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4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七   
郝庆军:发掘千年瑰宝,传递创新秘钥——解读“国五批”传统医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 作者:郝庆军 创建时间: 2022.10.20 14:54:00

【摘要】45个传统医药类代表性项目入选“国五批”名录,体现出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国家战略,呈现出传统医药非遗保护的某些规律性特征以及近年来中医药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思路。非遗保护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和学术研究界推动中医药国家战略和传统医药类非遗保护,应加强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脱贫地区的关注,结合发掘和整理中华传统医药宝库中的精华、精髓、经典,以非遗保护促进推进中医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关键词】“国五批”名录;传统医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国家战略;问题与启示

2021年5月,国务院以国发〔2021〕8号文件的形式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以下简称“国五批”),可以说是非遗保护领域的重大事项,带有全局性、指导性和导向性意义,值得认真解读和分析。鉴于非遗项目数量众多,门类各异,为方便叙述,按照“名录”划分的十大类分开解读。本文主要对“国五批”名录中45个传统医药类代表性项目进行概观性分析,旨在对这些项目入选背后所体现出的中医药事业国家战略,传统医药非遗保护的某些规律性特征,以及对近年来中医药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思路进行学理性探究,以期对非遗保护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和学术研究界给予某些启示和助益。

引言:入选“国五批”传统医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导向性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日益重视,将中医药学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①。习近平总书记经常深入中医药企业和生产基地调研考察,多次对发展中医药事业做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我国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指明方向,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与此同时,继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后,党中央和国务院于2019年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国上下形成保护传承中医药,大力发展中医药的浓厚氛围。尤为重要的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中医药行业全面参与,积极作为,在防疫治疗中发挥了其独特而显著的作用;加之在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目标过程中,许多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传承人及其保护单位担当作为,表现突出,备受好评②。在此背景下,2021年5月国务院公布的“国五批”中,传统医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入选情况便引人注目。换言之,在全社会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的情势下,“国五批”公布的名单中,哪些传统医药类项目入选,入选项目的情况如何,项目的代表性和导向性怎样,这些问题备受各界关注,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国五批”公布以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就其在社会各方的反应和评价而言,综合通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入选项目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程度和发展方向。综合一段时间的社会反响看,中医药学界和中医药实践领域对此次入选的11项45个项目,无论是进入名录的项目数量,还是入选的中医药项目本身,普遍比较认可和满意。中医药行业的重要媒体《中医健康养生》杂志报道,很多权威专家和政府官员看到这份名单,认为“在国家中医药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之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已经建立起了相对比较完整的传统医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体系。……从申报地区或单位数量来看,传统医药类项目在这次十大门类的排行中位列第四,紧跟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民俗这三大类之后,这也体现出各方对传统医药项目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③。

的确,单单从入选数量上看,“国五批”传统医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在十大类中居第四位靠前位置。尽管“国五批”没有新增项目,但45个扩展项目在数量上远远超过曲艺(20个)、民间文学(21个)、传统戏曲(28个)、传统音乐(30个)、传统舞蹈(32个)和传统体育、游艺竞技和杂技(42个)等其他六类。纵向来看,“国五批”仅仅比“国四批”的48个少3个项目,远远超过第一批的13个、第二批的40个和第三批的36个。这不得不说传统医药项目在“国五批”名单中的比重和分量还是比较重,呼应了党和国家对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重视程度,也体现了社会各界对中医药学和中医药行业发展的热切期待。当然,“国五批”传统医药项目不只是从数量上占优势,更主要的是项目本身和项目质量也全面体现国家意志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这一点容后详论。

其次,入选项目对中医药非遗保护和传承以及此行业的发展有导向性意义。“国五批”项目名单公布不久,便有学者根据“国五批”公布的项目名单,开始有意识地开展传统医药非遗保护传承的进一步下沉工作的研究,尤其是对省级、市级中医药非遗保护做出分析并提出建议。比如,李芸通过对江苏省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的分布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后,结合“国五批”项目的分布情况认为,目前非遗中医药项目范围不断扩大,传承和保护普遍得到重视,尤其是一些名医名药和社会影响力大的中医药项目进入名单,在行业内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对地方上出现的新情况表示也应该得到重视:“大量医著、孤本散失在民间,难以搜集和整理;较多秘方、验方没有得到开发利用;没有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民间传统中医药大多单打独斗,规模有限,无力扩张,一间屋子的住宅堂屋做诊室的很多。目前通过家传师授的医学名传人已不多,如何扩大传统中医药影响、如何培养医学传人、如何提高中医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范围是当务之急。”④

其实,这位学者所说的“当务之急”,正是非遗保护的关键所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是非遗保护的核心要义和基本前提,将那些散遗流失在民间的孤本秘方用政府的力量搜集整理,发掘应用,使其发扬光大,泽被后人,正是非遗保护工作的主旨和主业。如果政府不主动做这件事情,民间有心无力,企业有力无心,只有党和政府从社会发展长远考虑,从民族复兴大局着眼,才有能力、有办法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这些濒临消失的优秀中医药文化传统接续起来,传承下去。许多专家学者和中医药传承者看到“国五批”的这份名单,普遍觉得这些项目确实体现了保护的真义,也体现了当前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点方向。这一点也在下面有关讨论中进一步论述。

再次,尽管总体上各方面比较满意,但也有专家认为,从党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程度和近年来中医药发展的活力来看,入选的数量还是少了些。比如,朱德明认为:“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传统医药类有45项,加上此前4批137项,传统医药类共有182项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相应的5批传统医药类国家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达132人,这在整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传承人中所占比例较低。”⑤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传统医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数量在整个“国五批”项目的比例虽然比较靠前,但与当前的发展形势需要确实还有一定差距,这是事实。但是,应该考虑国家级非遗项目是在省级非遗项目中遴选出来,是多年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持续发力的成果展现,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自然结果,不能只考虑眼前需要,不能急功近利地搞非遗项目大跃进。另外,项目评选只是确保把大多数优秀项目遴选出来,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不能保证没有遗珠之憾。但是无论如何,都要承认一点,就是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在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名单中确实有需要进一步增加和优化的空间,遗憾和欠缺,是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

一、发掘千年瑰宝:“国五批”传统医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价值追求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传递的是我国各族人民传统的健康观念、生命理念和医疗思想,是关于身体与疾病、预防和救治、生命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系列传统知识和实践,贯彻了中华民族的核心哲学思想和生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⑥既然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千年瑰宝,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这些瑰宝发掘出来,保护起来,传承下去。而新近遴选出的“国五批”传统医药类项目恰恰是这批瑰宝的集合。

