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3   星期五   农历三月廿五   
王志步:胶东大鼓一唱七十载
作者:2564 创建时间:2009-10-13 14:34:22



王志步:胶东大鼓一唱七十载

听胶东大鼓的村民还不少。

文化馆工作人员来送慰问金。



年龄大了,跟不上队伍,每次王志步都落在最后。

   “铁拳砸了几十下,只打得个猛虎两眼鼻孔冒血浆,好武松还是一个不住地打,决不让猛虎再还阳,众明公您要是听了这段事难把那其中含义细思量……”昨日,在栖霞市西城镇左家村,一群盲人围坐一圈,有拉二胡的、有打鼓的、有打板的、有弹弦的。一段《武松打虎》过后,围观的村民齐声叫好。这里打鼓说书的人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胶东大鼓的传承人87岁的王志步。在左家村,王志步向记者讲述了自己75年的说书经历。
  
    大鼓书源起汉朝

  胶东传唱200年

  胶东大鼓是大鼓书的一种,最初称“八板谱”,在很长一段时间,其演唱者均系盲人,故又名盲人调、瞎唱、瞎腔。传说大鼓书的祖师爷是汉武帝时的东方朔。东方朔精通文史,奇智多谋,能推会算。皇帝让他教了4个盲人徒弟,大徒弟学会了算命,二徒弟学会了说大鼓书,三徒弟学会了推磨,四徒弟最差,只学会了“叫街”(讨饭)。

  大鼓书在胶东地区的发展历史约有250年。过去大鼓书在胶东地区非常普及,每个县都有说大鼓书的,名称也不统一,多以地名命名,比如栖霞大鼓、海阳大鼓、莱阳大鼓等。盲人们一年四季游走在村村寨寨之间,靠唱盲人调和算命维持生活。那时候,盲艺人们所演唱的大多是反映下层人生活的一些段子。说大鼓书的艺人有一个组织机构严密的盲人自治组织,叫“三皇会”。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召开一次“三皇会”,主要是整顿纪律,对违反帮规的盲人进行惩罚。

  1938年,胶东文协(胶东文化界救亡协会)成立,之后各县文协也相继成立。为了开展抗日宣传,文协派出人员广泛接触盲人及盲人组织,发挥他们的作用,动员民众抗日。1942年农历9月上旬,牙山地区解放,胶东文协派栖霞荆子埠一个叫姜岩的人说服了当时的“三皇会”会长董日清,把盲人组织起来,宣传抗日救国。不久后, “三皇会”取消,“牙山根据地盲人抗日救国会” 成立,董日清为会长,下设4个组分头下乡宣传抗日救国。为此,栖霞也成为胶东地区最早把盲人们组织起来用大鼓书宣传抗日的地区之一。 

  一头驴钱交学费

  拜师学唱大鼓书

  “我从小眼就不好,看东西只能看个影,基本上就是个瞎子,所以我一直是父母的一块心病。” 王志步说。因为在那个时候,没什么文化活动,盲人说大鼓书却非常受欢迎,有时在一个村子里住下一说就是十天半个月。当时,只要村里来了说书的,王志步是场场不落。“父亲看我好说书,非常高兴,决定给我找个老师,学说大鼓书,也好让我长大了能够自食其力。”王志步告诉记者。

  那时候王志步家里条件还比较不错,在东夼村这一带,名气最大的说书人叫张振宝了。王志步的父亲便托张振宝的亲戚从中间说合,让王志步跟他学说书。后来,张振宝来到王志步家,了解了王志步家的情况,听了他的嗓音,很满意。从那时起拜师学艺,王志步走上了说唱大鼓书的道路,那年,王志步才12岁。不久,张振宝又收了一个徒弟,南崮山村的冯玉响。

  “请老师要请到家里教,每年的学费是8元,这在当时是不少的一笔钱了,可以买一头毛驴。”王志步回忆。从阴历十月开始,张振宝在两个徒弟每家住一个半月,直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才用小驴把张振宝送回家去。到第二年的正月初六要把张振宝接过来,一直住到正月十六日,张振宝开始领着走乡说书,一直说到割麦子的时候,放假20天,再是秋天放假40天,其余时间都是在各村穿行着说书。一年下来,把周围近百个村能转个遍。跟着张振宝一年转下来,也不会让两个徒弟空着手回家,一年能给两三块钱的零花钱,虽然不多,可是王志步也觉得很幸福,因为自己能挣钱了。

