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9   星期一   农历三月廿一   
肩负传承使命 守望精神家园——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座谈活动发言摘编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创建时间: 2018.06.12 14:48:38

为激励全国非遗保护工作者进一步奋发向上、开拓进取,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对在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50个集体和99位个人进行表彰,分别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经各地申报、专家组初评、社会公示、评审委员会审议等程序,文化和旅游部日前确定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1082人。6月8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座谈活动在天津举行。与会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第五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代表分享了他们从事非遗保护传承的生动故事和感悟。现将发言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让景泰蓝为现代生活服务

衣福成 

先进集体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的景泰蓝制作车间

今天,我作为文化和旅游部授予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的代表参加会议,感到十分激动。

北京市珐琅厂成立于1956年。多年来,景泰蓝制作技艺走过了挽救恢复、传承发展、开拓创新的艰辛历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以来,企业加大了对景泰蓝的设计研发力度,拓展景泰蓝技艺的应用领域,使景泰蓝制品在造型纹饰、设计理念、色彩应用、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长期以来,我们十分重视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先后培养了上百名传承人及设计和制作人员,通过授课、培训、师徒传承、技术比赛、外出采风等形式,使他们全面掌握了景泰蓝制作技艺,做到了传承有序、后继有人。目前,企业共有国家级、市级、区级非遗传承人10名,高级工艺技师近50人,且他们全部在生产制作第一线带徒传艺。

同时,我们十分注重对文献资料的挖掘整理,共整理出老艺人、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早期图纸、手稿280余幅,创新产品80余种,复制元明清珐琅器60余件套,先后建成了中国首座景泰蓝艺术博物馆、景泰蓝制作技艺研发中心、档案室以及景泰蓝制作技艺体验室。我们对老艺人的作品、手稿等进行了整理、归档,部分已在博物馆展出。

在新产品研发中,企业投入上百万元,通过技术攻关、跨界融合等手段,经过几年时间成功研发出新型低铅釉色,并先后设计完成了3座大型室外景泰蓝喷水池,研发出茶叶罐、洗面盆、保温杯、火锅、纸巾盒、果盘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用品,并将景泰蓝制作技艺扩大到了室内装饰领域,使景泰蓝制作技艺更好地融入大众生活。为弘扬景泰蓝文化,企业先后举办多个展览。其中,每年一届的“景泰蓝老物件淘宝大集”“景泰蓝皇家艺术庙会”以及贯穿全年的“走进珐琅厂,探秘景泰蓝”等活动深受欢迎。“庙会”和“大集”已经成为北京市民文化消费的两大品牌,人们既可以参观博物馆琳琅满目的艺术品,又能近距离观看制作技艺,体验制作过程。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全体职工和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企业销售收入、利润、纳税额均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在确保非遗项目有序传承保护的基础上,企业走上了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今后,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面向大众传播景泰蓝技艺和文化,让景泰蓝为人们的现代生活服务。

(衣福成为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构建非遗保护框架 突出河南特色

裴景岭

先进集体河南省非遗保护中心于2017年开展的首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活动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经河南省编委批准、单独建制的事业单位,成立于2011年,现有在编人员13名。

在河南省文化厅的领导下,河南省非遗保护中心坚持把基础工作建设作为重心,努力构建非遗保护传承的基本框架。经普查,发现全省非遗线索180余万条,有价值线索22万余条。截至目前,河南省非遗保护中心科学制定保护规划,完成了大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档案记录,出版图书43册、音像制品230余部,录制传承人影像100多部。2017年,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支持下,中心组织举办了首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活动,邀请四省9个稀有剧种的表演院团演出9天18场,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

为探索分类保护的有效途径,2012年起,我们开展非遗系列专项抢救保护工程,现已完成河南省稀有剧种和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稀有剧种抢救保护工程共复排传统剧目420部,收集整理传统剧本1890部,收集实物5800多件,出版书籍120余册,录制出版音像制品120多部。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完成了250个相关项目的拍摄和306名传承人的口述史采访工作,录音300余小时,原始视频约30TB,收集实物2.68万余件。通过这项工程,我们不仅在档案整理、图书出版、影像记录、实物征集、展馆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还调动了各方力量的积极性,发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新线索。

