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7   星期六   农历三月十九   
传统工艺振兴的高校使命及其实践路径——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来源:“非遗思维”微信公众号 作者:赵罡 创建时间: 2019.04.23 09:17:00

【内容摘要】近代以来,中国传统工艺高等教育在“美术-造型艺术”的学科教育中发展演变,文章通过梳理百年来的传统工艺高等教育发展史,分析传统工艺振兴背景下高校的新使命,考察高校在传统工艺人才培养,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开展和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等方面的实践形态,进一步探讨高校参与传统工艺振兴的有效路径,以期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工艺振兴  非遗保护  高校

近年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不断深化,政策措施更加完善。国家文化主管部门牵头制定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联合教育部启动实施了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支持相关企业、高校和机构等在传统工艺聚集地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深入实施,高等院校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持力量。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研培院校”在非遗保护和传统工艺振兴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高校参与传统工艺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一、中国传统工艺高等教育历史概述

中国传统工艺高等教育主要以工艺美术高等教育的形态呈现。中国近代工艺美术教育始于清代晚期。清末实业学堂将工艺教育与工业生产、实业救国结合起来,培养工艺技术人才。在实业学堂工艺教育的带动下,师范学堂手工科、教会学校工艺传习所、女工传习所等纷纷设立,其中以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土山湾孤儿工艺院、沈寿创办的同立绣校最负盛名。这些工艺美术教育实践以正规学校教育或集体化的师徒制方式呈现,改变了传统作坊式的家族、师徒教育模式,工艺美术教育至此已初露端倪。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伴随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中国工艺美术高等教育逐步发展起来。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12年)、国立北京美术专科学校(1918年)等美术院校创立,工艺美术教育得以在高等美术院校中开展,真正确立了工艺美术教育的学科地位,工艺美术高等教育开始走向正规化。[1]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陈之佛、庞薰琹、雷圭元、郑可、李有行、祝大年、沈福文等先后在日本、欧洲等地学习,他们回国后在高等美术院校开设工艺科或图案科,如1920年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的手工师范科、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工艺图案科,1928年国立中央大学艺术教育系的图案科,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图案系,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的图案科以及抗战时期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的应用艺术科等,[2]工艺美术高等教育以“图案”、“图画手工科”、“实用美术”、“工艺”等名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1949年以后,“工艺美术”作为学科专业在高等教育专业教学中得到较完整的继承。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伴随着艺术院校的调整和新院校的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一批工艺美术专业院校与系科纷纷成立,确立了以美化人民生活为目标,为人民的衣食住行用服务的工艺美术设计教育宗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迅速发展起来,以传统手工艺为主要内容的工艺美术教育逐渐被艺术设计教育所取代。1998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以新兴的“艺术设计学”和“艺术设计”专业取代了原有的“工艺美术”专业,大多数从事工艺美术研究的学者纷纷转向设计学的研究和教学。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非遗保护运动的发展,作为非遗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工艺重新受到重视。2012年教育部发布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工艺美术” 又成为艺术学学科门类设计学类下设的个基本专业之一。近年来,艺术院校纷纷设立手工艺术学院,推动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人才的培养。

