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9   星期一   农历三月廿一   
小暑:迢迢夏日长 袅袅茶飘香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创建时间:2023-07-07 10:37:00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人的制茶、饮茶传统,都是中国人探索自然宇宙、认知生命健康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智慧。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更替,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和相关观念与习俗,都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各个节气给予了茶不同的滋味和功效。

茶作为民间俗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简单的饮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以茶敬客、以茶敦亲、以茶睦邻、以茶结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茶俗、茶礼。“茶” 体现着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传递着中国人“谦、和、礼、敬” 的价值观。

“无由持一碗,寄予爱茶人”,应四时之序,将节气与时令和我们的“茶生产”、“茶生活”、“茶文化” 紧密相连,体现出中国人顺应天时、敬畏自然、自省自律、推己及人的传统观念。让我们在节气里,识茶事、品茶香,探索先辈的智慧,知世界、和天下。

小暑 ● 节气知多少

“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意思是说,小暑时节,风开始变暖,天气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老鹰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小暑即将进入伏日,有吃面、吃饼、吃鸡蛋等讲究,主要是为了补充体力。除了这些食物,还有吃藕、吃鳝鱼的习惯。藕中富含钙、磷、铁等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具有清热养血的功效,适合夏天食用。小暑时吃鳝鱼,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等作用,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在伏日里可适量饮用绿豆汤、红豆汤,清热消暑,促进新陈代谢。

古时非常重视伏日,有在伏日吃肉的习惯,比如《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了汉武帝伏日赐肉的故事。现在江苏徐州保留有吃“伏羊”的习俗,原理是对身体以热制热,排汗排毒,驱除湿气。每年头伏时,在徐州,无论是小巷中的羊肉馆,还是自家餐桌上,羊肉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佳肴。

羊方藏鱼、汗蒸羊排、烧羊肉、烧羊腿、烤羊头……徐州人有多种打开羊肉的方式,形形色色的特色美食,丰富着人们的味蕾。2021年,“徐州伏羊食俗”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小暑 ● 茶饮

夏日炎炎,小暑时节最容易因暑热而伤神,暑多挟湿,产生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口苦苔腻等病症。此时,喝一杯甘润的黑茶,可以起到调理肠胃、解热防暑、祛湿健脾的功效。今天,我们介绍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和大家一同感受黑茶独特的茶韵内涵。

黑茶制作技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2011年)

下关沱茶是一种紧压茶,因创制于云南省大理石下关得名,是白族人民在饮茶实践中的智慧结晶。下关沱茶是由明代的“团茶”演变而来,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作为基本原料,经拼配、筛分、拣剔、半制品拼配、称量、蒸揉、压制成型、干燥、包装等10余道工艺制作而成,多为手工制作。

下关沱茶制作技艺环节:揉茶-压茶-晾干-解袋

其中,压制工艺是技术关键。旧时用双手揉制,后改为用木凳压制,凳上有凹凸槽模,运用杠杆原理进行压制,之后在布袋内冷却,等定型后解开布袋,置于木框上晾干,完成压制过程。这些技艺需要凭借长期制茶、不断总结、体悟才能掌握。

沱茶生产是一门特殊的技艺,百余年来,白族人民用这种技艺生产的产品曾经通过“茶马古道”源源不断输送到滇西北、西藏和四川等地,在各民族友好往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小暑 ● 茶的对外传播

“茶马古道”并不是一条单一线路,而是纵横交错、错落有序的道路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朝代,甚至在同一朝代的不同阶段,它都有着不同的路向,因时变迁、因地转移。其运行范围在我国主要包括川、滇、藏三大区域,主要分为由滇入藏和由川入藏道两大主干线,外围可延伸出无数支线,涵盖陕西、甘肃、青海、广西、贵州、湖南等地区。在境外,多条道路通途进入南亚和东南亚各国。古道上的商队穿过无数河谷、山口,行走在山路之间,联络起不同地区和人群之间的文化与文明。

