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9   星期日   农历四月十二   
传承历史音韵 展现艺术风采
创建时间: 2009.10.19 21:16:29



传承历史音韵 展现艺术风采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

工作经验交流会议材料

  南汇,地处上海市东南远郊沿海,面积68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9万。三国时,相传华亭侯陆逊于此养鹤,唐代始渐由长江和钱塘江水冲积而成。北宋末,这里成为重要的盐场。宋室南迁时带来了中原文化,又因交替受辖于江、浙两省,故积淀着极为丰厚的吴越文化。地处江南的南汇大地河道纵横、商贸繁荣、百业兴旺,产生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俗民间文化。同时,南汇地处上海东南远郊,直到20世纪50、60年代,交通仍然不便,这便是锣鼓书能在其他地方相继衰落灭失的情况下仍得以继续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锣鼓书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起源于汉末晋初,师祖为许旌阳。从目前艺人所保留的“笃笤”、“掐卦”等仪式来剖析,锣鼓书的雏形为一千八百年前的“太卜”。明代以后,出现了“立社以祭”、“待老爷”(祭杨忠愍)、“待青苗”。到了清代,阳太保艺人从阴太保中分离出来,走向茶馆书场专门说书,这时便挂牌“唱说因果”。在金山、平湖有听客称“唱说因果锣鼓书”。1950年,艺人们效学“申曲”、“摊簧”改称“沪书”,于是将太保书、钹子书、宣卷、鼓板书、上海评话统称改名为“沪书”。1952年开始,因涉及“待神”,被视作迷信而绝响,艺人全部改唱钹子书。1961年,上海市群艺馆和南汇文化馆,将太保书敲锣鼓的为上手,钹子书敲钹子者为下手,以双档形式走进群众文艺曲坛,更名为“锣鼓书”。虽在“文革”中受挫,但经南汇文化馆的保护、传承,这种民间曲艺艺术样式一直延续了下来。1996年11月,南汇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锣鼓书)之乡”。40多年来,锣鼓书已成为南汇民间文化的一个品牌,2004年4月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试点项目之一。

  按照文化部、市文广局的要求,2004年下半年,南汇区建立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分中心,区人民政府就全区锣鼓书艺术保护工作颁发了实施意见,并建立了南汇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联席会议制度,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尤其是国家级试点项目--锣鼓书保护的具体工作,充分征询相关的艺人和专家,将有关研究锣鼓书等民间文化的社会团体纳入保护工作的体系,充分体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间推进的保护工作要求。

  根据国家保护中心的要求,我们把“研究源头,查实过程,注重保护,立足传承”作为工作的指导原则,结合锣鼓书存在的客观环境和保护工作实际情况,切实推进五年保护规划、落实相关工作措施,与国家保护中心签订了包括工作方案论证结果、工作内容与进度计划、阶段性成果推出等为主要内容的保护协议书。

  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市文广局的领导和帮助下,我们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以落实措施为保障,加大保护工作力度

  锣鼓书艺术保护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作,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必须通过一定保障措施才能予以落实,为此我们采取了四点措施:

  一是制定对锣鼓书艺人的保护政策。参照市文广局的文件精神,我们以艺龄长短、艺术贡献、带徒传艺等方面明确对老艺人的技艺保护和工作肯定,对符合条件的民间老艺人发放专项艺术津贴,鼓励他们为传承锣鼓书艺术再做贡献。自2005年以来,我们对登记在案的艺人通过认真评估,给15位老艺人颁发了艺术证书并发放年度津贴,分别建立了老艺人的个人艺术档案。

  二是建立专项资金。明确专项资金用于锣鼓书艺术的研究和展示、艺术资料和实物的征集和收置、鼓励艺术传承、培养艺术人才及确保保护分中心的运作等。2004以来,根据保护计划项目,市、区两级财政共计投入专项资金100多万元。

  三是建立工作机制。区人民政府建立了锣鼓书艺术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本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职责明确、协调运作”的工作要求,区文广局与区财政局、教育局、民政局及各镇政府密切配合,同时鼓励和吸纳社会团体参与并形成合力。目前,全区已吸纳两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质的文化社团加入到锣鼓书艺术保护工作之中。

  四是建立骨干队伍。指定区文化馆作为锣鼓书艺术的培训中心,建立区级锣鼓书骨干队伍,通过骨干队伍深入基层开展辅导。区文化馆本身还着重理论研究和创作指导,使锣鼓书艺术在创作演出中得以传承发展。现在《锣鼓书艺术教材》(乡土艺术教材)已编制完成,《锣鼓书概述》一书将于2006年年底出版。2005年4月,南汇区锣鼓书艺术协会正式成立,参加人数达150多名。

  二、以资源普查为抓手,丰富项目保护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艺人传承、表现内容、沿革变化、形态样式及流传原因和范围等都需要做严格意义上的调查和考证,通过普查掌握一手资料是保护工作的重要而基本环节。2004年以来,锣鼓书的普查工作进展顺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建立队伍,排摸线索。通过对各镇文化服务中心艺术档案专管员的培训,我们组成了一支普查队伍。2004年以来,进行了70多次活动。同时还利用民间社团组织开展对居住在本市其他区域民间艺人的摸查,与20多位在世的老艺人普遍建立了联系,进行了120多次专访。在普查中,有些老艺人由于在“文革”中受挫,思想上有障碍,尤其是当我们提及到锣鼓书的民间信仰仪式的问题时,更是有所顾虑,普查工作一度难以为继。但通过我们多次上门诚恳对话,不但解除了他们思想上的顾忌,互相之间还成为朋友。老艺人们打消了顾虑,提供了许多情况,使普查工作收获颇丰。