(一)打捞和抢救一批濒临失传且非常珍贵的诊疗技法和古老秘方

第一,注重民族地区特色诊疗方式的发掘和整理。许多民族地区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或居住条件的改善,主要是现代医疗技术和设备的应用,致使一些古老疗法逐渐失传,因而变得稀缺和珍贵。这就需要我们的文化和医疗单位提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下大力气找寻和保护传统医药资源中的稀世珍宝。事实上,很多地区日益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如藏医药尤阙疗法。

此疗法起源于1200多年前的青藏高原。大医师康珠旺姆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经验独创了这种外治方法,之后传给帝玛尔·丹增彭措,后经曲智嘉措、加杨乾泽、居米旁尕玛成列、康藏·周加等大师相继传承下来。但是,因为使用范围逐渐缩小,面临传承问题。此疗法的主要传承人为果洛州达日县名老藏医当增,后由黄南州泽库县老藏医宗智在其处师承。为了将这一藏医宝贵遗产保护好、传承好,目前,政府在循化县中藏医院门诊部设立尤阙室,对这一具有独特疗效的外治方法进行应用与传播。

根据不同病性,尤阙疗法遵循不同疾病使用不同材质的器械;根据不同病位的特点,治疗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的外治器械。外治器械必须由主要传承人进行装藏(经文、经卷等)和开光(首次使用)。根据人体经络、血管、肌肉的走向和骨骼形态结构特点,施以敲、按、推、刮等不同方式,使身体各部的气血得以通畅,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中藏医院以传承传统藏医药文化为主线,以丰富的展示宣传活动,并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等工作,每月一次深入循化县及周边的化隆县、循化县乡村进行义诊,为患者免费进行尤阙治疗,让群众近距离体验和感受,使这一藏医传统外治疗法得以传承,惠及周边群众⑦。

第二,对一些价值突出却濒临失传的项目开展专项保护。海西民间青盐药用技艺便是一个典型。早在公元8世纪,藏医学家宇妥·云丹贡布在《四部医典》中论述了罨敷疗法,千百年来在青海、西藏、四川、甘肃、云南的藏区各民间藏蒙医医疗机构和民间藏蒙医中应用广泛。这一技法是藏蒙医口服和外治疗法之一,诀窍是用秘制青盐炒热敷于患者躯干和四肢的患处,或经医者辨证论治所选择的特效穴位以防病治病,这是一种非药物疗法,经特殊炮制后还可作为常用利尿药应用于内服方药中。作为青盐药材资源库的茶卡盐湖,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的天然结晶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

“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即青盐的海。青盐药用技艺带有浓厚的藏蒙工艺特色,多为蒙古族、藏族群众服务。该技艺时间严格遵循传统蒙藏医天文历算理论,藏蒙文化特色突出。青盐药用技艺的传承与应用对偏远地区民众防病治病发挥了重要作用,青盐药用技艺的保护有利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医药文化,对保障青藏高原各族群众健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青盐药用技艺针对的疾病为青藏高原各族群众常见病和多发病;易于携带,造作简便,疗效好,适合青藏高原地广人稀的实际情况,以其“简便验廉”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各民族的健康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历史原因,受传统传授模式局限以及现代化的冲击,青盐药用技艺面临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窘境。此项目入选“国五批”,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传承这项古老而实用的中医诊疗技艺。另外,还有些项目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是因为过去保护和传承的原因逐渐失去优势,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和非遗保护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重新焕发活力。

第三,支持一些对当地经济社会影响较大的中药加工项目入选“国五批”。此次入选的岷县当归加工技艺便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岷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甘南草原和陇南山地接壤区,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有“千年药乡”之称,是全国有名的地道中药材主产区,盛产当归、红芪、黄芪、党参等名贵中药材238种。当归被称为“妇科圣药”,岷县当归就有“中华当归甲天下,岷县当归甲中华”之说。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岷归野生变家种始于汉代,在汉代和三国时期就有当归种植的文字记载。《三国志·姜维传》曰:“初,姜维诣亮,与母相失,复得母书,令求当归,维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⑧据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当归生陇西川谷。”⑨陇西郡在甘肃南部,所辖县与今岷县的生产区相同。《梁书·宕昌国传》记载:“天监四年,其王梁弥博来朝,献甘草、当归。”⑩其时的宕昌属岷州辖区,岷县当归已是极为珍贵的贡品。尽管如此,近代以来,由于种植加工技术的落后和旧政府的横征暴敛,岷县当归生产开始下滑。1949年之后,当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当地政府先后成立岷县当归试验站、岷县当归研究所、岷县中药材生产技术指导站。1986年以来,岷县与省、地科研部门联合,规范栽种技术,提升当归产业。

至今,当归已是岷县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岷县传统当归生产加工技艺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发展,目前是国内主要的当归种植区,药农都熟练地掌握这一技艺。岷县当归加工技艺的传承主要在村落间以口传心授和技术部门培训方式进行,实践主体为全县从事当归传统加工的传承人和相关药农。经岷县当归传统加工技艺制成的优质当归,为传统医学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岷县当归加工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不只是对当地经济发展是一种促进,更重要的是将这一千年中药培育文化弘扬传承下来。一部当归种植加工的历史,便是岷县人民的生活史和奋斗史。在助力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建设方面,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二)发掘和整理一批特色突出且体现中华民族智慧的炮制技艺和针灸疗法

第一,一批在传承和使用中不断被优化,得到广大群众认可的制剂脱颖而出。许多优秀的民间制剂并不是一开始便闻名天下,而是在实践和传承中不断优化,在人民群众不断使用中获得口碑,成为名方名药的。马氏济慈堂生育药剂制作技艺便是如此。

马氏济慈堂生育药剂制作技艺是一项有关优生优育药剂的制作技艺。流布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及青铜峡市峡口镇、银川市及周边地区,历经200年传承至今。创始人牛成功系灵州拉塔湖人,于清嘉庆初年在灵州城首设药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迁徙布奎(今齐齐哈尔),在当地设济慈堂药铺,受人尊重,被尊称为“牛老夫子”。第二代传人以拉塔湖大师傅著称,道光年间往来于布奎和灵州,在两地经营济慈堂。咸丰年间战祸四起,交通闭塞,第三代传人牛占元、牛占宽返回灵州,经营济慈堂药铺。清同治九年(1870),济慈堂在兵燹中被毁,医籍亦大部亡失。第四代传人牛金全于同治七年出逃,漂泊异乡,沦为游医,至宣统年间返回故乡,卒于1913年。牛金全遗子被姑祖父收为长孙,自此改姓马,取名马楫(1883—1929),为第五代传人,研读祖辈残存医籍、秘方以及药物配制技艺,于1910年在金积堡开设济慈堂行医。1953年,第六代传人马继嗣(1914—1997)在鸿乐府开设济慈堂诊所。1956年公私联营时期更名金积县十九乡卫生所,1958年更名金积县上游公社卫生院(今青铜峡市峡口镇中心卫生院)。改革开放后,第七代传人恢复“马氏济慈堂”,坐堂行医,对家族历代传承的独特知识体系、经验秘方及药物研制技艺进行了整理和改进,传至第八代传人后,他在吴忠市创建济慈堂回医医院,在家族内吸纳学徒,以家族秘验方及药物研制技艺授徒传承。

