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2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五   
柯凡:昆曲“入遗”二十年来理论研究情况综述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 作者:柯凡 创建时间: 2022.03.11 14:23:00

【摘要】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理论研究随之掀起热潮。近20年来,昆曲理论研究取得了丰赡的成果。考察近20年昆曲相关文章、图书、学位论文、学术活动等,可以看到昆曲理论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昆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愈加紧密,昆曲研究愈加关注当下,昆曲的传承与发展、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转化等问题依然是人们讨论的重点。同时,昆曲文献、史料的搜集整理一直没有停歇,昆曲知识的普及和艺术的宣传推广更加深入人心。昆曲研究力量在壮大,越来越多中青年学者投入到昆曲理论研究中来。而在研究方法上,传统史论研究仍是主要方法,田野考察、口述史学等方法则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21世纪;昆曲;理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代昆曲理论研究一方面附丽于戏曲史、文学史的研究,另一方面在1956年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①之后便走上独立自觉的道路。20世纪50、60年代是昆曲研究的积累期,一批昆曲老艺人的谈艺录、回忆录成为当代昆曲口述史学研究的最早成果;20世纪80、90年代,学术界提出“昆剧学”的概念,昆曲研究逐渐立体化、体系化。21世纪以来,随着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昆曲的生态环境、生存现状有了很大的改善,越来越多理论研究者关注昆曲,取得了丰赡的成果。昆曲研究愈加关注当下,视野更加开阔,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昆曲的传承与发展、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转化等问题依然是人们讨论的重点。同时,昆曲文献、史料的搜集整理一直没有停歇,昆曲知识的普及和艺术的宣传推广更加深入人心。昆曲研究力量在壮大,越来越多中青年学者投入到昆曲理论研究中来。传统史论研究仍是主要研究方法,田野考察、口述史学等方法则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报刊文章

在《中国知网》上检索2001年5月18日至2021年5月18日20年间发表的以“昆曲”为主题的各类文章(含期刊、报纸、会议等),出现了10589条结果。而上一个20年,即1980年5月18日至2000年5月18日的同主题文章,检索结果为1185条。可见在数量上,近20年是上一个20年的10倍之多,增速惊人,数量可观。

搜索近20年以“戏曲”为主题的文章,出现了101071条结果,说明约每10篇戏曲类文章中就有1篇是谈昆曲的;搜索近20年以“京剧”为主题的文章,出现了28461条结果,说明约每10篇戏曲类文章中就有2.8篇是谈京剧的。其他剧种的情况,笔者没有做过这样的统计,但它们在戏曲类研究文章中的比重应该不会超过京剧和昆曲。

以上数据能够大致说明,近20年来,昆曲的受关注度虽然不及群众基础更为广阔深厚的京剧,但是昆曲十分迅速地吸引了理论界、舆论界的大量目光,在中国戏曲剧种多元格局中彰显出了重要地位。

人们一方面对昆曲的现状予以热切关注,另一方面继续在古典戏曲中探索昆曲理论。

对昆曲现状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对当下昆曲改编、新编剧目进行评论,如《呈现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评昆曲〈红楼梦〉的经典化实践》②《昆曲〈红楼梦〉唱腔音乐创作漫谈》③《继承传统戏的新收获——谈昆曲〈景阳钟变〉》④《一次传承中的谨慎尝新:新编历史昆剧〈景阳钟变〉》⑤等,对本年影响较大的剧目进行优劣评判并由此阐发对昆曲传承和创新问题的看法。二是结合整个戏曲发展的现状,指出戏曲在人才培养、继承传统、舞台大制作等方面的得失,对包括昆曲在内的戏曲发展提出建议,对于当代昆曲理论的构建和昆曲的生存发展有所裨益,如《当代中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戏曲传承与发展方略》⑥《戏曲何为》⑦《当代戏曲创新应以继承为根基》⑧等,其中,许多戏曲理论观点虽然并非专门针对昆曲而阐发,但是对于昆曲的发展却有切实指导意义。

