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3   星期五   农历三月廿五   
李石根:“西安鼓乐”理论的奠基人
作者:2488 创建时间:2009-10-09 21:58:21



李石根:“西安鼓乐”理论的奠基人

     
 

    人物简介:李石根,民族音乐学家,中国音乐史学家,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研究员。原名李重印,自幼在古典文化及传统民间艺术的陶冶下成长,热爱音乐。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在西安、晋南等地的剧团、歌咏戏剧队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942年考入西北音乐院师从赵梅伯教授学习声乐。1945年与李?缑窈献鳎?在《西京平报》创办《民族音乐》专栏。1948年在石家庄参与筹建了石家庄市俱乐部及艺术剧院,从事戏剧、音乐的辅导演出活动,1950年任石家庄市戏音协会副主任,是年秋调回西安参加西北文代会,被推选为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西北分会副主任,后任中国音乐家协会西安分会副主席等职。

    李石根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进行民族音乐研究的学者之一,是收集整理西安鼓乐这一古老乐种的带头人,也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坚持不懈进行西安鼓乐理论研究的先行者和奠基人。他从1951年起在陕西省音协、艺术馆和有关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历时十余年和樊昭明、何钧等人一起走遍了西安都城隍庙、东仓、西仓、大吉昌、周至南集贤、长安何家营等八个乐社采访艺人200余人,录音40多小时,收集民间祖传古谱100多本,占有了大量艺人的口述笔录、照片等资料,并进行了艰苦的译记乐谱的工作,终于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油印出一套五大册、约200余万字的《西安鼓乐译谱汇编》,为西安鼓乐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项工作因“文革”而中断。1980年,在他的积极建议下,经陕西省文化局批准成立了以他为主任的“唐燕乐研究室”,汇集了一些立志研究民族音乐的中青年学者,开始了西安鼓乐整理研究的新阶段。该室首先以半年的时间,广泛收集资料,在上述《西安鼓乐译谱汇编》的基础上,编辑油印了八卷九册、三百余万字的《西安鼓乐全集》,收入722套(个)曲目,1200余首曲牌。此间,他撰写出30余万字的专著,有《西安鼓乐艺术传统浅识》、《西安鼓乐谱解读》《唐乐舞史话》(待出版)。先后在《音乐研究》、《交响》等杂志和中外报刊上发表的主要论文有《唐代燕乐的遗音》、《唐大曲与西安鼓乐的体式结构》、《隋唐燕乐述要》、《西安鼓乐俗字谱的研究与解读》、《关于日本雅乐与西安鼓乐的比较研究》、《泛论工尺谱的产生及其形成过程》、《社会主义民族音乐体系与长安乐派》等,对西安鼓乐的历史渊源、研究价值、乐谱解读、体式结构、演奏形式、风格流派及其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后来的研究者,无不从他的研究成果中得到教益和启发。 半个多世纪来,先生在保护、传承和研究西安鼓乐领域取得的开拓性成果,受到广泛的关注。他曾两度受聘为中国音协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当选为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中国南音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史学会、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音乐分会理事等,曾多次在京、沪、新疆、西安等地讲学。今年他已届87岁高龄,仍在为西安鼓乐的申遗、保护与传承不懈地呼吁和努力。

李石根老人得知鼓乐有望进入世界遗产时,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西安鼓乐是一种民间吹打乐,俗称“细乐”或者“细家伙”,建国后统称为“西安鼓乐”。“西安鼓乐”主要流行于陕西省西安地区,尤以西安邻近终南山山麓各县,如长安区何家营、周至县南集贤、蓝田等地最为活跃。追溯它的历史渊源,可至唐代,因此“西安鼓乐”也就有了“音乐的活化石”之称,并且和山西五台山青黄庙音乐、河南开封大调曲子板音乐、泉州南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乐”。牵着历史的古藤,踩着盛唐的“遗音”,我们寻访到了如今已经八十六岁高龄的西安鼓乐老艺人---李石根老人。

老艺人们演奏鼓乐


这面鼓是周至集贤西村老乐社流传下来的,没人知道它的年代

    西安鼓乐老艺人

     李石根 : 西安鼓乐是隋唐时期燕乐艺术的“遗音”,就是传统。为啥说这个东西是唐代音乐的传统,因为这个音乐一直活动在古长安地区,就是现在的关中,就是西安地区,其他地方都没有。为啥其他地方都没有呢?这有个原因。宋元以后,陕西关中地区的文化、政治、经济都很落后,处于封闭状态,什么东西也进不来,陕西的东西也出不去,就由于这个原因,原原本本地把这个文化遗产保护在西安周围的这个地方。经过了唐代、宋代、元代、明代,一直到清代,不断地在唐代音乐的传统上,进行发展,进行不断的吸收,这才形成了我们现在认为的鼓乐。