马氏济慈堂在优生优育方面有特色,历经几代人的传承和改进,研发“生精丸”“促孕丸”“化积散”等药物制剂。“生精丸”补虚而不动火,兼顾阴阳平衡,能有效提高精子活力和数量;“促孕丸”补阴血而不滋腻,以提高卵巢储备功能;“化积散”用于治疗患者高热积滞、妇女癥瘕积聚等重症。该技艺在优生优育方面解决了众多患者忧难,在卫生防疫、预防疑难病方面亦成效显著。

第二,地方特色鲜明且在当地影响力较大的针灸类项目入选。此次入选的有4项针灸类项目,赵氏雷火灸便是其中的一个。赵氏雷火灸主要在重庆地区流布。重庆雨水丰沛,多江汇流,易形成雨雾、潮湿、闷热、多雾天气,湿气较重。当地人易受寒湿之邪侵袭,多发风寒湿痹症。重庆多山,土质肥沃,药植物和动物物种十分丰富,为雷火灸提供了材料来源。赵氏雷火灸能在此地传承发展百年,得益于当地的自然与历史条件。此疗法的特点是用祖传秘制的雷火灸条,按照经络皮部辨证,运用“以面罩位带穴”的治疗理念,结合独特灸法治疗疾病。

此疗法始于清同治年间,四川璧山(今重庆璧山)赵家坡民间医生赵忠德在雷火神针基础上,修改配方,改实按灸为悬灸,创立赵氏雷火灸疗法。经六代传承,逐步形成独特的学术观点、学术思想以及灸方、灸法。第四代传承人著有《中国雷火灸疗法》,在中医经络理论指导下,总结提出“以面罩位带穴”的治疗理念,指导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该灸疗手法分传统手法和特色手法。传统手法有5种,即雀啄、小回旋、横行、纵行、斜行。特色手法有6种:十指宣冲,用于疼痛、心脏病急救;拉辣式,用于输卵管堵塞;大螺旋形,用于中心型肥胖症;高山流水,用于过敏性鼻炎;平分秋月,用于干眼症;摆阵法,用于虚寒症。

赵氏雷火灸疗法使用秘制雷火灸条、专用灸具,运用祖传独特灸疗手法,治疗多种疾病,起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消痰除湿、消肿止痛的作用。此疗法虽然独特,但仍属中医传统疗法,其传统的制作工艺与独有灸疗手法,蕴含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和浓厚的地域特色,在国内及世界华人社群中具有影响,具有较高民族文化价值。目前,此项目以重庆市为中心向全国传播,已经覆盖全国多个省、市、区,在新加坡、日本、韩国和欧美部分地区有一定影响。

第三,从传统药典医典中总结提炼出的传统中医药项目受到重视。比如,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便是出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医药肇自神农尝百草,而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辑录历代炮制方法,衍生出汉口帮(汉派)中药炮制技艺,衍于后世,名医辈出,药业兴隆。清嘉庆年间,汉口镇为全国商业重镇,两江四岸分布数百家药栈,成为名副其实的药都,各帮派炮制人才汇聚汉口,汉口帮与其互通有无,融合发展,形成地域特色鲜明、炮制方法独特的汉派炮制技艺流派,彭银亭便是其中较突出者。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是一种以净制、切制、炒制、蒸制、复制等工艺将中药材加工成可供临床调剂和制剂投料使用的中药饮片的技艺。

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传承群体通过白酒制当归、谷壳炒乳香、甘草制僵蚕、麦冬加工船型片、六月初六加工六神曲等实践,凝炼推行“是药不丢、非药不用;依候而制、减毒增效”等炮制法则,奉行节约资源、纯净用药、顺应自然、安全有效制药理念,观时令气候而采收加工道地药材,炮制道法自然、贵在适中,蕴含着丰富的中药炮制文化内涵。“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传承中医药炮制理念与文化,是中医药文化自信的源泉和关键。该项目已历经五代传承。传承人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组织炮制技能竞赛,引领技艺发展,推动中药炮制规范化、标准化,建立传承基地、开展技艺培训,创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炮制中心,发展为全国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传承梯队以医疗机构临方炮制和生产企业炮制等形式传承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影响较广。该项目以《本草纲目》传统炮制工艺为基础,借鉴融合各派经验,形成独具特色的制药技艺,蕴含着丰富的中药炮制文化,是了解我国中药发展史、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样本和载体。

(三)研究和推出一批体现中华文明和传统哲学思想的养生保健文化项目

本次“国五批”有两项中医养生项目入选,包括中医传统导引法和二十四节气中医导引养生法。中医传统导引法倡导顺应自然、重人贵生的哲学思想,以阴阳平衡和五行生克原理为基本理论,体系比较完整,包括起静功、止静功、无极功、阴阳功、五行功五种功法。比如阴阳功,宜午时,先运右掌,吸气时以腰带动肩肘腕做螺旋式上升运动,至极处时呼气同时带动右手掌向下运行,然后换运左掌如上式,起到调节人体左右阴阳的作用。五行功,宜酉时,是以五行理论为基础,用五种独特的导引法对五脏六腑做由上而下按摩,达到调节脏腑阴阳作用。其主要特点是遵循天人相应理论,根据一天的时间变化对人体气血流注的影响设定相应功法,体现时辰养生的特点,体现中医阴阳养生特征。该项目讲求阴阳平衡、动静结合,动以行气活血,通利关节;静以聚气养神,固本还元,功法体系完整、功能明确。本法动作简单、时间短,并对环境和场地没有严格要求。

实践者不受年龄、性别、职业等限制,历史上传承群体以修行人为主。近代除师徒传承外,传承人在行医期间亦向大众教授,传承群体为道士、医者、民间信众等,因此分布区域十分广泛,遍及全国各地。近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开设了道医高级研修班,开展道医理论研究。在师徒传承方面,除仍通过收徒方式进行外,传承人还通过理论研讨、功法教授等方式传承传播。该项目兼具历史文化和实用价值,有助于激发人体自愈力,行气活血,强身健体,预防疾病,还可从中探寻中华民族关于人体生命规律的知识与智慧,以及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传统理念。由于其方法简单易学,近年来传播日益广泛。

