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3   星期五   农历三月廿五   
“非遗”保护,缩短传统与生活的距离
作者:4039 创建时间: 2013.07.16 08:30:35

 



“非遗”保护,缩短传统与生活的距离
 

谢飞君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次年8月,中国加入该公约并成为第6个缔约国。今年是公约颁布10周年。在国家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上海的非遗几乎涵盖了所有门类,如何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做好这些非遗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项目传承人、区县非遗工作的统筹者以及这个领域的保护专家,都有着自己的心得体会。他们在具体保护中面临的难题,秉承的理念,又将给下一步的上海非遗保护提供方向。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高春明研究员说,上海的非遗保护一直提倡的是生产性保护——把传统文化元素提炼出来,设计出新的产品,适应当代人的实用需求。 “真正的保护,是缩短传统与生活的距离。 ”

    融入生活,让非遗项目活出“本性”来

    陈勤建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在价值多元,市场经济充塞社会各方面的境遇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的保护和传承,如何保持生命活力的“本性”?这是一个急需探索和解决的大问题。我以为可从三方面着手:

    首先要认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活性”特征:和物质文化遗产相比,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往往不自觉地处在相悖的境地:一方面认可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却以其外在的固化形态表现之。如注意了竹刻的样式,却忘了内在支撑其遗产的制作技艺。无意中以有新的物化形式,取代无形的手艺。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的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不可移动的或凝固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它是一种与人相传的活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遗产,必须不断地被相关社区、群体或个人创造、延续、再创造并保存保护,对它的保护,不存活在档案室、博物馆、图书馆或纪念地,只能活在相关地域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

    其次要自觉面对发展中的“活性”流变,顺势关注核心传承:一个社会不可能完全破除其传统,一切从头开始或完全代之以新的传统,而只能在旧传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的改造。但是,传统在历史长河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一定的自然地变化,而成为“被创造的传统”。作为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技艺或表演艺术,经过三代以上的传承,在传承中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变化。一成不变的原生态不现实。如:海派旗袍。关键的是核心技艺或艺术,原真性的保护和传承。以上海为例:顾绣、旗袍、功德林素菜制作技艺、石库门营造技艺,以及昆、京、越、沪各类戏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这些遗产涉及衣食住娱各个方面,原型大多不在上海,但是,真正的成型或新的发展都在上海。五方杂处,中西交汇的独特文化生态,滋润并注入新的内涵,孕育新的变形建构。

    再次要要让遗产融入生活的长河,永葆独特的生命活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不危败,是因为它们尚都有一些牵动人心的独特魅力。然而,之所以濒危,则是由于它们随着环境的变迁和生活的变化,逐步淡出或被挤出了人们的关注和喜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归根结底来自于为了使生活更美好,民众日常生活审美化需求的选择。失去了民众日常生活化嗜好和审美情趣,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不能再为民众日常生活所需,就必将失去其遗产的活态性和生存基础,沦落为历史“遗存”而失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桂冠。所以,当代如何把握和引导民众的日常生活审美化需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的保持“活性”的一个重要话题。

    人世间,为什么会有非物质文化及其遗产传递?

    非物质文化原本是民众生活实际的需要而萌生发展的: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习俗、宗教仪式、节日庆典、传统工艺的知识与技能等,基本上是民众为营生,在生存方式、生产技艺,生活技术、精神情趣等方面精心追求而形成的种种模式化形态。在人类社会中,演化为民众的一种生活相,程式化、模式化的生活样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其本质而言,在于它是一种生存于生活中,不脱离生活的“生活文化之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回到民众生活河流中,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命活力。

    因此,当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的传承,关键的是要让它们融入民众生活。已经与众远离的,需要象保护大熊猫一样,在政府和社会适度的扶持下,由温室转向野外——在民众社会生活中强化训练,让它们真正 “活”出来。

    项目传承人有传承的责任和义务

    许四海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派紫砂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体现,其中蕴含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为具有固态性和静态化的形态,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传承性,强调实物的保护。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活的,依赖传承人才能够传承,从而人成为了主要因素,强调精神意义和价值以及知识技能的保护。然而大多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物质为依托,其精神价值和意义都是以物质反映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有形的、物质的因素与无形的、非物质的精神因素的复杂的结合体,难以割舍、区别。