  李石根老人从1952年开始接触并着手发掘、研究西安鼓乐。

  李石根 : 鼓乐有三大流派,一个是道派,一个是僧派,一个是俗派。道派以城隍庙为代表,僧派以太阳庙为代表,俗派以南集贤为代表。

  《世界音乐家大辞典》在提到中国民间音乐家时,只收录了两个人,一个是瞎子阿炳,一个就是西安鼓乐大师。曾在五、六十年代主持过西安城隍庙的安来绪道长。

  李石根 : 西安鼓乐的演奏形式有两种,一种叫行乐,一种叫坐乐。行乐就是站着演奏的、在街上行走的时候演奏的;坐乐是专门设置演奏的桌子,演奏的案子,演奏人员坐在周围进行演奏。行乐的曲目简单,坐乐的曲目丰富、复杂。 教我学鼓乐的有十五个老师,各个乐社我都深入地学习了,都有我的师兄师弟。鼓乐现在保留的乐谱,我积累的大概有一百多本,基本把鼓乐的内容都记载了;乐曲大概有三千余首;还写了许多第二手资料,供人研究,供人参考,其他再没啥成就。

    李石根老人珍藏的乐谱中,《鼓段、赚、小曲本具全》是目前有证可考的抄写年代最早的鼓乐谱,注有“大清康熙二十八年六月吉日置”的字样。

  西安鼓乐在明清时期也曾盛极一时;就是到了民国以后,在西安城区还有几十家鼓乐社,分布在各大街巷、各大寺院。但是文革中遭到重创后,西安鼓乐就再也不见了昔日的辉煌,当年的乐师年事已高,绝大部分已经过世,仍健在的也都进入耄耋之年,身体每况愈下,西安鼓乐正面临人亡艺绝的境地。

  李石根: 现在保留下来的就是南集贤音乐,其他城市里的居民的音乐,东仓的,西仓的,城隍庙的,太阳庙的,都近乎消失,都近乎消失。如果再不保护,这个东西就完了,现在要恢复要费很大的劲儿。

  说到极处,老人不免黯然。

鼓乐在以前是传男不传女的,现在西安成立了一支20余人的女子鼓乐队

工尺谱是鼓乐演奏的乐谱

    李石根 : 要更深入的研究,毕竟不可能了,年龄到了,本事不够了,没法研究。如果我今天或者明天就去世了,那根本就没办法。

  李石根之子 李孟秋 : 我父亲现在搁笔,今年86了,84岁才搁笔,眼睛不行了,看不见了才停的。

    老人的担忧不无道理。唐燕乐在唐代东传扶桑,被日本称为“雅乐”,后来尊为“国乐”。日本的音乐家谈到唐燕乐时,说唐代音乐很简单,简单到别人都不会读,只有演奏出来以后才能听到它全部的曲调。

  李石根之子 李孟秋: 鼓乐有个特殊性,鼓乐的古谱不是五线谱,不是简谱,好像是似文字一样的东西,又不是过去的工尺谱,所以你要演奏之前必须要读谱,民间叫读谱,也叫运曲,把它运出来,把味儿要运出来,才能演奏。

  所以,自唐代以来,西安鼓乐就是靠着历代乐师口口相传、代代沿袭,传承下来。演奏西安鼓乐,读谱是关键。

 李石根 : 鼓乐谱是先读后奏,大家学会了跟着师傅读。演奏的时候和读谱的曲调稍微有些不同,有一种叫做哼哈的技巧;在曲调里边也加些音,个人加的不同。

  李石根之子 李孟秋 : 现在整个社会呼吁的问题,就是现在赶紧要抢救读谱,不抢救读谱的话,它这个味道就全部变了,整个鼓乐味儿就变了。有人主张拿简谱做,那能哄外国人,能哄现代人。

  李石根 : 西安鼓乐是国宝,这个国宝将成为联合国的古代文化遗产。我现在这儿啥都没有了,都给了孟秋了,叫他替我来接班保护,最后把这个移交给国家,所有的东西都移交给国家,永远保护下去。

  “头如高山顶,手如雨点花”,曾有这样的诗句,形容曾经盛极一时的西安鼓乐;西安鼓乐承载着几个朝代的辉煌历史和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有专业人士认为,西安鼓乐是古城西安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项目。我们要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文字、录音、摄影、摄像这些现代技术,立体地记录下这个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毕竟,抢救西安鼓乐是一项如此浩大的工程,费时费力,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一辈人、两辈人的责任,而是一个民族的责任。

