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4   星期六   农历三月廿六   
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现状及其对策
来源:杭州非遗中心 作者:潘昌初 创建时间: 2016.06.14 10:20:23
  一、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如无特殊情况,均简称“非遗”)保护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战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保护工作中,已探索出了一些符合非遗特点和规律的保护方式和手段。如:针对处于濒危状态和传承困难的非遗项目,提出了抢救性保护方式;针对部分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项目,提出了以生产性方式保护,鼓励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使这些非遗项目得到活态的传承和保护;针对一些传统文化积淀丰厚、项目较为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特定区域,提出了整体性保护的方式,也就是设立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在以上的保护方式中,以“生产性方式保护”这一理念,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丰富文化优势可以发展成为文化产业优势,利用各类传统节日可以发展旅游业,各种民间戏曲可以进入演出市场,实行产业化运作,各种民间服饰中的民族元素可以进入纺织业,提升纺织产品的竞争力……正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有了生产性保护的理念。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
 
  自2006年文化部首次提出“生产性保护”理念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理念和实践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了解。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实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健全保护机制,拓展保护载体,强化传承弘扬,促进社会共享,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是杭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精神,着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二次创业”、“二次跨越”,也是落实“美丽杭州”部署的具体体现。
 
  二、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现状
 
  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杭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近几年的实践看,杭州市通过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既坚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完整性及核心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又有效提高了传承人的地位和收入,扩大了就业岗位,并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同时,杭州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还存在不少不足,未来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一)杭州市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现实条件
 
  1、非遗资源,是杭州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物质基础
 
  杭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百工兴盛,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杭州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提供了不竭的源泉。2012年4月10日,杭州市正式加入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被命名为“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杭州市非遗资源十分丰富,名录体系的建立完善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工作,为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全面而深入地开展奠定了基础。据初步统计,目前杭州市38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有17项适合开展生产性保护;167项省级非遗名录中,有71项适合开展生产性保护;289项省级非遗名录中,有123项适合开展生产性保护。全市260位市级以上(含市级)传承人当中,125位属于适合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的项目门类,共占总传承人数的48%,其中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的传承人比例分别占到总人数的35%、9%、4%。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杭州都是全国工艺美术品的重点产区,在全国工艺美术行业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
 
  2、软硬条件,是杭州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区位支撑
 
  杭州自然环境秀美,创业环境和谐,政策环境宽松,具有优越的环境优势。同时,杭州拥有一批名校名社名企,各大文化创意产业园集聚了大批专业人才,具有丰富的人才优势。目前,杭州正在努力打造文化、创业、环境高度融合的“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被称为“无烟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成了杭州寻求错位发展优势的特色发展道路。“人脑加电脑”,打造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蓝海”。2010年,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的战略升格成为国家战略。2011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了千亿元大关。2012年,在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发布的《2013两岸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调研报告》中,杭州文创竞争力排名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台北。据市统计局统计,今年1-6月份,全市文创产业增加值实现587.72亿元,同比增长18.7%,占GDP比重16.18%。 如今,在杭州这片热土上,文创产业细分格局正在形成并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3、民间资本,是杭州非遗生产性保护的项目支撑
 
  杭州作为长三角地区最发达、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杭州的经济总量已经多年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居第二位。同时杭州也是民营经济的强市。根据全国工商联9月初公布的“201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杭州市有53家企业上榜,占全国的10.6%,占浙江省的38.13%。上榜企业数,杭州已连续11次蝉联全国城市和浙江省首位。民间资本非常雄厚,民间的投资非常活跃,市场需求旺盛,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这个也为杭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结构、大力开展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引导下,相信势必有更多民间资本投入到非遗生产性保护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当中。
 
