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3   星期五   农历三月廿五   
以玉屏箫笛为例 探索技艺类“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作者:3815 创建时间: 2012.11.01 09:05:25

以玉屏箫笛为例 

探索技艺类“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张  炜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愈来愈成为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与现实任务。本文以“贵州三宝”之一、著名的传统竹管乐器玉屏箫笛为例,探索了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保护,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见解,对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人类对自身历史、文化和精神进行了新的审视和反思。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背后的文化趋同形势下保持民族文化特质,对促进民族发展、延续民族精神和保持民族文化特异性的重要作用,成为每个有前瞻性民族都要思考的问题。由此,关注人类精神领域遗存的研究诞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愈来愈成为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与现实任务。手工技艺类非遗作为非遗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包含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但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由于面临工业现代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一部分手工技艺类非遗正逐步失去蕴生、延续的环境和条件,呈现日益衰退趋势,有些甚至面临消失危机。在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手工技艺有89项,占总数的1/6强,数量之多显而易见,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抢救、传承和保护传统手工技艺已是一种社会共识。

  玉屏箫笛,又称"平箫玉笛"也称"龙箫凤笛”,是用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生长的竹子特制而成。是我国著名的传统竹管乐器,以音色清越优美、雕刻精致而著称,是玉屏当地侗、汉、苗、土家等多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工艺价值,它不仅是一种极好的民族乐器,同时也是一件高雅的工艺品,历史悠久,驰名中外,与茅台酒、大方漆器并称为“贵州三宝”。2006年5月20日,玉屏箫笛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与其他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一样,面临着诸多困难,如机械化大生产导致的玉屏箫笛内涵文化与传统的丧失,民间艺人老龄化,设计、制作、销售渠道不畅缺少市场竞争力,传承乏人,箫笛制作原料日益匮乏,宣传推广乏力,消费群日益减少等等。为此,对玉屏箫笛文化进行系统研究,对制作技艺的传承和保护进行探索与尝试,就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以玉屏箫笛为例,探索技艺类非遗的活态传承与保护,以期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发展做出贡献。

   一、 玉屏箫笛的发展沿革

  玉屏箫笛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传说,早在公元一世纪玉屏所在地——平溪,就有箫笛流传。玉屏箫,正式文史记载则始于明代末期万历年间(1573-1619年),时玉屏名“平溪”故称“平箫”。清雍正年间撤平溪卫建玉屏县后,“平箫”随着建置的演变称“玉屏箫”。《辞海》载:“玉屏箫,中国著名乐器之一。创于明代末期,采用贵州玉屏生产的竹子制成,因名。产品经过刻花、打磨加工,式样优美,雌雄成对”。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修的《玉屏县志》载:“平箫,邑人郑氏得之异传,音韵清越,善音者谓之不减风笙。”唯因其语焉不详,及至后来成为了皇室贡品的“平箫玉笛”,素有不同版本的传说,流传最广的当数古诗版本,即 “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声名在外的平箫,在当时也是一箫难求。乾隆时期,为保证皇家专享,玉屏限产禁市,就是达官显宦也难得到。史载:“乾隆三十三年(1768),刑部右侍郎王昶,赴云南任定边副将军途经玉屏,在他的《滇行日录》中记有:十二月初二日,颜君(颜光祖,当时代理玉屏县令)招饮,闻玉屏有人家以工制箫擅名,声清绝,问之无夙制者,乃罢。”连朝廷刑部右侍郎亲历产地,面向玉屏县令直述其意都难求一箫,足见平箫之珍奇。

  玉屏笛始制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郑家在制作箫的基础上试制成功笛,以玉屏之“玉”为名,故称“玉笛”,与箫配对,合称“平箫玉笛”。

  郑氏在明代为仕宦之家,不乏衣食,所制平箫以自娱自享。后作礼品馈赠亲友,地方官吏索求,偶有赠送。亦曾精制作为贡品。清咸丰时,郑维藩第九代孙郑汝秀(号芝山)始专制平箫,开设店铺,挂出“贵州玉屏县郑芝山祖授仙师秘传精制雅颂贡箫”招牌营业,因产品供不应求,郑氏始打破嫡传规训,向外招徒传艺,扩大生产经营。至郑汝秀之子郑步青一代,生产有较大发展。前郑芝山所招之徒俱已各自挂牌经营,城内店铺发展至6家,工艺之精妙仍首推郑氏,以音韵清越,雕刻精美见长。