对古典戏曲中的昆曲进行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戏曲史研究,如《碧蕖馆旧藏名伶手录重订昆曲曲谱身段谱述》⑨《〈纳书楹曲谱〉的戏曲批评观》⑩《吴伟业〈秣陵春〉传奇作期新考》⑪《〈宝剑记〉在明代的传播》⑫《国家图书馆藏〈听春新咏·昆部〉及其史料价值》⑬等,多集中于作家、作品的考证和重新解读,其中不乏新材料的发现。古典戏曲理论方面的成果则有《明清戏曲理论的建构》⑭《整一·中和·意境——明清戏曲创作结构论的美学追求摭谈》⑮等,对古典戏曲(主要是昆曲)的叙事性、舞台特性和创作技法予以深入探索。

二、出版的图书

进入21世纪,戏曲史、文学史中对昆曲所进行的研究,数量巨大,而且,昆曲研究已日益显示出独立的地位,仅就昆曲图书来看,新世纪的昆曲研究一度掀起高潮。

昆曲图书大致有这样几类:一是昆曲文献、史料的搜集整理,如《俞振飞书信选》⑯《红豆馆拍正词曲遗存》⑰《张充和手钞昆曲谱》⑱《昆曲日记》(修订版)⑲等。

二是昆曲史著作。这类著作融知识性、普及性于一体,侧重对昆曲的命运进行历史回顾和未来展望,对昆曲的艺术特点进行阐释和宣传,对昆曲的优秀作家作品进行介绍和导赏,有的还附有大量珍贵、美丽的图片,对于昆曲的宣传普及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寻梦六百年:昆曲盛衰史探幽》⑳《中国昆曲》㉑《苏州昆曲》㉒《中国昆曲艺术》㉓《昆曲》(郑雷著)㉔《昆曲发展史》㉕《浙江昆曲史》㉖《昆曲欣赏》㉗《昆曲》(俞为民著)㉘《白先勇说昆曲》㉙《中国昆曲二十讲》㉚等,不胜枚举,成果丰富,形式多样。

三是关于昆曲中某一专题的理论研究,如《清代北京戏曲演出研究》㉛以丰富的戏曲史料,从戏曲演出角度展示了清代北京花雅争胜背景下昆曲和其他诸腔的演剧组织、演出剧目、演员等情况;《疏影幽兰——中国昆曲的当代传承与发展》㉜从剧目建设、舞台艺术、理论研究等方面梳理、论述了昆曲在当代的生存与发展;《品兰探幽——昆剧导演之路》㉝凝结了沈斌先生从艺50多年来对于戏曲表导演等方面的创作体会。值得一提的是,丁修询撰写的《昆曲表演学》㉞对昆曲的演剧方法、表演程式及特性等进行了系统阐述和理论提炼,在“昆曲学”的体系化构建和昆曲表演艺术的理论提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昆曲丛书和辞书、工具书的出版。这类成果的问世,说明新世纪的昆曲研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体现出昆曲研究力量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中国昆曲精选剧目曲谱大成》㉟《中国昆曲大辞典》㊱,中国艺术研究院承担的“昆曲与传统文化研究丛书”(全10册)㊲等,都体现了国家在昆曲理论研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引人瞩目的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承担实施、王文章主编的《昆曲艺术大典》㊳。该大典历经十余年编纂,于2016年12月在京首发,所收内容为明代中叶以来600多年间昆曲最重要的文字文献、谱录文献、图片资料、音像资料文献、昆曲传承人的文化遗存等。其中,明清及近代有关昆曲艺术的理论典籍、史料文献、谱录文献等是最重要内容。全典版面字数约为9005万字,其中,整理编纂文字文献2230多万字,影印文献396种(套)7万多面,图片6000多幅,录音120多小时,录像400多小时。成书149册,包括《历史理论典》15册、《文学剧目典》14册、《表演典》36册、《音乐典》73册、《美术典》8册、《音像集成》两册(含音视频硬盘1套)、《索引》1册。2010年起,由谢柏梁主编的“中国京昆大型艺术家传记丛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等陆续出版,其中,包括《雅部正音  官生魁首:蔡正仁传》㊴《大武旦:王芝泉》㊵《夜奔向黎明:柯军评传》㊶等数十册,对众多京剧和昆曲表演艺术家的艺术生涯、艺术特点、艺术经验进行回顾总结,既有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也有正在舞台上发挥中坚作用的中青年表演艺术家,尤其注重对新资料、新人物的发掘和记录,为戏曲口述史和戏曲当代历史留下了鲜活生动的文献资料。朱栋霖主编《中国昆曲年鉴》㊷于2020年出版,是一部关于中国昆曲的资料性、综合性年刊,逐年记载中国昆曲的保护传承发展的状况,它以学术性、文献性、资料性、纪实性为宗旨,不仅记录了年度中国昆曲的保护传承工作和基本情况、各昆曲院团的艺术和相关活动,还记录了年度昆曲进展,并聚焦年度昆曲热点,展示了年度昆曲成就。《昆剧志》㊸是中国“昆曲学”研究课题成果之一,以志书形式记载自昆剧形成以来的史实,包括剧目、演艺、音乐、舞美、机构、场所、图书、传记、大事记等,是一部具有很高文献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中国昆剧志书。

