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3-28   星期四   农历二月十九   
绝妙优雅音韵 曲坛德艺双馨 ——梅花大鼓“花派”艺术家花五宝(上)
来源:“ 天津非遗中心”微信公众号 作者: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创建时间:2019-08-26 09:22:00

摄影:赵梵汐

梅花大鼓是京津地区特有的鼓曲曲种,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代中期,是北京的旗人子弟票友创制的一种曲调,因其演唱时配有五种伴奏乐器,分别为鼓板、三弦、四胡、琵琶和扬琴,人们便以梅花的五个花瓣作为比喻,将其命名为“五音梅花调”。后经几代票友和艺人们的改良加工,到清末时,逐渐形成了以“梅花调”为主要曲调的梅花大鼓,作为一种固定形式的鼓曲曲种被广为传唱。

梅花大鼓主要分为“金派”和“花派”两个流派,“金派”梅花大鼓于二十世纪初由金万昌先生在北京创立。金万昌先生成名后,来到天津献艺,声名大噪,被天津观众誉为“梅花鼓王”,也使梅花大鼓这门艺术在津门曲坛生根繁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弦师卢成科和女弟子花四宝在“金派”基础上,结合天津观众的欣赏口味创立了“花派”(也称“卢派”)梅花大鼓,更是受到了天津观众的广泛推崇。

“花派”创立几十年以来,在曲艺之乡天津不断发展壮大,继花四宝之后又涌现出花五宝、花小宝、花云宝、周文如、花银宝、花莲宝等多位优秀传人,在天津素有“有梅皆花,无腔不卢”的美誉。如今,“花派”已经在天津成为梅花大鼓的主要流派,其第一代传人中的花五宝先生依然健在。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在天津曲坛德高望重,影响深远,被外界尊称为“梅花泰斗”。

九岁入行学艺

花五宝,本名张淑筠,1923年出生在天津。她出身贫苦,自幼就过继给孀居的姑母抚养。当时,姑母身边还有一个养女,名叫张淑文,张淑筠管她叫四姐。四姐淑文比淑筠大8岁,很早就在南市的书馆中演唱梅花大鼓挣钱养家,艺名叫做“花四宝”,张淑筠日后从艺时所起的艺名“花五宝”便是由姐姐这里得来的。

由于花四宝年轻貌美,又生就一副金嗓子,十几岁就在书馆唱出了名,为家里带来了丰厚的演出收入,姑母指望着小淑筠也能像四姐一样唱出名挣大钱。在张淑筠9岁那年,姑母便送她去学梅花大鼓,从此,张淑筠就以“花五宝”为艺名开始了她的演艺生涯,并一生与梅花大鼓为伴,终成一代鼓曲宗师。

花五宝旧照

为花五宝启蒙的师父是天津著名的曲艺教师邱玉山先生,他也曾教过花四宝,姐妹俩是同门的师姐妹。邱老先生很欣赏“金派”梅花艺术,他的嗓音低沉委婉,唱法以中低音居多,韵味很足,适合“金派”的唱法。他对花五宝基本是按着“金派”的路子教授。

梅花大鼓的唱词文雅,文学性强,对一个9岁的孩子来说并不容易掌握。当时的艺人教徒弟靠的是口传心授,花五宝每天跟着师父一字一句地学,三年下来,已经能完整地唱上几段。如今,每当提及邱老先生,花五宝总是语带感激之情:“邱玉山先生不仅是我一个人的启蒙恩师,过去我们这一辈的梅花大鼓艺人的开蒙老师都是他。我十几岁时曾跟他同台演出,我在前面唱,他在后面唱,我唱完了以后,总是回到后台站在那里听他唱。老先生的演唱韵味特别,很好听,那个时期的熏陶对我现在的艺术也都很有帮助。”

除了跟着师父学唱,花五宝还经常陪同四姐花四宝一起上剧场,姐姐在台上表演,小花五宝就在台下认真聆听,细心揣摩姐姐的唱腔唱法,将白天师父传授的唱段加以融会贯通。花四宝的演唱风格对小花五宝影响很大,她在花五宝日后的从艺道路上起到了领路人的作用。

与名角同台献艺

结束了学徒生涯的花五宝还是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她并不想跟四姐一样过早地靠卖唱挣钱。但是,一次突如其来的家庭风波,让年幼的她不得不直接面对生存压力,早早背负起生活的重担。这次风波的起因是四姐花四宝和养母之间的矛盾,不愿继续给养母卖唱赚钱的花四宝决心离家出走,与养母脱离关系。