      李石根先生创立长安乐派的学术思想及其影响
 
     西安鼓乐在西安市区民间长期流传的过程中,曾有过它的极盛期和辉煌的艺术成就,这一隋唐燕乐艺术之遗音,被学术界称做“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音乐史学家李石根先生不仅是收集、整理、研究西安鼓乐的先行者、带头人和西安鼓乐理论的奠基人,而且在建立西安鼓乐理论体系的同时,提出了创立“长安乐派”的学术思想,使西安鼓乐的理论扩展到更加广阔的领域,对音乐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于1952年就在陕西省一个文艺座谈会上提出了应以西安鼓乐为核心,开发利用陕西各类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乐曲、戏曲、曲艺等)的丰富资源,并给予多种形式的改造与创新,不断积累富有陕西地域特色的音乐作品并活跃其演出活动的主张。随着鼓乐研究的深化,使创立“长安乐派”的学术思想趋于成熟,他明确地表示:“抢救、保护、研究西安鼓乐就是为了利用,创新和发展,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陕西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体系,象长安画派一样立足陕西,走向世界。”在这一学术思想的引导下,1981年在陕西省文化局、省音乐家协会的支持和李石根,何钧先生的努力下,成立了陕西省唐·燕乐研究室。笔者当时是这个研究室的成员之一,主要是协助李石根先生重新整理、编印自1951年以来所收集、译谱的鼓乐资料卷,即后来油印成册的八卷九大本鼓乐曲谱――《西安鼓乐曲集》。由于李先生早有创立“长安乐派”的学术思想和博大胸怀,他一点也不保守,让我们将印好的《西安鼓乐曲集》分发到陕西省歌舞剧院、陕西省乐团、西安音乐学院等音乐团体的音乐理论家和作曲家手中,为的是能让大家进一步研究并以珍贵的古典音乐――西安鼓乐的曲谱为素材,来创作各类形式的新的音乐作品。

    “近水楼台先得月”。作为研究室成员之一的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在跟随李石根先生工作的日子里,是我从事西安鼓乐采风和“野外作业”的过程,也是我系统学习、研究西安鼓乐的过程。这为我以后的筝曲创作和秦筝演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2年他在省音协一次理事会上,作了为题《开创陕西音乐创作的新局面》的发言,正式提出建立“长安乐派”的倡议和构想,得到许多人的支持与响应。

    在李石根先生“长安乐派”学术思想的倡导下,以西安鼓乐为素材的大批优秀音乐创作纷纷问世,一时间,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

    首先,陕西省歌舞剧院古典歌舞团向国内外推出了大型《仿唐乐舞》,其中的音乐部分几乎全部取材于西安鼓乐,其演出非常轰动,此团演出历经十多年、上万余场而不衰,且走向世界多国。其中安志顺先生的打击乐《鸭子拌嘴》,笔者的筝曲《香山射鼓》,杨洁民先生的琵琶曲《绿腰》等作品,其标题和基本音乐素材均直接汲取于西安鼓乐,这些作品荣获国际科教文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优秀奖,充分显示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丰厚的历史积淀,闪烁着长安古城特有的音乐色彩。

    鲁日融先生是陕西“长安乐派”民族管弦乐团的奠基者。1985年,在他和一大批老师、同学的支持下,在西安音乐学院成立了“长安古乐学社”,把继承发展西安鼓乐这一大型古老乐种的优秀传统做为长安乐社的宗旨,积极实践了“长安乐派”所包容的各种音乐活动。长安乐社的成立为西安音乐学院以后的民族音乐理论、创作、表演等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饶余燕教授以西安鼓乐为素材,创作了《骊山吟》、《黄陵随想》、《骊宫怨》等大型管弦乐、器乐作品,演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为“长安乐派”的振兴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6年,省广播文工团著名作曲家吉?聪壬?以西安鼓乐为素材创作了长达一小时的《秦·兵马俑之声》民族管弦乐合奏之巨作。这组乐曲直接播乐于秦?兵马俑展厅,波及于世界多国。这融汇着周、秦、汉、唐音韵的鼓乐音调,奏响了“长安乐派”新的交响乐。

    之后,陕西音乐界对于西安鼓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大批的作曲家、演奏家参于了“长安乐派”的理论研究和音乐实践。不仅创作了大量的器乐作品,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唐·宋诗词填入李石根先生等译谱的西安鼓乐歌章、套词、曲牌之中,例如王迪先生的《送人之军》、《无题》、《登金陵凤凰台》;王海天先生的无伴奏合唱《终南山》、《忆江南》,李世斌先生的《忆秦娥》等等。