(一)马帮、牦牛帮——文化交流的传播者

茶马古道之所以有着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特征,在于茶马古道是以马帮、背夫和牦牛驮队这种独特的载体来运作的。马帮是指驮运货物的马队,一些家里养得起马的农户,相约组建起马帮,在马锅头的带领下进行“长途运输”。丽江的商人就以村寨为单位组成马帮,每年形成几千匹骡马的运力,前往滇南的茶山采购茶叶,运回丽江重新包装以后,再以马帮贩运到西藏地区。

除了马帮,还有牦牛帮,牦牛是“高原之舟”,入藏之后,茶叶就由牦牛驮队接力运输。除了马帮和牦牛帮,还有背夫这一群体的身影。旧时,每当农闲时节,四川西北部一带的农民就会大量离家,走上川藏茶马古道背运茶叶。一个背夫背的茶叶包重量多则两三百斤,少也有百余斤,他们从雅安背着茶到康定,背一趟茶需要半个月,每天要走20多里路。他们就像一股股流动的血脉,将茶叶等货物和各种文化因素输送到遥远的地方,就像活的黏合剂,将各民族及其文化结合在一起。

在茶叶贸易的过程中,马帮形成了各自的商号,比如腾冲帮的“茂恒”、“洪胜祥”、“元春茂”,喜洲帮的“永昌祥”等,他们开垦茶园,自己制茶并自办运输。

人背马驮,他们从一个山谷到又一个山谷,从一个村寨到另一个村寨,一步一步踏出了一条山道,终于流淌成各地间相互沟通的生命大动脉,成为横断山脉与青藏高原的联系纽带,成为汉藏交往的主渠道。

(二)“茶马互市”制度

黄庭坚曾写“蜀茶总入诸蕃市,胡马常从万里来。”描绘了茶马古道上茶叶流通、车马不断的繁忙景象。产生这一景象是因为唐宋时期以来“茶马互市”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唐代时期实行“榷茶制”,把茶叶经营置于官府的垄断之下,严禁私茶贸易。吐蕃为了加强对茶叶贸易的管理,派专人负责经营汉藏茶叶贸易。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唐王朝在回纥地区驱马茶市,是茶马贸易的开端。宋代,朝廷非常重视茶马贸易,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朝贡和赏赐,另一种主要在四川、甘肃地区设立茶马二司,并实行官府专卖、茶引专卖等制度。“茶引”是旧时茶商纳税后由官府发给的运销执照,类似现在的纳税凭证。

明代茶马互市布告(青海省博物馆藏)

汤显祖在《茶马》中写下了“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的诗句,可见明朝时汉藏茶马贸易的繁荣。明朝延续了茶马互市制度,每年有数百万斤的茶叶经由康定进入西藏,并对茶马贸易的价格进行了规定。比如洪武年间,上等马一匹,给茶120斤;中等马一匹,给茶70斤;下等马一匹,给茶50斤。

清代同样把茶法和马政视为要政。清代将茶分为用于易马的官茶、用于征税的商茶和用于进贡的贡茶。乾隆时期,茶马互市由于各种原因时常中断,巨大的利润导致贪官奸商趋之若鹜,茶山贸易被垄断,官营茶马互市制度推行艰难,进而被商营主导的边茶贸易制度所取代。除了茶叶外,与藏族人民生产、生活相关的货物比例增大,藏区输出的商品也不仅限于马,皮革、药材、黄金等也进入市场。直至民国时期,茶马古道一直发挥着茶叶贸易之路、文化交流之路的功能和作用。

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茶马贸易的历史道路,也是一条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走廊。纳西族、藏族、彝族等不同民族人们组成的商人马帮,常年穿行在茶马古道上,各族文化交融共进,加强了文化秩序的内在融聚。“茶马互市”制度让这条古道得以兴盛、繁荣,在贸易往来的过程中,与茶相关的文化事项,从山间古道流传到更为广阔的区域,推动了茶文化的外在扩散。


部分文字:李旭参考自《茶马古道——从横断山脉到青藏高原》,中华文物交流协会、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主办的“长路相贯——茶马古道上的人文历史”展览介绍,“徐州市文广旅局官微”微信公众号。图片:“徐州市文广旅局官微”微信公众号、“徐州发布”微信公众号、河北博物院微信公众号、“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友会”微信公众号、上述线上展览的部分图片、摄图网。

编辑:刘爽 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