晚年的花五宝对当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我四姐临走前一天把我叫到跟前,给我拿了好多衣服料子、金项链,还有镯子什么的,她说她给我介绍了两处剧场,过两天就让我演唱去。我当时还奇怪她明知道我不愿意,为什么还让我出去卖唱?”几天之后,花五宝才从报上得知,四姐已经发布声明与养母家断绝关系。此后,四姐花四宝再也没有回到家里来。这一来,家里的经济来源断了,为了维持生活,花五宝不得不开始卖艺养家。那一年,她只有12岁。

花五宝(右)与弟子安颖(左)剧照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天津表演曲艺节目的杂耍园子、演艺剧场星罗棋布,电影院在播放电影的空隙也掺杂一些曲艺表演。此外,电台广播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形式,也为曲艺艺人提供了表演机会。仁昌电台是天津第一家私营商业电台,每天播放的曲艺类节目长达十小时,花五宝第一份演出合同就是和仁昌电台签订的。由于当时的录音技术不发达,演员表演的节目需要通过实况直播的形式播放,因此,像花五宝这样的签约艺人每天都要去电台录制节目。时至今日,花五宝还对当时电台播音室的全透明玻璃门留有深刻的印象。

花五宝上世纪五十年代剧照

伴奏左起:钟吉瑞、谢瑞东、宋东安、李默生

当时,天津市民家庭无线电收音机的普及率较高,花五宝每天在电台演唱梅花大鼓,无形中也是为自己做了广告宣传。听众们都知道这个小孩是当红艺人花四宝的妹妹,并且唱得不错,花五宝的名气就此渐渐大了起来。此后,不少园子、剧场和电影院开始纷纷约她前去演出,花五宝也得以真正登上舞台,直接面对观众表演梅花大鼓。

“那段时间我通常日场和夜场都演,需要赶四个剧场,中间还要穿插电台和影院的演出,一天差不多要唱9段,天津的曲艺场所没有我没上过的。我能有幸跟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荣剑尘、常澍田、常宝堃这些曲艺名角一块儿同场演出,这也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所以,我在艺术上既学习我四姐,也学习这些老艺术家,现在我的艺术有所提高,跟过去的熏陶也有关系。” 花五宝通过这个时期不断地吸收借鉴其他曲种的优势和特点,为她日后对梅花大鼓的改良和创新打下了基础。

流落东北卖艺

花五宝的演艺事业正在蒸蒸日上的时候,抗战打响了,北平、天津遭日军攻占相继沦陷。由于天津的租界多,艺人们在剧场间赶场演出常常要受到日占区和各国租界的反复盘查。同时,日伪警察对艺人的盘剥压榨也日趋严酷,曲艺演出活动受到了严重影响。无奈之下,花五宝只好闭门不出,以免招惹是非,但没有了收入来源,生活很快陷入困境。

迫于生计,花五宝接受了一家来自东北的曲艺剧场的约请,在舅舅的陪同下远赴东北奉天(今沈阳)卖艺谋生。和天津的规矩不同,在东北,艺人们并不能按剧场的票房分账获得报酬,而是类似于撂地做艺的方式,仅凭观众现场打赏收钱。演员每唱完一段,必须站在台口用眼神向每位观众示意,等待观众打钱。花五宝从小自尊心就很强,对这种贬低演员身份的演出形式很不习惯。更有甚者,有时还会遇到当地黑恶势力的无理纠缠,遇到这种情况,花五宝只能不断改换演出场所,一年多的辗转流离让她不堪其苦。

旧时奉天(沈阳)街景

当时,在东北聚集了不少前去卖艺的天津艺人,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坠子皇后”乔清秀和她的丈夫乔利元,花五宝在奉天曾受到他们夫妇的接济和照顾。在一次给有钱人家演唱的堂会上,艺人们要给当地有势力的人物陪酒,一个警察署的官员强行灌酒,遭到了花五宝的拒绝,恼羞成怒的官员出言恐吓,最后还是在乔清秀夫妇的劝解下才得以解围。此后再遇到堂会陪酒的场合,乔清秀就让花五宝和自己的三个养女乔月楼、乔凤楼和乔玺楼坐在一起,予以保护。花五宝对乔清秀当年的义举始终心存感念,她与乔月楼也成为多年的好友,后来还曾写文章纪念乔清秀这位不幸早亡的曲艺大师。

花五宝录制的梅花大鼓唱片《宝玉探病》

一年多颠沛流离的东北卖艺生涯让花五宝萌生去意,她和舅舅商量着准备偷偷返回天津。然而,在战乱年代里,这段回乡之路却充满了坎坷。由于当时东北已经是伪满洲国的势力范围,由东北进入山海关需要查验所谓的“出国证”,花五宝苦于行程匆忙并未办理任何证件,结果在边检站遭到了百般刁难,费尽周折之后才得以通行,回到天津时钱包里只剩下区区五元钱。

编辑:杜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