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5   星期日   农历三月廿七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刍议
来源:“非遗中华”微信公众号 作者:龙佑铭 创建时间: 2019.09.23 09:12:00

摘要: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保持人类文化创造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和发展的目的;坚持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是非遗保护和发展的核心;以人为本是非遗保护和发展的原则;活化利用是非遗保护和发展的手段。贵州是非遗资源大省,正逐步向非遗保护强省迈进。贵州非遗的保护和发展实践已步入全国前列,逐渐形成了非遗保护和发展的“贵州模式”。该研究可为当下的非遗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更有利于丰富和完善贵州非遗保护和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 龙佑铭(1968-),贵州石阡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保护。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 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贵州各民族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的体现, 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在十余年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发展中, 贵州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和传承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侗族大歌”、“二十四节气 (石阡说春) ”先后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截止2019年6月, 贵州有85项 (140处) 列为国家级非遗名录, 628项 (1026处) 列为省级非遗名录;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6名, 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02名。此外, 还建立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 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7个,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多彩贵州”逐步成为代表贵州的文化品牌。

一、贵州省非遗保护和发展实践基础

(一) 贵州非遗的原生态、多样性特征

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内陆省, 也是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行政省, 有3700多万各族儿女在这里繁衍生息。有汉、苗、布依、侗、彝、仡佬、水、白、回、壮、土家、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18个世居民族。历史上这里就是多民族辗转迁徙、五方杂处、相互交融相长之地, 各个民族文化在这里碰撞、共生、共荣,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造就了贵州文化的“多样性”, 造就了“多彩贵州”。

山水的阻隔使贵州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风, 五里不同俗, 非遗资源的分布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不仅不同民族拥有各自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也拥有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甚至同一支系内部不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呈现出不同的样态。由于过去交通较为闭塞, 这些多样性文化受到外来的干预比较少, 长期保持着较好的原生性状态, 因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其中, 侗族大歌、二十四节气 (石阡说春) 、茅台酒酿造技艺等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 不仅是贵州闪亮的文化名片, 更是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文化瑰宝。

此外, 贵州非遗还呈现出跨区域交叉分布的特征。以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的黔东南州为例, 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有相当数量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 这些相连地区的非遗资源既有文化上的共通之处, 又各具特色, 呈现出跨地域交叉分布存续的特点。如侗族大歌主要集中在贵州的黎平、从江、榕江三县比邻村寨;苗族古歌源于黔东南清水江流域一带, 广泛流传在凯里、剑河、黄平、台江、雷山、丹寨、施秉、三穗等地。

(二) 贵州非遗保护和发展实践中的民间力量

贵州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农耕时代的文化遗存, 历史悠久, 在民间世代传承, 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是各族人民历代集体的审美创造、继承发展的结果。在这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有相当一部分非遗属于群体性和团体性的项目, 这些非遗项目往往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仍是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传承本身就依靠民间力量通过自我组织、协调和协作来完成, 因而民间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和行动力都非常强, 这些非遗项目存续的民间土壤仍然非常丰沃。

新时代贵州在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功能更加凸显了出来, 不少贫困地区依靠保护利用丰富的非遗资源实现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 民间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持续高涨, 极大的增强了文化自信。可以说, 民间力量仍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发展的主要力量,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和活力。贵州的非遗保护工作也充分尊重民众主体地位, 唤醒民众主体意识, 激发民众内生动力, 坚持“民间事民间办”的非遗保护和发展原则, 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在非遗保护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 贵州是非遗助力脱贫攻坚实践的主战场

贵州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贵州88个县 (市、区) 有66个贫困县 (市、区) 及深度贫困村所在县 (市、区) ,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地区, 往往又是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地区。贵州的非遗项目大多源自传统农耕社会,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转型所带来的巨大改变使其生存、发展和保护面临困境。一些非遗项目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生存空间和土壤, 苗族古歌、贾里等非遗项目与现代生活逐渐远离、后继乏人, 传承困难。

在新时代, 如何在经济发展和保护传承之间取得有效的平衡, 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贵州作为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贫困已成为全省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最大短板。贵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别是其中的传统工艺在贵州各民族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仅是各民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 也是对民族历史记忆、生活质量、道德风范乃至个人聪明才智的民间衡量标准, 是支撑贵州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主要载体, 对利用非遗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有着很大的潜力。重视理念创新, 把非遗助力脱贫谋划提升到战略高度;通过行动实践, 让非遗助力脱贫的成果惠及贫困群众, 把“非遗助力脱贫”做成“贵州样本”。

