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6   星期四   农历四月初九   
阿炳及《二泉映月》研究述评
作者:施 咏 创建时间: 2008.12.31 12:09:21

 

阿炳及《二泉映月》研究述评

施 咏

 

    当《二泉映月》成为蜚声中外的传世之作时,“瞎子阿炳”的名字也随之家喻户晓,对阿炳其人其曲的研究也就成了热门课题。海内外学者纷纷对阿炳的生平,《二泉映月》音乐本体的曲式结构、音调素材、演奏技法、艺术风格、标题与内容,乃至其艺术价值和社会人文价值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呈现出几近全方位的态势。本文意欲对这半个多世纪以来先人之成果做一梳理归纳与整合总结,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开拓阿炳“再研究”的“新天地”。

    关于阿炳生平的研究,最早的文献当属杨荫浏先生的《阿炳曲集》(万叶书店1952年首版,后由音乐出版社及人民音乐出版社再版多次),书中收有当时几位现场采访人所留下的12篇记叙、说明文字和“阿炳遗音”6首乐曲的曲谱。颇值一提的是该书中的《阿炳小传》一文,后在《人民音乐》1980年第1期以《阿炳其人其曲》为名转载。该文以调查所得的第一手真实可信资料对阿炳的生平事迹和倔强乐观、爱憎分明的个性特点以及音乐创作、表演行为方式等都有着翔实的记叙和描述,也成为后来相关文论中大量引用的第一母体出处。

    后来,在数次阿炳的纪念活动中都有着大量的文章出现,如许忆和《阿炳的生活道路与艺术成就》就是纪念阿炳诞辰90周年时较具代表性的一篇文章。作者以丰富翔实的资料、客观的态度对阿炳的生平与艺术道路做了细致的追忆与描述。在纪念阿炳诞辰100周年的活动中,则掀起了一次相对比较集中的研究阿炳的高潮。这一期间在《人民音乐》上发表了一系列的纪念文章,如李民雄的《平凡与不朽――纪念华彦钧》,作者分别以三组八字的小标题(如“一生坎坷、以艺为生”)概括了阿炳的生平经历、性格特征和创作特点。樊祖荫的《阿炳对我们的启迪――纪念阿炳诞辰百周年随想》与冯光钰的《阿炳,阿炳――纪念华彦钧(阿炳)诞辰一百周年》两文中,以饱蘸感情的笔触追忆了阿炳成长的特殊经历以及由此形成的性格特征,并联系阿炳生活的时代、环境来阐释对其创作的影响。钱永利的《论阿炳》,则从阿炳的生平与创作出发去深入认识他不朽的艺术成就,认为他的音乐表现了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正义、道德、民族意识、祖国观念、无畏气概、牺牲精神等等。

    上述的几篇文章也同时收入了1993年在江阴召开的“纪念阿炳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会议论文集《阿炳论――民间音乐家阿炳研究文集》中(以下简称《文集》)。该《文集》共收录文章36篇,所涉及领域与角度都是空前广泛的,是有关“阿炳研究”成果的一次阶段性总结。在纪念阿炳诞辰110周年时也有文章发表,如郑艺《大道无形隐于世,大音希声清亦浓――阿炳(华彦钧)及其音乐的社会文化价值》、张和增《永恒的绝唱――纪念阿炳诞辰110周年》。

    此外,在诸多对阿炳生平评价的文章中,笔者认为尚有几篇短文颇得一提:刘作忠的《瞎子阿炳和〈二泉映月〉》、顾育豹《宽恕大师――瞎子阿炳在故乡》和方德生的《“历史”的遮蔽――关于当代对阿炳与〈二泉映月〉诠释的几点看法》。这三篇文章中都共同反对单纯从个人道德批判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比较人性化地提出应将阿炳视作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应原谅他生活中曾经有过的不检点行为,理解作为一个天才音乐家孤独而倔傲的心理与当时旧社会特定的时代背景。这样的史学观、美学观和对音乐家的价值评判标准,与早期的相关研究和评论导向相比,无疑是更为进步、客观而值得倡导的。