二十四节气中医导引养生法是顺应二十四节气相关理论和实践的一种中医非药物养生和治疗方法。

此法相传为唐末宋初时期我国著名的道教养生家陈抟老祖(陈希夷)所创。明代铁峰居士撰《保生心鉴》、罗洪先撰《万寿仙书》、高濂撰《遵生八笺》都有完整记载。原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名老中医周潜川(1907—1971)约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得到青城山赵炼师传授,后经传承人和传承群体的不断传习研究,该项目得以较好的继承和传播,传承群体和区域较为广泛。该项目的重要传承保护平台——中国中医科学院通过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研究生院课程、培训班、电视节目、新媒体、科研项目等方式对该项目进行传承、研究和传播。

二十四节气中医导引养生法基于中医学“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的理论,采用中医导引运动的手段和方法,让习练者更好地调整脏腑、气血、经络,以顺时养生。每个节气一套动作,一共二十四套动作,每一节气导引法均包括以下内涵,即节气、三候、图谱原文、动作名称及其内涵,口诀、动作、要点、功用、方向、时间、说明、摄养。这些动作讲求“按时行功,分经治病;人境合一,天人相应”,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特色,是节气养生的有效载体。

该法和上述中医传统养生引导法一样,动作简明易学,只不过此法按照二十四节气的韵律,一个节气一个动作,一共二十四套动作。伏案工作者,可以将其作为工间操;普通百姓,可以作为早晚锻炼的养生操;慢病患者,可以选取其中动作作为辅助康复操;国际友人,可以作为了解中国文化、体验中医的保健操。这套方法为广大习练者带来了中医养生新气息、新方法与新时尚。此法是学习和实践中国传统文化,如天人相应、子午流注、脏腑经络以及古天文学、气候学等内容的有效方法,对于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及自我康复能力,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适应与协调能力,拓展人体各种潜在的能力,都具有切实作用。

另外,一些颇具民族养生和医疗作用的生活类传统医药类项目列入“国五批”,如和田药茶制作技艺。此技艺是以维吾尔族民间传统饮品和田药茶为对象的制作技艺。和田维吾尔族群众普遍有喝茶的习俗,茶成为群众必需品,一日三餐离不开茶,民间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

和田药茶的维吾尔语为“恰依”,主要分布在和田地区,在喀什、阿克苏、乌鲁木齐等地也有分布。和田药茶在《维吾尔族成药宝库》《维吾尔族保健茶》和《维吾尔族药典》中均有记载,至今有900年历史。制作和田药茶,以当地药食同源的玫瑰花、小茴香、藿香、小豆蔻、芹菜籽、肉桂、洋甘菊等30多种原料碾碎后泡制。依据配方,将原料碾碎呈粉末状即可食用。和田药茶有20多种配方,不同季节,采用不同配方。每次用配制好的和田茶5至6克,用开水冲泡3至5分钟,即可饮用。这种既解渴,又治病防病,有利于健康的茶水,受到群众的重视和欢迎。

该技艺的主要特点是不用茶叶,使用药食同源的原料,具有健身防病的作用;由民间药师传承,参与性广,在当地流传普遍,为该技艺的传承实践提供了有利环境。和田药茶主要以家族传承为主,有的是世代相传,最少也在三代以上,传承人主要是民间维吾尔药师,经过和田的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培训和民间师承方法产生。和田药茶茶具的配套和程序及其他要求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研究少数民族饮料文化的重要资料。维吾尔族人民历来有以茶待客、以茶会友的习俗,饮茶成为媒介,交流思想感情,有利于人际关系融洽相处,增进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

二、传递创新秘钥:“国五批”传统医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导向意义

事实已充分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为保护而保护,应当在传承中保护,在发展中传承,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医药因实用性强,直接服务于人民群众,更应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8月全国卫生和健康大会上指出:“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⑪明确提出中医药产业要创新发展的战略思想。在2019年10月对中医药工作进一步做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重要指示,为全国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次“国五批”更加突出了创新发展主题,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发展中医药的思想落到实处。

(一)构建合作开发平台,促进民间验方秘方的保护利用

尤为典型的是,一些中医药项目历经百年的传承之路,培养出一批名医,在近现代中医传承教育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是由民国名医孔伯华创立,并在其家族世代传承的中医诊疗法,主要分布于京津冀和山东地区,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此项目的创始人孔伯华曾在清末时期受邀任北平外城官医院医官,形成了独特的“寒温融会”的学术特色,在中医临床实践、学术传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积累了经验。尤其在1918年廊坊防疫实践中,开创我国卫生防疫新方法,其所著《传染病八种症治析疑》是中医防治传染病的重要参考,于1929年联合中医界名流共倡建立了北平第一所中医高等学府——北平国医学院,历时十几年,培养了许多中医药事业的人才。

孔伯华中医世家学术体系强调阴、阳为统领疾病分析和治疗的两纲,以表里、寒热、虚实为六要,并将其作为准确“辨证”的重要理论依据;将“体内先有郁热伏气(即阴虚内热或兼有湿热),而后感天地邪气为温热病发病之本”为核心的“外感伏邪”理论,用于温热类疾病的治疗;善于运用“清热、滋阴、化湿,三法合参”的诊疗方法。其实践方式表现为辨证处方、学术著作、教材教案、相关药剂。

该项目传承脉络清晰,至今已传至第四代,主要通过父教子学、师带徒、口传心授、跟师随诊、临证钻研、医案分析等侧重临床教学的模式,将其知识和技能传承至今。目前,其代表性传承人活跃在京津冀和山东地区的医院和专业院校,促进项目的传承实践和社会传播,并通过设立“孔伯华名家研究室”,推进研究工作,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其独特的“外感伏邪”理论,更加适合因饮食、情志和睡眠等导致的阴虚湿热伏邪致病的现代患者群;其在温病治疗方面的经验和实践,对于温病范畴的传染病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还有些项目不仅有独特的制作技艺,更主要的是在多年的传承实践中形成经营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客观。达仁堂牛黄清心丸制作技艺的药方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在《金匮要略》“薯蓣丸”的基础上,加入牛黄、麝香、冰片、羚羊角等药而成,达到“清心火、祛湿热、健脾益肾、活血化瘀、安神定志、养生延年”的功效。1913年达仁堂创始人乐达仁刊印《达仁堂药目》,将牛黄清心丸列入其中。经过常年临床应用,已成为清心安神、预防中风的常备药。