二、贵州省非遗保护和发展实践经验

(一) 注重顶层设计, 贵州非遗立法和制度层面保护的理论实践

贵州是我国最早出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立法的省份之一, 2002年2月, 继云南之后, 贵州出台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施行后, 2012年5月31日, 贵州即公布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工作一直位于全国前列, 为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行动保障。

2013年12月17日, 《人民日报》登了《侗族大歌, 谁在唱谁在听》的一篇文章, 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促成了《多彩贵州·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发展行动计划》的出台。接着, 2014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 (2014—2020年》文件, 明确在原有省级财政资金的基础上新增非遗保护工作专项经费1000万元;同年启动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建设, 2015年7月24日建成开馆, 并全年免费向市民开放, 为我国建成最早的省级综合类非遗馆。

2017年7月, 贵州省文化厅、省经信委、省财政厅联合印发《贵州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 整合传承群体、高校和企业的资源, 搭建合作平台, 促进传统工艺振兴, 带动贫困人口脱贫。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使贵州在非遗传承、教学, 产品设计、展示、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与扎实的工作平台。

市州级层面同样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法规制度建设。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先后出台了《黔东南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年度考核办法 (试行) 》, 《黔东南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群认定与管理办法 (试行) 》、《黔东南州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 (2016-2020年)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实施意见》、《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数字化管理体例规范》、《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实施细则》、《黔东南州非遗传承人群普及培训管理八条》等。还先后颁布出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医药侗医药发展条例》、《关于守住两条底线用好两个宝贝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决定》等地方性法规和政策, 有效地促进了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二) 夯实基因工程, 贵州非遗数字化建设的保护实践

非遗的数字化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2013年贵州省列为全国首批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试点省, 2013—2014年两年贵州省对两批国家级非遗项目非遗数字化实施记录工程, 以图、文、音、视条目式记录开展部分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数字化记录, 通过国家对贵州的数字化记录的验收, 中国非遗十大类数字化采集指导意见由贵州向全国正式推广;从2015年起至今开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 通过传承人口述片、项目实践片、传承教学片和综述片等, 对传承人进行全程记录, 贵州又取得优异成绩;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管理系统》, 2017年通过贵阳市试点运行, 现已在全省整体实施, 稳步推进。

在贵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出台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 (2014—2020年》中, “非遗数字化”列为第一项工程, 习惯称为“基因工程”。工程以“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深度调查。对各级非遗名录保护工作进行复查验收, 摸清传承现状和发展脉络;做好新发现和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登记;抢救整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研究整理深度调查成果, 编撰信息可靠、资料翔实、质量较高的调查研究报告、传承人口述史。对濒危、已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代表性的国家级项目, 实施人文生态和文化形态的普查调研和抢救性收集整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数据全程、全景式收集整理。加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及网络共享平台建设。设计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创建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数据的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以数据库为依托, 构建以电脑、电视、手机为终端的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网, 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结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省、影响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网络平台。

2015年以来, 在国家组织开展的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工作中。2015年贵州省10个项目全部合格, 其中3个项目获优秀, 全国第一;2016年贵州省10个项目全部合格, 其中5个项目获优秀, 全国第一。

(三) 主动融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贵州非遗助力脱贫攻坚的利用实践

脱贫成为贵州省当前最核心、最艰巨、必须赢的一场攻坚战。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 非遗助力脱贫应时代之需主动融入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项目具有文化资源与经济资源的双重优势, 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宝贵资源, 是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融合的示范领域。

2015年在原文化部的直接推动下, 贵州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2017年4月, 贵州省文化厅出台《贵州省文化厅文化扶贫行动计划 (2017-2019) 》, 提出以大文化助推大扶贫战略为行动目标, 从文化育民、文化励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四个“着眼点”量化目标并落实相关责任单位, 着力提升贫困地区群众自主奔小康的能力, 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群众自主奔小康的自信, 持续强化贫困地区群众共享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 拓宽对贫困地区群众持续奔小康的产业支持。通过实施文化传承脱贫工程, 拓展深化了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培训计划, 助推贵州脱贫攻坚, 同时, 也开启了具有国家层面示范价值的文化扶贫的“贵州样本”探索。