可以看到,昆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反映了昆曲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积累,理论工作者完全可以在这个富矿中挖掘出有价值、有意义的理论宝藏。另外,名家评传和工具书用口述史、编年史的方式记录、研究当代昆曲的发展状态,实则是突破以往以考据学作为研究昆曲历史的主要方法,综合运用了田野考察、口述史学研究方法对当代昆曲予以观照,因而一定程度上具有更新戏剧史观和方法论的意义。研究昆曲,不仅是为了厘清其历史脉络,而且是为了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当今昆曲的生存发展提供思路。自20世纪80年代昆曲被视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以来,昆曲研究长期存在“厚古薄今”的现象,鲜有研究成果系统地论述昆曲在近、现、当代的生存状况和发展面貌。随着人们对当代昆曲人物、历史的关注以及近现代昆曲史料的发掘利用,昆曲的全面研究正在取得重要进展。

21世纪的昆曲理论研究不乏真知灼见,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昆曲理论研究越来越注重对现实的反思,但是昆曲理论对于艺术实践的指导作用并未完全凸显,其学理性也有待增强。对于个别作品和具体现象的描述、评论固然重要,但透过现象找到本质,提炼昆曲艺术、文化之规律将更有益于我们反思历史、正视现实、把握未来。

三、学位论文

值得欣喜的是,高等教育系统中出现了一批研究昆曲的青年学子,他们以昆曲为观照对象,撰写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为昆曲的理论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

这方面的硕士学位论文主要有《〈牡丹亭〉在昆曲舞台上的流变》㊹《昆曲:百年传承的回顾与思考》㊺《昆曲表演艺术的形式特征》㊻《苏州昆剧服装艺术探微》㊼《中国近现代昆曲曲社研究》㊽《昆曲与〈申报〉研究》㊾等;博士学位论文主要有《昆剧舞台美术源流考》㊿《昆曲与近世江南社会生活》51《〈牡丹亭〉的传播研究》52《昆曲在北方的流传与发展》53等。论文研究对象包括了南、北方昆曲史,昆曲舞台演出、曲社、表演艺术特征、昆曲服装、舞台美术、报业传媒等,“近现代”这一长期未被重视而近年渐入视野的时间段中,不少论文已经论及当代昆曲的发展情况。而近年正在进行的一些课题,如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戏曲剧种体系现状与发展研究”等,凸显昆曲作为古典戏曲艺术体系的特点,也说明昆曲的理论研究已经突破了昆曲文学的界线,延伸到昆曲音乐、舞美、表演等领域,使昆曲作为综合性舞台艺术和动态文化传承的特征更加鲜明。

可以说,21世纪以来,昆曲辞书和大型丛书的撰述、青年研究群体的出现,反映出昆曲在群体智慧的集结下,正在体系化建设上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四、学术活动