  4、工作基础,是杭州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坚强保障
 
  近年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蓬勃开展,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城市前列。2006年,市政府办公厅发文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包括市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发改委、市经委、市旅委等部门。同时,为发挥专家的决策咨询,疑难攻坚等作用,杭州市还成立了专家工作委员会。2007年11月,杭州市实施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努力,共查获线索42万余条,调查18大门类项目30168项。2011年6月1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正式施行,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步入了科学规范的良性轨道。2012年,杭州市非遗保护机构实现了全覆盖,市本级和各区、县(市)均成立了专职工作的当地编办核准的保护中心,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全面展开和快速推进阶段。
 
  (二)杭州市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取得的主要成绩
 
  1、总体情况
 
  目前,全市范围内已形成了花边、扇艺、刺绣、织锦、窑瓷、陶瓷、石雕、铜雕、木雕、剪纸等门类比较齐全的民间传统工艺精品体系,竹纸、竹笛、殿堂壁画、传统医药、传统餐饮、名优特产等链条较为完善的非遗产业集群,杭州水印天公共造型艺术有限公司、浙江秋梅食品有限公司、杭州桐君堂医药药材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代表性企业。而从地区看,仅余杭区目前就共有与非遗项目相关的民营生产性企业151家,民间非遗传承作坊56个,省级民营老字号企业3家。
 
  同时,各地把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与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结合起来,与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结合起来,与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已逐步探索出成功的模式,呈现出文化保护事业和文化特色产业同步发展的良好态势。下城区推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点,富阳市推出了非遗元素产业化平台机制建设,余杭区建立了社会力量参与非遗生产性保护机制,桐庐县紧密结合文创(县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扶持项目中非遗项目就占了三分之一),以文养文,以文兴文,促进了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良性循环。
 
  应该看到,非遗生产性保护产业基地大多是具有造血功能的中微型企业。主管经济的同志,眼睛看着的,往往是几千万几个亿的投资,很少有人注意这些只有区区几十万元的投资。不会注意到这种虽然只有几十万却能给一个村一个乡带来翻天覆地大变化的投资。以中泰竹笛为例,第一批市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之一的当地农业龙头企业余杭市中泰灵声乐器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也不过70万元。然而全世界10支竹笛有7支产自余杭中泰,中泰大多数从事笛子加工产业的家庭人均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所在村集体可分配收入均在100万元以上,高于全街道平均水平,大大改善当地农民的生活。一根小竹子撬起了一个生态大工程,一个富民大产业,成就了中泰绿色发展之路。通过非遗生产性平台,既挖潜内部潜力,又将“文化富民”落到实处,让老百姓得到实质上的文化实惠。
 
  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市级层面积极培育生产性保护的成功典型,促进生产性保护的全面深入开展,今年8月底,市文广新局公布了杭州利民中式服装厂等17个第一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同时在下城区举办了全市非遗生产性保护现场经验交流会,并计划在11月份出台全市非遗生产性保护分类指导意见。通过非遗生产性保护,一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中实现传承,非遗保护逐步从“捉襟见肘”走向“自我造血”。
 
  2、农村民间传统工艺的挖掘与保护情况
 
  农村地区是杭州市非遗资源的主要聚集地,农村传统手工艺的发掘保护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的推进当中。近年来,杭州市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深入推动民间传统手工艺在内的非遗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是抓好队伍建设。全市所有行政村聘用专职宣传文化员,培训上岗,把非遗工作作为主要考核内容,保护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二是重视保存和展示乡土文化。重点保护好农村延伸载体(基地)、古村落、古戏台、古祠堂等各类展示场馆。目前,杭州市农村各类非遗延伸载体(基地)省级有19个、市级有23个。保存较完好的古戏台30个,展示场馆18个,有代表性的古村落5个。同时,加强乡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自1999年启动以来,两年一届举办《风雅颂》,将杭州三江两岸最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集中起来进行展演,集中展示杭州市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状况。三是积极探索保护开发模式。做好文化产业与农村民间艺术挖掘开发结合,做好非遗保护与促进社会和谐、乡风文明建设结合。发掘保护了一大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传统手工艺品牌项目。如富阳竹纸,临安鸡血石雕,萧山区坎山镇萧山花边等。
 