2016年4月, 贵州省文化厅、省人社厅、省经信委、省民宗委、省妇联5家单位联合出台《贵州省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 (2016—2020年》, 联动组织实施“十、百、千、万”培训工程, 着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进行培训, 按照“十、百、千、万”的培训计划分级分类分层培训非遗传承人群。先后举办了蜡染、刺绣、银饰、染技、木雕、手工纸制作、土陶、都匀毛尖茶制作等传统手工技艺培训班。2016年五个单位的培训人数达到23931人, 2017年培训17427人, 2018年培训17518人。从2016—2018年五个单位培训人数达到58876人。这些培训工作的实施, 让非遗保护传承的可见度实实在在的提高, 开创贵州非遗助力脱贫新征程。

围绕传承人群培训, 建立“传统工艺工作站”是新时期中国非遗保护和发展领域的新思路。2016年5月, 在原文化部支持指导下, 贵州省文化厅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并在“传统工艺雷山观察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 成为全国率先建立的三个工作站之一。在工作站的框架下, 设立“创意贵州”, 建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非遗小镇、村落, 培训回访, 传承人对话等项目, 为培训传承人群的保护和发展搭建平台。如:

(1) “创意贵州”项目。先后开展了2016“创意贵州·雷山篇”、2017“创意贵州·黎从榕篇”、2018“创意贵州·黔西南篇”, 每年均有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200多名师生参加田野调查和开展主题毕业设计, 每年都会出优秀创新设计项目1000余项, 这些项目直接服务当地, 落户地方, 与企业携手, 通过不断完善, 逐步走进现代生活。

(2) 建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2018年7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办公室《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下发以后, 在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的框架下, 贵州省联动贵州研培15家工作坊, 在2020年内将共同指导建好10个“非遗小镇”, 100个“非遗村落”和100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到2018年12月已联动建立了3个非遗小镇、16个非遗村落、22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3) 对培训进行跟踪回访。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 与有关高校对研培学员进行回访, 指导创业就业。研培高校对每一期结业学员进行后续跟踪服务, 利用假期, 回访学员就业创业情况, 并进行实地指导。以“研培计划”实施第一年 (2016年) 为例:带动就业50余万人, 总产值超过10亿元。其中, 贵州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有员工260余人, 直接带动4100多人就业, 年产值8000多万元;贵州省兴义市布谷鸟民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员工200余人, 通过传承人群培训, 其中21名学员自主创业成立小微企业和专业合作社, 一起带动移民搬迁户3000余人进行民族服饰加工、刺绣、蜡染、纺织土布就业;贵州苗妹银饰工艺品有限公司有员工217人, 带动856户1600余人就业, 年产值近亿元, 以上三家企业均是贵州省省级研培基地。

(4) 为传承人群交流搭建平台。举办苗族、布依族、侗族传承人对话设计师、企业家活动、举办银绣染美丽生活———多彩贵州传统工艺振兴对话、传统工艺与乡村振兴论坛等活动, 专家学者、传承人群、非遗企业等一起分享传统工艺创新创业及实现乡村振兴的优秀案例, 探索传统工艺及相关文创产业的发展规律与创新模式, 寻找贵州省内民族手工企业与省外文创企业的协同发展机制以及东西部协作的工作路径等等。

三、贵州省非遗保护和发展实践面临的问题

(一) 保护意识淡薄

保护意识淡薄依然是非遗保护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一些地方政府和项目保护单位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仍然停留在单纯的效益追求上, 过度的开发以及错误的发展意识严重危害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传承性;还有多数传承人尚不懂得应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使其独有的技艺面临被侵权或濒灭的危险。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方面, 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态度是积极的, 但一些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导地位不甚明确, 认识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濒临失传的现实, 认识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缺乏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不到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与时间赛跑, 是延续和保持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民族基因的千秋大业, 是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历史的责任, 是关系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战略;认识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 而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需要政府持续投入的、短期内没有回报的基础性工作;认识不到不能以通行的市场化观点来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一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就想到是否有开发价值, 是否能赚钱, 而不是深入细致地、脚踏实地地做好普查、抢救工作。因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发展工作在有的地方的工作中排位较后, 未列入考核目标, 而成为一个可做可不做的工作。