    就海派紫砂艺术这个项目而言,它是十九世纪末以来在上海地区出现并成熟的,融紫砂造型、书画镌刻、诗文题句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样式。上海开埠以来,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的推动下,紫砂的设计,制作和销售得以迅速发展。海派书画的领袖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张大千等都直接参与了紫砂壶的制作镌刻。新中国以后,在吴湖帆、刘海粟、唐云、程十发等人推动下,制作的反映传统文化和文人情趣的紫砂作品,已标志海派紫砂艺术的成熟。海派紫砂艺术影响范围甚广,根本在沪上,但其辐射面达到周边的苏州、无锡、杭州、南京、海宁、嘉兴等地,还包括海外如韩国,日本等中华文化圈的国家。

    从这几年的项目传承实践中我感悟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主要体现在以口传身受的方式传承下来。当然,这也并非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或者团体的产物,它在众多成员中世代传播、演绎过程中,受到无数的加工、追捧,融入了意见、想法、情趣,从而丰富了其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建立“人类活珍宝”制度的指导性意见》中曾指出:“尽管生产工艺品的技术乃至烹调技艺都可以写下来,但是创造行为实际上是没有物质形式的。表演与创造行为是无形的,其技巧、技艺仅仅存在于从事它们的人身上。 ”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技术或知识的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的决定性因素。

    海派紫砂艺术的延续,就是依靠着艺术家的世代相传,一旦传承活动停滞了,也就是这门艺术消亡的时刻。就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言,它们是植根于民族民间的活态文化,是延续着的传统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它不能脱离传承主体——就是传承人而存在。所以,传承人应该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聪明智慧,自觉地、主动地承担起相关项目的传承责任,依靠他们的传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以延续,是做好项目保护工作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和上海地区其他一些紫砂艺术家拓展了海派紫砂艺术的设计理念和作品范围,摆脱了以单一造型为标志的传统紫砂艺术,在设计理念上强调兼容性和时代性;在制作技艺上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在艺术风格上反映唯美性和文化性,作品在各类评比中屡获最高奖项,2010年设计的世博壶更使海派紫砂艺术达到了新的发展高度。而且我还带着一批下辈人,把自己从事项目保护的经验、技巧进行悉心的传授。我清醒地认识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传承人来说,一旦被认定为项目传承人,就一定要自觉地履行具体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的责任,履行相关项目传承的义务:

    传承人应该具有开展项目传承的自觉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社会进步过程中对延续民族记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传承人作为政府指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象,得到政府与社会提供的经济社会保障,就应该以自己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回报社会。如果传承人不承担为国家社会传承技能的责任,不为项目保护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就应该取消其称号。只有这样,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才能真正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文化建设中的效用也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传承人应该具有薪火绵延相传的自信意识。传承人应该充分重视培养本文化遗产项目的接班人,培养源源不断的下辈新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首要工作。不仅是传授给他们技艺,而且要把开展项目传承的自觉意识也同时灌输给他们。艺因人传,如果传艺非人,他们承接了项目技艺后不愿意再授技艺,就将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与中断。

    传承人应该具有促进项目发展的自强意识。将过去留下来的文化财富传承下去,这是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根本的义务。同时我个人觉得传承人也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在尊重传统文化根本价值与意义的基础上,想方设法求得项目在当今社会中的进一步发展,以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活力及其在现代社会延展的生命力量。这种发展在传统工艺和传统美术类项目的领域中尤其具有意义,这些在长期的手工劳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传统技艺,只有在生产实践的具体活动中才能得到展现和发挥。因此,传统技艺的保护不应该成为僵化的消极保存,而是要增强自强意识,通过传承人针对当代市场要求,对项目进行创造性的开拓、发展,使之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

    增强城市集体记忆,优化非遗传播社会环境

    仲富兰  民俗学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城市有三种要素形态,包括物质形态、非物质形态和生态环境。而城市记忆信息资源的类型,可以分为四类:口语信息资源,如日常语言最终需要将口语信息资源用一定载体记载下来,转换成文本、文献;体语信息资源,如舞蹈、服饰以及人的情绪;文献信息资源,如图书、期刊、报纸、档案、图片等形式;实物信息资源,如建筑物、历史文物、雕塑、模型等。