达仁堂牛黄清心丸不仅在选材炮制上依照古法,在制剂过程中依旧遵循古法,沿用古方之法,确保药效。制剂时首先将朱砂、雄黄等分别以水飞法制粉,之后过筛、混匀。而后苦杏仁、六神曲等几味药材逐一分别遵古炮制后磨制,与上述混匀的细料药粉配研均匀。后在白蜜制药锅内炼制成熟,手工和坨,使用手工搓板技艺制成药丸。其传承方式始终坚持以师带徒、言传身教的传统模式。发展到近现代,依然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中推而广之。

在本次“国五批”中,有些入选的中医诊疗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仅有神奇疗效,还安全自然。蒙医乌拉灸术用点燃的乌拉灸炷熨灸患者局部部位,疗效明显,在内蒙古、辽宁、青海、新疆多地推广。蒙医乌拉灸术源远流长,《黄帝内经》中即有灸疗出处的记载,《三国志·魏书》等书也记载了北方人应用灸疗的内容,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中有“蒙古灸”的记载,而元代针灸学家忽泰必烈所著《金兰循经取穴图》记叙了灸疗取穴方法,说明包括蒙古族先民在内的北方民族,至少在秦汉时期就开始利用火灸来治疗疾病。

蒙医乌拉灸术的操作方法是将乌拉草与砖茶或碱块相拌,捣成絮状,制成炷状备用。施灸方法包括直接灸(深灸、烧灸、烤灸和微灸),即灸炷在穴位上直接施灸,以及间接灸,即隔姜灸、隔蒜灸和隔乌拉草绒垫灸。乌拉灸术穴位分为固定穴位和非固定穴位两种,常用的固定穴位有71个,其中头部及四肢29个,腹部22个,背部20个。该项目使用的材料乌拉草具有改善赫依血运行,祛除巴达干赫依邪,燥黄水的功效;碱块性热,具有祛湿热,化食滞,解毒制酸的作用;而砖茶有助消化、抗衰老和杀菌消炎等作用。所以,乌拉草、碱块或茶砖末制成的乌拉灸炷熨灸穴位具有防护脉道之要隘,防病邪流窜于脉道,止痛,镇赫依,助消化,破剑突痞,祛疥痈及老疮腐肉,消肿,守护脏腑之门,使胃火升举,神志清明。可治疗疥痈、痞块、脉病、巴达干病、黄水病、赫依病、尿闭、水肿等疾病。

(二)畅通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惠及社会的渠道,促进民间实用土方转化创新

在此方面,苗医药骨髓骨伤药膏比较典型。骨髓骨伤药膏是贵州省麻江县淑里村回龙组龙氏苗族武术世家基于苗医独特的骨伤理论和实践,为解决在日常生活和习武训练中遇到筋骨疼痛、折伤、跌打损伤类疾病而创制的专用药膏。骨髓骨伤药膏及相关制作技艺属家族传承,从1890年出生的第一代传承人龙阿别开始,传承至今已经逾百年,并在传承中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骨髓骨伤药膏原料生长地主要分布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境内及周边地区。这里土地肥沃,植被茂密,生态良好,药用资源丰富,为骨髓骨伤药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药物资源保障。“医武一家”是苗医药的一大特点,指的是医药和武术的紧密结合。苗医治骨伤名扬海内外,其核心源于苗医“治骨必补髓”理论与实践。骨髓骨伤药膏由当地产的十五味苗药组成,兼顾治伤与补髓,采用苗家传统工艺,经过检选加工、分类炮制、油熬浸提、分步制膏、山泉浸泡等特殊工艺制作而成,这种炼膏技术结合苗家医药文化和独特工艺形成,在使用中实行熏洗、涂抹外敷、穴位敷贴等多种形式,使疗效得到充分发挥。由于该膏药具有用药精当、工艺独特、使用安全、效果良好等特点,100多年来一直为当地和周边地区各民族同胞的健康服务,获得了当地民众的认可、赞誉和信赖。另外,该项目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必须在应用中加大保护传承力度。

除此之外,还有些在当地群众中疗效高、影响大的地方性独特疗法列入“国五批”中。燕青门正骨疗法就是重庆市比较重要的中医学术流派,也属于“医武一家”类型的项目。此项目属于清代康熙年间山东兖州张先师创立的燕青门独家秘籍,这一传承至今的武医正骨体系,目前已传至第十代,主要分布于重庆市江北区、渝中区、九龙坡区等地区,影响力辐射至周边地区和国内其他省市,传承人群三百余人。

燕青门正骨疗法由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内服外敷秘验方药、恢复期痊愈功法等组成,具备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该方法具有浓厚的“武为医所用,医含武所学”的武学特征,将燕青门武术的步法、身法、气法与正骨手法互相融合,成为巴渝地区著名的骨伤医术。此项目的独特之处是将武学文化与传统中医骨伤文化相融相通,医生将练武所用的身法、步法、气法与正骨手法有机融合,使骨伤手法发力更科学,临床疗效更显著,弥补及充实了传统正骨手法在治疗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传承与发扬巴渝中医药文化、传统武医文化都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此项目门诊量每年过10万人次,住院治疗患者近5000人次,有效降低了病人和国家医保基金的负担,医武结合的手法使大量骨伤患者康复后更强健,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多年来,该项目走进社区、校园,许多高学历医务人员加入非遗传承队伍中来,有力改善了队伍的素质与人才梯队结构。

类似的项目还有流布于天津地区的宏仁堂“紫雪散”传统制作技艺。紫雪散擅长救治瘟疫热症内陷所致昏迷惊厥,备受天津历代医家重视,更为历代医药典籍竞相收载。这种传统制剂方法其原材料由金、石、草、木、兽五大类共十六味药材合一而用,用七步炮制技艺共数十项要点皆遵古法精要,尤善治疗高热昏迷、痉挛惊厥等症状,能预防癫痫病灶的形成,在治疗时疫流感、高热昏迷、流行性乙脑等诸多方面亦发挥着重要作用。此项目形成并成熟于晚清民国时期的天津地区,于当地风土人情和人群融为一体,承载许多历史文化价值、药用价值。

(三)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在守正创新中传承发展

在此方面,新会陈皮炮制技艺、蕲春艾灸疗法和祁门蛇伤疗法三个项目具有典型性。

新会陈皮炮制技艺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民间世代传承数百年的传统药材炮制技艺,将当地特产新会柑经开皮、晒制、陈化等程序,精心制成“新会陈皮”,药食同源,有“百年陈皮,千年人参”“粤菜的灵魂”等美誉。数百年来,新会陈皮炮制技艺为群体性传承,民间几乎家家有陈皮。新会陈皮在明清时期声誉鹊起。明末清初,葵扇商收购新会柑皮制作陈皮兼营。1912年前后,会城有专门制售陈皮商户30家,到如今由1000多家经营主体传承,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