(二) 发展利用不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民间文化遗存, 尽管在民间有的已经存续了上千年, 但在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 这种文化只有活在当代才能面向未来。在今天的社会, 只有做好利用工作, 非遗才能发展才能充满活力。在非遗保护工作中, 过去我们往往重申报, 轻保护, 更不重视发展利用。贵州大多数地区在申报省级、国家级非遗项目时, 确实是下了大力, 一旦入选非遗名录后, 一些工作也就停了下来, 只是在每年申报经费的时候, 把这些名录当作经费申报的项目, 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研究, 来保护和传承发展。有的地方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加以篡改, 将一些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篡改得面目全非, 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 在市场化、商业化、城市化及西方流行文化的冲击下, 贵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部分传统技艺、美术、医药类项目如茅台酒酿制技艺、苗族银饰制作技艺、蜡染、刺绣等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 一些传统音乐、舞蹈、医药和民俗类项目如侗族大歌、苗族芦笙舞、苗年、侗年等项目得到有效传承外, 仍有部分非遗项目生存环境恶劣, 处境濒危, 状况堪忧。如“大方漆器”, 原来是与“扬州漆器”、“福州漆器”齐名的全国三大著名漆器之一, 作为国家级名录中唯一的少数民族髹饰技艺, 其中的暗花、赤宝沙和堆雕技艺是国内独具特色的, 但现在大方县不仅漆器生产厂房破败, 甚至险些丢掉了传统工艺的核心技艺, 企业生存举步维艰。

(三) 经费投入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普查到挖掘, 从人员培训到资料整理, 从规划保护到抢救利用, 都需要资金作支撑。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虽然省级财政安排了近3000万元的专项保护经费, 位于全国前列, 西部之首。但从贵州全省情况看, 总体投入仍不足, 开展保护和发展工作有相当大的难度。市 (州) 、县两级财政, 大多没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仅是中央、省财政的补助资金, “等、靠、要”的思想严重。项目申报成功后, 经费投入不足、保护程序跟不上。由于没有经费、设备等的保障, 各地的普查工作开展得不彻底, 在普查中获得的实物资料得不到及时收藏, 大多数地方收集的东西也只能存放在办公室或其他临时存放地, 没有专人、专门场所保管, 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其中还有大部分原始实物也因经费原因, 流失严重;加之有的地方出现“专项经费不专”的问题, 有些非遗保护的经费被下拨到市 (州) 、县以后, 就被统筹使用到其他方面去了, 这是贫困地区非遗保护的难点, 许多非遗保护工作仍显得力不从心。

(四) 后继传承乏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来源于民间, 发展于民间, 但由于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 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经常性、长期性的展示平台, 没有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生活需求的时代精品,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要求, 受众群体越来越小, 生存空间逐渐萎缩。传统文化在中老年人中还具有一定影响, 而年轻一代大多对其不了解、不熟悉, 更谈不上热爱和保护、传承。受经济利益驱动和外界主流文化的影响, 贵州省部分地区的年轻人在初中毕业后大都会选择外出务工, 因此广大农村大多只有老人和儿童留守, 造成祖孙隔代传承、年轻一代传承人断层的现象。

四、新时期贵州省非遗保护和发展实践的思考

(一)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保护和发展理念

从“民族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到“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反映了在不同阶段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对非遗名称变化的影响。从任其自生自灭, 到小范围的自发性保护, 再到全球性的协作保护;从对“有形”的保护到对“无形”的保护。从这一发展历史可以看出, 人类对自身文化财富的认识也是在一步一步地加深的, 对历代祖先的文化创造越来越给予敬重;现代人类已经改变了由一种文明替代另一种文明简单的线性认识, 转变为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文化尊重。这是真正对“人”的新认识, 对“人”的尊重, 是全球范围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从非遗保护的实际工作来看, “人”是关键, 以人为本是非遗保护的核心。这里我们强调的是“人”, 是与非遗属性相关的、承载其文化的传承人群。为什么要强调“传承人”或“传承人群”, 从非遗的表现形式就可以看出, 无论是口头传说和表述, 还是非遗媒介的语言, 或是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 它们的文化事项主体都为其文化承载的人 (个体) 或人群。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非遗承载或传承的传承人 (主体) 或传承人群为主体对象。非遗保护中一直有这样的说法, “人在艺在, 人亡艺亡, 人在歌在, 人走歌息。”这是非遗特性的真实写照。因此, 抓住了非遗“传和承”的主体“人”或“人群”, 就抓住了非遗保护工作的牛鼻子。

