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9   星期日   农历四月十二   
锣鼓书艺术传承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谈敬德 创建时间: 2009.10.19 21:09:07



锣鼓书艺术传承的思考与探索

谈敬德

   锣鼓书从“太卜”、“太保”、“唱说因果”、“沪书”、“农民书”直到“锣鼓书”,走过了一段相当漫长的历史,它之所以能成为如今上海市民间曲艺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则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艺人的辛勤培育与传承。

  这种传承,从历史到现在,从民间占卜仪式、民间信仰阶段发展到民间曲艺阶段,大凡可分为传统的传承形式、建国以后专业曲艺团的传承形式、群众文艺锣鼓书队伍的传承方式等几种模式。现就锣鼓书艺术传承的思考与探索,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传统的传承模式及其利弊之处

 

  锣鼓书专业队伍的传承可包含队伍的传承、艺术的传承两大方面。

   1、队伍的传承

  队伍的传承,主要是“以师为伍”的师傅带徒弟、再带徒孙……以此形式的代代相传。

  从对南汇锣鼓书艺术发展现状的普查情况来分析,这种传承为“宝塔型”的模式。例如南汇近代艺人的锣鼓书先祖为清嘉庆年间的南汇黄路二团人,名叫顾秀春,他的第三代学生为诸兰芳。当今在各地茶楼说书的大多数的艺人都是顾秀春门下的八、九或十代艺人。这种传承的方式,分为家族传承方式和师徒传承方式(俗称拜先生)的两种。

  查看整个顾秀春师承谱系中的传承关系,家族传承方式的艺人占5%左右,例如南汇康桥太保书艺人上海永裕社的张桂汀,外号小水牯牛,其父为大水牯牛;又如春江沪书队的施春年,其父为施洪飞;南汇曲艺团的陆文仙,其父为颇有名望的活济公陆关福等等。这种授承方式一般相传二代、三代至五代。此类传承方式的特点为颇具个性化,有的是为了艺术不外传,父传子、子传孙,父授子艺、子承父业。其不足之处表现为保守性,封闭性。

  而师徒传承方式则在顾氏传承谱中占了绝大多数,这类传承方式从表现中体现出三个类型,一类为艺术水准一般的艺人,一个师傅只授一个徒弟;另一类为艺术水准上乘的老先生,一个师傅往往要带上二、三个徒弟,甚至有十多个徒弟的。如中国曲艺家协会委员南汇曲艺团胡善言,由于技艺高超,他曾参加过1950年代全国(南方)曲艺会演,自己创作的中篇锣鼓书《打盐局》,中央领导陈云同志也观赏过,因此他带出了七、八个徒弟。一般说来,此类传承方式的师傅艺术水准往往较高,学徒的家长也喜欢把自己的子女送到水平高、生意好的高师那里去求艺谋生,且徒弟之间亦能得到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第三类传承方式是一个徒弟从师后又到另一位师父那里去深造,这种形式,艺人把师父叫做“过堂先生”,亦称“寄师”。这类传承方式对于学艺弟子来说,能够吸收多个师长的艺术长处于一身,后拜师傅的技艺若比前拜师傅的水准高,就往往会变成胜人一筹的名艺人。如施春年就是这样,他从自己父亲那里学艺后,又拜师于他人,这还不算,还再拜南汇三灶著名武术师季福生学习民间武术,将武艺运用于武侠书的开打场面,结果成为说书界的“响档”人物,人称“末代皇帝”。又如南汇下沙的王俊发,他先后拜过两个师父,导致他的艺术成就远超两位师父,在1960年代,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唱他的长篇《大红袍》,在说书界素有“沪书梅兰芳”之称。

  虽然上述两种传承方式有利于传承并发挥各艺人、门派独特的艺术表演风格,但是另一方面,它又筑起了不同师承间自由交流的藩篱,限制了传人们在切磋中的发展。尤为致命的是,这种传承方式的散漫性、个体性导致师傅只注重对学生单纯表演技能的传授,忽视对学生文化知识、艺术素质的全面培养,学生学艺进门往往很快,但是技能提高却很慢,成为表演大家则更难。

  建国后的专业队伍传承方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各郊县成立了曲艺团之后,通过招生的方式变成随团学员,以南汇曲艺团为例,当时从初中毕业生中招了十名学员,专门有几位水平高超、经验丰富的老先生轮流开讲,传授艺术,然后又以师带徒的形式边实践、边演出。这种传承方式,对于学艺者来说,技艺长进快,学习效果好。传统拜师要学三年、帮三年,这种学艺方式,在半年之后就能上书坛说唱,再跟师傅拼档实践之后,即能独立表演。令人遗憾的是,这批学员刚要唱红,随之来了“文化大革命”,面临着曲艺团停演,他们都改行到各企、事业单位中,被另行分配工作。

