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30   星期二   农历三月廿二   
创新非遗传承路径 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杨菁华 周婷 雷韵 谭静 创建时间: 2023.04.04 21:08:00

2021年广西“非遗购物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路径是增强文化自信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应努力探索国内非遗活态传承、有效传承和多元传承机制与智慧,积极挖掘整理海外非遗传承保护经验与教训,内外兼修,全民参与,共同激发全民非遗保护传承活力。

一、广西非遗活态传承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璀璨的文化财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非遗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工作制度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各族群众对非遗保护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显著增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产业振兴、乡村振兴,建设文化旅游强区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非遗的作用。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近20年来,广西积极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先后开展并完成了五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和八批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申报评定工作,已建立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名录保护体系。截至2022年5月,据统计,广西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0项,国家级代表传承人49位(其中40位健在),自治区级非遗项目914项,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936位。可以说,非遗文化是广西区内各民族扎根地方,透过长期历史实践形成的绚丽瑰宝,也是促进各族人民共同参与、增强文化自信的交融场域,更是推动区域文旅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题中之义。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路径。从当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总体情况看,广西非遗的传承路径主要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多方联动。自2012年以来,为推进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每逢春节、“三月三”、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主题日,广西区内都会举办各类促进非遗传承的系列活动,将非遗文化体验活动送入乡村、社区、企业与校园。近年来,非遗进校园活动丰富多彩,苗绣、壮锦等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以体验活动、绘本教材等形式,进入中小学及幼儿园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活动当中。非遗进校园及研学活动赋予历史悠久的非遗文化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让青少年浸润于非遗文化之中,切实增强他们对非遗文化的参与感、获得感及认同感。

在市场运作方面,广西区内相关单位、部门有效推进非遗与旅游、文创、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多元融合,颇富创意地开辟了“广西有味”“广西有戏”“广西有礼”等非遗系列活动。同时,结合区内各地特色,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展销的方式举办别开生面的“非遗购物节”,在此期间,各地同步举行形式多样的非遗文化展演宣传活动。透过与文旅产业、市场的深度结合,广西逐步拓展出非遗传承的多样化路径,但对于如何更进一步提升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同度,如何在保护非遗文化原真性,挖掘民族非遗文化深层内涵及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实现存续活态传承,仍需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广西非遗传承的未来建议。现阶段,广西区内的非遗活态传承在法律及政策体系、传承人体系及多元化传承路径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如何进一步完善非遗传承人体系,推动广西非遗传承,或可借鉴一衣带水的非遗保护强国——日本的认定“群体传承人”这一举措。日本在需要集体参与的节庆、民俗活动中,将当地社区中的所有人都作为传承人。广西“三月三”这一节庆活动经过十数年的建设、推广,已在区内外形成良好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要将“三月三”这一节庆与非遗活态传承更好地结合,通过深耕区域“三月三”节庆文化,认定区域群体传承人的方式,切实增强群众对非遗传承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从而推动“三月三”节庆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目前,除了认定非遗传承人之外,“非遗进校园”亦是近年来实现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路径。然而,现下学界对广西区内“非遗进校园”的讨论,以及各方主体在学校非遗教育中的实践,大多聚焦于探讨非遗文化融入大学教育的现状及可能途径。笔者在此建议可以聚焦青少年儿童群体,以这一年龄段的群体为核心,对非遗活态传承的学校教育体系进行研究和探讨。在深耕、挖掘八桂大地绚烂多姿的民族文化精髓的基础之上,将多样的民族文化内涵与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展现于青少年儿童群体面前,为他们发展出既可深度体验,又可持续学习的非遗活态教育体系,将非遗文化细致、全面地融入青少年儿童的学校教育与日常生活体验之中,让青少年得以持续、深入地薰习非遗文化,或成为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可能路径。(作者及单位:杨菁华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二、开辟非遗保护育人的新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这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此,高校应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体系,形成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长效机制,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实践中,开辟非遗保护育人的新路径,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立根铸魂。

