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7   星期六   农历三月十九   
吴南:透过物质看“非遗”——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材料观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 作者:吴南 创建时间: 2023.07.17 20:50:00

【摘要】现阶段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及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其材料的选择和宣传对人们的认识形成了重要影响。在对各类物质扩大认知、加深了解的同时,促进了传统手工艺材料发展、演变的惰性的积累,也导致了一种关于传统手工艺材料具有“不可替代性”的认识。这种认识的泛滥,甚至使技艺沦为材料的专属或附庸。这种材料观,并非传统手工艺的真实样貌,它既对技艺的活态传承产生制约,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造成曲解。因而,重新确立科学的材料观,是实现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化及其在当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物质;非物质;材料观;现代转化

在影响传统手工艺现代转化的诸多要素中,材料是无法回避的一个关键要素。人类创造活动的一条重要脉络,就是对材料的发现、认识和应用,比如现今中国境内所发现,古人对陶土的成熟运用可溯至2万年前,对玉石的成熟运用逾9000年,对漆的成熟运用也有7000多年。从被动、偶然地发现,到有意识地发掘,再到有意识地创造,人类对物质的认识不断扩展,材料成为新事物创造的基础。无论是工具、饰品,还是日用品、服装,在发展、变化中都反映出材料的基础性作用:性能更优、性状更优、可获得性更优,顺应人的生存和生活改善的需要,支持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的不断演化。

传统手工艺所涉及的材料包括多种物质:木、石、骨、土、皮、麻、玉、漆、金、丝、竹、匏、料,等等。对作为制物材料的物质的要求,应达到产品性能和工艺规范的标准。在《考工记》中以“材美”作为材料的评价标准,虽有天时、地气之说,却也没有限定制作某物必须使用某地的某种物质。那么,应当如何理解“材美”?材料之美不仅仅是其物质本身的视觉效果和触觉感受,更为重要的是其物质性能及其所成之物的性能表现。例如,土、骨、麻、棉、漆等,其自身的物质性状远不及名贵的金、玉、木、牙、角等美好,但其所成之陶器、饰品、布、漆器等,展现优良性能的同时完成了材之美的华丽蜕变。因此,“材美”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是治物宜人的综合评价,内含从业者与消费者的价值观及与时尚追求的互动。

一、保守、狭隘的材料观制约当代技艺的传承

在现阶段的传统手工艺传承中,对材料的普遍认识主要表现为:首先,就从业者和受众而言,从业者追求高档材料,甚至极品材料,几于非宝不用;向受众宣传材料的非凡品质,为材料附会意义和价值。由此导致在面对传统手工艺产品时,大多数消费者或观众首先关注物质属性的材料是否天然,以及材料的产地、再生性、可获得的难易程度、市场接受度、成本、保值能力和升值空间等方面。其次,关注的是材料的物质性状,如颜色、质地、纹理、体积、重量等。再次,关注题材、内容之类是否寓意吉利、通情达意。最后,才将关注点落到工艺是否考究,由谁制作,等等。许多受众几乎不在意所谓的设计风格和美学品质,要么认为这些要素对产品价值完全不构成影响,要么不加判断地认可大师出品。这种材料观的宣扬、鼓动甚至强化,当市场利好时,推动材料价格和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使从业者获得丰厚回报。但是,当市场收缩时,本已推高的产品价格难有上升的空间,而且材料的价格继续大幅提升,从业者的人工成本和利润被最大限度地从产品价格构成中挤出,使从业者陷入生存的困局。整体上,这样的材料观对传统手工艺的当代发展和技艺传承形成严重的制约。

