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8   星期日   农历三月二十   
中医药非遗保护与传承任重道远!拓宽传播手段是关键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微信公众号 作者:毛国强 孔令彬 刘立荣 创建时间: 2021.04.22 10:40:00

2020年12月17日晚,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经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居世界第一。长期以来,我国中医药非遗传承人虽得到了许多方面的扶持,但是总体来看,仍然面临各种生存和发展难题,存在许多难点、盲点及痛点,迫切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对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此次疫情,让世人感受到了病毒的危害性,也看到了中医药的宝贵价值。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称“中医药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对于中医药事业发展至关重要。国家级中医药非遗传承人张伯礼院士等专家奋战在抗疫一线,为挽救许多患者生命贡献力量,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在中医药传承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医药非遗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多个场合强调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医药继承、保护的重要性。但经在中国知网和其他途径检索梳理发现,传统医药非遗保护、传承的研究很少,中国知网等文献库中的相关文献不足百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传播”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此类文献相对较少,仅有10余篇。而真正从传播学角度研究中医药非遗的文献数量寥寥。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然而,在已公布的四批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传统医药只有33项,占很少的一部分,与中医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势地位很不相称。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中医针灸”和“藏医药浴法”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按照专业分类,我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形成了中医生命疾病认知、中医诊疗方法、中药炮制技艺、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中医针灸、中医正骨疗法、中医养生、老字号传统中医药文化、民族医药等类别,对人类文明进步和战胜疾病作出了重要贡献,应加强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传播的力度。

首先是一些地区中医药非遗保护工作重视程度有待提升。以国务院于2006年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起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历经10多年,传统民间技艺、音乐、戏曲等非遗保护取得较大成绩,而中医药非遗保护却相对滞后。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十大类项目中,无论从非遗项目数量还是代表性传承人数量来看,中医药类都相对较少,这与中医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之谓很不相称。个别地区对中医药非遗传承工作支持和投入不足,导致一批传统中医药非遗项目逐渐流失、传统技艺面临失传,中医药非遗保护堪忧、传承乏力,发展更是举步维艰。

其次是中医药非遗传播意识淡薄,手段单一或滞后。与口头语言媒介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范围和持久性上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但相对于智能媒体时代各种新型媒体传播快速、范围更广的传播特点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播能力明显要落后很多,如在短时间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传播速度缓慢、传播通道单一等缺陷,在今天讲究效率的快节奏生活方式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传播的效果并不理想。公众对非遗项目的认知度、认可度、美誉度是非遗项目传承的基础。然而,公众对中医药非遗项目的认知度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作为传播主体的非遗项目的传播手段单一或滞后造成的。据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2020年一项专项调查显示,在天津市所有国家级和市级中医药非遗项目中,能主动利用权威媒体宣传科学权威的中医药非遗知识的仅不足10%;仅30%的项目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但其更新频率慢,爆款文章(阅读量1万+)很少,手段相对单一或滞后。

再次,对中医药非遗项目的认识有待提升,传承支持力度有待加强。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大规模城市化进程,诸多中医药传统技艺逐渐被现代化生产工艺代替,个别地区对中医药非遗传承工作支持和投入不足,导致一批传统中医药非遗项目逐渐流失、传统技艺面临失传、教育科研水平降低、传承人积极性受挫、人才梯队面临断层、传统技艺创新乏力。中医药非遗传承的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以师承教育为主的中医传承教育模式,与院校教育模式难以接轨,落入非主流教育的窘迫境地。一些中医药非遗传承人受到社会歧视,有的长期拿不到行医执照,有的陷入地下半地下困境,有的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个别地区中医药非遗保护堪忧、传承乏力,发展更是举步维艰。有的地方政府在促进中医药非遗项目传承传播方面定位不清,过于强调项目的经济属性,而忽略了其最重要的社会、文化属性。这一认识上的错位,导致中医药非遗项目的保护难以得到有序的、系统的开发,甚至鱼龙混杂。