  举办研讨,挖掘资源。我们已为多位老艺人建立了个人艺术档案,通过举办西乡艺人“历史背景下的表演样式专题研讨会”、东乡艺人“社书专题研讨会”等,打开老艺人的记忆之门;通过互相交流,全方位的了解了锣鼓书从民间宗教发展而来的真实状况。艺人们不仅提供了相关的带有民间信仰内容的原生态表演,还列出了锣鼓书从清代嘉庆年间到现在的10代艺人共260多人的师承表。通过普查,还了解到锣鼓书的传播地区,以及在江浙沪的100多个演出场所的有关情况。

  方法灵活,注重实效。我们对高龄艺人抢先查,重点艺人专题查,流动艺人跟踪查。遇有既会锣鼓书又会钹子书、宣卷等多技能的艺人,将他所了解的上海地区濒危的姊妹艺术合并了解。锣鼓书传统表演中带有民间舞蹈的,一些老弱病残艺人只能讲解不能表演的,我们便指派相关的文艺骨干与普查人员一同上门了解、记录情况。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收集了各种乐器、艺人会费单、传统脚本、老照片等佐证实物20多件;各种开篇、赋赞、拳谱200多篇;老艺人回忆追忆的长篇2件、中篇3件、开篇20多件。

  锣鼓书不仅是南汇的民间艺术样式,更是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所以我们不仅将保护工作的视野局限在本区域,而是计划拓展到所有锣鼓书艺术的传播区域。目前,普查、研究工作已经扩大到外区,并力争延伸到锣鼓书艺术的所有传播区域。

  三、以培训为传承手段,扎实推进艺术普及

  锣鼓书艺术是由宗教仪式演变而来,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传承和发展,今日的锣鼓书艺术已经演变成一种艺术表现样式为群众文化事业服务。为了使这一艺术样式能推陈出新、发扬光大,辅导培训也成为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2004年,我们在“民间艺术之乡”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区、镇两级培训网络,并组建了区级锣鼓书的表演骨干队伍。区文化馆先后举办了各镇社区(村)的锣鼓书的唱腔培训班、节目传授班以及艺术档案专管员培训班,参加培训200多人次。与教育部门合作,相继在祝桥、新场、大团等镇建立了锣鼓书表演队伍和培训基地。共计投入锣鼓器材150套,培训创作经费10多万元。作为学生课外素质教育,已培训中小学生队伍6支,150多人。

  2005年,通过培训和创作,《情满南汇》、《高镇长请客》、《桥》等多个具有时代特点、贴近百姓生活的锣鼓书作品脱颖而出。艺术交流和展示舞台的搭建又进一步推进了锣鼓书艺术的传承发展,在上海国际艺术节、全市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区文化艺术节和平时的各种活动中,锣鼓书艺术频频亮相,得到了国内外朋友的关注。在今年6月的首个“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中,我们积极参加“上海民间艺术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收藏展览”等展览展示,还召开了“锣鼓书传统书目会书”活动,推进了这一艺术样式的传承与发展。

  四、以古镇保护为载体,广泛寻求生存空间

  民间曲艺锣鼓书,其古老文化渊源及特殊表现形式,在成为历史的同时又成就着历史。在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艺表现形式日趋多元化的今天,要延续锣鼓书的历史,要成就其生存的空间,就必须找到合适的传承载体。新场古镇保护性的开发建设,为其生存保护找到了一条重要途径。

  我区新场古镇正在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新场古镇不仅在于它留存了大量的历史古迹、古建筑,更重要的是它还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具有乡土艺术气息的锣鼓书更是名列之首。江南水乡文化古镇的总体定位,一方面推进了古镇保护性的开发,同时也必然使其成为上海地区一个极其重要的旅游文化景点,锣鼓书艺术可以在这一特殊的文化空间中找到自身传承发展的生命之地。为此,我们一方面在新场镇加大锣鼓书传承队伍的培养力度,另一方面结合古镇的修整、修缮,建设锣鼓书艺术陈列和展示场馆。通过队伍、阵地的建设,确保锣鼓书艺术保护工作与古镇保护建设同步推进、共同繁荣。

  五、以宣传为传播媒介,营造全社会的保护环境

  自民间曲艺锣鼓书成为国家级试点项目以来,受到了上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市、区新闻媒体多次进行了宣传报道,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对锣鼓书艺术的保护共识。2004年应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之邀,我们赴北京制作了锣鼓书专栏节目。近几年,我们接待了来自《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上海日报》(海外版)、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栏目等媒体,发表了《南汇锣鼓书后继有人》、《上海锣鼓书不该消失》、《古老的说唱艺术》、《愿那锣鼓书不再沉寂》等文章。今年4月,英国中央乐团总监“2006年亚洲音乐春夏巡回演出”节目组对我们作了“南汇锣鼓书”专题采访;7月,台湾东森电视台对“南汇锣鼓书”专题采访,从世界范围宣传古老的艺术样式,传播中华文化音韵。

  在保护和传承锣鼓书艺术的试点工作中,我们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有:如何突破传统、研究创新,发展这一古老艺术,在历史和现代文化的交织中存在一定的困惑;锣鼓书艺术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工作的指导性还差强人意;年轻艺人节目表演得多,内涵了解的少,保护传承还需深入到文化历史的内在。类此种种,锣鼓书艺术的传承发展仍需上下求索,我们将认真落实国务院、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和市保护中心的直接指导与帮助下,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注重调查、加强研究,落实措施、加强保护。抓传承、推创新,使锣鼓书这一古老的艺术样式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传承、繁荣、发展。

  

 (来源:上海市南汇区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