20世纪下半叶,传统手工艺行业的现代功能和定位被重新定义,造成从业者和公众对传统手工艺的认识误区,进而影响了对材料认识的发展。“艺术品化”主导了传统手工艺现代发展的思路,与之相伴的高档化、珍品化、精品化,推动材料观越来越转向对物质性价值甚至材料价格的认知。市场化转型进一步加深了追逐物质属性对材料观的影响。进入21世纪,随着传统手工艺行业的快速恢复,高档艺术珍品被视为主要发展方向和路径,在相应的宣传和炒作中,其材料物质被定义了诸多珍贵属性:天然的、稀缺的、难以再生的、不易获得的、制备困难的,等等。由此,通过提升传统手工艺产品的物质价值,推高产品价格、扩大利润空间,使之更显得具有投资收藏价值,以谋求超额利润。与此同时,从业者和销售者广泛宣扬基于材料物质的文化内容,意在贵物以高人。然而,推高材料价格的同时,却使产品价格中人的劳动与智慧的价值空间不断遭到挤压。基于物质性认知而营造出的行业与市场的火热盛势,未能维持太久(大约10年),随着市场需求的大幅缩减,这种材料观逐渐成为传统手工艺行业难以脱困的思想束缚和环境桎梏,产品价格维持较高水平,消费群体缩小,难以与社会生活相融合;持续增长的材料成本不断压缩从业者的劳动价值空间,最终导致了“面粉比面包贵”的市场环境。

但是,困境并未使从业者动摇对材料的物质性认识,这样的材料观反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实践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不断被强化,形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片面理解,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误区,将特定材料物质作为技艺的专属配置,或是为材料物质附会“文化”,使得非物质文化的概念混乱等做法,以期突出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地位,开辟挣脱困境的出路。然而,以如此认识指导的行动,却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艺陷于材料的僵化和对材料物质的迷信,并且造成因材料局限而制约技艺发展的局面,背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导致技艺停滞、萎缩、退化等传承失效的问题。

当前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对材料物质的认识、宣传和选择相比于历史经验而言是保守和狭隘的,并不符合传统精神和发展规律,阻碍了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化和活态传承。

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传统材料观

传统手工艺涉及的材料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金、银、玉、牙、石、木、竹、角、贝、丝等;第二类,陶土、骨、麻、漆、瓷土、铜、青铜、琉璃等。人们对材料的发现,认识和使用的发展、变化,基本上也沿着以上两大类的价值路径:一是对物质本体直接加工即可形成价值与功能的变化;二是通过改变物质性质以其所成之物创造功能与价值的变化。一定程度上,这体现出人的思想和价值观之于材料的影响及其所形成的能动作用。

众多传世、出土的传统手工艺品展现出传统的材料观:适用、多样、尽用、质优、优化、创新。在古代的人们看来,材但用皆美。美的基础首先是适用、合用、好用,其次才是外在的感官体验。很多材料是因其所成之物原本的功能在现代社会中弱化或消失,才造成选材方向的改变,由此,治物不再依据客观需求,而是更多地转向主观的、表达个性的艺术创作。例如,古人对砚材评介的首要标准是适于研墨而非为雕刻观玩,于墨材而言,首要则是适于书写而非为模印赏鉴。然而,现代书写手段改变,传统的文房用品多由使用转向观玩赏鉴,对材美的认识也随之改变,尤其是因藏、赏之好而愈趋物质化。回溯历史,由古人之物及用物文化可见,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是不断发现和使用合用的材料治物以为人服务,而不是仅仅围绕某种物质存在的技术活动。

将不同时期的传统手工艺品连缀起来,可以看到材料物质发展不断丰富、兴替:青铜之于铜、青铜之于陶、丝之于棉麻、琉璃之于玉、瓷之于青铜、铁之于青铜等,或形成增益,或形成替代。因为传统手工艺的本质是为人服务的,故而作为其组成的材料物质的发展也协同生物的演化,在传统手工艺材料的现代转化中,体现出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进化规律。

古人对材料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由最初的“优而用”,逐渐经过“用而精”达到“精而宝”,再上升到“宝而藏”。在价值增加、价格提升的过程中,随着特定材料的特化抽离,引起对新材料的探索,形成替代,以满足用的需求。然而在当代,许多人对材料的认识直接跨入“宝而藏”的阶段,缺少必要的发现和积累。对材料的见识变少,也会导致材料种类范围变小且缺少可能性的替代,由此使得工艺和产品为材料所束缚。