  3、民间传统工艺传承人的培养情况
 
  非遗传承队伍建设是非遗保护的核心,杭州市已初步建立了民间传统手工艺在内的非遗活态传承体系。为加强保护传承人,杭州市出台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与认定办法》、《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老艺人)补贴实施暂行办法》、《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领衔项目考核办法》、《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专(兼)职学徒考核办法》、《关于“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牌研究推广和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杭州市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对已经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通过记录整理技艺资料,提供传习场所,资助开展传习活动,组织宣传与交流,征集并保管代表作品,建立档案等方式,积极支持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2011年,杭州市还启动了“专家领衔重点保护非遗项目工程”和“非遗师徒传承工程”,积极探索传统工艺传承人在内的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通过一对一结对子的方式,专家与保护责任单位、传承人共同研究解决本项目在传承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探索研究新思路、新方法。
 
  4、政府采购、财政补贴等扶持非遗生产性保护情况
 
  非遗保护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公益事业。杭州市非遗保护专项投入一直处于不断加大当中。2008年,杭州市设立了80万元的非遗保护专项经费,并出台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资金补助标准。从2004年起市财政每年在文化事业费中安排400万元用于基层文化建设,其中80万元专项用于优秀民间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2007年,为更好地发掘和保护杭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市财政专项安排了100万元保护经费。2008年则提高到300万元,明确规定专项资金可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2010年,总经费增加到1000万元。从2004年到2010年,市级保护经费增长了12.5倍。由于传统手工艺是非遗保护的主体内容之一,每年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的很大一部分都是用于非遗生产性的保护。此外,从1998年开始,市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杭州工艺美术大师,2009年专项资金增加到1000万元。近年来,杭州市政府采购和政府财政补贴传统手工艺力度也不断加大。通过政府购买民间传统工艺品,为杭州市非遗展示中心建设征集了一大批非遗实物和老物件,也有效助推了杭州市对外交流工作,展示了杭州的良好形象。同时,杭州市也一直非常重视对传统手工艺的扶持。2009年月2月,杭州市公布了宋城集团在内的3个第一批市级非遗产业基地。2011年4月,杭州市“张小泉剪刀制作技艺”等7个项目入选浙江省首批“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2013年1月,杭州市朱炳仁铜雕等五家传统手工艺企业被推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候选名单。通过非遗产业基地建设,杭州进一步完善了传统手工艺体系建设,为打造政府扶持、发展、服务民间传统工艺行业的平台奠定了基础。
 
  5、传统手工艺走进社区和课堂情况
 
  近年来,杭州市在传统工艺走进社区和课堂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以非遗进课堂为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将非遗知识融入课堂融入教材。编写了相应的地方课程教材,如义务教育阶段《我与杭州》,高中阶段《杭州人文与社会》等,规定小学三年级起到高中一、二年级开设地方课程,做到每周一课时。二是通过大规模宣传加大非遗的普及力度。2011年,杭州市承担了浙江省非遗进校园的试点工作,并在浙江大学等五所高校建立了非遗志愿者团。2012年6月8日,杭州市承办了第七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暨浙江省非遗进校园活动季开幕式。6月中旬,在省委党校和杭图举行了“岁月留痕——民俗风情摄影展”,并培训支持了三十支大学生社会实践队伍。三是在高校和中小学建立非遗保护教学传承基地。2009年2月,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镇第一小学等6所学校被命名为“杭州市第一批非遗传承基地”。2010年5月,杭州市萧山区楼塔镇中心小学(楼塔《细十番》)等9所学校被省文化厅和省教育厅命名为第一批非遗传承教学基地。2012年12月,富阳市富春第四小学等10个单位被评为市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以上这些教学传承基地的建立,为继承和弘扬杭州市的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杭州市也非常重视非遗进社区、进企业、进部队等工作。通过在社区中开展“风雅颂”民间艺术展演、传统戏曲曲艺巡演和杭州市传统手工技艺展等系列活动,让市民在学习观看的同时,更直观地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艺术魅力。
 