    同一时期,国际上也掀起了对阿炳“人本”研究乃至阿炳“现象”研究的热潮,如美国作曲家戴保罗在《阿炳的深远影响――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报告》中,表达了对阿炳伟大的音乐与人格的崇高敬意,报告了以阿炳音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音乐对西方音乐的影响。美籍华裔音乐家沈星扬发表于《人民音乐》1994年第1期的《从阿炳作品看中国音乐的艺术道路》,就国际上对“阿炳体系”的研究,讨论它对中国音乐思想、中国音乐作曲以及中国音乐演奏的现实意义,并从“阿炳体系”的领会来看21世纪中国音乐的发展道路。而更为细致、深入、专门的研究成果当属英国的民族音乐学家Jonathan Stock博士(中文名字施祥生)的著作《二十世纪的中国音乐创作――阿炳的音乐与意义》,作者从阿炳这样一个“个案”的研究出发引申开去,以其“局外人”特定的视角对一个世纪以来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变迁进行了诠释。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首先介绍了阿炳作为一个音乐家所相关的历史、社会、经济和政治情况;第二章列举了中国国内研究者出于特殊的心理上的、爱国的或革命性方面的考虑,而对阿炳做出的种种评价与阿炳本人及其作品的解释的矛盾和冲突;第三章考察了阿炳家乡无锡的音乐环境,叙述了影响阿炳的民间音乐的土壤;第四、五章则深入分析了阿炳的六首作品;最后一章把焦点转向了现代中国对阿炳音乐进行的再创造。遗憾的是该书尚未有中文版问世,只有“导言”部分由沈沁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发表。

    此外,运用横向比较的方法对阿炳进行研究的文章也有十多篇:

    1.阿炳与刘天华的比较研究

    将阿炳与刘天华做比较研究的论文共有9篇,其中乔建中与冯光钰先生分别在《一件乐器和一个世纪――二胡艺术百年观》与《20世纪的中国二胡艺术》这两篇对整个20世纪二胡艺术发展道路做总体回顾与思考的文章中,对“华、刘比较”这一专题做了较大篇幅的归纳与阐述。乔文中将华彦钧与刘天华两人分别视作中国“民间二胡”和“文人二胡”的杰出代表而从不同的方面为二胡艺术高高树起了两面大旗,两人一先一后、一南一北,在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状态下,为二胡艺术的发展各自做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贡献。冯文则将华彦钧视作与刘天华、吕文成并驾齐驱的20世纪中国“二胡三杰”之一,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1)都出生于19世纪90年代而经受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洗礼,音乐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2)都深受中国传统音乐的熏陶。(3)三人的演奏和创作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洋音乐的影响。罗愿在《从刘天华的创作中获得的启示》中也有相当篇幅的“华、刘”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两人虽同出生于吴文化圈,但一为道士之家,一为知识阶层;两人最擅长的都是二胡与琵琶,但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它们的表现力,决定了他们不同的艺术道路与行为方式,不同的音乐语言风格和创作手法。
 
    另外的6篇则是专于“华、刘比较”的文章,主要有李西安的《阿炳与刘天华之比较研究》,文中从两人的社会价值、性格气质、个人经历、创作技巧、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比较研究。孙焕英在《华彦钧与刘天华比较》中则从较新的角度提出了“阿炳的艺术道路是由道教音乐走向民间并在创作思想上深受道教的影响,而刘天华是佛教音乐走向学府并深受佛教的影响。从而构成了演奏技术上的两个流派、创作技术中的两个体系”。杨瑞庆《比较研究刘天华和华彦钧的二胡曲》中则分别从“同时代不同身世、同地域不同经历、同兴趣不同接受、同自学不同追求、同擅长不同侧重、同演奏不同风格、同创作不同贡献”等七个方面对两位先师做了比较。此外还有凌金玉《刘天华、华彦钧与二胡》,欧景星《开创民族音乐新风的一代大师――二胡演奏家刘天华、华彦钧评析》,邱环东《比较分析刘天华与阿炳音乐创作的艺术特征和历史意义》。

    2.跨文化的比较

    研究关于阿炳、《二泉映月》的中西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文章中,较好的有4篇:朱皖芳《贝〈五〉柴〈六〉与阿炳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解读三种不同命运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解义勇《从阿炳想到凡高》、宋协杰《〈命运〉•〈二泉映月〉的课型设计》。其中最佳的力作当属赵晓生的《阿炳启示录》,该文认为“贝多芬与阿炳是一个重大的文化比较专题:西方与东方、盛名与无名、交响曲与二胡曲……两人都不在自己的音乐里诉说自身的苦难、悲哀和不平。生活铸造了他们,他们的音乐都是情感的超越与升华,而不是他们个人的狭隘的情感”。

    对阿炳留下的6首乐曲特别是对《二泉映月》的研究,成果尤为集中。现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择要加以述评:

    (一)采访与推广

    对《二泉映月》的采访与抢救过程始末有甚多文章提及,如现场采访人杨荫浏先生的《阿炳小传》、黄大岗《杨荫浏和二泉映月――曹安和访谈录》,还有任志扬《〈二泉映月〉抢救始末》以及其他多篇文章。在关于《二泉映月》乐曲的抢救与推出中,大家提得较多的是杨荫浏、曹安和、祝世匡等几人,而对另一大功臣吕骥先生却很少提及,这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当年,以杨荫浏先生为首的几位民族音乐家完成了那次堪称20世纪前半叶最为重要的田野采访后,是吕骥先生于1950年下半年最先极力倡导将阿炳的录音向唱片社介绍,请他们制成唱片广泛发行,才使得《二泉映月》等曲目通过唱片、电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首播1951年)等媒介在更广泛的范围加以传播,使得中国的民众乃至世界人民都能够接受并为之痴迷直至家喻户晓,而不只是当作一般的民间音乐的资料珍品,收藏在资料室。

    (二)标题与内容

    关于《二泉映月》的标题与内容是否一致的问题,曾经一度颇具争议。杨荫浏先生在《阿炳小传》(1956年)一文中介绍:“本曲是描写在清澈见底的二泉之间所反映出来的天上光明的月亮。”在1980年第1期《人民音乐》中,杨先生则补充修正了上述说法:“用音乐形象来描述他想像中旧时曾目睹的美丽风景。”虽然对最初的说法有所修正,但并没有离开与“二泉”、“月亮”的瓜葛,杨先生始终倾向于《二泉映月》是一首写景的标题音乐。这一曲名的得来完全是由于阿炳回答杨先生所问“常在何处演奏”时说“我经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泉庭上拉”,而使得先生由此将乐曲与“二泉”联系上。

    早期曾有不少人一度认同了该曲是以描写景色为主的标题性音乐的观点。后来,随着中外学者对阿炳及《二泉映月》研究的日趋全面、深入,以王震亚、贺绿汀、袁静芳、李西安、冯光钰、赵晓生等为首的一大批专家,都发表相当数量的文论阐明了对此问题相对统一的看法。如王震亚早在1964年的《阿炳传曲六解》一文中就指出阿炳所有的二胡曲都看不出标题与乐曲本身的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贺绿汀在《中国现代音乐文化发展的回顾》中也提出:“《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和他的音乐是相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己的身世。”此外还有几篇专门论述该问题的文章,如苏克发表于《中国音乐》1991年第3期的《〈二泉映月〉是写“二泉映月”的吗?》、巩成国《〈二泉映月〉既没有“泉”也没有“月”――浅议音乐欣赏中的误区》、刘江鸿《〈二泉映月〉的产生和所表达的内容》、郝建平、郝建军《浅析阿炳二胡作品的曲名及标意性》等文,也都对《二泉映月》曲名由来做了较为合理的分析与考证。至今,音乐学界基本上对该曲表现内容的理解已由当初的“纯写景之作”转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进而为“写意性的非标题音乐”,在这一点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体现的既是学术与思想文化上的进步,也是时代的进步。

    (三)音乐本体的研究

    1.音调来源研究

    对于《二泉映月》的音调来源有过很多说法,如“滩簧说”、“民间小调说”、“道乐说”等等。程茹辛在《〈二泉映月〉音调渊源探索》一文中运用了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二泉映月》曲调的源流进行了辨析,将乐曲的主旋律配以歌词构成“拟构体”,再用无锡方言来演唱后发现词曲结合自然、吻合,且音调、风格都很像锡剧的唱腔,进而得出《二泉映月》与常锡滩簧的开篇、慢板、长山调、哭腔等唱腔有着较为密切联系的结论。成公亮的《〈二泉映月〉的音乐素材和结构特点》与张振基的《阿炳无标题二胡的音乐内容、素材来源及其艺术创造》也呼应了这一观点,肯定该曲旋律与江南民间音乐(锡剧基本腔调“簧调”)的渊源关系。张静波在《〈二泉映月〉的创作源泉与艺术成就》一文中还将《二泉映月》的曲调与锡剧、苏南民歌、评弹等做了渊源关系的考证比较。