历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举办期间都会召开昆曲相关研讨会,集中探讨昆曲的生存发展和理论建构相关问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昆剧与古琴研究会也举办过多次学术研讨会,广泛吸引了海内外专家学者参与,反映了当前昆曲界的普遍声音和最新研究成果。关于昆曲的传承与发展、人才培养、剧目建设、表演艺术、对外交流等议题,都是近20年来昆曲界讨论的热点与焦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等院校中常设昆曲课程,还往往结合昆曲演出举办知识讲座,对昆曲在青年知识分子中的传播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说,关于昆曲的传承和发展问题的研讨将会一直伴随着昆曲而存在,在昆曲的不同生存状态和发展阶段,与此相关的理论重点、热点也会随之发生转移与变化。

五、20年来昆曲理论研究的特点

(一)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昆曲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成为昆曲发展进程中的优良传统。进入新世纪,党和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积极引导,极大改善了昆曲生存环境,昆曲剧目的保护、传承,人才培养与理论评论相互促进,学术界对昆曲关注程度进一步加深,演艺界对于艺术理论指导进一步重视,演艺界与学术界广泛合作,加强了昆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相关文化政策和昆曲理论研究相结合。2001年,昆曲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文化部为此专门召开了“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座谈会”,根据原有的对昆曲的保护政策,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保护、继承、创新、发展”的昆曲工作“八字方针”,制定实施一系列规划和措施,极大地提振了昆曲界的士气。在加强艺术实践、促进剧目创作和人才培养的同时,为了鼓励昆曲理论研究,文化部决定于2001年12月12日在苏州成立“中国昆曲研究中心”,与历届中国昆曲艺术节呼应,举办“中国昆曲国际艺术研讨会”,持续出版《中国昆曲论坛》专刊,汇集昆曲历史、理论、音乐、声腔、表演、剧目、评论等各角度论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昆曲阶段性研究成果。2005年,文化部和财政部共同发起了“国家昆曲抢救、保护、扶持工程”,主持出版了“昆曲与传统文化研究丛书”54(全10册),以昆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为切入点对昆曲进行多方位学术研究,例如昆曲与文人文化、昆曲与明清社会、昆曲与明清乐伎、昆曲与人文苏州等,同时,从昆曲的创作理论、昆曲表演艺术论、昆曲的传播流布、20世纪前期昆曲研究等角度专门论述昆曲相关问题,以《中国的昆曲艺术》一书从整体上观照昆曲的历史、文学、艺术、文化、现状、理论和演员。可以说,整套书融学术性、普及性与一体,呈现了昆曲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拓展了昆曲理论领域的广度,提升了昆曲体系化研究的水平。“昆曲艺术家传记文献丛书”也是“国家昆曲抢救、保护、扶持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该丛书包括《大武生:侯少奎昆曲五十年》55《巾生巾世:岳美缇昆曲五十年》56《楚辞兰韵:李楚池昆曲五十年》57和《青出于蓝:张继青昆曲五十五年》584部,对新中国培养的一代昆曲艺术家艺术生涯和艺术经验进行总结,集中而生动地呈现他们为昆曲事业做出的贡献。2015年起,“国家昆曲抢救、保护、扶持工程”被纳入“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其工作重点转移到优秀传统剧目的抢救继承和昆曲人才培养上。2017年12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截至2015年8月31日,全国共有348个戏曲剧种。为进一步加强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的分析、转化与利用,从理论层面全面展现我国戏曲剧种历史发展、艺术遗产和现实状态,文化和旅游部从2018年开始组织编撰《中国戏曲剧种全集》,计划以350册的规模全面展现中国戏曲现存348个剧种以及木偶戏、皮影戏的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和生存现状,昆曲被视为“百戏之祖”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也将在中国庞大的剧种体系和多样化的文化生态中得以凸显。