  1913年,郑步青、郑丹青兄弟所制“平箫”在英国伦敦国际工艺品展览会上获银质奖章。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1927年,城内店铺增到11家,城郊也有80多农户从事其生产。1930至1932年,平箫在南京、重庆、桂林、贵阳等地巡展,分别获奖章奖状。抗战时期(1937-1945),县内箫笛店铺比比皆是,仅城内就有30余家,从业人员逾百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是玉屏箫笛发展的鼎盛时期,产品连年获省、部优称号,最高年产量五十余万支,产值百余万元。

  二、玉屏箫笛的文化内涵

    玉屏箫笛是玉屏地区多民族手工技艺文化的实物代表,它取材于侗乡秀美山水之间,通过精湛的制作技艺和演奏技巧,将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与自然交往、与人交往的故事,以及心中对美好的追求,依托箫笛美丽的音符来表达,用另一种语言道出自己的内心世界、生活态度和唯美情趣。

    在民间,人们往往以箫笛寄托纯洁的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知音、朋友之间往往将它作为珍品互赠,而恋人、新婚夫妇之间,则将其作为爱情的信物和美好姻缘的象征。玉屏箫笛上雕刻的龙凤图案,据说就是取材于萧史弄玉吹箫引凤的爱情神话故事。玉屏箫笛多以雌雄配对,吹奏起来,含蓄而隽永。雌雄并吹,恰似情人对唱,情趣盎然,故又有“神箫仙笛”之美称。

  历代文人雅士多知韵识律挚爱箫笛,借以涤荡胸怀、陶冶情操、明志舒怀、寄情托思而留下不朽篇章,成为人类文化遗产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璀璨明珠。可见玉屏箫笛作为玉屏各民族多姿多彩民俗风情的一种物化形式,它与侗乡的民俗节庆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承载的文化寓意远远超出了它的实用功能和价值,具有丰富的文化寓意和深厚文化内涵。

  三、玉屏箫笛的制作技艺

  (一)制作工艺流程

  玉屏箫笛制作工艺历史悠久,制作工序繁多复杂,且均采用手工制作,是传统手工箫笛的典型代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它以生长在玉屏县境内的一种特有的水竹为原料,经过取材、制坯、雕刻、成品4个工艺流程,七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最后在箫笛表面刻以诗画,管身的古铜色彩刻上各种图案、诗词更显得古朴典雅。玉屏箫笛中尤以"龙凤屏箫"最受欢迎,它是雌雄成对的策管。雄的略粗,雌的稍细。吹奏起来雄箫音浑厚洪亮;雌箫又音色圆润含蓄而隽永。雌雄合奏,好似一对情侣在合唱,协调和谐,娓娓动听。

  1.取材:制作玉屏箫笛的材料要求非常严格,须采用一种特有的长在阴山溪旁少见阳光的水竹为材料。这种竹子竹节长、肉厚,通根粗细基本一致,拇指般大小。砍竹时间也很讲究,须在立冬后两月内为好。这时的竹子含水和糖份少,做出的箫笛不易开裂和霉变。选取的竹材须杆直,头尾大小(取材部分)匀称,竹节稀(30公分以上),且生长三年以上的水竹。制作玉屏箫笛的材料多取自于本县的飞凤山和太阳山上。这两山上生长的一种质地极优良,产量不多的黑紫竹,更是制作高档产品的好材料。取材环节共有四道工序:选材、下料、烘烤校直、检验入库。                                                          

  2.制坯:①刨外节:也称粗刨,就是刨平竹子的节头部分;②刮竹:将竹材刮去外皮; ③选材、下料:根据需制作产品品种的长度、粗细,挑选符合要求的竹材下料; ④通内节、打头子;⑤再次烘烤加热校直(称为精校);⑥刨二道节(也称精刨);⑦弹中线、滚墨线; ⑧打音孔; ⑨水磨; ⑩修眼。