各种传世物和出土物还展示出:古人并不一味搜寻难得、稀有之材料,更多的是选取相对容易获得的物质善加利用,如陶土、骨、竹、麻等;并且,多用可再生性物质,如漆、麻、丝、竹、木等。商代妇好墓出土分类收存的各式骨笄两千余件(图1),以其地位之尊荣,以其时玉雕、象牙雕刻工艺之成熟,犹不减对骨制品的消费,足见当时对材料认识之达观。东汉晚期萌发的雕漆工艺、明代的景泰蓝工艺,所涉各种材料并不昂贵、稀缺,但其价值并未因材料而低廉,而是因人的设计制作反而更高。虽然也有“和氏璧”的价值连城,但这样的极品材料只是偶现的个案,并非传统手工艺选材的普遍现象或主流。即便是贡物,对其材料也当有着比较客观的认识:贡物是满足特定消费的性质良好之物,原本不尽为其珍稀、宝贵,像《左传》所记载的,齐桓公因责楚不纳贡苞茅而兴兵讨伐。贡物被人们演义为物中之珍,效用非凡、罕有、难得,多意在增其价、倍其利、名其地。另外,相较于当代的人们,古人并不因某种适用、合用、好用的材料非纯天然而予贱弃,反而会奇其技而宝之。例如青铜,即为人工冶炼合成的材料,古人不以其非天然而有所歧视,反因其性质优良而以之铸器以为社稷、制度之象。再如玻璃、琉璃产品(图2、图3),古人亦美其质,并将其与玉、水晶产品比肩。由此可见,价值的构成是多元的,古人并不执著于材料物质本身来界定高低贵贱。

▲图1 商代夔首骨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首都博物馆展)

▲图2 清代黄料夔纹诗句瓶(国家博物馆藏)

▲图3 清代套料缠枝花鼻烟壶(广东省博物馆藏)

通观传统手工艺的“大历史”,既成之法并非定法。很多工艺品类的技艺在无文字时代即已达到成熟、完备。之后,在材料、工具、工艺等方面依然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演化,不断创新、积累,才有今人所见之样貌。若现代人以之为既成传统,而欲维持所见之传统样貌,反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背道而驰了。

三、浅尝辄止的现代发展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日新月异的态势,在这样的节奏和环境中,传统手工艺同样不可能独立于世外,材料的传统必然也要加入到材料物质迅速发展的潮流之中。现代工业创造的一系列新材料对传统材料形成冲击和替代,同时,工具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巨大改变也驱动传统手工艺在材料方面产生改变。20世纪50至80年代,传统手工艺材料一度呈现多样、优化、创新的趋势,尤其是当时的手艺人在创作中所传递出开放、达观的材料观。为了适应现代生产,丰富产品品种,传统手工艺从业者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对材料的创新进行了诸多探索,一方面开发新的天然物质,另一方面引入人造材料,对创作空间形成极大拓展,促进了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发展。但是,这一阶段材料的现代发展不是依据其自然进化规律发生的。由于缺乏客观、充分、必要的认识予以支撑,所以对材料的探索未能持续,而且在后续发展阶段,人造材料还被指为“假”“劣”而受到排斥,对传统手工艺材料的现代转化造成极大制约。

完成市场转型后,传统手工艺从业者越来越普遍地表现出对材料高档化的取向,而且20世纪90年代之后逐渐趋于单一化,即对材料的选择越来越集中倾向那些质优、稀缺、天然的物质。追求纯粹、极致,放弃了多样、改进、创新,人为地将材料推向主导位置,而使技艺、创意等非物质要素屈居次要地位,遮蔽了传统手工艺的本义。对传统手工艺及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读和误解,很大程度上否定了20世纪材料的现代发展,转而使材料观陷入更深的误区,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保护形成误导。由于环境保护、不可再生等因素的作用,一些传统材料出现短缺或断供,危及技艺的活态传承,“物竭艺绝”的危机对当前的材料观提出了挑战。

通观传统手工艺由古及今发展的几番变化、起伏,在当代及向未来的发展、转型应如何重新认识和解决材料及其相关问题?