勠力构建以非遗为载体的课程育人体系,通过课程育人路径打造文化传承主阵地。中华文明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教育是传承中华文明和科学知识、培养年轻一代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建设非遗文化教育体系,亟须加强学科建设,以一级学科博士点为抓手,发挥优势学科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围绕国家或地方非遗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特色研究,探究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精神价值、文化心理和情感因素,梳理民族文化整体内涵,积极探索保护与传承的新方法新途径,实现学科建设从“平原”到“高原”、从“高原”到“高峰”跨越式发展。建设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将非遗的精神之魂、技艺之本融入课程教学,把与非遗保护相关的课程列为文学、民族学、艺术学等专业的必修课,把音乐、工艺、建筑和绘画等领域的文化遗产内容列入高校选修课,与传承人共同研发和建设高校文化特色课程,实现课程资源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邀请传承人、非遗工作者走进课堂和校园,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大学生零距离学习非遗技艺,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实现师资力量从“单薄”到“厚实”的发展。此外,高校要融入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教育,滋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大学生心灵深处,强化文化传承主阵地建设。

聚力完善以非遗为载体的实践育人体系,通过实践育人路径扩展非遗传承新渠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非遗是凝聚先辈智慧与卓越价值的精神财富,是技术能力、艺术审美和民俗知识的综合体,传承就是让传承人手中的绝活、口中的技艺都“活起来”“火起来”,实现代代相传。高校应完善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发展民族工艺、智慧纺织等承载非遗教学功能的实验室,将传承人的手工作坊移进高校教学场所,不断扩展实践教学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的类型和规模,利用教学实习和寒暑假时间,组织大学生到传承人的非遗工坊观摩学习,到校企合作单位实习实践,多渠道挖掘非遗资源,进一步传承非遗文化。开展以非遗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成立与之相关的社团和志愿服务团队,由高校教师、传承人担任指导老师,引导大学生掌握扎染和壮族织锦等非遗技艺,在重大节庆日、国际博物馆日等时间节点,开展民族技艺、非遗工艺品展示和民族服饰展演活动,把非遗文化送进校园、送到基层、送到各族群众身边。坚持“以赛促学,以学促用”,组建以非遗为参赛内容的学科竞赛团队,在项目复盘与总结、路演和答辩的过程中,团队内部不断磨合融合,各团队之间不断交往交流,探索成果转化新思路,力争实现文化的传承创新,实现创造性转化。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是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高校应持之以恒地将专业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融合,在实践育人中不断探索传承新路径。

着力健全以非遗为载体的文化育人体系,通过文化育人路径让非遗焕发时代活力。高校是保护和传承文化、创新和发展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举旗帜”“育新人”“兴文化”的使命,通过文化育人,将文化、教育和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进行联动,实现联通融通、互融互促、融合共育。搭建非遗文化交往交流平台,将非遗特色文化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塑造良好育人环境,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二十四节气策划文创产品设计与制作活动,举办非遗学堂、研学活动、艺术节和文化论坛,让大学生认识到各个民族、地区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营造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氛围,凝聚文化认同。发挥博物馆文化育人功能,非遗数字博物馆和非遗博物馆展陈的图片、文字和实物蕴藏着历史密码、民族智慧和文化基因,要善用巧用妙用博物馆的文化资源,组织线上线下学习,激发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大学生用心感受中华民族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厚植文化根基。发挥图书馆文化育人新阵地的作用,依托学科优势、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优质的数字化信息服务,让图书馆成为文化浸润、文化体验及宣传教育的活动场所,成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师生共学共研共享的学习场所,让大学生在交流互鉴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时代价值,提升文化自信。以非遗文化育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高校需要增强文化认同、激活非遗文化,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发出新的光芒。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精心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责无旁贷,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不懈地加强大学生的“五个认同”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大学生在课程研讨、实习实践、文化交流的教育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将非遗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实现传承有力度、保护有温度、研究有深度、宣传有广度,实现学校敢担当、教师有作为,学生对非遗保护认识有提高,不断提升非遗的社会影响力,创造特色学科,打造特色文化,从而推动高校文化建设的新发展。(作者及单位:周婷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本文系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民族院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路径研究”(2021KY0147)阶段性成果)

三、多彩非遗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五个大类。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7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14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覆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个大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12个世居民族关于自我、社会与自然三者关系相互调适的经验积累,是伴随民族迁徙和各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的文化形态。它们既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又扎根地方社会绽放多姿风采,以活态传承的方式在群众的行为实践中历久弥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是广西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部分。

广西各民族的口头传统与表现形式和中华传统文化有相同的叙事结构。广西各民族口头传统与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有记载民族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常识的仫佬族古歌与刘三姐歌谣;记录先祖创造世界的《密洛陀》与《布洛陀》;传唱劳动人民坚强乐观、追求美好生活的壮族嘹歌等。尽管各类口头传统的内容包罗万象,表现形式风格迥异,但在本质上都反映了人类追求美好、生生不息的普遍心智。