    孙怡在《江南胡琴曲的润腔艺术》中则从方言与锡剧、沪剧对江南胡琴曲的润腔的影响来论证了这一观点,认为《二泉映月》中使用最多的小三度同指滑音的润腔手法与无锡方言中的音调关系密切,《二泉映月》中常用的十六分休止符节奏型与相应的顿挫收刹弓技法,也是由于它近似于吴地方言的入声字所发出的带紧喉音短促音调。并指出由于阿炳本人的纯朴个性与乐曲的情感特点,使得相对于其他的江南胡琴曲,《二泉映月》并没有太多夸张的润腔出现,阿炳用质朴的润腔手法表现他内心丰富的情感。

    王忠人的《试论〈二泉映月〉的道乐特征》则为《二泉映月》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比较,发现《二泉映月》主题的上句几乎就是道曲《大五声佛》音调的加花变奏。文中还联系了道腔、道乐曲目的构曲手法和规律,分别从曲体、结构布局、旋律、句法、调式、音调、演奏技术等方面与《二泉映月》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二泉映月》具有明显的道乐特征,道教音乐对阿炳的音乐思维有着深刻影响的结论。对于这一点,杨荫浏先生也曾明确指出:“他音乐修养中最初主要的基础,是出于道家的音乐,而且是出于家传。”钱铁民在《阿炳与道教》中也认为阿炳一生与道教密不可分,他出生于道士之家,学道而始,从道而终,道教文化不但在阿炳一生的艺术活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成为其艺术创造的基础,而且对他的为人、性格形成以及作品中倔强不屈、不畏强暴、敢于抗争的精神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实,不论是从《二泉映月》音调来源的多方考证,还是从探究阿炳技艺的深远渊源,都说明了阿炳超越了家传师承的樊篱,不固守一家一派狭隘的门户之见,博采众长,并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己对音乐的领悟与创新。也正如他自己所说:“也许是从道家学来的吧,也许是从僧家学来的吧,也许是从街上听来的吧……几十年来我听见了什么使我喜爱的音乐,不问教的是谁,我都跟他学;教过我一曲两曲的人太多了,连我自己都无法记得。”这些似是而非、暗含玄机的话发人深思。阿炳听到、学到的所有音乐都化入了他的心中,但他奏出的又绝不是其中的任何一首。正是有这样开阔的视野、宽广的胸怀、融会贯通的化解能力,才造就了天才的“阿炳”,绝世的“二泉映月”,同时也给21世纪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道路以深刻的启示。

    2.音乐结构的研究

    关于《二泉映月》音乐结构、曲式分析的文章也有近二十篇之多。陈应时教授早在1963年第2期《人民音乐》就发表了《关于我国民族民间器乐曲的曲式结构问题》,提出《二泉映月》的曲式结构为五大段另加引子和尾声。30年后陈先生又在《〈二泉映月〉的曲式结构及其他》中对此做了补充分析,并认为此曲的调式是以徵调寄煞的宫调(徵宫交替调式),旋律进行是以乐句间“头尾相叠”的“鱼咬尾”手法为特点,并对杨荫浏记谱中的个别乐句未贯穿这一结构原则的原因也做了分析。刘正维在《崎岖的音线、坎坷的人生――〈二泉映月〉析》中也对此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全曲从引子到AB的变体,共计19个部分,它们中间形成18次鱼咬尾的周而复始,彼此紧连、糅合一体,剪不断、理还乱的不尽思绪。”赵晓生的《持恒求变――〈二泉映月〉的结构特征》认为,《二泉映月》的结构与一般曲式概念中的“变奏”、“回旋”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逻辑,这种特有的音乐发展逻辑或许也正是中国音乐结构思维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蒲亨强在《〈二泉映月〉曲式结构中的阴阳观念》一文中,则认为《二泉映月》的结构思维受道教哲学“阴阳互补”观念的影响,两个主题在旋律形态和性格以及变奏发展幅度上均有明显的对比性,构成一静一动、一阴一阳的互补关系。

    此外,关于音乐结构、材料等创作特征的文章还有张肖虎、杨立梅的《论〈二泉映月〉的音乐材料和结构》、郭燮敏《关于〈二泉映月〉的曲式结构》、吴红非《〈二泉映月〉中的性格因素》、陈威《论阿炳〈二泉映月〉一曲的艺术成就》、刘飒飒《析〈二泉映月〉》、薛雷《二胡曲〈二泉映月〉的节奏初探》等。