四、重建科学材料观以支撑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化

当前的材料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传统手工艺的误读所致,反过来又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误解,影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认知,减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保护和研究的成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无法为传统手工艺再造维持其原生环境,将其纳入“非遗”范畴施加保护,只能帮助传统手工艺在新的环境中尽可能保持自然生长的状态,对其自然发展的过程予以监控和记录,并为相关政策、措施的动态调整提供依据。因此,对传统手工艺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不可能是要求被保护的对象坚守某一历史阶段的状貌不变。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改变了,被保护对象必然要在谋生动机的驱动下随之求变。渐变的积累和突变的跃迁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活态传承必然是动态的,即发展的、变化的。所以,面对材料的现代发展,无论是从传统手工艺自身发展的角度,还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都不能主观地、武断地加以排斥和否定。

材料的现代转化具有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在宏观方面,主要表现为材料的物质替代,比如从陶器到青铜器、从青铜器到瓷器;在微观方面,则是某种材料物质的不断优化,比如由铜到青铜、由铁到钢。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材料现代转化的核心脉络是人的需要。材料的发展依据人的生存与生活改善需要,例如历史上石对木的替代、铜对石的替代、青铜对铜的替代、铁对青铜的替代,再如漆、釉陶、紫砂、玻璃等的发展,等等。可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稀有性与普遍性、性状特异与性状普通、价格上涨与价格下跌、附加值高与附加值低(包含功能性和可附会性),这些相关的对比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材料的发展和现代转化。

除了人的生存与生活需要拉动材料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推动材料的发展。目前延续使用的传统材料,是在传统社会生产力水平下能够获得的尽可能好的品质或属性的物质,相应于传统价值观决定的生活方式。然而,既有的优质物质并不意味着传统手工艺材料的发展已经达到极限、不再发展,只是出于现代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片面认识和误解,认为传统手工艺材料应当“回归”“保持”曾经某一阶段的面貌。这种材料观并不符合传统手工艺大历史所呈现的发展规律和客观事实。传统手工艺所选用的材料同样不是静态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进化、演变,不能主观地将传统材料固化为传统手工艺不可改变的组分。在传统手工艺演进的大历史中,古代手工艺人和消费者并不拘限于某种特定物质的使用。当有性状优异的天然物质被发现,人们自然乐于使用;当天然物质出现不足或耗尽,古人不会终穷末路,而是另辟天地——开发替代物质进行加工、消费。古人讲“材美”,其稀罕与否或珍贵与否并不是影响美的主要决定因素,古人的材料观重在发现美材、发掘材美。例如古人治玉不唯和田白玉是作,依古人的材料观,玉者石之美,其品种、产地也是多样的,从《禹贡》所列各州物产即见一斑。只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现代人对玉的追求逐渐集中在和田白玉和缅甸翡翠这两个种类。对木雕材料的选择亦如是。当代人的材料观似乎预设了一个“门槛”。现阶段,随着可用资源的快速减少,诸多传统材料成为稀缺资源,价格飙升且引起投资和消费者的追捧。将这种对物质的“迷信”置于大历史中推究,不过是因某些物质的消费曾被垄断,才会在人们的认知中形成等级差异。