  箫的制作须增加"开叫口""开花窗"二道工序。制坯工艺中,以传统扁箫制作过程中的夹扁竹和开叫口最为关键。夹扁竹技艺为当前国内箫笛制作仅有的一项绝艺。解放前,这一绝艺属郑氏专有,秘不外传。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得以公开。夹扁竹是处理生竹的一道工序。系用柴火将竹料烤"熟",用铁钳从头至尾依次轻夹竹管,使之渐成椭圆形扁竹,并以木夹校直。"叫口"即箫的吹孔,开得不适、音量、音色、音准都受影响。

  3.雕刻:箫笛雕刻分刻字、刻图。传统产品最初只刻店铺字号、日期。1930年起,始有龙凤、花卉、山水雕刻,雕刻内容其后逐步丰富。雕刻大致分为脱墨磨字、粘贴图样、雕刻、水磨纸屑四道工序。刻字用单刀。行、草、篆为阴雕,隶为阳刻。传统雕刻,按"永字八法"归纳为搠、戮、划、剔、凿、挑、剜、拓8种刀法。在运刃上,按竹质纤维分竖刀、横刀;按字体笔画分顺刀、逆刀;按材料与字体结合分竖顺竖道、横顺横道,斜顺斜逆等。 刻图,初用单刀,运刃须滑回,速度较慢。上世纪六十年代,始改用双刀刻图。各种刀法皆一挥而就勿须滑回,横竖顺逆,运用自如。构图采用条幅式,阴雕。1980年起,始有盘龙浮雕。

  4.成品:经过烘烤上镪水、水磨洗涤、填色、揩去颜色、上漆四道工序。在四道工序中以打磨工艺为主。原始打磨用骨节草,擦去箫笛表面尘垢,再用玉钏子打磨光亮。1958年后,改用水砂擦笛,寿珠子打磨。此艺沿袭至今。只需经过取材、制坯、雕刻、成品四个精工细作环节,方可制作出工艺精美,音色纯正的箫笛。

  (二)制作箫笛的主要器具和设施

  1、制坯:手锯、夹子(加热校直工具)、刨子、通条、齿子、直墨架、墨线架(弹墨线、滚墨线用)、扯钎(钻眼用)、烫条(烫音孔用)、铰刀(刮削孔眼内壁用)。

  2.雕刻:单刀(刻字用)、双刀(刻图用)、毛笔、颜料、竹节草(擦笛用)。

  3.成品:玉钏子、寿珠子(均用于打磨)、校音器。

    四、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与保护策略探索

  自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问题就成了我国文化遗产研究的工作重点。玉屏箫笛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和发展:2006年,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被列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人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曾大规模流行于侗乡的玉屏箫笛,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也同样面临着衰落的命运。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很快地接受了外来生活方式与文化娱乐方式,盲目崇拜外来文化或是西方文化,轻视本地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由于纯手工制作玉屏箫笛综合成本较高,也使其客源市场没有得到大的扩展。更现实地说,如果经济效益的持续下降,从事民间制作箫笛的人数会日益减少,箫笛制作技艺的传承就必然会出现断脉现象,进而影响到玉屏箫笛的传承发展。特别是在旅游开发后机械化生产,使这一优秀的文化艺术品几乎沦为纯粹的商品,玉屏箫笛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丧失殆尽,这无疑会对保护玉屏箫笛手工制作技艺构成进一步的威胁。因此,如何更好地实现玉屏箫笛的传承和保护已是迫在眉睫。

  非遗的保护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区别,就在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定格于特定历史时空点上物化形态的即器物层面的静态保护,要求不走形、不走样的原汁原味地保护。而非遗的保护,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世代相传的非物化形态的即精神(技艺)层面文化的动态保护非遗的独特个性和最大价值所在就在于其活态性,因此对其保护原则必须是在保持其本真性的基础上进行传承有序的整体性保护。通过保护促进活态传承,又在活态传承中得到保护。

  对玉屏箫笛制作技艺非遗的活态传承与保护探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艺类“非遗”活态传承与保护必须以人为本