中医药非遗保护传承与传播对策

对中医药非遗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系统性传承、有效地传播,关系到传统技艺的延续和发展,更关系到维护公众的健康,责任重大、刻不容缓。建议在注意保护同时加强中医药非遗项目的传播。

中医药非遗保护助推“文化强国”战略实施。促进完善中医药典籍、技术和方药名录,分阶段实施中医药非遗精品工程、经典项目,挖掘和传承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精髓。积极支持中医药相关项目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世界记忆名录,以及国家各级非遗名录体系,扩大传承人群。推进中医药非遗的活态传承,加强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的数字化、影像化、智能化记录。加大对濒危中医药非遗项目的抢救性保护,加大对中医药老字号品牌的保护,加大对中医药非遗项目保护传承的支持力度。中医药非遗保护与传播要站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高度,助推“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

要推进中医药非遗“大众传播”。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教育,推出一批精品中医药文化学堂、非遗讲堂、名人课堂,利用数字多媒体、移动互联网等多种终端开设“中医文化”课程,策划举办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文化活动,不断改进中医药文化传播机制。推进中医药非遗的活化展示,助力国家、地方及企业建设运行中医药古籍和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专业媒体、新媒体推出中医药非遗项目栏目,使更多群众了解。

重视中医药非遗项目国际化传播。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受历史文化、地理区位等因素的影响,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也存在差异。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对外传播面临着不小的难度。而对中医药非遗项目来说,由于涉及“医”与“药”的范畴,对海外公众来说,除了文化认知因素外,还面临着当地法规条文、行政政策等方面的影响。所以,突出中医药非遗项目的文化属性,挖掘非遗在思想领域、艺术领域、生活领域中的人类共同文化价值成为对外传播的应有之意。

制定中医药非遗差异化传播策略。研究针对中医药非遗项目种类,建立差异化、科学化传播策略,通过营造良好的中医药非遗保护社会氛围,逐步扩大传统医药(中医药)在各级非遗名录中的比例。探索如何建立全国中医药非遗项目传播平台,促进中医药非遗数据库、中医药博物馆、国家中医药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传播载体、公共文化平台的建设。探索设置中医药文化非遗项目传承专项资金,促进中医药非遗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中医药非遗项目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和开发、中医药数字文化产品的创作,加快中医药非遗项目产业基地和区域性非遗文化产业群建设。

建立非遗保护项目“立体化”传播路径。在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过程中,应该提高对传播的认识,把传播作为保护非遗项目的重要内容手段,让其发挥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弘扬、宣传、传承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公众中的知晓率、参与度,就要创新传播形式。针对传统医药的特点,在面向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学业背景的人群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增强传播互动性。比如举办“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把传统医药作为重要板块;广泛开展非遗项目进学校、进社区活动,为中小学生、社区老年群众搭建了解传统医药非遗项目的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度,让公众在互动中知道非遗、了解非遗、喜欢非遗,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组织策划一些有特色的活动,以活动促传播,以传播促参与,以参与促传承,促进中医药非遗项目更加普及。

拓宽传播手段。在移动互联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新的传播形态不断出现,网络直播、短视频、虚拟现实技术(VR)等新兴媒体为中医药非遗项目的传播带来无限可能。这些新的传播手段,丰富了表现形式,吸引了大量青少年群体的关注和参与,是中医药非遗项目不可忽视的传播平台。2019年,抖音等平台推出“非遗合伙人”计划,为非遗项目的网络传播做出了积极的尝试。中医药非遗项目也应该积极利用、拥抱移动互联网,借助这些传播平台,拓展项目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除了传播传统中医药非遗项目的介绍,还应该实现传播内容的“全链”传播,从项目开始的挖掘、整理过程,到项目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反映出的哲学思想、其内在的中华传统文化精华部分,乃至今后如何将既有的文化价值融入现时代文化体系中,都应该成为传播的主要内容。同时,传播过程中不仅要去记录非遗技艺本身,更要关注非遗项目的历史传承及背后有温度的“人”的故事,能够体现时代特色的、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故事与案例,使中医药非遗更鲜活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让公众在中医药非遗故事中看到的不仅是医药知识,更是文化传承。