    1985年陕西省文化局组织参加了全国广播音乐厅第二轮的音乐节目选拔,送播了由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杨文忠、李步云等先生编辑录制的《终南仙乐处处闻》、《古乐弦歌》,其中大量的唐、宋诗词歌曲全部是以西安鼓乐同名或非同名曲牌填词的,得到了全国广泛的好评。

    在1985年陕西省民族音乐学术交流会上,笔者宣读了论文《古曲填古词》并演唱了笔者译谱并为西安鼓乐同名曲牌填词的歌章《柳含烟》。北大阴法鲁教授欣慰的说:“这才是华夏之正声。”李皓宇先生在其《有感而发》一文中写道:曲云同志对西安鼓乐中的散词“柳含烟”这一曲牌的译谱,并配以晚唐毛文锡的同名词,经演唱,真乃贴切入微、情绪、结构、韵律的完美无剔,犹如一个浑然一体的精品,在散解失落了千余年之后,却在今日勾斗连抱,珠联璧合。即令这是一种巧合,而巧合到如此境地的客观事实本身,就意味着已往的辉煌成就中,尚蕴藏着许多还未被我们发现和认识的东西,亟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仅此便足以使人从逻辑上把西安鼓乐和唐、宋词调这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了。

    他认为,《柳含烟》的填词和筝曲《香山射鼓》,是继承、发展西安鼓乐的一个典范。

    20年前笔者创作的筝曲《香山射鼓》由香港雨果等多家公司以此为标题出版了曲云古筝CD专辑。20年后的今天,由中国唱片公司已签约制作了含有《柳含烟》唐宋诗词曲云CD专辑。这些作品,亦可并入长安乐派艺术创作之系列。

   发表在1991年第一期《交响》的论文《社会主义民族音乐体系与长安乐派》,是石根先生“长安乐派”学术思想科学性、系统性的理论阐述,也可以说是其理论之“纲”。他用“音乐学”的观点和中外历史上早就形成的乐派事实,联系陕西以西安鼓乐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民间乐种存活的现象,从乐派的理念、内涵及本派音乐艺术的作品及其内容、形式、特质和整个艺术理论、实践活动(对传统艺术的继承、改造、发展)等方面,全方位地作了系统的论述,使建立“长安乐派”的思想之根,扎得很深,也使它的思想之树,枝繁叶茂。

    李石根先生以西安鼓乐之潜能,创立长安乐派的学术思想,引导了几代人为之而努力。西安鼓乐在当代再次风起云涌的历史变革中得到了机遇和开掘,使其散发出中国古典音乐的辉光。

    在我看来,“长安乐派”已在众多的具有西安鼓乐遗韵的作品中婷婷玉立。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步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陕西卷的编辑出版,为长安乐派的形成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将包括西安鼓乐在内的陕西民间器乐曲精选入卷,而且将流行在陕北、陕南、关中的大量的民间歌曲、戏曲音乐、曲艺音乐和大量的民间歌谣、谚语、故事以及木偶、皮影、剪纸、绘画、石雕、木雕、泥彩塑等民间工艺美术收集到手,有的编辑入卷,有的通过展览、展销、演出推向国内外,形成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热。这给长安乐派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为有利的契机。

    在此背景下,除以西安鼓乐音乐为素材的音乐作品风起云涌外,一大批音乐家也从民间歌曲、戏曲、曲艺、舞蹈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使大量的富有“秦味”的声乐、器乐(含戏曲、曲艺、歌剧、舞剧等音乐)作品应运而生,使“长安乐派”的代表作品、演出实践、理论研究,形成了一个富有突出个性的独立体系。如周延甲、吉喆、金伟、常宇宏迷胡、碗碗腔、秧歌味的筝曲、板胡、二胡曲的层出不穷,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最明显的的标志是以赵季平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作曲家(有陶龙、翟志荣、张庆祥、程大兆、韩兰魁、张大龙等)、词作家(有黎琦、陈彦等)属“黄土派”的一大批影视音乐和其它形式音乐作品(如《黄土地》、《秦胡专场音乐会》等)的深受欢迎。

    如果说,西安鼓乐是目前在陕西保存的最古老的一个乐种的话,那么,对由此(中国古典民族音乐的基因和特质)而承传、繁衍、派生的其它乐种,就是一个值得总体而系列化地进行学术研究的重大课题了。如此说来,对西安鼓乐及与其有密关联的陕西(特别是关中)其他乐种的抢救、保护,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由国家制定的抢救,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决策,给西安鼓乐带来新的生机。半个世纪以来,关于“长安乐派”的音乐实践,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对西安鼓乐的保护与发展来说,将是需要子孙万代为之奋斗的煌煌大业。

    愿西安鼓乐,后继有人,队伍壮大!愿“长安乐派”永葆青春、兴旺繁荣!


  (来源:福客民俗网)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