传承人群的规模大小、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成效。我们把对传承人群的服务、引导、扶持作为一项主要任务来抓:一是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掌握其工作生活动态。很多传承人将中心当成家,有高兴事、烦心事都和我们说,形成了融洽的氛围。二是建立荣誉制度,解决实际问题,为传承人争取工作生活待遇等,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强培训,带领传承人学习政策法规,增强他们的责任心、使命感。 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中,我们按操作指南要求,根据实际开展工作,努力提升记录质量。在2017年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举办的中期交流会上,我们完成的《豫剧——王冠君》《撂石锁——沈少三》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我们还启动了河南省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目前已完成25人的记录工作。

借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传统庙会等,中心举办了多样的文化遗产活动,如淮阳非遗展演、马街书会曲艺展演、洛阳牡丹花会非遗展示展演等,已成为河南省非遗展示交流的窗口。尤其是淮阳非遗展演已举办9届,共邀请20多个省的462支队伍参加展演,参演人数近万人,观看群众4200余万人次,既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大餐,也为全国非遗工作者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 (裴景岭为河南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


跨界研培:活态传承 活力再现

章莉莉

先进个人章莉莉(中) 

我是一名大学教师,也是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营总监。自2015年起,我有幸投入非遗研培计划教学的第一线,负责上海大学非遗研培教学的组织管理、课程设计以及跨界创新课程的教学。3年来,我与非遗研培计划共同成长,以传承人的能力建设为教学导向,左手牵着非遗传承人,右手牵着设计师、艺术家、学院师生和艺术机构,共同探索“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多种方式,努力将非遗之美转变为一种符合当代社会审美的新时尚,实践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下,根据“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的总体要求,通过15期研培班的教学管理实践,我们逐渐摸索出“非遗跨界创新的研培教学模式”,设置了“跨界创新”专题讲座和创作课程,特邀一批专业设计师和艺术家与传承人牵手合作。

同时,我们开展国际工作营,组织国内外艺术设计师生与传承人共同创作,如“织绣创新”“一竹一世界”“果洛传统工艺创新设计”等国际工作营,用现代设计助力传统手工艺。目前参与的设计师已有50余名,参与工作营的师生来自美国、法国、荷兰等8个国家,共计600余人。

我们坚持“人文关怀”的教学理念,提出“传承人不仅是昨天的守护者,更是当下的主人”,让传承人进入校园,教学相长,鼓励研究生向传承人拜师学艺,并为每位传承人建立数据库,记录创作过程、录制专题访谈、拍摄纪录片等,将研培教学和非遗传播有效结合。

通过研培班跨界创新,我们目前已孵化出百余件具有当代风貌的非遗创新作品。如东阳竹编传承人与荷兰设计师合作的竹灯系列、果洛银饰锻造传承人与设计师合作的“格桑花”皮具系列、梁平竹帘传承人与工业设计师合作的“竹帘蓝牙音箱”创新科技产品等。

2016年,织绣研修班的《星云之梦》绣品进入天宫二号登上太空;2017年,以宋代《千里江山图》为蓝本的缂丝服饰系列,让传统经典走进现代生活;2018年,《白蛇惊变》非遗跨界音乐剧组织研培学员参与音乐剧的舞美和服饰创作,推动手工艺走进更广阔的艺术空间。

非遗来源于生活,应当回归生活。3年来,我们策划执行非遗进小学、社区、美丽乡村、美术馆等系列活动80余场,不断实践“非遗走进公众、扎根青年人”的工作理念。同时为研培学员搭建传播平台,每年定期在“上海设计周”等专业展会发布新品,并将传承人及其作品带到国际舞台,参加意大利佛罗伦萨国际手工艺博览会、德国柏林手工艺纪念展、荷兰当代首饰艺术展、美国肯塔基大学非遗艺术展等。 作为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的策划执行人,我将2017年主题定为“手造嘉年华、非遗欢乐秀”,引入非遗手工体验课程、传承人展演和演讲80余项,吸引了8.5万人次参观和60余家媒体进行报道。

3年来,我被非遗传承人的淳朴善良和精湛技艺深深感动,也见证了非遗研培计划给传承人带来的改变和希望。愿非遗之美感动常在。 (章莉莉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师)