纪念演出、庆典活动与学术活动联合开展。昆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后,中央及地方政府、昆曲院团和戏曲研究机构通力合作,举办了昆曲演出和学术研讨兼为一体的纪念或庆典活动。如2001年6月,北京市文化局和北方昆曲剧院连续举办了三天的纪念会、展览演出和学术研讨会,隆重祝贺昆曲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暨北方昆曲剧院建院44周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及其他戏曲研究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围绕昆曲的定位,昆曲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昆曲学的建立,北方昆曲剧院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中央及地方政府也积极支持昆曲院团、昆曲研究机构的活动,形成政府、演艺人员、专家学者三方力量为昆曲传承与发展共同合作的格局。如2005年4月8日至11日,为纪念昆曲表演艺术家王传淞诞辰100周年和昆曲《十五贯》晋京献演50周年,文化部艺术司和浙江省文化厅在杭州举办了“全国昆曲名丑名剧展演活动”。浙江昆剧团“世、盛、秀、万”四代昆曲传人在浙江音乐厅共同演绎了《十五贯》作为开场戏。活动期间,全国的昆曲专家、学者齐聚杭州,就“昆丑”舞台艺术的特色和成就等展开学术研讨。同年6月,纪念活动移师香港地区和中国台湾。2007年5月,由四川省文化厅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川昆抢救继承展演暨中国地方戏与昆曲论坛”在成都举行。这是川剧史上第一次川昆专场演出,共演出《坠马》《巧配》《文武打》《醉打》《议剑献剑》《醉隶》等十余出传统川昆折子戏。展演期间召开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川昆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探索。从2000年开始,文化部主办中国昆剧艺术节,三年一届、常办常新,将昆曲创作成果展示与昆曲理论研讨密切结合,备受海内外观众的欢迎和喜爱。多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以及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等科研机构、高校和社会团体,通过与演艺界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展演活动和编辑出版书籍等方式,推动了昆曲理论研究和文化传承。

新剧目的创演和研讨结合紧密。在海峡两岸和香港地区引起极大反响的青春版《牡丹亭》,其演艺和创作人员几乎每演一次就举办一次研讨会,广泛听取理论界意见,不断对剧目、舞台艺术等进行精益求精的修改。在演艺人员和学术人员的努力下不断改进,不少剧目即使在获奖以后,也未固步自封,而是继续吸取各方面意见,逐步打磨锤炼,从而成为当代昆曲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意味丰富的精品力作。

昆曲理论为昆曲的舞台实践做了理论高度的宣传,无形中增加了昆曲的影响力。理论界既对具体剧目提出中肯的建议,又由剧目本身出发,以更广阔的视野探寻昆曲在当代的生存和发展。昆曲理论对昆曲实践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任何理论和实践都不可能脱离特定的时代背景。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及其具体表现方式是有差异的。20年来,昆曲艺术的生存状况促使理论研究者提出新的观点和构想;昆曲理论逐渐具有了戏曲、文学理论之外的独立性,它对艺术实践产生的直接指导作用明显增强。

(二)海峡两岸和香港地区亲密合作,共同推动昆曲理论发展

21世纪以来,海峡两岸和香港地区昆曲界加强沟通与合作,上海昆剧团、北方昆曲剧院、江苏省昆剧院等院团多次派出知名演员为中国台湾的昆曲院团授艺讲课。双方在艺术创作、人才培养、表演艺术传承等方面开展了频繁与密切的合作,大陆艺术家到中国台湾授课、担任艺术指导,中国台湾导演到大陆执导作品,两岸人才在跨地区、跨领域交流合作中增强了对于昆曲的认知与认同,推动了艺术创新,促进了昆曲的传承与传播。

海峡两岸和香港地区学术资源相互生发与补充。2002年,中国台北出版了洪惟助主编的三部大型著作:《昆曲辞典》《昆曲演艺家曲家及学者访问录》《昆曲研究资料索引》。它们与南京大学吴新雷主编的《中国昆曲大辞典》59相互补充,促进了昆曲研究的发展。同时,海峡两岸和香港地区的学者、研究机构、出版机构等相互合作,出版图书或刊登论文,为昆曲的当代生存和发展营造了一个热闹的学术环境。2005年,曾永义总策划出版了一套戏曲研究丛书,包括了海峡两岸和香港地区学者的戏曲论著。其中,不乏有关昆曲的研究,如邹元江《汤显祖新论》60,陆萼庭《清代戏曲与昆曲》61,王永健《昆腔传奇与南杂剧》62等。其中,蔡欣欣《台湾戏曲研究成果述论(1945—2001)》63中所列诸多专题对于学者了解中国台湾方面的昆曲研究大有帮助。海峡两岸和香港地区加强学术交流,著书立说,充实了昆曲理论研究,为当代昆曲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三)高校研究机构

