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6   星期五   农历三月十八   
让黄梅戏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勇攀高峰:黄梅戏新时代发展的使命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李春荣 创建时间: 2021.04.20 10:35:00


编者按:我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现存348个地方戏曲剧种。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艺术种类、形式日趋多元,作为我国地方大剧种的黄梅戏,如何扩大在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满足观众的当代审美需求,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是不可回避的时代命题。我们意识到,在保留黄梅戏独特艺术魅力的同时,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加大现实题材创作,增强故事性,加快戏剧节奏,不断推出精品,培养领军人才,并运用现代舞台技术手段,在舞美、服装、传播推广等方面与时俱进,才能使民族文化瑰宝传统戏曲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黄梅戏载歌载舞,优美动听,通俗活泼,易于传唱,是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戏曲剧种之一。回望黄梅戏一路走来,短短数十年,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戏跨入享誉全国的五大剧种行列,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戏曲发展的标本性成果。然而,近年来黄梅戏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与剧种的广受欢迎程度相背离,黄梅戏原创、新创的剧目产生全国影响力的阙如,国家级精品力作难见其踪,呈现出“有高原缺高峰”之状。面对此种情况,所有从事、关心、喜爱黄梅戏的人们心急如焚、心绪难平,新时代黄梅戏如何创新发展、勇攀高峰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

要破题,就得找出原因,缘何如此?

我想首先是人们看戏的目的有了改变。过去人们看戏主要是为了娱乐,今天看戏的观众更多的是喜爱,是对剧种特色的一份热爱和欣赏,也就是俗称的粉丝。黄梅戏就好比一个文、理科全面发展的高中生,没分科前他比学理的同学文科好,比学文的同学理科好,而一旦分科以后他便优势不再了。黄梅戏论唱腔高亢比不上晋剧、秦腔等北方剧种;论唱腔软糯比不上昆曲、越剧等江南剧种;武功比不上婺剧、徽剧,绝活比不上川剧,剧种特色不甚鲜明的黄梅戏在戏曲已成为小众艺术的今天风光不再,而缺乏疯狂追星的戏迷粉丝的追捧,黄梅戏走市场的路也大不如前。

其次是评价标准和体系的不同。过去是以民间流行为标准,现在是以获官方大奖为标准。从黄梅戏经典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红楼梦》《徽州女人》等来看,黄梅戏的优势在于古装戏(或清装戏)。而如今获大奖的多以主题性的现当代剧目为主,比如歌颂英雄模范、好人好事、脱贫攻坚、抗战,如豫剧《焦裕禄》《重渡沟》、沪剧《挑山女人》《樊锦诗》、评剧《母亲》、上党梆子《太行娘亲》、秦腔《王贵与李香香》等。

近年来,黄梅戏现代戏创作生产总量不断提高,这其中有申报国家艺术基金、文旅部剧本孵化、安徽省文旅厅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剧本征集等相关扶持项目,也有一些院团自主创作排演的项目。涌现出黄梅戏《邓稼先》《一个都不能少》《老支书》《遍地月光》《孔雀西北飞》《燕子归时》《我的离骚》《五月的鲜花》《鸭儿嫂》《共产党宣言》等一大批现代戏。然而,这一大批作品中真正有全国影响力的并不多,与黄梅戏的影响力不成正比。究其原因,在于黄梅戏现代戏创作短板明显,亟待加强。

黄梅戏现代戏创作选材同质化严重,作品的生命周期短。现代戏首先是戏,是艺术创造,不是新闻,不是单纯地记录、报道社会事件或人物。但在近年来创作生产的许多现代戏剧目中,大家对现实题材的理解越来越狭隘,对主旋律和社会热点的理解有偏差,从而导致戏剧创作中“扶贫戏”“好人戏”扎堆大量涌现,类型化、概念化盛行,甚至有的戏以“扶贫教科书”自称,被专家戏称为“扶贫戏就是一个扶贫干部和三个贫困户的故事”。创作上同类题材的大量出现,加上原始积累、主动要求的意识也缺乏,写作上就题材写题材,就人写人,就事写事,大多剧本写的是冰山水面的部分,缺少水下的部分。这种缺少对题材和人物认真思考、深入探究的应景之作,往往缺乏深刻的内涵和动人的艺术魅力。许多作品看似紧贴时政,反映现实,实则缺乏情感,格局太小,人物设置肤浅、概念化,缺少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和人性高度,成为演出周期短、不具生命力的应景之作。

再有,部分现代戏的宣传功能与艺术审美严重背离。艺术作品不是新闻稿件,人性的开掘与媒体的宣传大不相同。很多作品只注重题材的新闻性、时效性、轰动性,而严重忽视戏剧性、历史性、恒常性。很多现代戏中的主要角色一般是体现我们时代主流价值的英雄和楷模。平心而论,戏剧要给人精神力量,成为引导大众精神的灯塔与火炬,“英雄”成为我们戏剧交响的重要声部无可厚非且十分必要。但有的现代戏,人物塑造与生活把握的“扁平化”,一味歌颂,回避矛盾,回避人性的复杂和现实时有的阴暗曲折,造成了人性和呈现上的双重虚假,既伤害了剧中的主人公,更伤害了观众的情感。戏剧艺术有自己的规律,感人的真人真事未必就能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搬上舞台也未必就能成为仍然感人的好戏。戏剧要在矛盾冲突中推进情节、刻划人物,要有想象力的飞腾和对时代生活的典型概括、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度开掘。戏剧艺术是人的艺术,它与人的精神创造和情感活动息息相关,不管艺术作品表现的对象与材料如何,最终要呈现的,是人的精神和灵魂。若脱离对人性和人情的描摹与表达,一味强调题材和主题,只会使戏剧的表现领域窄化,从而丧失打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当然,上述这些毛病并不只有黄梅戏仅有,只是目前看来其表现比较明显而已。

还有,缺乏懂得并了解黄梅戏剧种风格的本土优秀主创人才,尤其是编剧、导演人才,这是黄梅戏的硬伤。反观全国现代戏创作成果丰硕的省份,比如河南,就是因为拥有了一批本土的优秀剧作家(比如姚金成等)及导演(比如张平等)队伍,从而形成了稳固的、高效的创作团队。另外,要有剧种的领军人物(比如李树建等)领衔,才能构成创作的优势团队。

因此,新时代黄梅戏艺术要发展、要勇攀高峰,就必须向豫剧等剧种学习,创造性转化,苦练内功,提升剧种的艺术特色和魅力,创新性发展,增强剧种表现现实题材的能力和手段。要建立能够代表黄梅戏剧种最高水准的院团,减少无序竞争和内耗。戏曲艺术是角的艺术,必须要着手黄梅戏剧种领军人物的梯队建设,为韩再芬后的黄梅戏打造出有全国影响的优秀领军人才,从而确保黄梅戏艺术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

此外,广受欢迎的黄梅戏还拥有一支以民营院团为主的基层队伍,安徽省民营院团数量为全国第一,他们是黄梅戏艺术的一支生力军。民营院团为最广大的黄梅戏爱好者上山下乡,文化惠民,以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艺术需求。另外,黄梅戏艺术之所以超常规发展,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与影视的结合。当年大量的黄梅戏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和播映为宣传、传播黄梅戏艺术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今天黄梅戏电影和电视剧的拍摄却落在很多剧种之后,这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只有使我们的优势更优、短板不短,我们的黄梅戏艺术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应该说获奖不是目的,发展黄梅戏艺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衷心祝愿黄梅戏艺术繁荣发展,勇攀高峰。

(作者系安徽省艺术研究院院长、一级编剧)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