不遗余力传承弘扬北京评书

连丽如 

先进个人连丽如

作为文化和旅游部授予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代表出席座谈会,我深感荣幸。我与丈夫贾建国始终致力于北京评书的挖掘整理和传承发展,坚持言传身教、挖掘传统、创编新作。

作为一名评书传承人,积极开展传习活动,带动传承人群提高传承实践水平是我的义务,也是我的责任。我于2007年9月在京成立宣南书馆,10余年来,我与王玥波、李菁、梁彦、贾林每周六下午2点至5点准时开演,风雨无阻。迄今为止,我们共为观众献上570余场原汁原味的北京评书表演,观众累计达10万余人次。我身先士卒,坚持每周登台演出。中青年演员则通过书馆这个平台的实践,提高了自己的评书技艺,如今所有人均能上台说演长篇评书。最小的第四代演员孙卿涵(11岁)已经能熟练说演《三国》《东汉》的经典片断,并在北京市少儿曲艺大赛中荣获金奖。

宣南书馆培养传承人的同时,还培养了大批忠实观众,其中,90%以上都是中青年人。他们从一开始因为好奇走进书馆,到后来听书上瘾,再到如今忠实追随、场场必到,还与演员结下了深厚情谊。

此外,我始终坚持挖掘整理传统书目,现已将《列国》《西汉》《隋唐》《精忠说岳》等北京评书代表书目重新搬上书坛,并编辑出版《东汉演义》《卅六英雄》《精忠说岳》《雍正剑侠图》等北京评书珍贵文本。我在书馆说演的《三国》目前已出版两册,书中附有二维码,读者在读书的同时还可听书。

我坚持创作以时代背景为主题的新评书,创作了革命经典题材的《史更新刀劈二寇》、宣传爱国主义精神的《一代名伶程砚秋》、弘扬时代楷模精神的《B超神探贾立群》。2008年4月,书馆举办“缅怀革命先烈——革命题材评书专场”演出;2009年10月举办“纪念新中国60华诞 缅怀先烈丰功伟绩——红色题材评书专场”演出。

在创作之余,我注重创新演出形式,曾与京剧名家于魁智、孟广禄、叶少兰、尚长荣等合作,在长安大戏院、梅兰芳大剧院演绎《听书看戏品三国》,让评书与京剧无缝对接,相得益彰,观众予以充分肯定。

2015年至今,王玥波、梁彦应邀赴景泰小学、和平北路学校等,推广评书艺术。除了常规讲座、示范演出,还和学生一起演出群口评书《三英战吕布》《闹天宫》等。在北京市西城区非遗保护中心、西城区第二文化馆的支持下,贾建国、梁彦、唐柯开设鼓曲班和评书班,免费向曲艺爱好者教授西河大鼓和评书说演技巧,近百人参与学习。

2017年、2018年,北京电视台《北京评书大会》和中央电视台《名家书场》栏目相继开播,我与王玥波、梁彦受邀录制长篇评书《东汉演义》《三国演义》《聊斋》《西汉演义》。时隔20年,评书节目重归荧屏,观众反响热烈。今后我将继续以传承发展和弘扬振兴评书艺术为己任,与丈夫及众弟子不遗余力地为弘扬和传承北京评书作出自己的贡献。 (连丽如为北京评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小小针尖撬动脱贫之路

石丽平

先进个人石丽平(左) 

我叫石丽平,是贵州松桃县“松桃苗绣”的第七代传承人,能被评为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我感到无比激动和喜悦,同时又深感责任重大。

我穿的这身民族服饰,一针一线都体现了一种文化的传承。我从小受母亲影响喜欢上了刺绣。2000年开始踏上了非遗传承之路,用8年时间,徒步3万多里路,踏遍了贵州的苗寨,收集整理苗绣资料,详细记录不同绣种,跟不同的老绣娘学习绣法。其间,我先后6次到全国各地观摩传统刺绣作品,考察中国“四大名绣”及其他刺绣作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于2008年创办了贵州省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公司的苗绣产品畅销国内,出口美国、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等67个国家。经过十几年的艰辛努力,“松桃苗绣”终于从边远的苗寨走出大山,推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家乡的苗族姐妹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也用生动的非遗实践证明,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巾帼也不让须眉,小小针尖也能撬动脱贫之路。