1. 中国台湾与香港地区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于1998年7月成立,积极推广昆曲艺术,多次邀请大陆昆曲名家赴港演出及讲座,并将这些活动纳入其昆曲传习计划中。从2001年7月至今,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已经陆续邀请林为林、汪世瑜、王奉梅、石小梅、柯军、侯少奎、王芝泉、梁谷音、张寄蝶、张志红、刘异龙、黄小午、岳美缇、计镇华、蔡正仁等到港讲课,介绍他们的代表剧目以及各行当的艺术特点等。中国台湾文化界亦积极推行昆曲传习计划,长期邀请大陆表演名家赴台讲学,并为中国台湾戏曲演员及昆曲爱好者教授昆曲身段、演唱,普及昆曲知识等。

台湾传统艺术中心昆曲班、台湾复兴戏校、台湾艺术学院、台湾戏曲专科学校等都曾邀请中国大陆昆曲演员,进行融艺术表演和讲座为一体的综合教学活动。

2.苏州大学中国昆曲研究中心

中国昆曲研究中心于2001年12月由苏州市人民政府和苏州大学联合创建,依托大学科研力量和昆曲博物馆的馆藏资源,积极发起或参与各类昆曲保护弘扬活动,编辑出版学术刊物《中国昆曲论坛》,举办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大力向高校以及中小学师生推介传播昆曲;建设“中国昆曲”网站,面向海内外宣传昆曲的历史文化价值;研究昆曲传承发展的思路和策略等。2005年8月,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领导小组确定该中心为苏州市“昆曲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3.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成立于2013年6月,由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荣退教授、著名作家、青春版《牡丹亭》总策划人白先勇倡导建立,是致力于北京大学的昆曲教育,推动昆曲在高校的传承、发展与学术研究的校级科研机构。该中心长期开设北京大学本科生通选课程《经典昆曲欣赏》,邀请全国著名的昆曲学者及艺术家授课,促进了昆曲在北大的传承与推广。从高校为依托的综合性昆曲传承和研究机构为昆曲理论研究培养了后续力量。

六、余论

从以上昆曲研究成果来看,近20年来,关于昆曲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成就,主要基于人们对昆曲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明确的定位。昆曲在600年的发展旅程中,形成了深厚的艺术、文化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昆曲的教育功能得到重视,昆曲一度成为传达政治意识的最好工具。改革开放以后,昆曲的“载道”身份弱化,其文学内涵和艺术价值受到关注。但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昆曲不得不在商业竞争中艰难挣扎。进入21世纪,随着昆曲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同,人们将昆曲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进行重新审视,意识到昆曲不仅仅是一种精湛的艺术,而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人们对昆曲的定位逐渐明确、综合、科学。

面对昆曲在现代社会的复杂生存状况,人们开始从保护民族文化的高度来关注昆曲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安葵《保护昆曲的途径和心态》64《给昆曲以明确定位——纪念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五周年》65等文章均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给昆曲以明确定位,并探讨了昆曲在当代的保护继承和革新发展的关系。作者对新世纪以来政府部门、昆曲院团、研究机构等方面做出的成绩给予肯定,同时又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昆曲濒临消亡危险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由于保护和振兴昆曲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所以还很难说昆曲的状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66,“昆曲的文化根底是很深厚的”67,但是“它的生命又是脆弱的”68,因此,对昆曲这项民族文化进行长期、有效的保护、继承、革新、发展需要国家和全社会的共同支持。昆曲的定位和保护问题同样受到港台学者的关注。香港学者郑培凯《昆曲在21世纪的文化定位》明确指出,“昆曲在21世纪的定位,绝对不是大众文娱,而是国宝级的阳春白雪,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所系,是现代中国人所需要寻回的精神的根”69。因此,教育下一代认识昆曲的价值和地位至关重要。中国台湾学者曾永义在为《昆曲辞典》所写的总结性文章《从昆腔说到昆曲》中说:“昆腔曲剧已被人类列为必须保存的共同文化遗产,我们作为中国人,焉能不予以重视而努力薪传。”70可见,海峡两岸和香港地区虽然在社会语境上有所差别,但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地位的理性认识,大家对于昆曲的历史定位是一致的。