    (四)演奏风格、技法、乐器形制与谱本的研究

    1.演奏风格、技法研究

    袁静芳教授1979年发表的《杰出的民间音乐家阿炳和他的二胡曲》一文,是早期阿炳研究成果中的一篇较为全面、深入的文章,分别从阿炳三首二胡曲旋律线的特点,旋律的调式、节奏、力度布局应用特点,以及演奏上的特色四个方面做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其中,对于演奏的阐述尤为精到。杨易禾在《〈二泉映月〉音调化》一文中则通过对其音调的解读,对乐曲及作者历史的考察,对乐曲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分析,结合二胡演奏技法的处理,实现作品的音调化,即在二度创造中揭示出音乐音调所蕴含的语义学信息和美学信息。张锐的《阿炳的〈二泉映月〉和我的演奏》与王国潼《阿炳二胡演奏风格初探》,对阿炳演奏中的原位滑音、稳指、颤弓等演奏手法也做了较为细致的探讨。赵砚臣《阿炳的二胡演奏艺术及其形式美》则是从表演美学对阿炳的演奏艺术进行研究,总结出他的行弓沉涩凝重,力感横溢,滞意多、顿挫多,内在含忍,给人以抑郁感、倔强感,表现出一种含蓄蕴藉而又艰涩苍劲的美,极有特色的弓序规律体现了阴阳相推卦象的思维模式;乐曲的律动犹如人的脉搏,节奏重音则是节奏中的画龙点睛所在等美学特征。王丹丹《〈二泉映月〉不同音响呈现方式比较研究》,则通过对《二泉映月》的不同演奏者、表演主体――王国潼、闵惠芬、宋飞、于红梅以及彭修文改编的民乐合奏,在力度、速度、弓法、指法、揉弦、音色、句法、结构功能等方面的不同“音响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探索如何以更准确、更完美的“音响呈现方式”去表述、演绎更鲜明、更集中、更感人的音乐形象。

    其他与演奏相关的较具代表性的文章还有:项祖英《〈二泉映月〉的理解和演奏心得》、唐毓斌《论阿炳的三首二胡曲及其演奏》、宁文亭《〈二泉映月〉的演奏分析》、付晓东《〈二泉映月〉二胡演奏技法浅探》、赵寒阳《阿炳二胡教学札记》、李子贤《〈二泉映月〉的主题及其演奏技巧》等。

    2.演奏版本的研究

    王国潼在《谈二胡曲〈二泉映月〉的演奏》一文中提出:全曲由于速度较慢,反复较多,为了使作品的结构更为精练集中,便于听众接受,对原谱做不同程度的删节,大多是将第三、四变奏删去,而直接进入高潮。刘正维在《崎岖的音线、坎坷的人生――〈二泉映月〉析》一文中则提出不同看法:力度感有关乐曲的精髓与华氏的骨风,宜留不宜去;合奏时乐队手段较多,可尽情地变化对比。如果将各个不同层次做更深层而形象的表现,可否免去三、四组的‘极刑",保持高潮迭起的开展姿态。

    陈应时《二泉映月的曲式结构及其他》也对“忽视了原曲的结构特点、移花接木式的、没有充分理由的任意删改”提出了批评,认为对这样经典性的名曲的删改应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舒昭在《琐谈〈二泉映月〉的再创造》中也就该曲的不同删节、改编版本以及后人演绎时对速度、风格的把握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再创造时应做到既能保存原作的精华又适应今人的审美趣味。

    3.记谱与谱本的研究

    涉及到《二泉映月》的记谱、谱本研究的有3篇。陈应时在《〈二泉映月〉的曲式结构及其他》中本着从乐曲的结构合理性出发,重新根据阿炳的原始录音,对杨荫浏先生的记谱版本进行了修订,并在该文的后面附上了全曲完整的线谱版的乐谱与详尽的修订说明。李光鸣《阿炳二胡曲记谱中的一些问题》则对原记谱装饰音、弓序、“加衬”、“收头”等方面共列出了11处的疏漏与误差并进行了更正。陈龙章在《天籁》2000年4期的《〈二泉映月〉记谱释疑――兼论重音与强音》一文中,对杨荫浏为阿炳所记谱中的节拍重音提出了质疑,认为主题的每一次出现均是节拍重音所在,却屡屡安排在次强拍第三拍上,这与一般规律是矛盾的。并提出若尝试将全曲的小节线后移两小节,原来弱起的“叹息引子”则改为散板。由于节拍重音得以明确,所以有些表情记号已显多余,删去则更为简明扼要,便于演奏者领会。其文后附有据此观点而重新划分小节线的完整乐谱。