  6、基于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文创产业情况
 
  以传承为核心,以产业为纽带,增强民间传统工艺的创意一直是杭州市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并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搭建手工艺展示展销平台,扩大影响。2008年11月,市政府承办的2008世界手工艺大会暨世界手工艺发展国际论坛在杭州成功举办,本届大会汇集了36个国家198名国际代表、450名国内代表,被誉为全球工艺美术行业的奥运会。二是积极探索非遗与旅游结合的路子,增强吸引力。如在宋城景区、西溪湿地等著名旅游景区内,进一步融入非遗元素,丰富景区的文化内涵,提升景区的人文品质,增强景区的吸引力。三是积极推动创意和民间传统工艺的深度融合,扩大产业规模。通过政策引导、经费扶持和业务指导等方式,为工艺美术大师、民间艺人以及企业提供了各类专业技术资格培训、工美博览会、技艺交流、品牌规划、市场营销、文化传播、调研咨询等大量服务工作,加强了政府与工美艺人、企业之间的沟通,提升了工艺美术大师及品牌的影响力。近年来,已经涌现出刺绣、鸟笼编织、核雕等一批具有非遗特色和现代创意的企业。四是大力推进非遗馆建设,为民间工艺创意发展提供全面的硬件支撑。首先是建设综合场馆。杭州市将在滨江奥体中心建成3.32万平方米的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投资4.15个亿,将建成为全国领先的非遗文化体验、传承和创意基地。其次是积极扶持专题馆。目前,西泠印社、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刀剪剑伞扇博物馆、中国江南水乡博物馆、南宋官窑博物馆、都锦生博物馆、朱炳仁铜雕馆等专题馆等,已成为聚集人气的重要文化传播场所,也为展示杭州工艺美术产品、为大师创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最后是打造特色街区。建成了集品种展示与大师技艺展示于一体的杭州市工艺美术旅游展销中心。初步形成了以“鼓楼—大井巷—安荣巷—杭州市工艺美术特色园地”为主的工艺美术展示、销售、创作的主要集聚地。
 
  (三)杭州市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杭州非遗生产性保护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从城市间横向比较,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从杭州内部审视,全市非遗生产性保护发展呈现出“低、散”特征,产品核心竞争力欠缺,高端创意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基础服务能力不高,知识产权保护任务艰巨,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
 
  1、生产性保护忽视“因项制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生产的方式有自给自足式生产,有商业生产,有分散的个体生产,有社会化生产,有手工生产,也有机械化生产等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究竟采用哪种方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非遗生产性保护要尊重各类非遗自身的特点,以各类非遗项目传承人为主体,充分尊重各类非遗传承人的意愿,根据各类非遗的具体情况实施。如果一意孤行、以点概面,忽视“因项制宜”,则会造成非遗生产性保护偏离发展轨道。
 
  2、生产性保护背离“文化底线”
 
  在开展“生产性保护”工作中,坚持非遗项目的手工制作技艺和传统工艺流程是开展此类非遗项目保护工作的底线。而在现实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大量粗制滥造、以假乱真的产品充斥杭州工艺美术行业市场,传统工艺面临着技艺失传、生产萎缩的窘况。真正研究和推敲艺术的人很少,假做真时真亦假,真的东西信誉也没了。在面对非遗项目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上,我们要保持一种理性的思维,在保持一个敬畏之心的同时,必须在开发利用时把握好“尺度”。
 
  3、生产性保护兴起“矛盾纠纷”
 
  当前,在一些地区,对于非遗生产性保护方式的理解出现严重偏差。一些地方只是一味地追求产品数量、经济效益,缺乏整体发展规划和协调指导,由于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纠纷群起。如生产经营模式导致利益纷争,破坏积极性;如当地其他优秀民间艺人缺乏准入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又如着眼当下利益,产品遭遇创新瓶颈而后劲缺乏。如果对这些现象熟视无睹,不加以制止及时予以规范,必然会背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规律和保护初衷。
 
  4、生产性保护渐显“差异鸿沟”
 