天津中医药非遗保护传承与传播初现成果

近年来,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等主管部门十分重视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工作。2020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的要求,围绕“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年度活动主题,以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餐饮类非遗项目为重点,结合天津地方特色,策划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普及非遗知识,宣传健康生活理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中华传统医药文化专题展、“承古立新”天津传统医药项目技艺展、“仁者爱人”天津市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对话、“蒙以养正”非遗健康微视频展播、“不时不食”臻享非遗味道、“本草作用”生长壁纸等分别于6月5日、6月13日、6月15日、6月21日,通过“天津非遗中心”微信公众平台和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同步推送,让人民群众在非遗购物体验中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天津市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积极进行开展学校“双一流”建设,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组织传播学等专业师生团队开展中医药非遗相关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取得诸多成果。

主办天津市首届中医药非遗保护与传承论坛。组建中医药非遗保护传承联盟。在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天津市文化旅游局支持下,由天津市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发起,与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合作,于2019年10月15日在天津中医药大学召开了天津市首届中医药非遗保护与传承论坛暨非遗保护传承人座谈会。论坛期间,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天津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并成立了天津市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联盟,这是天津市中医药非遗保护传承值得记录的历史时刻。天津市1~4批共26个国家级和市级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与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益德成(天津)闻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卫东,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津沽脏腑推拿代表分享了传承经验;各位传承人和代表就中医药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过程中的经验、遇到的问题等进行了分享交流。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李治邦面向师生做了主题为“天津市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讲座。论坛的召开为天津市中医药非遗项目建立了交流、合作、共享平台,开启了非遗保护的新篇章。

展开相关学术研讨,刊发中医药非遗传承学术论文。天津中医药大学多次围绕课题召开学术研讨会,推动项目的学理化、专业化研究,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篇,从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新闻传播、中医药非遗保护传播现状、网民对中医药的态度及中医药非遗进校园等多角度探讨了新时代中医药非遗的传承与传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中医药新闻传播》发表于《新闻战线》2020年5月上,文章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研究了新媒体中有关中医药的信息发布情况,提出了未来提升中医药社会化传播效果,加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等策略;《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研究》发表于《新闻战线》2021年1月上,文章介绍了目前我国中医药非遗的传承保护现状,并对目前中医药非遗学术研究进行了汇总梳理,提出具体对策;《互联网用户对中医药态度的调查分析——以豆瓣小组为例》发表于《文化产业》2020年11月中,文章通过对经典社交平台、知识分享社区——豆瓣用户的问卷调查,提出Web2.0时代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应注重利用新媒体以及做好中医药非遗的网络宣传;《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推广策略探究》发表于《科技资讯》2021年4月刊,显示出当前中医药非遗进校园的必要性,探究了中医药非遗校园推广思路与策略:动员社会力量、拓宽传播渠道等。

在各类媒体开设专栏。探索中医药非遗大众传播。2019年以来,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师生团队40余人,对8项国家级、14项天津市市级及10项区级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了采访。并与天津市非遗保护协会合作,在《中国中医药报》《中老年时报》分别开设“天津市中医药非遗项目展示”“津沽中医药非遗”专栏,利用大众媒介展示非遗风采,传承中医药文化。专栏刊载媒体选取适当、定位准确,社会效果良好,很好地发挥了专业媒体、大众媒体在中医药文化传承方面的积极作用。

总之,天津市开展的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传播诸多研究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在学术研究、保护推动、史料发掘留存、非遗项目的现代化、大众化传播方面均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国家级、省部级张婷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录音录像等资料抢救性挖掘尚未开展,中医药非遗保护涉及的各个主管部门协同推动的机制尚待完善等。

正如“人民英雄”张伯礼院士指出的,要真正把中医药非遗项目传承好、保护好、传播好,任重道远,要各方齐心协力,让中医药非遗项目“活起来”。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