    4.乐器形制与定弦的研究

    关于《二泉映月》演奏乐器的文章主要有3篇。胡志平的《托音胡琴的技法与风格――兼谈阿炳二胡演奏的技法特点》中主要论述托音胡琴的形制、用弦、音色等特征对阿炳演奏中极具特色的重力运弓、指面按弦、浪弓、压颤、打音等技巧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托音胡琴对阿炳整个演奏风格诸多方面的直接影响。

    香港中乐团的黄安源先生在《关于〈二泉映月〉独奏乐器的界定及名称》一文中,对由来已久地使用“二泉琴”来演奏《二泉映月》提出异议,认为“二泉琴”失去了二胡的音色而靠近中胡音色,所以不同意“用低沉暗淡并带有几分悲凉沧桑音色的‘二泉琴"去表现《二泉映月》的秀丽景色”,并建议改变乐器的定弦用CG的高度来演奏。而在同年第9期《人民音乐》上,施咏的文章《也谈“二泉琴”》中则提出了相反的意见,文中从乐曲的思想内容分析出发,通过多方论证认为“二泉琴”的形制、定弦乃至音色都是阿炳本人主动的审美追求,演奏者所使用的乐器以及在演奏中所运用的与之相适应的独特的技巧手法,也是形成个人演奏表演风格的重要条件,坚持用“二泉琴”演绎阿炳的音乐,不但是其音乐思想内容深刻表现的需要,是对阿炳音乐风格真实还原与科学继承的需要,也是对阿炳本人艺术审美追求的尊重。这一次学术的争鸣实际上也是上一世纪关于《二泉映月》标题与思想内容是否同一性的讨论在新世纪的延续。

    (五)与《二泉映月》相关的律制、测音研究

    关于《二泉映月》的律制研究以及与其相关的律制、测音研究的文章共有4篇。韩宝强、赵文娟、刘一青合作的《阿炳所奏〈二泉映月〉的音律研究》,是以测音方式对《二泉映月》的不同演奏音响进行的律学研究,以探讨音乐演奏风格的差异及其成因。得出以下结论:苏南一带传统民间音乐中的变徵、变宫和清角三个音级都有偏离常规律制的特点;新一代二胡演奏者在音准方面与老一代有所差异,主要体现为变徵、变宫和清角三个音级;新老艺人由于在音准感和演奏技巧方面的差异改变了音腔的相似形,导致音乐演奏风格的体现亦有所不同。

    台湾学者翁志文在这一领域发表了系列研究成果3篇。在《音律测定的新方法和相关应用――以阿炳〈二泉映月〉为例》中,运用类似具有自动记谱仪功能的电脑调律软体AutoTune3及语音学相关的声音分析软体Praat4.0、SpeechAnalyzer1.5等三种软体,对阿炳演奏《二泉映月》之音律进行了定量的微观研究。运用软件的图像界面,对旋律进行自动多点测音,通过对阿炳和闵惠芬演奏录音的比较,观察两人的演奏过程中在滑音、揉弦、回转音等手法的演变过程。还运用相关软件的图像界面与功能直观地比对出任何一段音乐与各种律制间的相对应关系。由相关测音结果也引发了对中立音、动态律学、节奏观、律动、运弓、音色等与音腔相关课题的进一步思考与研究。《关于音准点的测定与相关问题研究――以阿炳〈二泉映月〉为例》一文中,首先对以往关于音高测定的三种方法“停格法”、“统计法”、“音腹测定法”进行了综述与评价,然后从音腔的角度并兼顾心理量的前提下,提出了对音准测定的可行性方法:TC图之众数测音法、曲线相似性、轴线法。并以阿炳所演奏的《二泉映月》为例进行测音,对阿炳演奏中因旋律倾向和演奏手法因素造成的音高、律制以及与音腔相关的音律现象进行了实验性研究,认为只有在音准点的测定相对完善的前提下,才可对音律变化的实际情况与是否从属于某一种律制等问题做出相对准确的结论。另一篇文章《音调辨识研究――以阿炳〈二泉映月〉为例》,通过对阿炳演奏录音的测音,运用语音辨识的相关技术,如对阿炳演奏的压弦与宋飞的揉压弦等技法的相关比较,对音腔变化过程中音律现象进行的更为微观、实证的研究。

    (六)文化、美学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这一方面的研究较为分散、薄弱,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茅原的《〈二泉映月〉的启示――音乐美何处寻――纪念阿炳诞辰一百周年》,文中认为《二泉映月》作为阿炳的代表作具有典型的中国民间传统音乐的美学特征。作者分别从乐曲的“即兴性、生命运动、黄金分割、创造性、社会性、形式美与意境美的统一”等方面探讨了阿炳创造音乐美的成功经验,以作为当代音乐创作的借鉴。