  当前,从非遗项目这个微观层面看,各个项目和传承人生存状况差异明显,而且有扩大趋势。有的手工技艺适合时代的发展需要,本身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比如良渚玉雕,近些年人们对玉石的投资收藏热情空前高涨,从而造就了玉雕技艺如火如荼的现状。相比之下,大部分的民间手工技艺则相对冷门,或者项目不具有代表性,处境只能是夹缝生存,惨淡度日。即使从某个非遗项目内部看,也存在很大差异。有些传承人红透了天,供不应求,而有些传承人则门庭冷落,少有问津。

  三、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需科学推进

 
  在当前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加快非遗生产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凸显,杭州要进一步重视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把它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理清思路,把握重点,扎实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
 
  由于生产性保护涉及项目情况复杂、种类繁多,全市各地区的情况差异也很大,在今后开展具体工作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保护优先,循序渐近
 
  在非遗生产性保护开展过程中,保护保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是无条件的;开发利用是第二位的,是有条件的。保护是利用的保证、基础和前提,杭州不能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进行过度开发,要有长远眼光,避免急功近利。要考虑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与提升群众的文化素质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群众的承受能力和意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要尊重差异,保护不同文化形态背景的传统和个性。要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特点,建立健全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规律的传承机制。应转变思想观念,落实以文化为基础促进发展、用文化多样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多样性的理念,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并适度产业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市场化进程中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
 
  2、依据特色,突出重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依托于特定的物质基础,包含着对其周围一定规模的环境的保护,这就需要进行整体性保护。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与当地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如依赖于当地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巧妙利用当地某种自然资源等。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品类繁多的非遗产品的生存状态是不平衡的,有的因产品在市场上依然行销而发展,有的因产品逐渐退市而萎缩,有的则因产品没有销路而处于濒危状态。所以,各地在对非遗进行生产性保护时,需要进行具体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要按照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和群体性特征,进行合理规划,提出符合实际的保护措施。昌化鸡血石雕、良渚玉文化、萧山花边和萝卜干、建德倒笃菜、桐庐剪纸等,都是非常成功的案例。杭州要进一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使杭州市能够按其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规模化、品牌化开发,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影响力;重点扶持已初步具有文化品牌效应与价值的非遗项目,打造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创意品牌。
 
  3、与时俱进,传承发展
 
  非遗生产性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必须与当下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杭州的保护工作才能具有广泛的基础,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杭州要不断加强领导,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在传承传统技艺、坚守传统工艺流程和核心技艺的基础上对技艺有所创新和发展,从而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活力;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在制作传统题材作品的同时创作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作品,推动传统产品功能转型和审美价值提升;支持和帮助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产品宣传,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其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积极为代表性传承人提供技艺展示、产品销售的渠道和平台。
 
  (二)立足产业,加强培育,有效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
 
  在遵循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导入当代产业体系,既能盘活存量资产,又能实现文化产业增量扩张。结合杭州市实际,认真研究谋划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文化产业培育策略,对推动杭州市文化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快建设各类文化产业交易、展示中心,形成集聚效应。依托亚太手工艺博览会、中国(杭州)非遗博览会、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华老字号博览会等,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品和服务的交易、展览规模。优先组织安排具有杭州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各种博览会、展示活动。加快建设传统手工艺品交易展示中心,继续抓好文化产业交易市场的运营服务,促进传统医药、农民画、剪纸、竹刻、瓷器、刺绣、服饰、民族乐器等重点非遗项目的生产销售和技艺传播。
 
  (二)积极培育非遗项目的骨干企业,鼓励本真性生产和技术进步。对成长性好、市场潜力大、具有出口创汇前景的民营企业,给予政策扶持,鼓励其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技艺传承的生产技术进步,不断提高自身发展实力,壮大企业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对不适宜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手工技艺项目,也要对传承人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改善其生产环境和条件,为产品的宣传、推介提供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
 
  (三)依托长三角文化交流平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生产企业和传承人实施“走出去”战略,组织杭州非遗积极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扩大文化影响,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品和服务的出口。
 