  技艺类非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活态性,不脱离民族的特殊生产生活方式,是民族个性、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与人的活动息息相关,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以身、口、耳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手工技艺类非遗传承人是重要的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掌握并承载着“非遗”的知识和精湛技艺,既是技艺类非遗活的宝库,又是技艺类非遗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在手工艺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传承人最为重要。如果从事民间艺术活动、拥有技艺的人越来越少,手工艺类非遗就会断脉,甚至断绝。因此,技艺类非遗传承与保护必须以人为本,技艺类非遗的保护归根到底是传承人的保护,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是保护的关键环节。

  鉴于此,玉屏县2009年即出台了《玉屏侗族自治县箫笛制作、演奏拔尖人才评选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文件,每三年在全县范围内选拔出箫笛制作、演奏拔尖人才若干名,享受每月500元专家津贴。同时明确了传承人的责任义务并强化跟踪管理,对原已公布并享受传承补贴的传承人进行了全面的现场考核,对较好完成目标责任义务的传承人给予了物质和荣誉激励,对未能全面履行传承职责的传承人分别扣减了传承补贴,此举在传承人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刺激了他们增强传承工作责任心。另外持续开展了非遗杰出传承人的申报评定工作。至此,玉屏县已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名、省级传承人2名,新人辈出,玉屏箫笛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的队伍持续壮大。

  (二)技艺类“非遗”活态传承与保护要重视社会氛围营造

  非遗往往凝聚着人类的民族感情,蕴藏着地方传统最深的文化根源,是地方的文化命脉和文化标识,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地域、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创造的一种文明,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人是非遗传承环境中的最重要的因素,保护非遗的传承人固然十分重要,但传承需要有对象,更需要项目所在地大众的认可。从长远来看,认知、认同非遗的大众更为重要,他们最终决定着非遗是传承、发展还是衰败、灭亡。可见,“台上”表演人的培养与“台下”观众的培养同等重要。活态传承决不是“圈养性”的保护,也不是“温室里”的保护,非遗保护需要良性循环式的活态传承。对这部分技艺进行保护,并不在于某个传承人掌握了这个技艺,而在于使所有的民间大众参与进来。让传承人起带头作用,使这项技艺还原于民间,使大家自然热衷于这些活动,并从这些项目、活动中传达出这个技艺活动的理念和文化。同时,增进情感交流、人际交往,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不断引导培育人们弘扬传统文化的情结,使人们自觉自愿地认知传统、回归传统、弘扬传统,才是最重要的。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享有者,也是最直接的保护者,他们对文化的认同、参与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非遗保护的成效。在非遗保护、创新发展中,必须正视并充分尊重当地群众的利益诉求和精神追求,走群众路线,调动和发挥群众保护非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要把非遗的传承和创新与当地群众的生活隔离开来,一定要让在它萌芽的文化土壤上健康生存。

  玉屏县在箫笛制作技艺活态传承和保护的社会氛围营造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大力推进了一系列“玉屏箫笛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上舞台”文化活动。2006年成立了中国玉屏箫笛艺术学校,聘请蒋国基、陈鸿燕、周林生等知名箫笛演奏专家为学校顾问。2008年,玉屏县开始从贵州师大艺术系竹笛专业引进毕业生。同时,在县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箫笛演奏与工艺专业,开展箫笛专业人才培训。为持续提高箫笛文化的普及率,玉屏县举办了箫笛演奏人才培训班,培训中小学教师、演出团体职工及箫笛爱好者800余人次。全县中学、小学均已开设箫笛演奏课程、印制箫笛教材。一些箫笛演奏人士也开办培训班,传授箫笛演奏技艺,不断丰富社区群众箫笛文化活动。玉屏县多次成功举办全县箫笛演奏比赛,全县中小学及社会各界箫笛演奏爱好者积极参加比赛。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录制节目宣传推介玉屏县北侗文化和箫笛文化,提升中国箫笛之乡的文化影响力。系列活动和措施使玉屏整体箫笛文化社会氛围得到了充分营造,群众基础得到了加强。