新会陈皮有“三年育苗、三年挂果、三批采收、三个品种、三瓣开皮、三年晒皮、三级分皮、三年陈化、长久贮存”的特色炮制技艺,经陈皮营商家族与民间口手相传至今。经严密考究炮制出来的新会陈皮药用价值高、药食应用广泛,《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医手册》等书籍都记录了新会陈皮的药用功能。北京同仁堂、广东陈李济等老字号以其为原料制成50多个中成药品种。此项技艺极其讲究,在果实成长三个时期分别采摘,采摘时讲究一果两剪;开皮须正三瓣均匀剥开,保持果蒂相连;反皮须阴干6小时左右、皮身变软后快速进行;晒制要求对光照适度;贮存陈化需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不同年份陈皮贮存工具、翻晒时间、次数各有不同。独特的炮制技艺,为新会陈皮带来声誉,也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于新会陈皮文化渊源悠久,在传承中不断发展,沉淀了中华优秀文化,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蕲春艾灸疗法以产自蕲春的艾草为灸材,流传于蕲春地区400余年,是一个以民间灸法为独特技艺的诊疗项目。此法兴于明清,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较为详细记载,是蕲春及周边地区百姓世代相传的防病治病、养生保健习俗。李时珍称赞此种方法“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⑫。代表性的灸法雷火神针灸为李时珍首创,将《本草纲目》大灸法和流传于蕲春民间的火灸法自然融合,技法独特,选穴精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价廉效验,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蕲春县地处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位于京九铁路中段、鄂皖两省交汇处,雨量丰沛,光照充足,土壤肥沃,适宜于蕲艾的生长。蕲艾为道地药材。现代研究表明,蕲春艾灸疗法具有抗菌、抗病毒等多方面作用,体现了中医学“天人合一”“辨证论治”和“治未病”等思想,是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传承和活态记忆。目前,此疗法在蕲春及周边地区心手相传,承续至今,通过职业培训和师承等方式传承。以社会传承为主体,在医疗、职业培训及养生保健等领域传承传播该疗法,已经深度融入蕲春人民的现实生活、历史文化、社会习俗之中,具有健康科学、历史记忆和社会经济等多重价值。

祁门蛇伤疗法是以传统中医药为主,治疗各类毒蛇咬伤,形成系列“祁门蛇药”的特色传统疗法。祁门位于皖南山区,境内中药材丰富,祁蛇、祁术、祁黄精等均为安徽名贵中药。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蛇类生存和繁衍提供了绝佳的适宜环境。祁门境内有各种毒蛇十余种,从事野外劳动者更是容易被各种毒蛇咬伤。

祁门蛇伤疗法尤其擅长治疗五步蛇咬伤,注重五步蛇伤等早期解毒、排毒,不主张过度捆扎、切排,特别减少重症输液;中期重视扶正固本,或造瘘引流,有效减少组织创伤与溃疡坏死,以保护心、肝、肾等器官;后期通过外敷、熏洗等,使伤肢快速消肿与康复,重点防治伤肢挛缩与功能障碍,形成一套独具特色、治愈率高的蛇伤疗法。祁门蛇伤疗法始于清乾隆年间,因举人滕殿重乐善好施,得民间“蛇花子”秘授蛇药,世代传承,已有200余年。1965年安徽省祁门县蛇伤研究所成立,系我国第一家蛇伤研究所,历经十代人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蛇伤疗法,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自主研发的“蛇伤急救包”远销东南亚及非洲7个国家。

三、追踪文明基因:“国五批”传统医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共同体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优秀载体。非遗项目不只有经济社会功能,还有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是联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有的学者甚至认为,“非遗作为一种活态的、流动变化的意识形态,严格来讲它不是已逝‘遗产’,其所蕴含的观念或认识早已融入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深深扎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⑬。从“国五批”的传统医药类项目的入选情况来看,有一点趋势越来越显著,那就是入列的项目要蕴含丰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把中医药类非遗看作一种文化方式,构筑民族历史的共同记忆

与第三批和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相比,此次“国五批”传统医药类项目中增加了一类非常重要的亚类型项目,那就是传统中医药文化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有四个项目入选:桐君传统中药文化、朱丹溪中医药文化、宏济堂中医药文化和龙山药王文化。

桐君传统中药文化是以中药采集与炮制技艺为核心内容,包括桐君历史传说、《桐君采药录》文献、桐君山文化遗址、药祖桐君祭祀活动以及中药采集炮制等一系列由历史遗迹、民间信仰、习俗、技艺形成的综合性传统医药文化,是我国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口传资料可知,上古时期桐君受黄帝之命,采百草、识药味、定三品、立君臣佐使、著《桐君采药录》,被后人尊称为“药祖”,居处称为“桐君山”。历代医籍也佐证这些传说,如三国时期的《吴普本草》曾多处记载了桐君之说,南北朝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序文载:“又有《桐君采药录》说其花叶形色。”⑭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在评《桐君采药录》时说:“桐君,黄帝时臣。书凡二卷,纪其花叶形色。”⑮民国时期《严州府志》记载:“上古桐君……尝采药求道,止于桐庐县东隈桐树下。”⑯至今,桐君山上仍保留着纪念桐君的祠塔、碑亭、摩崖石刻及历代名人题词等珍贵遗迹,当地有多处以“桐君”命名的地名,民间也流传着关于桐君的种种传说,药祖桐君对桐庐有着深远的影响。为祭祀桐君而举办的桐君中药文化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桐君传统中药文化传承不息,延续至今。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部,地处钱塘江中游,动植物野生资源丰富,植被型组完备,还包括山茱萸、杭白芍等多种地产药材,因其蕴藏丰富、道地质优而名扬四方,故桐庐有“中药资源库”之称,桐庐从事中药采集、种植、炮制的历史也十分悠久。秉承桐君“结庐采药,修制惠民”的精神,采集采购中药材讲究道地,炮制依古法,尤其是通过堆放及温度湿度的特定差异管控和曲菌活性变化的中药发酵工艺,特色鲜明。

桐君传统中药文化以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为中心,以钱塘江流域为辐射源,从江南扩散到华南、西南等地,逐步走向全国各地。以桐君堂命名的医药机构遍布各地,随着传统中医药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桐君中药文化影响也逐渐扩大。以创建于1895年的寿全药店为前身的桐君堂药业有限公司,便是以道地浙八味传统中药为核心,以浙产名药为纽带,以浙帮发酵技艺为桥梁,在浙江宁波、温州、丽水、台州等地都建有桐君中药文化为传承的中医药产业。桐君中药文化以“结庐采药,修制惠民”精神内核,与当今社会倡导的公德理念和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吻合,众多古迹、传说及精神对中医药史、地方文化史研究、古法炮制技艺发展共同形成桐君传统中药文化的丰富内涵。