壮族长篇诗体创世神话《布洛陀》的叙事恢宏磅礴,主人公布洛陀是人类生存相关环境与各项重大事件的创造者。尽管这是流传在滇桂两省壮族民间的古老传说,但主人公的创世神迹及其彰显的文明进程却与中华民族相关神话的母题一致。在叙事手法上,布洛陀创造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和造人等神迹与盘古、伏羲和女娲等神话始祖异曲同工;发明创造农耕文化的生产工具与技术,也与中原地区农业文明的发展相似。源于广西各民族的口头传统与表现形式,既体现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精髓,也是壮族先民在有限条件下基于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形成的朴素叙事。对祖先的崇拜和农业文明的认同,体现了边疆民族的文化创造以及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成果。

广西各民族多彩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扎根八桂大地的具体体现。民俗文化是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实用的实践活动。它经过社会道德实践法则的认可、群体的检验与时间的淬炼,最终成为民间约定俗成的习惯。民俗文化常常依附于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民间游戏等传统或群体活动存在。乡土社会素来被认为是民俗文化形成与栖息的重要空间。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稳步递增的发展成就唤醒并增强了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与自信。这种情感不仅充溢于大众的心胸与言行,还彰显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优秀的民俗文化也趁此势头脱离乡土社会或单一民族的局限,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媒介。

农历三月三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上巳节”的简称,也是广西各民族重要的民俗节日。上巳节的传统是水边祓禊,随后增加祭祀宴饮、郊外游春等内容,这也成为许多少数民族“三月三”的经典项目。21世纪初,多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议将“壮族三月三”定为全区法定的公众假期。该议案于2014年通过并实施。如今的“三月三”是八桂大地锣鼓喧天、欢呼雀跃的日子。各县市纷纷发掘本地的民俗传统和民族特色文化,以“全民欢度三月三”为名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使之成为吸引和娱乐大众的活态文化。各地的民俗展示及相关系列活动,强化了民俗作为民族文化记忆载体的功能。其乐融融的活动现场既延续了敬仰先祖、放松身心的传统,也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国泰民安、民族团结的社会面貌,激发了广西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如今广西壮族“三月三”已成为广西文旅活动一个响亮的品牌,是叙述广西民族团结故事的典范。

广西各民族的传统技艺实践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广西各民族的传统技艺包括食物和手工艺品制作、民族医药知识及其实践等内容,是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生产方式。倾注了民族智慧和感情的传统手工技术,在现代机械工业社会里向大众展示了先民在适应和利用自然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传统技艺的价值在于它承载的万变不离其宗的文化精髓。广西米粉源于秦朝派来修灵渠的中原群众对面条的怀念与改良,随后广西各地群众依据本地偏好的口味、独特的食材和烹饪手法,创造了广西各地对酸、辣、鲜、甜等各有侧重的米粉风味。木构技艺是中国建筑史上最成熟的工艺。侗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积累中形成了一套运用木材建构聚落空间的娴熟技术。侗寨里渡河的廊桥、神圣的鼓楼、居住的房屋、储粮的谷仓等日常生活建筑,都是工匠巧妙运用榫卯加固而成。始于唐代的钦州坭兴陶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近年来坭兴陶工匠受国家对非遗工艺重视的政策鼓励,依据时代特征创新地融入地方民俗特色或结合中国风雅传统将传统文化的意蕴糅合其中,塑造出文化意涵丰富的艺术作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魂魄,是浇灌滋养优秀民族的生命源泉,是凝聚民族、振奋人心的精神纽带。在历史进程中,广西12个世居民族和衷共济,以文化为经纬编织了一幅艳丽的民族团结织锦。这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底色,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凝心聚力、云程发轫的强大精神纽带。(作者及单位:雷韵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本文系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文化兴边视野下铸牢广西边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21FMZ024)阶段性成果)