二、传统工艺振兴与高校的历史使命

为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将传统工艺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重点,加强传统工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和理论、技术研究”[3]等主要任务。现代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基本职能,其在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等领域的作用越发突出,理应担负起非遗保护和传统工艺振兴的历史使命。在振兴传统工艺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将在传统工艺的专业建设、现代学徒制教育实践、传承人群学历教育、科学研究、设计创新、传承人群培训和工作站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二条指出:“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有效措施。缔约国应竭力采取“有关社区和群体的具体的教育和培训计划”等手段“以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4] 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指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5]而2017年出台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更是明确提出要“依托相关高校组织传统工艺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参加研修、研习和培训。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开设传统工艺的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传统工艺专业技术人才和理论研究人才。支持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加强传统工艺专业建设,培养具有较好文化艺术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帮助传统工艺传承人群提升学历水平。鼓励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设立传统工艺的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等,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工艺装备的有机融合,提高材料处理水平,切实加强成果转化。”[6]借助高校教育教学、专业学科优势,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和传统工艺振兴实践,是非遗保护和传统工艺振兴政策法规的要求,也是符合非遗保护规律和高校发展实际的切实举措。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其中提到了“帮助在文化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环境中理解、体现、保护、增强、促进和传播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以及国际文化和历史文化”的议题,这与保护非遗、振兴传统工艺的时代需求高度契合。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针对高校参与非遗保护和传统工艺振兴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推进非遗进校园,启动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纳入高校课程体系等。在职业教育方面,提出开展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推动职业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相结合,推动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改革。利用职业教育改造民间传统手工艺父子师徒世代相继、口传身授的传承模式,使传承更加规范、系统、科学。加强传统手工技艺、民间美术工艺、民族表演艺术等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建设,研究制订相关专业教学标准,促进专业建设规范化。改变单一的传承方式,制定有效的制度化学校教育传承方法,将口传身授的民间民族技艺整理成规范、系统、科学的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7]将传统工艺融入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传统工艺人才,加强传统工艺研究,服务传统工艺产区,推动传统工艺传承与传播,对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三、传统工艺振兴:高校的实践路径

近年来,高校在传统工艺教育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传统工艺振兴的实践路径,培养传统工艺研究人才和技术人才,构建传统工艺学科体系。同时,高校还积极参与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和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通过传统工艺人才培养,传统工艺设计转化等形式推动非遗扶贫和乡村振兴。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苏州工艺美院)参与传统工艺振兴的探索实践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一)探索传统工艺人才培养体系

苏州工艺美院承续90年的工艺美术教育传统和办学历史,以培养“德艺双馨、心灵手巧”的高素质技能型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人才为已任,传统工艺类专业设置涵盖了首饰、纤维、玻璃、漆艺、陈设品、综合材料、陶瓷等13个方向。近年来,学院探索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学制多元的传统工艺人才培养体系,联合政府、行业、企业,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开设有3年制和5年制全日制大专班、4+0本科、2.5年制成教班,覆盖工艺美术学历教育、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打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衔接通道。学院面向镇湖街道、光福镇等工艺美术集聚区,招收初中起点苏绣、雕刻方向五年一贯制专业,为镇湖刺绣、光福雕刻行业企业订单式培养传统工艺后备人才。学院积极探索传统工艺教学新思路,转变教学观念,将课堂教学方法与口传身授方式相融合,形成多元融合的课程体系。实施以“大师工作室”为核心的实训工作室群建设,实现专业设置与行业产业对接、人才规格与非遗技艺标准对接、学业课程与传统工艺流程对接,完善“一师一室一品类”的实训教学模式。学院制定“大师选聘制度”,重点建设专业引入顾文霞、梁雪芳、刘永贵、鲍志强、马志远、蒋喜、钟锦德等行业大师,共同建立了刺绣、首饰、陶艺、雕刻、桃花坞木刻年画等大师工作室,形成“大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绝技绝活代际传承新机制,形成”专兼结合”的大师工作室教学团队。

(二)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

自2015年4月,文化部、教育部启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试点工作以来,到2018年6月,研培计划已经在全国110余所高校中开展,参与学员达2万人次,开班454期,涉及项目近400个,加上各地延伸培训,全国覆盖传承人群总数量超过5.7万人次。苏州工艺美院作为全国首批入选试点院校之一,截至2018年12月,共举办21期非遗传承人群和管理干部研培班,为全国各地培训非遗传承人群和管理干部800余人。涉及江苏、贵州、重庆、海南、新疆、云南、河北、天津等省市的织绣、银饰、蜡染、核雕、木版年画、水晶雕刻、紫砂陶艺、椰雕等传统工艺门类或项目。