松桃苗绣公司从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现今的队伍,离不开各界的支持,离不开老一辈手艺人的坚守与新鲜血液的注入。创业初期,公司仅有3名绣娘。在贵州省委、省政府实施一系列惠民利民工程的大背景下,一批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接受培训。公司建立了一支260人的精英刺绣队伍,其中大部分是县城下岗女工、农村苗族妇女和务工返乡人员。在外聘优秀人才时,我利用绣娘资源,培训了1万多名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其中一个叫石维仙的女孩,因家庭贫困,曾外出打工,工作繁重且工资不高。后来经过培训开始了绣娘工作,通过自身努力目前工资能达到每月3800元。

苗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根据时代和社会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灵活就业模式,实行“计件为主+效益+产品提成”的薪酬模式,实现了13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帮助家庭困难的妇女找到了新路子,为全县4000余名妇女提供了创业平台,让手艺回归,也让她们有了经济来源。近年来,我们开展了“一企扶一村”计划,与当地村寨结成帮扶对子,开展“一村一品”项目,目前有34户贫困户积极参与。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大,预计到“十三五”规划末期,我公司将吸纳就业达2万人。

如今,“松桃苗绣”已经漂洋过海,出口到世界许多国家。下一步,我们将更加积极地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把苗族刺绣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努力开拓国际市场,让“松桃苗绣”绣出民族魂,用非遗向世界讲述生动的中国老百姓的故事。

(石丽平为贵州省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


在非遗的春天“说春”

封万明

封万明

我叫封万明,今年68岁,家住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花桥镇坡背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石阡说春)的传承人。

“说春”是石阡世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民俗活动。说春之人,被称为“春官”。每年立春前后,春官手端“春牛”,走村串寨,派发春贴,挨户说春。春贴上印有二十四节气以及所对应的日子。春贴制作采用中国最古老的木版印刷,由我们自己雕刻,因为每年的二十四节气对应的日子不同,所以每年都要刻新的模板,印新的春贴。春官每到一家,都要发一张春贴,意在劝农行耕,告农以时节,让百姓根据春贴上的节气内容,开展相应的农事活动。春官还会唱一段春词,为百姓送去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新春祝福。比如,“正月立春雨水节,先生提笔贺新春;大家玩耍这个月,不犁山土要犁田。二月惊蛰与春分,家家砍柴割草烧;砍柴割草莫懒惰,莫学闲人把脚跷。清明谷雨三月三,财主舂米换工活;铲田坎来犁田角,风调雨顺得安乐。”这一段春词讲述了春天所包含的几个节气以及要做何种农活。

“说春”是我的职责,传承“说春”更是我的责任。除了每年立春时节走村串户开展送春活动之外,我从2013年起一直在花桥镇花桥中学说春传习班定期授课。在学校给学生上课和走村串寨送春是不一样的,送春主要是用说唱方式告诉农人什么节令开展何种农事活动,而上课主要是让我们的下一代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孩子们了解“说春”。除了开设课程,学校还组织春词创作大赛、春贴印制大赛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小春官,让“说春”传播得更广。

2017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办的“二十四节气”专题展,作为老春官,我没想到此生能够来北京,而且是因为说春“说”到了北京。现在,在坡背村,人人争学“说春”,人人想当春官。

目前,全县各乡镇的春官都积极开展“说春”活动,我们已经连续两年举办了“说春”大赛,每年都有上百名春官自发参加。远近村寨的人也来向我们学习“说春”,全国各地的媒体都来采访报道,去年还有一个外国人来石阡,跟着我说了几天春。

作为一名传承人,我有责任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非遗活动中。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一如既往地开展“说春”活动,给老百姓送春送祝福,继续到学校上课,让更多的娃娃了解“说春”、爱上“说春”。 (封万明为石阡说春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以古乐遗韵涵养新区文脉

史军平 

史军平

我叫史军平,来自河北雄安新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冀中笙管乐(雄县古乐)的代表性传承人。