同样具有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价值的项目还有活跃于内蒙古地区、吸收草原文化的三空李氏正骨。

三空李氏正骨起源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从第一代传人李希珍始,李氏家族开始行医生涯,至今已传承九代。李家祖籍山西省祁县,后迁至内蒙古呼和浩特八拜乡三空村,因接骨医术高超而知名。清末,李家接骨药被旅蒙的商驼队作为自备药携带,后作为商品远销新疆乌鲁木齐、伊犁一带以及大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自明朝中叶开始,大量山西、陕西、河北人来到内蒙古,促进了呼和浩特地区传统医学的发展,为李氏正骨提高技艺带来交流机会。加之本地药材有苍术、锁阳、甘草、柴胡等,也为李氏传人就地取材,为患者进行正骨治疗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空李氏正骨为传统中医正骨,通过内治法和外治法来治疗骨科疾病,针对各类骨折及关节脱位以中医正骨手法配合祖传秘方药物治疗,特别针对三踝骨折合并胫距关节脱位、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等,李氏传人通过“手摸心会,法从手出”,准确判断骨折情况,以牵引、旋转、折顶等手法,使断端功能复位,再以夹板加强外部固定,并辅以祖传秘方接骨散、接骨丹、早期汤药等分期用药,免去患者开刀治疗的痛苦,具有接骨续筋、舒筋活血等功效和愈合快、感染率低、费用低廉、效果理想的优势。如今,三空李氏正骨的认知度与业务范围已延伸至全国。为救治更多患者,李氏传人将祖传秘方无偿捐献给国家,同时破除祖传技艺不外传的规矩,广泛带徒,常年接收各医学院校的实习医生,毫无保留地传授医术,徒弟遍布全国各地,将正骨技艺服务于百姓,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同时也与时俱进,将先进学术与祖传医术相结合,为祖国医学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活跃了医学交流,促进了民族团结。

对中华优秀传统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有更多吸收借鉴,在中医药理论创新发展中做出贡献的还有应氏奇穴疗法。此疗法认为自然时日以及气候,与人体的机能乃至病理变化密切相关,不同年份,随着时辰的变化,不同经脉中的气血盛衰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此疗法讲究法取时令,因时而治,适时选穴,择时针刺,奇穴埋线,本草药对,方应时选,对证归经,按时用药,药有宜忌、因时而变。具体治法是用子午流注开穴法针刺五腧穴,再用特制针具将人体可吸收线,埋入经穴和奇穴,长久刺激穴位,同时配合口服子午流注中药,具有“因时施治”“依时针灸埋线”“顺时给药”的特点,疗效确切。应氏奇穴疗法主要分布于吉林省长春市,流传于辽宁、黑龙江、浙江、北京等地。

应氏奇穴疗法的创始人应鸣庚生于浙江,用子午流注开穴法,针刺经穴和胃痛等奇穴,配合子午流注中药,专攻脾胃病。后因家道中落,携子应树长闯关东。第二代传承人应树长发现中满等奇穴,并不断修正方药。第三代传承人应伟昌用穴位埋线配合针灸,并发现天门等奇穴。之后,第四代传承人编制完整的应氏奇穴与经穴对照图,完善了子午流注的临床应用。目前,第五代传承人投身于临床和疗法的推广工作。由于此疗法不断发掘与吸收传统医学体系的精华,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创新,使之焕发新的活力。此法灵活方便,费用低廉,长期服务大众,有效节约卫生资源,在为周边群众诊疗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非遗项目。

(二)地域文化特色突出的疗法技法纳入非遗保护范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南少林理筋整脊疗法突出了福建少林佛家文化,鲜明烙印了禅、医、武文化融合的特点。它传承了清代以来福建少林寺高僧创立的一套中医骨伤治疗方法,其核心要素是禅医武结合,其学术思想是贯彻中医骨伤“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治疗原则,诊疗技术有理筋、整脊、推拿、针刺、点穴、康复、养生、秘方、验案等,涵盖了中医药诸多领域,充分体现了中医“内外兼治”整体观。主要流布地区是福州市及其周边地区。

福州市方圆百公里内有著名的莆田南少林寺、泉州少林禅寺及福清南少林遗址,这些禅寺中使用的“少林伤科”是中医骨伤科的重要学术流派。近代南少林老一辈骨伤名家林如高传承给王和鸣,王和鸣学习林如高正骨经验,融会贯通南少林医武结合特点,创立“南少林理筋整脊疗法”。主要特征是医武贯通、动作贯通、气息贯通。此项目传承人在服务当地群众,弘扬传统医术的同时,还培养了大批人才,编写出版《图解南少林理筋整脊康复疗法》《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图谱》《南少林骨伤秘方验案》等著作,传播其医学思想。该项目实践主体是本流派医务人员,主要传承群体还有海峡南少林手法医学协会和设立在福建省康复医院的南少林骨伤流派传承工作室,以及下设的12家二级工作站,分布于福建、上海、广州、香港、浙江、河南等地。该项目在东海沿海地区已传承近200年,经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东南亚国家,使我国传统医学文化得到推广,被海内外的医者所学习借鉴。

除了南少林理筋整脊疗法之外,流传于浙江绍兴一带的典型的中医疗法绍派伤寒也颇具地域特色。

古籍称,绍兴湿润多雨,而越人喜饮茶酒,易患伤寒。为医治独特病症,越医经过不断实践,创立了绍派伤寒。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伤寒典》列“治例”九类,为其滥觞。清代俞根初弘扬景岳医术,确立了绍派伤寒独特的诊疗技艺。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序曰:“吾绍伤寒有专科,名曰绍派。”民国时期,何廉臣受业于其祖何秀山,传子幼廉、筱廉,徒曹炳章等,校勘增订《通俗伤寒论》,集其大成。徐荣斋受业于曹炳章,为现代该项目的领军者,其主要贡献是深入学术研究,大力传播,培养了一批传承人。

绍派伤寒主要特征是诊断方法独特,用药特色鲜明,有特殊的炮制方法,地域特色浓厚,实用性强,著述甚多,影响广泛,其精华编入《方剂学》等中医院校教材。绍派伤寒200多年来一直应用于临床实践,其学术观点及经验以书籍、医案、处方等形式留传,通过师带徒并结合中医院校教学形式传承发展,在治疗热病、肿瘤等当今急危疑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论及地方特色鲜明的传统医药类项目,津沽脏腑推拿也有其独到之处。

