰厚与保护工作率先;“非遗时空”,就是要能体现非遗的活态性特点和生态保护要求。因此,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展陈内容逻辑上,既未采用依大类分厅的形式,也不采用重点项目辐射的形式,而是根据苏州非遗的生态特点,以“光耀历史的一刻”“市井生活的一天”“岁时节令的一年”“人生礼仪的一生”和“生态苏州的一城”这“五个一”的全新视角,帮助观众融入苏州百姓日常生产生活,来了解、感受、体验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最核心的理念和最根本的创新点。

图2:平面布局图

 

图3:参观动线图

根据“五个一”理念,对应设置五个主题展厅,具体来看:

“光耀历史的一刻”展厅择取苏州非遗历史上具有影响力的4个时刻,涉及昆曲、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宋锦织造技艺3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以及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这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现苏州非遗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图4:“光耀历史的一刻”展厅


“市井生活的一天”展厅以晨曦的临河小巷、午后的玄妙观广场、入夜的古典舞台三个时段空间,帮助观众在老苏州一天的市井生活画卷中体验苏州25个各级非遗项目,其中大部分为国家级项目。

图5:“市井生活的一天”展厅 

“岁时节令的一年”展厅以四季时令为平台,帮助观众融入与老苏州岁时节令相关的22个苏州非遗项目。

图6:“岁时节令的一年”展厅

 

“人生礼仪的一生”展厅紧扣新生、嫁娶、寿辰等人生重要阶段,从相关的19个非遗项目里折射出老苏州独特的人生思考。

图7:“人生礼仪的一生”展厅 

“生态苏州的一城”展厅以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传承与传播两个层面相结合的形式,展示了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其中,时间维度展示了苏州市非遗保护工作大事记坐标,空间维度展示了全市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分布图,一表、一图相互融合;传承层面主要展示全市39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访谈及作品,传播层面展示的是苏州非遗资源的创意、开发和利用。

图8:“生态苏州的一城”展厅 

因为全馆总体内容逻辑是以这“五个一”来架构的,所以为了能使观众了解非遗的基本概念与内涵,特意在序厅右侧布置木刻名录墙,以非遗十个大类为中心,系统展示苏州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其中十个楷体字的大块面是非遗的十大类别,宋体字的大、中、小三类块面分别展示了入选教科文名录、国家名录与江苏省级名录的非遗项目。观众可以在此驻足,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分类,直观感受苏州非遗资源的丰厚。

图9:序厅

目前,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陈各类非遗项目相关作品实物494件、辅助实物及相关制作工具155件。展品来源主要以征集为主(537件),鼓励捐赠(105件),还包括少量借展(7件),共三种形式。

三、展陈方式及主要技术手段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展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

(一)动静结合的展陈形式。展馆一以贯之的展陈原则是:实物展品,如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相关的作品、工具,其他类非遗项目的道具、用具等,不能少于运用展陈手段产生的辅助展品。通过设置沉浸式的多媒体互动展示与传承人的现场表演,使整个参观过程张弛有度。

(二)倾听非遗的声音。展馆中来自一日三时、一年四季不同时段的姑苏叫卖声,以及戏剧音乐、评弹声、古琴声等各种音韵与场景紧密融合,让观众能够通过不同感官体味非遗。

(三)原汁原味的场景。展馆中的每一处场景都经过反复考证,保证观众在馆内所看到的是真实的、饱含韵味的旧时苏州风貌。

图10:“市井生活的一天”厅中的老苏州“孵茶馆”场景

(四)非遗作品有机融入展馆建筑与装饰。序厅地面的御窑金砖,织造坊里的缂丝、宋锦,古胥门城墙前的苏州灯彩,洞房和寿堂中的明式家具等大量陈设、装饰,都是由非遗项目相关的作品实物组合构成,以零距离的展示方式与观众见面,体现非遗与生活的紧密关联。

图11:序厅里御窑金砖道,观众在此开启“苏州非遗之旅”

图12:古胥门元宵灯会

(五)大型投影“面对面”接近传承人。观众可通过触摸屏,点击所要了解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走近他们身边,看介绍、听访谈。

图13: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面对面”访谈

(六)贯穿全馆的互动式体验。全馆配置20个触摸屏用以介绍非遗项目情况或设置互动游戏;另配置10处视频介绍项目,为重点项目量身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

在展陈手段上,展馆以八大类科技展项动态还原非遗项目,主要包括:

(一)异形LED屏幕:如序厅前言、寿诞“堂会”场景等,通过大幅高清画面给予参观者直观的视觉冲击。

图14:寿诞场景中,异形LED屏幕呈现的十番音乐演出

(二)多通道融合同步视频播放系统:通过多媒体营造出气势恢弘的巨型场景。

图15:多通道融合同步视频播放系统打造的江南船拳场景

图16:多通道融合同步视频播放系统在戏台上还原昆曲演出现场

(三)AR增强现实互动游戏:扫描图片和展品,参观者可获得与之相关的非遗项目信息。

图17:扫描昆剧照片,参与昆曲试听

(四)声音捕捉感应:系统可感应参观者的声音或肢体动作,相关的音视频内容或灯光设备将产生实时的互动特效。

图18:通过声音捕捉感应,观众参与滑稽戏《钱笃笤求雨》过程

(五)红外捕捉互动触摸桌:参观者可多点触控屏幕,参与体验“抓周”的过程。

图19:“抓周”互动游戏

(六)多屏互动数字沙盘应用展示:“空间屏”“信息屏”与“触摸屏”三屏联动,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三维仿真等高新技术,支持多人参与互动,实现多个终端与多套内容演示的同步呈现。

图20:多屏互动数字沙盘展现苏州非遗的分布特点和生态特色

(七)可触摸互动透明屏应用展示:展品结合透明屏幕显示技术和纳米触摸识别技术进行互动,如可触摸互动透明屏在苏扇展示上的应用等。

(八)人体感应互动视频应用展示:系统可在墙面产生各种特效互动影像,参观者通过挥动手臂来与显示的图像进行互动娱乐。

图21:通过人体感应系统在墙面上产生特效互动影像

在辅助参观上,建立了针对不同人群的智能语音导览系统。使用智能手机的游客扫描展项二维码可以获得音视频导览,外籍游客还可获得同声翻译。展区还能够自动感应播放音频导览,为贵宾提供服务。另外,团体游客跟随导游,可以通过无线耳机获得导游讲解。

四、运营情况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自2016年4月18日正式开放后,至5月18日共接待观众75万人次。6月起,展馆与园博园一并关闭整修。2016年10月1日起重新开放至今,已接待观众10多万人次。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重新开放近一年来,受到了参观者好评,也得到了业内肯定,已有来自云南、广东、湖南、浙江、安徽、山东及省内的同行40余批次前来交流学习。

目前,有关展馆的信息会通过苏州市非遗办(微信号:szsfyb)及博太湖(微信号:szyuanbohui)两个微信公众号不定期推送,

五、展馆地址、参观须知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临湖路999号太湖园博园内

开闭馆时间:每周一至周日,9点—17点,无须预约。

(文字 / 图片:由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提供,经编辑整理)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