    李志清《〈二泉映月〉的文化学思考》则是从创作美学和接受美学的角度对《二泉映月》进行了研究。呼延梅文《〈二泉映月〉音乐特质初论》和曹慧东《〈二泉映月〉新论》也都跳出音乐本体,着重对《二泉映月》的思想内涵、音乐观念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释。

    乔建中的《感天动地的生命绝唱――香港龙音制作有限公司“国乐大师CD专辑”系列制品述评(二)〈华彦钧〉》,则是本次所搜集文本中惟一的一篇有关阿炳研究的述评文章。文中首先介绍了专辑中收入的24篇论文与26首录音,而后盛赞该专辑的编者以精诚的态度、精良的制品和全面丰富的内容体现出一种期待,这其中隐含了某种远大的文化理想、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对中国音乐事业的厚望。肯定地评价本专集是迄今为止介绍、评价阿炳音乐遗产最具权威性的文本。

    冯光钰在《吴地音乐传统与阿炳和“无锡学派”――兼谈太湖地域传统民间音乐的保护与发展》中,提出阿炳和以他为代表的“无锡学派”是扎根于吴地音乐文化土壤的地域音乐学派,文中对传统发扬型“无锡学派”的音乐特点、阿炳的艺术成就以及吴地悠久深厚的音乐传统与阿炳等“无锡学派”音乐家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现代对太湖地域传统音乐应采用保护和发展并重的策略,发扬阿炳精神,重振“无锡学派”雄风。
   
    (七)《二泉映月》的改编曲研究

    作为一首经典的乐曲,《二泉映月》被改编为多种乐器、多种形式的音乐品种。在香港龙音制作有限公司1996年发行的“国乐大师CD专辑(华彦钧)”中收录的就有多首:彭修文改编的民乐队与二胡《二泉映月》(1980,王国潼),吴祖强改编的弦乐合奏《二泉映月》(1984,中央交响乐团),何占豪、丁芷诺改编的弦乐合奏、小提琴领奏《二泉映月》,储望华改编的同名钢琴独奏曲,高韶青编配的二胡与电子琴《二泉映月》,此外还有同名的二胡与合唱以及孟庆云根据其主旋律改编创作民族声乐曲的《二泉吟》。而关于改编曲的理论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弦乐合奏和钢琴改编曲这两个方面。
 
    1.弦乐合奏

    关于弦乐合奏的文章有3篇。秦西弦的《〈二泉映月〉及其改编》与何苍伶的《准确理解与深刻揭示――兼谈中央乐团对〈二泉映月〉的艺术处理》,两篇文章都对中央乐团演奏的“弦乐合奏《二泉映月》”的艺术处理提出了不同程度的批评,认为全曲演奏时只是在平稳中求起伏,“只是单纯地陶醉于柔纱织成的微波月影,沉浸于自己创造出来的甜美意境之中,似乎无暇顾及原曲的精神实质了”。这样的艺术处理虽细腻、优美有余,但缺乏对作品本质的深刻揭示,所装饰的只是《二泉映月》的“形”,却丧失了它的“神”。这两篇文章也可算是对《二泉映月》思想表现内容进行探讨的早期文献。

    钱建明的《弦乐合奏〈二泉映月〉的主题形态》,则从弦乐合奏《二泉映月》的主题音调构成入手,就作品以多声部发展手法拓宽主题因素表现的规律与艺术感染力展开探索,并对于当今条件下进一步认识和提升该作品艺术价值的现实意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钢琴改编曲

    关于钢琴改编曲《二泉映月》的文章共有10篇,其中侧重于改编、创作的有4篇:于立刚《浅论钢琴独奏曲二泉映月的创作手法》,总结出改编曲的成功之处在于“精减结构、强化重点;以厚重的织体烘托苍劲的主题旋律;以民族化的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法展现中国音乐风格”。张怡《浅析二胡曲〈二泉映月〉与钢琴改编曲的创作特征与艺术特色》,对如何在钢琴上演奏出中国传统音乐特有的韵味,并对诸如民族乐器中滑音、琶音的特殊演奏法的探索,在音色、节奏、民族风格方面都做了有益的探讨。还有汪洁《论中国钢琴作品〈二泉映月〉的审美特征与音乐表现》,但功浦《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改编及其演奏》。