    在城市信息的传播上,城市中得相关场所记忆会起到不小的作用。尽管一些记忆场所没能进入城市的档案馆或者博物馆,但正是它们构成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与认同性,如外滩“情人墙”。这类记忆场所往往是保留和繁衍集体记忆的地方,由于人们的意愿或者时间的洗礼而变成一个群体记忆中代表性的场所,通常包括国家、民族、群体等三个不同层面。这些记忆场所可以是物质的或象征性的,也可以是功能性的,例如举行仪式、庆祝活动、公证契约的场所,如圣贤祠、公墓、集市、码头、学校、有特殊意义的树木、有故事的池塘等。

    在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环境中,还有三个关键性要素:

    一是“物质环境”的认知认同。所谓“物质环境”的认知认同,说明一个记忆场所往往包含两部分信息,一部分是物质形态,另一部分是故事,两者缺一不可。例如老门牌、老地名、老物件,不仅见证变迁中的集体记忆,还可以持续性地叙事与传播,维系与促进地域文化认同感的建构。一般而言,每个城市或者街区、古镇都会有意蕴丰厚的老地名,这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老地名背后的历史信息、传说故事更是见证一个地区历史的“活化石”。所以要“让老建筑讲故事”。

    二是“行为”的参与认同。公共空间的形态及其中的文字、记号、街道家具、雕塑、图像等信息隐喻了城市历史故事,能唤起集体记忆与城市精神,如纽约的时代广场、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伦敦的海德公园,暗示了不同特征的城市品质特征:摩登、浪漫、自由。历史广场的恢复、传统街灯的保留、沿街历史建筑立面的整修、小公园的设置、林荫步道的无障碍设计等,结合特色的街头情景艺术,提升了城市空间的品质,也很好地再现了城市文化精神。譬如,网络上的上海老照片,唤醒了很多人对那个岁月的强烈共鸣。所以要“让公共空间充满活力”。

    三是情感与意义的体验认同。国外城市的发展经验已经证明,街区主题事件包括与地方文化关联的主题活动,如节日活动、民俗事件、庆祝纪念活动、仪式、街头表演、文艺展示、音乐派对、广场文化等等。所以我主张要将主题事件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以上三个传播环境的关键性要素,应该是相互关联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共同传播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人类的记忆,习惯将事件与其关联的事物、场所集合在一起被保留下来。因此很多时候,事件结束了,但是老建筑与空间场所还将留住活动使用后的痕迹,使之具有永恒性与可体验性,积淀情感;而主题事件则将市民与历史场所整合在一起,强化了情感纽带与城市记忆,从而比较完整地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社会环境。

    海派中医药,和而不同

    石关桐  曙光医院主任医师

    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颁布十周年。十年来我们国家及上海在发掘和保护传统医学非遗项目中做了不少的工作。目前中医药已经有13项市级项目,但对上海,对海派中医来说,是刚开始。

    中医与世界上其他传统医学一样,是一个民族历史上创造和应用的生命认知及医药技能所构成的知识体系。 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已开始关注传统医药作为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并认识到传统医药的文化根基。当人们重视文化多样性时,国际上开始推动传统医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中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上海中医历来医家鼎盛,流派纷呈,据文史记录,自唐至清末,上海有医家不少于1000人,有记录的医书500余种。南宋至今800年有青浦的何氏;奉贤的徐氏、于氏眼科;龙华的张氏;七宝的朱氏儿科;川沙的王氏疯科针灸等等。特别是19世纪50年代开始,浦西地区的中医集中,名医辈出。据《黄埔区志》记载先后有陆懋修、王士雄、陈莲舫、余伯陶、唐宗海、恽铁樵,更有孟河丁氏内科、张氏内科、南通朱氏妇科等;1695年上海首家中药店“姜衍泽堂”创建,以后有童涵春、雷允上、蔡同德、胡庆余,而上海成为开放大都市后,中西医交流,当时就有中西医结合的医院:上海医院;有自己的医学院: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形成了一个中国医药史上著名的医学流派——海派中医。

    海派中医与生俱来就有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的气度,这不是说海派中医没有派别之争、门户之见,而是指海派中医各门派之间互相各取所需、借鉴融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和平共处的一种和谐学术氛围。而这,正是在上海开放包、汇纳百川的特质下形成的,展现了海派中医流派纷呈,摒弃门户之见,相互交融,取长补短的广阔胸怀。正是这种“和而不同”的气度,孕育造就了海派中医各个流派间能够兼容并蓄,鼎新发展。