在冀中平原近30个县市里,祭祀、礼仪、丧葬等民俗活动中常有笙管乐演奏,民间俗称“音乐会”。音乐会主要用管子领奏、笙等和奏,另有云锣、笛及击奏类乐器鼓、铙、钹等。“笙管乐”遍布整个冀中平原,各地农民以村为单位,借乐结会,在本地传承。雄县古乐以民间音乐会为载体,自发组织,世代传承。所演奏的曲目为工尺谱记谱,文乐曲目庄严肃穆,武乐曲目气势雄伟,振奋人心。

我自幼受古乐熏陶,那时,村里几乎没有其他娱乐活动,只有“亚古城音乐圣会”。几位老师父就住在我家附近,他们时常凑到一起演奏,我就经常去看、去听。1994年,我正式拜师后,用心学习曲谱的韵唱和演奏技艺,很快成了音乐会的骨干力量。2004年正式担任会长后,我积极参加各类文化汇演活动,与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建立联系并得到指导。

2008年,雄县古乐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更坚定了我传承和弘扬古乐的信心。为了把乐社传承发展好,我们吸收了许多新人并积极传授演奏技艺,还积极参加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从小学生里培养新一代传承人,使乐社后继有人。我们还积极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河北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指导,提高音乐会演奏水平。音乐会多次参加全国重要文化交流活动,得到各级领导和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2018年4月,亚古城音乐圣会与韩庄音乐会一起赴台湾进行了展演交流。同时,我还组织会众参与了雄县古乐工尺谱的整理研究,录制了大量的音视频资料,为雄县古乐的传承发展奠定了基础。

雄安新区共有45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5项、市级27项。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支持下,近年来,河北省文化厅和雄安新区管委会,组织京津冀学者联合考察团队,开展了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共调查3县21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记录了以雄县鹰爪翻子拳为代表的传统武术,以雄县古乐、安新县圈头音乐会为代表的冀中笙管乐流派,以芦苇画、造船技艺为代表的白洋淀水域商贸文化,为下一步雄安新区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我作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深知自己所担负的使命重大。下一步,我们会全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雄安新区的建设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史军平为雄县古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浇灌哈密维吾尔刺绣之花

吴广亮 

先进集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文化馆在传统工艺工作站做帮扶工作

哈密地处新疆的“东大门”,是古代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长久以来,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在这里交融荟萃,孕育出特点鲜明、美轮美奂的哈密维吾尔刺绣。2008年6月,哈密维吾尔刺绣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16年3月,文化部支持雅昌文化集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哈密设立了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工作站成立以来,文化和旅游部领导先后3次赴哈密工作站现场指导,组织了全国知名的传统工艺设计和营销专家组来哈驻点讲习。哈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作站的工作,与驻站单位紧密协作,推进手工刺绣合作社、手绣工坊、刺绣传习所蓬勃发展。

哈密维吾尔刺绣工艺受中原文化影响较深,针法质朴凝重,图案丰富多彩,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长久以来,哈密维吾尔刺绣依靠家庭传承,缺乏组织性,市场竞争力较弱。工作站成立之初,文化和旅游部便委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开展了“维吾尔族刺绣花纹图案研究”,以及推动哈密刺绣适应现代审美与使用功能的系列创新设计研究。我们组织哈密本地专家学者,对哈密刺绣图案进行了抢救性整理与研究,将民间图案纹样挖掘整理,编辑出版了《密作之珎——哈密刺绣》图集。在工作站的带动下,“绣郎”卡德尔·热合曼将记忆中的传统图案一个一个画出来,编绘了一本图册。他说:“维吾尔刺绣纹样不能只存在我的脑子里,还要流传下去。”

通过挖掘整理,失传已久的盘金绣、打籽绣、堆叠绣等一批针法技艺重新“复活”,我们将其巧妙运用到刺绣产品的设计、生产之中,使绣品更加形象、传神。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传承人数字化档案,开设“小小绣想家训练营”,为刺绣传统工艺焕发生机打下坚实基础。