苏州工艺美院以传承人群为中心,注重因材施教。在研培计划具体实施过程中,贯彻“跟项目、整建制、成氛围”的原则,围绕一个或多个相近的项目,集中培训一个地区的传承人群,如一个县、一个乡或几个企业、作坊、合作社的从业人员。在研培计划教学工作中,充分考虑受训人群个人背景、地域文化和技艺传承等方面的差异,尊重传承人群的从业经验,遵循“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本要求,坚持“教师傅所不教,教师傅所不能教,师傅能教的由师傅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坚持基础培训与案例教学相结合。通过美学原理、美术基础以及材料、设计等基础课程的设置,帮助传承人群更加自觉、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传统工艺的精髓,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技艺技法,解决创作和生产中的技术难题;通过举办各种讲座和实践,同行业或跨界交流,帮助传承人群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增加对行业动态、社会需求的了解,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在研培计划师资配备方面,苏州工艺美院以本校师资为基础,打破校际和专业壁垒,坚持开放教学和项目融合,建立一个多元立体的师资库,邀请非遗专家学者和代表性传承人现场为学员授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培训结束后,学院还组织专家团队对学员进行回访和追踪辅导,了解学员的创作思路和当地传统工艺发展状况,邀请国内外专家、设计师与学员对话,共同探索传统工艺项目的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传统工艺传承人群而言,研培计划是一个转换思路和提升自我的过程,通过研培学习,加深对工艺文化传统的认识和理解,强化对项目本体知识、技艺和发展流变的认识与把握,增强文化自信,弥补知识上的短板、美学素养的缺失以及对市场认知的不足,传承实践能力和保护传承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以传统工艺助力非遗扶贫和乡村振兴

从2016年3月起,文化部支持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和高校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与当地传承人、企业和行业组织合作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至2018年5月已经相继有11个传统工艺工作站成立,涉及刺绣、木雕、漆艺、金属锻制、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等多个工艺门类。[9]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高校积极参与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2016年5月,在文化部的指导下,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框架下,围绕贵州省委、省政府多彩贵州特色民族文化强省和文化助推脱贫战略,苏州工艺美院与贵州省文化厅签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在“雷山非遗研发中心”良好运行的基础上,建立“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依托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苏州工艺美院深入推进非遗扶贫和乡村振兴实践,开展非遗研培工作,帮助贵州培养非遗传承队伍,增强传统工艺发展后劲。同时,与贵州苗妹银饰工艺品有限公司、贵州松桃鸽子花苗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传统工艺企业合作,建设传习基地和产教深度融合综合实践平台,派遣设计团队进驻公司,开展研习、产品设计和推广等方面的合作,将传统工艺产品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民族传统工艺产品,激发传承人群文化自觉,帮助贵州培育品牌。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开展了“匠心创意”贵州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群培训成果展等一系列展览展示活动,还与贵州省文化厅、黔东南州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传承·对话·东西部协作贵州传统工艺振兴工作交流会”,促进贵州传统工艺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

苏州工艺美院根据学生毕业设计实际情况,设立“创意贵州”项目,派出设计团队20余个,研发人员400余人,参与贵州传统工艺再设计项目50余个,研发产品达到1000余件,完成了“创意贵州-雷山篇”、“创意贵州-黎从榕篇”。

学院还积极服务堂安侗寨妇女手工合作社、雷山麻料村银饰合作社等项目,因地制宜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文化产业,推动非遗扶贫向纵深发展。从研培学员中选择具有潜力的带头人进行培养,帮助其建立合作社,扩展市场营销渠道。通过对带头人的培养和扶持,带动周围贫困人群脱贫致富。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侗族蓝靛靛染传承人陆勇妹管理着一家以蓝靛染和侗族服饰为主的公司。在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的协调下,陆勇妹和同村的妇女们开办了“传统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陆勇妹还利用县政府提供的经费开办了精英培训班,对村民开展技艺、市场方面的培训。目前,合作社已有600多名社员,还取得了5项技术专利和9项外观专利。贵州雷山县麻料村是远近闻名的银饰村,2017年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推动了麻料村银饰技艺传习基地建设,村民入股近100万元成立银饰公司,同时申请58万元扶贫资金建立了银饰博物馆。目前,麻料村主要采取“公司+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将银饰锻造打造成麻料村的特色产业,成为全国高校银饰专业学生工艺实践的重要基地,带动麻料村村民脱贫致富。

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运行两年多以来,为贵州传统工艺振兴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苏州工艺美院通过发挥传统工艺教育教学优势,帮助贵州培养传统工艺人才,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工艺设计转化,为贵州贫困地区非遗扶贫和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成为高校振兴传统工艺、助力非遗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

本文原载于《艺术教育》2019年第2期

编辑:chen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