  (三)技艺类“非遗”活态传承与保护要加强博物馆与专业人才建设

  博物馆是传统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但新兴课题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在严峻的现实形势下亦要求博物馆必须积极参与其中。博物馆在手工艺类非遗的实物收集、展示和研究方面具有其他文化机构不可代替的作用。非遗尽管是活态传承,博物馆是物态承载,但保护非遗同样不可偏废,博物馆作为非遗的物态承载,既能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一个认识传统、延续文化认同感的场所,也为来访者感受侗乡玉屏多元本土文化魅力搭建平台。作为非遗专题博物馆——玉屏箫笛博物馆于2012年6月开始筹建,11月挂牌成立,将有力推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非遗的传承保护工作。

  对于非遗传承和保护的过程来说,除传承人外,文化馆、博物馆等专业队伍的建设也极为重要。他们不仅承担着文化遗产资料的收集、整理、编辑工作,而且承担着为大众提供传统文化交流平台的传播工作。这些专业人员通过组织广泛的宣传活动让普通老百姓知道非遗不仅是人类信息的一种存在形式,也是进行科研和生产活动的有价值的资料,更是研究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依据。2010年,玉屏县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县非遗项目的抢救、挖掘、整理、申报和传承、保护、管理的工作;负责对全县非遗杰出传承人的申报、评定和管理、考核工作等等。非遗保护中心现配备了专业科研人员并外聘大学院校知名专家、教授,民间艺人为兼职研究员和顾问。建立了玉屏县非遗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保障与储备的长效机制。   

  (四) 技艺类“非遗”活态传承与保护要靠生产性来实现

  生产性保护是以保持“非遗”文化内涵为主旨,借助市场手段激活“非遗”内在生命力以产业化推动手工技艺类非遗的保护方式。传统技艺类非遗,一般都有所针对的具体生产目标,如果将传统技艺仅仅放在表演台上进行比划,不去面对社会生活的实际目标进行生产,这种技艺是保存不了的。传统技艺能够流传下来,一定是历史中形成的优秀技艺,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由无数人的经验积累起来的,而且在传承人那里得到了体现并且守住了最能够体现劳动者的创造力、智慧、能力,以及它的文化历史积淀的手工技艺中的核心技艺。因此,手工技艺这样一种以人为中心的非遗,必须在生产实践中进行保护。

    保护非遗的目的不是为保护而保护,为传承而传承,根本的初衷是为发展和光大,再赋这些文化瑰宝强盛的生命力。更不能借保护文化遗产之名悖社会的发展大势,武断地排斥工业技术在生产中的积极力量。玉屏箫笛的生产性保护走出了手工和机械化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之路。工业技术和手工业技艺各有自己的优缺点,玉屏箫笛目前已经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初加工、纯耗体力性质的工作和程序借助了机械设备,而在一些跟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在造成其差异性的部分,在人的智慧可以有所伸展的部分,如后续的雕刻、打音孔、 打磨、修眼等工序高度保持了它的手工性。既完整传承和保留了它的文化内涵又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避免了“生产性方式保护”实践过程中的片面化、偏执化。玉屏体现非遗与现代文明协调发展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已申报。

  (五)技艺类“非遗”活态传承与保护要依托大产业化发展理念来促进

  技艺类非遗不能简单地就保护谈保护、为保护而保护,而应将之放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谋划策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产业化无疑是促进非遗传承、保护与开发的有效途径。从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空间看,要实现对手工艺类非遗的有效保护,大产业化发展之路势在必行。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把非遗活态传承与保护融入到文化、教育、旅游、经济与社会的综合发展中去,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了传承和保护好箫笛文化,2005年成功召开“中日韩箫笛艺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和日本、韩国的箫笛演奏家、专家汇集玉屏。2006年举办首届中国玉屏“箫笛之友”艺术节 ,2007年开展了“玉屏箫笛走进杭州”箫笛文化展,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签约投资项目9个,签约资金2.15亿。2009年“玉屏箫笛走进重庆”、 2010年“玉屏箫笛走进香港”等等。随着宣传推介力度不断加大,玉屏箫笛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玉屏箫笛用自己坚实的脚步证实了自己的勃勃生机,古老的玉屏箫笛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玉屏箫笛制作技艺的大产业化活态传承与保护,是以推动非遗更好地融入当代、融入大众、融入生活,并以丰富滋养人们精神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由于这一理念倡导的是与时俱进的积极性保护,更好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应了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和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