    偏重于演奏的文章共有6篇。桑叶舟《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演奏艺术》,对在演奏中如何既忠于原作又有新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认为改编曲的《二泉映月》让原曲中的悲愤在钢琴上都迸发出来了,使其成为具有交响性、感情起伏更为强烈和明显的作品。还有韩佩君《“传统”的延伸――钢琴曲〈二泉映月〉演奏风格初探》、左平《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演奏分析与启示》、陈东《钢琴曲〈二泉映月〉演奏的艺术处理》、储望华《漫谈钢琴独奏曲〈二泉映月〉》、葛晓明《钢琴曲〈二泉映月〉演奏的技术要求》等。

    (八)其他曲目的研究

    在阿炳的另外两首二胡曲中,以《听松》为专题来研究的文章共有6篇:杨荫浏《阿炳曲集》中的《乐曲说明》、王国潼《〈听松〉与“听宋”――谈二胡曲〈听松〉》、杨易禾《〈听松〉的美学内涵及其演奏》、赵寒阳《阿炳的二胡名曲〈听松〉》、金建民《〈听松〉备忘启示录》(《文集》)。其中对《听松》标题的理解,都无一例外地尊重了阿炳本人的意思:阿炳自始至终用“松”与“宋”来解释这首乐曲,这两种解释表面上看是自相矛盾的,实质上是统一的,该曲所表现的坚韧挺拔的性格和气质,与松树崇高品格和民族英雄岳飞的伟大精神都是相一致的。阿炳借古喻今,用这一故事来寓意人民群众抗日救国反击外来侵略者的强烈愿望与斗争精神,体现了阿炳朴素的阶级感情与爱国主义热情。遗憾的是关于《寒春风曲》的专论文章则无一可见。

    在阿炳琵琶曲的研究文章中,较具代表性的是林石城的《阿炳的三首琵琶曲》,对阿炳的三首琵琶曲的旋律来源及其结构、乐曲的内容、表现手法做了分析。此外还有庞可艺《阿炳琵琶曲〈大浪淘沙〉的演奏特点》、汪岷《琵琶乐曲〈龙船〉作品分析》、潘凤鸣《琵琶曲〈龙船〉试析》。


    以上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半个多世纪关于阿炳和《二泉映月》专题研究成果的简单归纳与评介,难免会有疏漏之处。还应顺便一提的是,对于这一专题的研究与涉猎,已不仅仅在音乐的领域,而已旁及到很多其他的姊妹艺术,如广电领域就拍摄、录制了以《二泉映月》为名的故事片、电视剧、广播剧,辽宁芭蕾舞团排演了同名的芭蕾舞剧,无锡市歌舞团的民族舞剧《阿炳》则是作为向国庆50周年献礼的重要剧目,此外还有锡剧《瞎子阿炳》、雕塑作品《阿炳》等等。人们对阿炳其人其乐如此经久不衰的热爱与研究热潮,正是因为阿炳其人其乐都饱含、蕴藏着中华民族最本质的精神与气节,他的音乐中运用了中国人最习惯的音乐语言,而使其作品成为了民族音乐的经典、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结晶。

    综观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些相关的研究成果,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大多数文章都集中于形态,对研究对象的社会人文价值关注不多、研究不够,对阿炳音乐中所蕴含的某些更深层的学理缺乏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与研究。如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研究为什么《二泉映月》会成为中国人耳里心中的经典,对其深层的民族文化审美心理原因的探讨;如对阿炳虽深受江南文化之浸润,但音乐中却诸多阳刚之气;作为音乐家的个体研究,对阿炳的特殊生平经历、内心精神世界、性格特点以及与其音乐风格形成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对阿炳的音乐、人生和乐器三者的关系,二胡、琵琶这两件与其相依为命的乐器对阿炳的生活乃至生命究竟意味着什么?还有,对阿炳这样一个终身生活在一个狭小天地、没有受过现代专业化音乐教育的盲人却能够创造出诸如《二泉映月》、《大浪淘沙》等这样堪称伟大的经典之作,不能不令我们对当今的专业音乐创作、专业音乐教育的得与失做进一步的反思与追问;“阿炳现象”对当代乃至后世中国音乐的发展道路又具有怎样的启示?这些都将为我们更深入、完整、全面地认识阿炳其人其乐开辟出新的途径。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新华文摘》2006年第6期摘自《音乐研究(季)》2005年第4期)

编者后记:在阿炳诞辰115周年的日子里,特转发施咏先生的文章,以纪念这位伟大的艺术家。

链接:纪念阿炳诞辰115周年

      生命的绝响―阿炳和他的音乐

(编辑: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