四、瑶族手抄本文献研究的价值

许多海外研究所、图书馆、博物馆都收藏有古老且珍贵的瑶族手抄本文献。瑶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历史上由于生计、战乱等原因,许多瑶族人民从祖居地中国迁居到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致使大量手抄本文献随之流散于海外。这类文献的数量蔚为可观,在丹麦皇家图书馆(Det Kongelige Bibliotek)、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Ohio State University Libraries)、美国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英国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德国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Bayerische Staatsbibliothek)、荷兰国立民族学博物馆(Rijksmuseum voor VolkenkundeRMV)、日本南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Nanzan University Museum of Anthropology)等海外相关机构,都收藏有这种文献资料。由此,这些原本广泛地应用于瑶族仪式实践的手抄本,身份和价值都发生了相应的转变。这些手抄本从仪式用品变成了陈列品或是收藏品,其仪式性、神圣性、应用性等特性也随之淡化,而作为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价值则愈发凸显。

除海外馆藏之外,在中国、越南、老挝、泰国等国的瑶族聚居地,这种手抄本文献仍然被广泛地应用于仪式实践,用于指导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能够长久地使用,文献所有者会定期对破旧不堪的抄本进行修补、誊写,甚至重新制作。自2009年开始,通过持续在湖南、广西以及越南老街、泰国清迈、老挝丰沙里等地开展田野调查,笔者发现居住在中国南方以及东南亚北部山地等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优勉土语”和“金门土语”的瑶族支系,都传承有用汉字抄写而成的种类丰富的瑶族手抄本文献。从内容上来看,主要以经书为主,此外还有文书、歌书、通书、祖图、启蒙教育等若干类别。虽然不同地区的异本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但是仍然能够发现其内容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可以判定这些手抄本文献极有可能源自同一个母本,或者是源自同一地区且同源的多个母本。瑶族手抄本文献体现出来的这种普遍性意义,将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从世界层面探讨濒危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活用和利用,以及开展相关研究合作提供广阔的空间。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学者不仅在国内开展瑶族手抄本文献的调查与研究,还积极参与海外瑶族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工作。2007年起,何红一参照国内外文献的分类方法,根据馆藏文献的特点,协助美国国会图书馆对该馆收藏的瑶族手抄本文献进行了合理分类。同时,针对文献来源、年代考证、载体形态等若干问题发表了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了重要的学术成果《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文献研究》(2017年)。2010年,郭武对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馆藏瑶族经书进行了调查及编目,发表了论文《牛津大学图书馆藏瑶族道经考述》。2011—2012年,徐菲在该馆做了更为细致的整理,以“牛津大学图书馆藏瑶族道经研究”为题,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立项。2021年,玉时阶以“域外瑶族《祖图》搜集、校注与研究”为题,获得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者个人项目立项。同时,笔者也于2021年以“日本南山大学馆藏瑶族文献的搜集整理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这些研究的开展,有助于我国政府把握、厘清瑶族手抄本文献在世界各地分布的整体概貌,可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照。同时,也有助于深化我国对流散海外瑶族手抄本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为国内瑶族相关文献的缺失提供有益的补充,还能为比较研究的开展提供新的资料。

在撰写这篇稿件期间,笔者正在日本南山大学的人类学博物馆开展海外馆藏少数民族文献的资料搜集与整理工作。该馆收藏有由日本上智大学白鸟芳郎团队于20世纪60—70年代在泰国西北部收集的手抄本文献等资料。随着笔者的翻阅,这些资料就像是一位低调沧桑又睿智的老人,徐徐地讲述着这支瑶人在崇山峻岭中辗转迁徙的岁月。破旧泛黄的《评皇券牒》记载了他们的族群由来与传说;道教特性浓厚的经籍写满了他们的人生仪礼;记录祖先埋葬地点的祖图流露出他们对先祖的哀思;世代传唱的歌谣是他们对故土家园的怀恋;汉字学习教本中的三字经、增广贤文等用于儿童启蒙的文字,从天文地理到礼仪道德,用圣贤言语教育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海外瑶人……与这些手抄本文献内容相类似的异本,目前在中国、越南、泰国、老挝、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现。不仅如此,从这批文献资料中还可以发现目前中国南方瑶族地区没有的抄本类型。这启示我们,瑶族手抄本文献的研究不能仅着眼于个别瑶族生活聚居地,也不能受限于华南地区,而要放眼世界,从更加广阔的视角开展比较研究。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对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瑶人传统文化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更深层次的理解,最终才能发现瑶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精神本质和文化特质。(作者及单位:谭静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日本南山大学馆藏瑶族文献的搜集整理研究”(21BYY183)阶段性成果)

编辑:李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