发展至当代,现代化的开采手段并不是解决材料供给的可持续办法,加速、超量开采只会缩短天然物质的可用时限,尽管满足了一时需求增长,但也造成了资源的长期短缺,难以支撑当代材料观的长期可持续。天然物质(特别是不可再生的材料)可开采的储量必然是有限的,传统手工艺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必须直面这一材料方面的挑战——是固守某种物质,还是遵循进化规律?虽然相当数量的技艺是基于某种物质材料而成名的,但其发生、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在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若仅因某种特定物质而执守于既成,那么这门技艺的生存就有极大的风险,如象牙雕刻。一旦有某种因素导致该种物质不可获得,那么即便是有意识地施加保护,这门技艺也必然要萎缩、退化。因为,随着该技艺的从业者大量退出,无法再保持能支撑技艺水平高度的从业者规模。由此可见,对材料物质的认识深刻影响着传统手工艺的活态传承。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材料工艺的发展日新月异,对材料的利用、制备的技艺同步飞速向前,不会滞留于某一阶段或某一程度。例如:如今唐卡绘制中使用的绿色颜料,正是由于当代科技发展促成了以矿石制备技术的优化和成熟替代了传统所用的铜绿,新颜料不仅发色效果更好,而且消除了铜绿对唐卡画师的身体伤害。科技进步、价值观的演变,都在推动材料工艺的不断发展。20世纪下半叶,曾有对传统手工艺材料的现代化探索,却未能延续。如今,传统手工艺必须从整体上实现现代转化才能脱离困境,而材料必然要加入到这一现代转化之中。具体来说,像玉雕工艺的发展和传承,就并不应该因和田玉或缅甸翡翠的多寡而兴衰,木工艺的发生和传承亦不应该因受花梨或紫檀的资源限制。需求是材料工艺存续的关键因素,而主观意愿的作用又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并不能支撑材料工艺的持久。保守、滞后的材料观,不符合当前传统手工艺行业的求生图强之道。传统手工艺在当代及面向未来的发展中,需要从业者、消费者及参与者持有更加开放的材料观,即多样化、现代化的材料观。

材料物质在当代的新旧更替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是传统手工艺发展无法回避的。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明晰物质载体的角色和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对象是“人治物”的思想,不是针对特定物质进行加工的行为,过度强调特定物质只会模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面向传统手工艺实施的保护应是活态的、动态的,通过保护和传承“人治物”的思想,对其发生、发展、演化加以借鉴。因而,不能因片面之识将材料固化为某种物质,反而阻断传统手工艺的自然演化。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名对材料进行炒作,是对传统手工艺传承、发展的反动,是以物质之名禁锢非物质之实。

如果当代传统手工艺从业者能够以古人的视角从传统与现代的时间节点上向现代展望,一定不会囿于材料物质而裹足不前。现代人需要明晰“传统”二字只是一种用以明确指向的称谓的前缀,并不是传统手工艺的自带属性。传统手工艺没有获得机会在社会转型中同步实现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它就只具有传统属性,如今需要传统手工艺及时弥补这个现代转化的转型,回归到它自然进化的轨道上,材料观的现代转化同样需要予以及时弥补和修正。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保护的包含人们追求、实现美好生活方式的思想和智慧,而物质性的材料只是其中阶段性的物质表现和思想载体之一,并不是唯一和不可改变的。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是保守的材料观的守持依据。

性质优异的物质,因良工而益彰其质,但良工以优质之器而著其技、称其能;优异之物不过锦上添花,难比巧思精艺点石成金。良工善识材之美,良工善治材使之美,如以土为陶、为砖、为瓷,以石为器、为釉。良工善合材为美物以美人,如陶、釉陶、瓷,铜、青铜,木、漆木等。凡合用之材皆有其美,而不拘其出、其价。良工亦不唯天然材料是用,若经人工改进、创造的材料更优(最典型的如青铜),则必然形成对天然材料的替代。若持狭隘的材料观,则诸多传统材料必无所用。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不能倒置人与物的作用关系。

重建发展的材料观,不能以物质是静态的、单一的认识束缚思想,不能将对物质的迷信作为文化,特别是不能以之误导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体现非物质文化,是思想反馈的一个点,不能以点代面,非物质文化驱动物质的发现、使用和发展、更新。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物质为载体,但不能夸大物质的价值和作用。物质是对非物质的思想和智慧的支撑,非物质的思想和智慧不断带动物质的发展和提升。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需要消除材料物质对认识的制约,才能把应对挑战、实现美好生活的思想和智慧传承下去,达到保护和发展的目的。虽然,传统手工艺基于材料的加工而发生、发展、成熟,但传统手工艺的核心并不是对特殊物质或特定物质材料的专属加工行为,而是依据人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材料进行加工,以服务于人的生存和生活。因此,材料虽然是传统手工艺的重要构成要素,材料对传统手工艺给予支撑,但不能因某种物质的特性而使传统手工艺附属于特定的材料,更不能以材料限制传统手工艺自然演化和发展的必然。(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吴南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创意产业。

编辑:李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