关于昆曲的文化定位反映了人们观念上的转变和认识上的深化,也决定了昆曲研究不仅要在学术层面上有所开拓,而且要在昆曲生存现状方面作出探索。如何传承和发展昆曲,如何处理保护继承和革新发展的关系,一时成为社会各界人士讨论的焦点。刘文峰《昆曲的历史定位及保护与利用》71,戴平《保护昆曲遗产之我见》72《从明清家班的历史经验看当下昆曲的保护和发展》73《也谈中国昆曲作为“文化遗产”的保存问题》74《关于昆曲的保护、扶持和振兴》75《昆曲,是抢救?还是创新?——为纪念徐凌云先辈诞生120年而作》76《昆曲的生产自救与剧目创新》77等,对昆曲的继承和创新问题各抒己见,在论争中加深了对昆曲现状和未来的思考。

尽管昆曲理论越来越注重对现实的反思,但尚未形成体系。一方面,从纯学术的角度来说,昆曲理论研究尚需深化。对于个别作品和具体现象的描述、评论固然重要,但因此而提炼出来的昆曲艺术、文化之规律更有益于我们反思历史,正视现实,把握未来。另一方面,从昆曲理论对艺术实践的指导作用来看,昆曲理论也亟待科学化与体系化。瞻岩、王永健、丁修询等人提出的建立“昆剧学”的构想,正是这种现实的真切反映。21世纪以来,极具学术价值的大型辞书出版,大量密切关注昆曲现实处境的论文发表,正在为昆曲理论的学术性和体系化添砖加瓦。昆曲的理论建设同昆曲的前途一样,是充满希望的。


注释:

①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N]. 人民日报,1956-05-18.

②施旭升. 呈现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评昆曲《红楼梦》的经典化实践[J].福建艺术,2012(6):14-16.

③朱维英.昆曲《红楼梦》唱腔音乐创作漫谈[J]. 福建艺术,2012(6):17-18.

④王评章. 继承传统戏的新收获——谈昆曲《景阳钟变》[J]. 福建艺术,2012(5):23-24.

⑤叶骅. 一次传承中的谨慎尝新:新编历史昆剧《景阳钟变》[J]. 上海戏剧,2012(7):6-7.

⑥朱恒夫. 当代中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戏曲传承与发展方略[J]. 艺术百家,2012(6):46-53+113.

⑦张炼红. 戏曲何为[N]. 文汇报,2012-08-27.

⑧胡薇. 当代戏曲创新应以继承为根基[N]. 中国文化报,2012-10-30.

⑨戴云. 碧蕖馆旧藏名伶手录重订昆曲曲谱身段谱述[J]. 戏曲艺术,2012(4):27-32.

⑩艾立中.《纳书楹曲谱》的戏曲批评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1-21.

⑪郭英德. 吴伟业《秣陵春》传奇作期新考[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67-74+157.

⑫王军明.《宝剑记》在明代的传播[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69-74.

⑬谷曙光. 国家图书馆藏《听春新咏·昆部》及其史料价值[J]. 文献,2012(2):88-93.

⑭万曙. 明清戏曲理论的建构[J].文艺研究,2012(8):85-95.

⑮陈建平. 整一·中和·意境——明清戏曲创作结构论的美学追求摭谈[J]. 戏曲艺术,2012(3):50-53.

⑯俞振飞,唐葆祥,等. 俞振飞书信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⑰爱新觉罗·溥侗. 红豆馆拍正词曲遗存[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⑱张充和. 张充和手钞昆曲谱[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⑲张允和. 昆曲日记[M]. 修订版.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⑳陈益. 寻梦六百年:昆曲盛衰史探幽[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㉑李晓. 中国昆曲. [M]. 上海:百家出版社,2004.

㉒周秦,谢振东. 苏州昆曲[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

㉓吴新雷,朱栋霖. 中国昆曲艺术[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㉔郑雷. 昆曲[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㉕胡忌,刘致中. 昆曲发展史[M]. 北京:中华书局,2012.