  送情报来送子弹

  成立抗日救国会

  拜师学艺3年期满,可以出徒了,王志步离开张振宝到了城里,住在盲人开“三皇会”的房子里。那时候,栖霞城还没解放,共产党的活动是秘密的。在城西有一个盲人叫曲香田,家是苏家店曲家沟,比王志步大八九岁,有时和王志步一起住在“三皇会”。白天没事,俩人便在一起闲聊,聊够了就睡觉,到了晚上,他便让我领着他到城外去。“后来,我才知道,这曲香田是个地下党员,每次出城都是给八路送情报。”王志步回忆,跟着曲香田前后有两年多的时间,不光给八路军送过情报,还给八路军运送过子弹。当时王志步才16岁。

  1941年,王志步回到了牙山一带以说书为生。1942年秋,当时任“三皇会”的会长董日清找到王志步说:八路军要求盲人到政府报名,参加训练,宣传抗日。“因为过去我跟曲香田就接触过八路军,我对八路军的印象很好,我一听很高兴,当即就去报了名。”王志步回忆。不久,胶东文协派栖霞荆子埠一个叫姜岩的人组织了18个报名的盲人在亭口镇下门楼村和庙后三树夼村举行了为期17天的训练班,从此以后,这群盲人开始说一些抗日的大鼓书,唱一些抗日歌曲。第二年农历五月初五,又是一年一度的“三皇会”召开的日子, “牙山根据地盲人抗日救国会”正式成立,董日清为会长,下设4个组分头下乡宣传抗日救国。

  1943年农历八月初三,王志步与栖霞的十几个盲人一起参加了胶东文协在牟平县留格庄村举办的盲人救国会训练班,栖霞、牟平、海阳、乳山、莱阳等县的31人参加。也就是在这个训练班上,由马少波倡议,胶东文协决定把胶东地区的大鼓书统一称为“胶东大鼓”,同时决定由王志步与栖霞的刘志明,莱阳的鲍洪山,海阳的栾良桂4人持胶东文协介绍信分4路到胶东各县开办盲人训练班,成立盲人救国会。8月29日,训练班结业,自此以后,王志步靠他的大鼓书走上了抗日宣传的道路。当时,王志步主要是负责文登、荣成两地,后来逐渐向西,牟平、福山、蓬莱等地都去过。自此以后,胶东大鼓在凝聚力量、动员民众、共同抗日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盲人们也从过去的要饭吃变成了派饭吃。

  辉煌的“大鼓书”

  没落的“胶东大鼓”

  1945年,栖霞城解放,9月18日,栖霞文协在栖霞民众教育馆房内召开盲人会议,成立“西栖盲人救国会”,划分了6个小组下乡说书宣传。1951年,栖霞县取消“盲人救国会”,成立“盲人曲艺队”,换发了证明信,宣传内容主要是抗美援朝、婚姻法等。1964年,文革前根据形势的需要,盲人曲艺队改名为:“毛泽东思想盲人宣传队”,宣传内容改为毛泽东思想,此时,为胶东大鼓传播最为广泛的时期,每年演出时间在10个月以上,盲艺人总数曾经一度达到84人。

  1980年前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又重新改名为“盲人曲艺队”。这一时期,由于文化生活的繁荣,京剧、吕剧成为人们喜爱的文艺形式,盲人们便学唱吕剧,胶东大鼓走入低潮。进入21世纪,胶东大鼓传承趋于势微。栖霞盲人曲艺队盲人减少到35人,共分成4个队,胶东大鼓后继乏人。

  现如今,王志步在一支活跃在栖霞市周边村庄的盲人文艺队里担任着顾问。这支盲人艺人队伍只有10个人,王志步是这里面岁数最大,资历最老的。虽然每年他们仍然要到外面演出,但演出时间却从过去的10个月减少到三两个月。“现在听的少了,过去村里都请我们去唱,现在我们摸着路走半天到了村里,人家还不一定愿意听。” 王志步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他们联系好了一个村子,准备去演出,一行人从中午12点,跌跌撞撞走了5个小时到了村口,一联系村支书,又反悔了,大家只好又走了回去。“等我们回去都夜里10点多了,好在都看不见,白天黑天都一样。” 王志步说,现在这支队伍只有在春秋季节不冷不热时到外面说说唱唱,就这样每人赚上几百元,这就是一年的花销。

  “我过去唱七八十首没问题,现在老了,能记住的也就几段了,能传下去的太少了”,王志步感叹。因为,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胶东大鼓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胶东大鼓在广大农村中的展示平台日益减少,再加上一些颇有造诣的演员有的已经故去,还有的因年事已高,已不能登台演出,而新生力量不能及时地补充上去,致使胶东大鼓表演人员队伍萎缩,最重要的是胶东大鼓特殊的传承群体(大多只在盲人中传承),决定了它的传承发展的特殊区域,从而使胶东大鼓的传承人资源日趋减少。不过随着胶东大鼓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王志步感觉到了希望,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胶东大鼓,了解它的历史,也希望有更多的盲人把胶东大鼓传唱下去。


  (来源: 烟台日报)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