    但是,中医首先是作为医学而存在,要治病救人,就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提高,所以在中医的传承和保护上,我们任重而道远。好在上海市中医发展办公室出台的 《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继承创新,发挥特色、坚持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以继承传统、发扬特色、提高疗效为目标,以理论创新、学术发展、技术进步为抓手,促进中医药发展。而且制定传承型高级中医人才培养专项规划,完成本市第三批名中医遴选,实施上海百名中医名家工程,打造中医药领军人才队伍。制定院校普通教育与流派师承培养相结合的 “现代中医师承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关配套政策,培养新一代中医药方面的领军人才。如此而言,海派中医重新崛起将是可以期待的。

    而对我们非遗项目来讲,发掘是中医药作为非遗项目的基础性工作,主要侧重于挖掘及传承,传下来一是要有内容,有技艺;二是要有人;三是要有保护单位。目前来讲各地区特别是老区要去找,包括郊区老的古镇,可以从史料上找。而对已经申报成功的项目应加以严格管理,要在传承上有要求,如有无师徒关系,带几个学生,有无传授,是否有一定的目标。对非遗保护工作机制要有监管。我认为,申报成功,这是开始,应承诺申报时的要求,不能只要牌子,相关部门应该进行动态管理,建立项目的退出机制。

    发展性保护:要化“死保”为“活保”

    蔡丰明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本质是:挖掘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可以为现代人接受的资源要素,并转化为可以为现代人接受的文化产品,使其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生产性保护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保护与发展的相辅相成关系,在保护中有所发展,在发展中实现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变“死保”为“活保”,也就是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性保护”。

    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可以借助文化创意产业,依靠上海人心灵手巧的智慧技能和创意天赋,借助于高新科学技术、中西文化交融优势、发达的市场流通体系,对非遗包含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再通过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障,产生出高文化附加值产品,使得上海的非遗生产性保护能够形成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新型产业。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近年来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喜报频频,文化部第五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上海独得三元、还举办了以“设计点亮生活”为主题的2012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围绕“整合创意产业链”这个话题,探讨了创意产业的国际前沿趋势和本土实践,探讨了何优化融合创新的发展模式,探讨了如何打造整合创意产业链。

    我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也与其他产业一样需要资源,而独具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实在在可以成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逐鹿国际文化市场的资源优势。创意产业立足的是创意,但根植的应该是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当具有城市人文和传统价值的资源,科学评估和开发这些文化资源,深度发掘非遗文化资源的多维价值,进而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应该是上海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的探索方向。

    但也不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能成为文化创意产业资源,我们还是要把握原则:

    选择性:并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实现生产性保护,而只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部分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符合现代人消费心理与审美心理特点,具有一定市场开发力的项目(如技艺、美术、医药等)可以实现生产性保护;

    保真性:在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时,最重要的是保护其最本真的核心内涵,不能因过度的开发而失去其最核心的本质内涵与核心技术,如月饼等;

    开拓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一方面要保真,另一方面又要开拓,而不能墨守陈规,一成不变,以致使自己变成一种与现代社会完全脱离的历史遗留物。

    与这些原则相对应,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走生产性保护之路:首先,在对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详尽调查的基础上,对非遗资源进行科学梳理和归类,准确把握各类非遗资源的特性,系统评估非遗资源的市场价值和其可持续发展空间大小,制定战略目标及措施明确详尽的发展规划。

    其次,突出城市人文特质。文化创意产业生产的虽是产品,但一定要有文化附加值,资源转化就是要替创意产业准备合适的文化资源。适合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非遗资源应该是契合了上海人文精神、气质性格和行为方式的资源,这部分资源最为集中的是传统工艺和传统美术类项目。因为文化产品不可能是东拼西凑的,它是把一切应有的素材、资源自然地、恰到好处地连结为一个整体时才能显示出来。所以,利用上海的非遗资源生产文化产品时,往往要有契合城市人文特质的资源要素及其整合方式,让创意产品成为上海人气质性格的鲜明体现,这应该就是上海文化产品的风格特点。

    再则,要打破现有资源格局。上海非遗产品的生产企业存在认知度偏低、品牌优势不明显;缺乏创新设计,市场定位不准、营销不力;产业规模偏小、布局分散;企业经营不规范、管理落后;专业技术人员紧缺、配套设施薄弱;资源整合不足、集成开发乏力等致命的弱点。鉴此,亟需采取相应对策,需要在打造上海非遗生产性保护强势品牌、广泛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储备、培育非遗生产性保护的龙头企业等方面花功夫。


(来源:新闻晚报)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