㉖徐宏图. 浙江昆曲史[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㉗柯凡. 昆曲欣赏[M]. 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13.

㉘俞为民. 昆曲[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㉙白先勇. 白先勇说昆曲[M].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18.

㉚骆正. 中国昆曲二十讲[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㉛范丽敏. 清代北京戏曲演出研究[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㉜柯凡. 疏影幽兰——中国昆曲的当代传承与发展[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

㉝沈斌. 品兰探幽——昆剧导演之路[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8.

㉞丁修询. 昆曲表演学[M]. 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

㉟全国政协京昆室. 中国昆曲精选剧目曲谱大成[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㊱59吴新雷. 中国昆曲大辞典[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㊲陈晓光. 中国艺术研究院. 昆曲与传统文化研究丛书[M].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㊳王文章. 昆曲艺术大典[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6.

㊴谢柏梁,钮君怡. 雅部正音官生魁首:蔡正仁传[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㊵张泓. 大武旦:王芝泉[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㊶顾聆森. 夜奔向黎明:柯军评传[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㊷朱栋霖. 中国昆曲年鉴[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

㊸王永敬. 昆剧志[M].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5.

㊹金鸿达.《牡丹亭》在昆曲舞台上的流变[D]. 上海戏剧学院,2001.

㊺舒永治. 昆曲:百年传承的回顾与思考[D]. 苏州大学,2002.

㊻冷桂军. 昆曲表演艺术的形式特征[D]. 苏州大学,2002.

㊼束霞平. 苏州昆剧服装艺术探微[D]. 苏州大学,2005.

㊽娄晶汝. 中国近现代昆曲曲社研究[D]. 苏州大学,2012.

㊾李峰. 昆曲与《申报》研究[D]. 苏州大学,2012.

㊿管骍. 昆剧舞台美术源流考[D]. 苏州大学,2006.

51朱琳. 昆曲与近世江南社会生活[D].苏州大学,2006.

52王燕飞.《牡丹亭》的传播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5.

53朱俊玲. 昆曲在北方的流传与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54昆曲与传统文化研究丛书[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

55侯少奎,胡明明. 大武生:侯少奎昆曲五十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56岳美缇. 巾生巾世:岳美缇昆曲五十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57张富光. 楚辞兰韵:李楚池昆曲五十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58朱禧,姚纪焜. 青出于蓝:张继青昆曲五十五年[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60邹元江. 汤显祖新论[M]. 台北:“国家”出版社,2005.

61陆萼庭. 清代戏曲与昆曲[M]. 台北:“国家”出版社,2005.

62王永健. 昆腔传奇与南杂剧[M]. 台北:“国家”出版社,2006.

63蔡欣欣. 台湾戏曲研究成果述论(1945—2001)[M]. 台北:“国家”出版社,2005.

64安葵. 保护昆曲的途径和心态[N].文艺报,2005-06-16(3).

65 66 67 68安葵.给昆曲以明确定位——纪念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五周年[J]. 戏曲研究,2006(2):1-10.

69郑培凯. 昆曲在21世纪的文化定位[J]//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0洪惟助.昆曲辞典:上[M].台北:“国家”出版社.2002.

71刘文峰. 昆曲的历史定位及保护与利用[J].艺术百家,2002(4):32-33.

72戴平. 保存昆曲遗产之我见[J].戏剧艺术,2004(3):44-55.

73杨惠玲. 从明清家班的历史经验看当下昆曲的保护和发展[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5(1):36-44.

74解玉峰. 也谈中国昆曲作为“文化遗产”的保存问题[J]. 戏剧艺术,2005(1):52-61.

75汪人元. 关于昆曲的保护、扶持和振兴[J].艺术百家,2005(5):6-8.

76胡忌. 昆曲,是抢救?还是创新?——为纪念徐凌云先辈诞生120年而作[J]. 戏剧艺术,2005(4):4-15.

77于平. 昆曲的生产自救与剧目创新[N]. 文艺报,2005-06-16(3).


▼ 作者简介:

柯凡,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戏曲史论、当代戏曲、昆曲。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