以往哈密手绣产品因为纹样过时、价格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工作站成立后,全国优秀设计团队参与刺绣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将传统刺绣文化融入现代设计,形成了一套“消费需求—设计定位—设计创意—工艺选材—精工制作—品牌导入—市场开拓”体系,研发了800余款材料改善、设计改进、制作改良的刺绣新产品,带来了大批订单。哈密市传统手绣协会会长古丽达斯·托乎逊说:“真是前所未有的开心,仿佛忙碌的味道都是甜蜜的。”

两年来,我们坚持因人而异培训,培训了近3000人次,360位从未走出过大山的绣娘走进北京、广州的大学。两年来,我们建立了3家民间手绣工坊,促进刺绣产品产业化生产。全市现有刺绣企业及合作社230余家,绣娘增加到了8000余人。我们还引入现代生产管理制度,评选星级合作社8家、“密作”刺绣工艺师10名、星级绣娘26名。现在的哈密维吾尔刺绣一改千百年来“藏在深闺”的“羞涩”,多次走进深圳文博会、上海时装周、中法全球匠人峰会、法国高级定制时装周,向世界舞台展示刺绣“密作·匠心”之美。 作为工作站驻地的文化主管部门,做好公共服务,为工作站提供有力保障是我们的职责。目前,我们初步探索形成了政策与理论、组织与管理、培训与传承、工艺与质量、产品与品牌“五大体系”,走出了一条振兴传统工艺的哈密之路。如今,越来越多的维吾尔族妇女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带着微笑、自信,通过一双双巧手改变贫困的生活。

绣娘们手中穿针引线,心中念念不忘的是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传统工艺工作站不但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也在贯彻落实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相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春雨的滋润下,哈密美丽的维吾尔刺绣之花将会绽放得更加鲜艳! (吴广亮为新疆哈密市文体广新局党委书记)


十年非遗路 一生非遗情

曹金萍

先进个人曹金萍在非遗展馆为天津市三中学生讲解非遗项目 

我是一名基层非遗保护工作者,从接触非遗保护工作到今天,已有10年。我工作的天津市红桥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形态各异的非遗资源,但由于缺少经验和相关的支持,非遗普查工作开展之初困难重重。上级领导将这项任务交给我,是信任,更是挑战。在天津市非遗保护中心的指导和关心下,我从红桥区的历史文献和“老字号”入手,想方设法开辟门路,联系、走访了数位老手艺人,将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人文轶事编辑成册,共普查出各类非遗资源72项,其中,36项被公布为区级非遗项目,17项被公布为市级以上非遗项目,47人被认定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14人被认定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做非遗保护工作要吃得起苦、沉得住气,非遗保护最重要的是“活起来、传下去”。为更好地宣传天津市和红桥区的非遗保护成果,提高全社会的非遗保护意识,近年来,我积极组织区内各级非遗项目参加国内外的展示交流活动50余次,为非遗项目的展示搭建平台、做好服务。如红桥区首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回族重刀武术”,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一金两银的好成绩。在积极争取下,“回族重刀武术”还走进了央视《我有传家宝》、北京卫视《传承者》等电视栏目。此外,作为区政协委员,我还牵线组织政协委员走进非遗展览馆和传习基地,号召政协委员参与进来,共同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

非遗传承,青少年是关键。在“非遗进校园”活动中,我们与区内大、中、小学开展合作,组织学生走进非遗展览馆,感受非遗的魅力,并组织代表性传承人走进学校传授非遗技艺。目前,我们在河北工业大学、文昌宫小学等多所学校设立了非遗传习基地,让青少年与非遗项目面对面接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人流量密集的西沽公园内,红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集中展示了全区28个非遗项目,还修建了“回族重刀武术”项目室外传习场所,有效解决了传承空间不足的问题,扩大了全区非遗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在非遗保护的工作实践之外,我注重知识积累,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不断丰富自己的非遗保护知识,先后发表了《充分认识“中华老字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等论文、报道10余篇,并结合本职工作,创作出关于红桥区非遗项目的相声《梦》,在带给观众笑声的同时,润物无声地普及了非遗知识。

我是“嫁”给非遗的人,如果回到10年前,我仍然会选择从事非遗工作。10余年来,我和同事一起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不断探索,和非遗保护事业一起成长、一起收获。我愿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发现非遗之美、传播文化之美,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懈努力!

(曹金萍为天津市红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助理)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