(二) 活化利用, 让非遗保护和发展惠及民生

非遗“活化”包含几层意思。首先, 非遗“活化”是基于非遗承载的特性而提出的。由于非遗承载的主体是传和承的人或人群, 这就确定了非遗承载的人或人群必须是活态存在的, 是当下的, 是现实的;而不是历史的, 不是过去的。因此, “活化”是非遗保护的根本;其次, 非遗“活化”, 就是要以人为本, 以传承人和传承群体为根本, 就是要找到非遗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 进而在当下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以人为本的非遗“活化”才能充分发挥非遗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而保护和发展非遗的根本目的, 是要让非遗能够“后继有人”。再次, “活化”非遗, 是对特定文化圈的整体性生态保护。这里的“生态”既包括自然生态, 也包括人文生态等;“生态保护”则是一种综合性、整体性、活态性的保护模式。只有“活化”的非遗才能融入当代生活。传承和传承人群是非遗活化的根本保证, 在传统的师徒传承、家族传承的基础上, 通过传承人群培训计划, 通过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实施, 让更多的从业群体中的传承人群, 走进非遗传承大军的队伍中, 让他们中的一部分佼佼者实现“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终生习艺, 一艺终身”。

“用”是非遗活化的重要手段, “用”是最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在坚持非遗的真实性、传承性和整体性的前提下, 秉承传统, 不失其本, 见人、见物、见生活, 让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 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坚持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体现当代价值和大众实践, 。做足“用”字文章, 让非遗传承生生不息。“用”是非遗存在的价值所在, 只有用起来, 发现非遗的价值, 才不会出现保护意识淡薄的局面。围绕“文旅融合”, 如黔东南州丹寨县持续推出“云上丹寨·大美非遗”, 连年持续开展银饰技艺大赛、刺绣大赛、蜡染大赛、造纸大赛、鸟笼制作大赛、服饰大赛、山歌大赛等等;以苗族贾理为轴贯穿整个非遗展演, 让苗族贾理传承人群重拾文化自信与担当, 让非遗传承成为一种自觉和责任。

同时, 推出“丹寨万达·非遗小镇”, 占地面积400亩, 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 全长1.5公里, 完全围绕非遗主题来布置和开设非遗十大类的各种业态, 项目开业仅一年, 游客量已破550万人次。2018半年度中国特色小镇影响力排名中, 丹寨异军突起, 排名第二, 仅次于“乌镇”。

(三) 以“多彩贵州”品牌为载体推动非遗的保护和发展

围绕传统工艺振兴实施的研修、研培传承人群培训计划, 以及生产性保护是非遗合理利用, 实现共赢的抓手之一。在提高中保护、走入现代生活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是合理利用非遗实现共赢的具体呈现, 例如:2017年贵州省通过举办“‘匠心创意’·多彩贵州非遗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群培训成果展”, 选取培训期间完成的器艺、纸艺、绣艺、染艺、银饰、制茶技艺六大板块的441件优秀作品。通过实物、文字、图片、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综合展示。为非遗创意产品的展销提供了平台。

与企业联手, 创立了非遗品牌。与省内具有代表性的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借助其市场影响力与设计师的创意理念, 在秉持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 实现非遗走进生活, 助推脱贫, 实现传承。贵州非遗保护和发展实践的目的就是要激活文化创新活力, 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合理利用传承传播非遗实现共赢, 通过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类等非遗项目展演展示, 通过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生产性保护, 实现非遗传承传播和创新转化, 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 促进非遗融入当下, 走进现代生活;非遗是“多彩贵州”的载体, 贵州因非遗丰富而多彩;“多彩贵州”是贵州非遗的品牌, 非遗让“多彩贵州”风行天下, “多彩贵州”让非遗誉满全球。

编辑:黄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