此项目起源于天津,以天津为中心流布到北京、上海、广东、辽宁、云南等地,在哥伦比亚、意大利、加拿大、美国等国也有应用。清末民初,天津作为北方最早开放的城市,许多著名中医聚集天津,不乏脏腑推拿名家。津沽脏腑推拿创始人石汉卿,是河南开封人,他将少林内功“心、意、气、力”的特点与脏腑推拿相结合,初创了津沽脏腑推拿的理论主体。其弟子天津人胡秀章继承了他的推拿技术与理论,又拜师于河北高阳推拿大师安纯如,将两派融会贯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津沽脏腑推拿疗法。

津沽脏腑推拿主要以推拿手法配合补泻为表现形式,推拿手法独特,动作舒缓,沉稳有力。它的核心操作方法包括按腹法、揉腹法、运腹法和推腹法。根据病邪侵犯机体的深浅程度,利用按压至不同层面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脏腑气机进行调整。自创立以来,津沽脏腑推拿主要以师徒传承方式通过诊疗实践世代相传,传承谱系清晰,至今已有五代。每代传承人都秉承师古而不泥古的原则,在继承推拿技艺的同时又结合时代要求将其不断发展,使该项目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其传承发展的历程,与京津冀文化交流和天津文化、运河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保护好这一文化遗产,对于弘扬中医文化、增进人民健康和文化认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意义。

(三)强化中国人对生命健康知识实践的认知,保护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本次“国五批”项目中有许多是学理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传统医药知识与实践的集合体,其医学原理充分体现独特的哲学思考和传统认知。尤为典型的一个项目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藏医药(索瓦日巴——藏医有关生命、健康及疾病的认知与实践)。

索瓦日巴是藏语“藏医学”的意思。此项目是基于藏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的认识生命现象、疾病规律、调养对策的一种藏医药非遗项目,主要分布于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五省区的藏族聚居区,以青藏高原的农牧区为核心传承区域,有南北两大流派。多年来随着索瓦日巴知识和实践活动的传播,该项目逐步辐射到内蒙古、新疆、北京等地,并为多民族所共享。

自公元7世纪以来,受藏传佛教的熏染,索瓦日巴是以苯教医学为理论根基,吸收中原医学、印度医学、阿拉伯医学的精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诊疗方法。索瓦日巴认为生命的持续和健康是三种生命能量对立统一形成的动态平衡,此平衡破坏时则产生疾病。索瓦日巴诊断是通过“望”“问”“切”的方法了解人体的平衡和健康状态。以饮食、行为、服药、药浴、火灸、升华心灵等方法来调节生命平衡。其传承需经“闻”“思”和“修”的方法,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强调智慧的启迪,彻底领悟生命的真谛。

该项目体现了藏族人民的生命观、自然观和宇宙观,融入天文历算、仪式信仰、行为规范等文化习俗,通过藏戏、唐卡、壁画等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进行广泛传播,对民众的医疗保健发挥着指导作用,尤其在青藏高原特殊的生存环境,此项诊疗实践技艺对提高人口质量、延长寿命、规范行为道德、促进社会和谐、尊重自然环境以及保护生态系统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国五批”中还有一个独特的项目也比较典型,这就是龙山药王医药文化。它流传于湖南省新邵县龙山地区和周边娄底、湘潭等地区,是以尊奉药王孙思邈为核心的孙思邈医药学、养生学,以及巫文化、梅山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卫生民俗、药王传说等相结合而成的地域性传统医药文化。多年来,龙山药王医药文化逐步流传至省外乃至海外。新邵县有汉、瑶、苗、回等19个民族,所处的雪峰山脉地区和梅山地区是古代巫、方士、道家与道教活动的场所。史料记载,汉代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由昭陵县令陪同登龙山采药,晋代道徒葛玄及侄葛悌、侄孙葛洪曾在此活动,唐京兆郡孙思邈访葛洪踪迹至龙山采药、行医、修炼、著述。孙氏集道、儒、佛、医于一体,被尊为“药王”,其医药学、养生学及医事活动与民俗和梅山文化相融合,构成了以尊奉药王为核心的药王医药文化,深深融入民众生活生产和医疗保健实践中,形成“十民九医(药)”的风俗,孕育出百余位医药名家、养生家。

药王医药文化的当代传承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说唱药王故事和祭祀孙思邈,传颂药王孙思邈的医德医风医术,教育人们向善崇医,树立良好道德。二是将孙思邈倡导的生活方式、卫生习俗,如择居、养性、按摩、导引、药膳食疗、药浴、禁忌等,融入生活和保健实践中,进行自我养生保健、防治疾病。三是通过师承传授药王医药术。四是按照孙思邈对中草药的认识与要求种植、采收、加工、炮制、储藏中草药。

龙山药王医药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现。孙思邈及药王医药文化孕育出的医家经验丰富了传统医药的内容,至今在临床和养生保健实践中应用,具有较大的文化价值。孙思邈倡导的“大医精诚”的医德体现了以人为本、仁以爱人、诚信不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传承弘扬药王文化对于当今社会道德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结语:从“国五批”入选项目看中医药非遗保护的问题和趋势

下面是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和观察,对下一步中医药非遗保护工作出现的某些问题和为突破这些问题应该努力的方向做出的初步判断,先冒昧地概括性地罗列出来,以便就教于此领域有更精深研究的学者同仁。

第一,非遗保护要同中华传统医药宝库中的精华精髓经典的发掘和整理结合起来。一是非遗保护工作与中医药典籍研究利用相结合,促进制定中医药典籍、技术和方药名录建设。二是推进中医药项目的活态传承,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的数字化、影像化记录。三是通过四级名录建设,继续搜集和发掘民间中医药验方、秘方和技法。四是通过非遗进校园、非遗在社区活动,把传统医药文化传承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扩大中医药保护传承群体,让人民群众在健康保障中有更多获得感。

第二,以非遗保护促进中医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一是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及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对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进行重点保护和扶持。二是对中医药科技研发专项、关键技术突破的项目,重点开展研究和诠释。三是对预防和治疗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的中医药类非遗项目重点给予保护研究。

第三,加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脱贫地区的传统医药非遗保护。一是加大民族地区中医药项目保护力度,重点建设辐射广、群众性强的传承中心和传承设施。二是重点开展边疆地区传统医药类非遗资源调查和研究,发掘一批基础条件好,经济社会效益突出的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三是集中研究脱贫地区中医药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短板,集中资源和力量发掘整理这些项目,让其在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


▼ 作者简介:郝庆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播。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