  (四)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围绕美丽杭州建设、文化大礼堂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特色文化乡镇、历史文化街区等文化遗产项目建设,加强与旅游、外贸、会展等相结合,培育非遗经典旅游景区和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开发生产具有非遗特色的服饰、饮食、工艺品、纪念品等,使之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五)用现代传媒技术和内容产业的生产来保护和传承民族记忆和优秀传统,支持数字出版、动漫、影视、网络文化等创意文化产业挖掘杭州文化资源,支持民间文学、传统戏曲、曲艺和传统音乐等非遗资源进入演艺业市场,使非遗项目成为文化产业原创作品的丰富源泉。
 
  (六)谋划“十二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大财政投入,建设一批高质量的传习、展示场所。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企业、单位和个人根据自身条件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室)和传习所,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已有设施的作用,积极开展宣传、展示、传习等活动,有计划地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代表作品,妥善保存和科学展示传统工艺精品、传承人代表性作品。
 
  (三)加强领导,认真谋划,深入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
 
  杭州要充分认识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认真总结以往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理清工作思路,切实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
 
  1、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杭州文化部门要加强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切实承担起组织和领导责任。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层面要做好顶层设计,搞好协同发展。各地要认真规划本地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的发展战略,优化发展布局,明确发展重点,做好差异化文章。同时,全市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加强政策扶持、加强督促检查,为非遗生产性保护提供制度保障。二是要加强业务指导。及时发布和传递相关政策、规划信息,引导社会力量的参与;对具有鲜明门类特点、行业个性和民俗特性的生产性非遗项目,给予适当的倾斜性指导。三是要拓宽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非遗保护传承,鼓励建立社会中介组织,努力拓展社会各界支持的渠道、平台和方式,做到不拘主体、不拘形式、不拘内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聚各方力量,汇多路资源。
 
  2、加压奋进,多措并举,不断完善长效机制
 
  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杭州要采取多种方式,切实做好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一是加强调查调研工作。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寻求破解企业介入模式不顺、发展合力不强等制约瓶颈,推动非遗创意人才培养和区域特色文创产业发展。二是要发挥代表性传承人的引领作用。山羊走路跟头羊,群雁高飞看头雁。传承人的湮灭,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断层。杭州在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代表性传承人的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三是要发挥专家作用。鼓励专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实际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充分发挥专家的指导、咨询和参谋作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提供学术支持和实践指导。四是要充分发挥传统工艺美术等已有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鼓励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行业协会,通过行业自律和行业监管,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健康发展。
 
  3、攻坚克难,务实创新,有序有重点的推进
 
  由于生产性保护工作点多、线长和面广,杭州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借外力,攻坚克难,有序有重点的推进。一是要加强探索生产性保护运行模式。对于生产工艺相对简单,规模小,地域偏远的项目企业、单位,可以通过“生产作坊+传习所+社区文化服务中心”非盈利保护扶持模式,纳入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群体性社会传承。对于有一定产业规模的非遗保护企业、单位,可以鼓励其实施“工厂+博物馆+传习所+文化观光旅游线”人文生态整体保护模式。二是推动非遗企业基地化、园区化。非遗企业大多小、散、乱,规模偏小,有的甚至有污染,占用土地指标又大,不利于扩大经营和就业、改进工艺,为此杭州在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的同时,要对部分非遗产业实施基地化、园区化。三是要借力打力。要积极争取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和杭州市十大潜力行业等项目扶持。同时,要争取入“文创西进”战略、拓展发展“新蓝海”等工作试点,为杭州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开辟新路。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园。俗话说:人类往往会高估一年后发生的事情,低估十年后发生的事情。杭州市非遗生产性保护其成效到底能达到何种程度,令人充满憧憬。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全市13个区、县(市),193个乡镇(街道)在非遗生产性保护方面都有些作为,在全市形成一地一品或一地多品的精品格局,形成一个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斑斓多姿、繁花似锦的新的面貌,为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活品质之城建设添砖加瓦。
编辑:辰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