  但专业队伍传承方长处很多,特别是生源质量好,都是从中学生中挑选出的具有一定表现能力的文娱积极分子,无论是乐理知识,还是嗓音条件、形体表演等都是经过挑选的(与此相比,传统传承方式中许多艺人的嗓音条件先天较差),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较强,且能够有众师的指点,因此综合表演能力提高较快。例如原南汇曲艺团学员潘国妹,即使她离开了曲艺团以后,在群众文艺队伍中参加表演的《六样机》,也曾赴北京中南海为中央首长演出。 

  2、艺术的传承

  艺术的传承均为“口授心传”。

  (1)学脚本的传承

  传统的传承方式,只是先生在台上唱书,学生在台下听书,全凭学生自身的记忆力和吸收力来传承,用艺人的说法,学生在台下学艺听书叫“偷关子”。稍有一点文化的老先生会给学生一个写有故事梗概、白字连篇的手抄本和花园赋、衙门赋、酒赋、“赋赞”等抄本。极少数先生收有一些木刻版本传给徒弟。这种传承方法,往往同一个师傅带出的几个徒弟水平不齐。聪明的学生,一、两年后就能上台说书。大多数学徒,通过三年的学艺,一般都能说上一部书,请了满师酒以后,就可独立演出。

  (2)学唱腔的传承

  锣鼓书音乐唱腔不象其他戏曲曲艺,他们从没有工尺谱之类的唱本,全靠老先生教徒弟学唱的办法作传承。相传,道光年间的诸兰芳老先生曾有50多种曲调。然而到了现在,由于这种传承的缺陷,散佚了许多。我们在普查中发觉,大部分艺人翻来覆去只学会老先生教唱的三、四个调子。但也有少数艺人善于吸收,善于博览众长,能背上几十个调子。如胡善言老先生,他不但能唱十多个锣鼓书(含钹子书)的曲调、还会唱十多个皮影戏的调子、十多个鼓板书和宣卷的曲子、又能背唱许多南汇民歌;又如下沙艺人王俊发,他除了掌握锣鼓书(含钹子书)的曲调之外,还能将评弹的曲调融化在钹子书中,他的【娘娘调】、【迷魂调】等独具一格,唱腔优美,十分动听。

  (3)学艺术的传承

  早期的锣鼓艺人,只会唱说故事,表演能力相当一般。因此,艺人们称早期的太保书主要是唱“小书”,这个“小书”就是指表现呆板,坐着讲故事的唱与说。而到了民国年代,锣鼓书艺人在“做”功上大有发展,特别是起角色时讲究“开相”、“手面”,“说”、“表”、“唱”和“做”几种艺术表演形式发展得比较全面。

  传统的艺术传承,由于主要是“以师为伍”的方式,因此只能适应旧时的观众层面,表演力不丰富。据艺人们说;锣鼓书艺人在清末民国初时已占据上海南市、杨浦、闸北、长宁、徐汇等区的许多书场,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被苏州评弹进据沪上的冲击,再加上“一二八”事变等战乱避难等因素,锣鼓书在大上海的市场大大萎缩。

 

二、锣鼓书艺术传承的思考

 

  我们在研究锣鼓书传统的传承方式的共性时,虽然发觉弊多利少,但从总结锣鼓书发展传承的过程中,在研究了几十个加入中国曲协、上海曲协的艺人的个性时,发觉了他们学艺传承经历,有许多值得思考与借鉴的地方,现试从几个角度予以分析: 

  1、生存土壤

  锣鼓书代代相传已有近千年历史,它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成为一种民间艺术,自有提供它生存和发展的合适土壤。锣鼓书的诞生滥觞于社会草根阶层的民众对超自然力量的自然崇拜、神灵崇拜、传统巫术等信奉,从而衍伸出带有宗教色彩的民间信仰仪式的“唱太保”,作为消灾祈福,为乡人在各种节庆民俗活动中祈愿求神,保佑人口太平、庄稼丰收,连带着举行各种“做社”仪式。延至清末民初,这种传统民俗活动风靡沪郊乡村,春天要做春社、秋天要做秋社,遇有瘟疫疾病也要请太保先生唱唱“太保”。这种定期循环再现的“周期性”民俗仪式和遇事临时举行的“指向性”仪式,为锣鼓书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2、杰出人物

  从纵向观察,锣鼓书所以能代代相传,离不开一代一代曲坛精英,就道光年间的南汇人诸兰芳,他的唱功和表演颇受当时听众的欢迎,曾被松江民众特邀去松江说唱,原先包场半月,结果唱了半年,还收了个松江徒弟唐振良,锣鼓书从此传播于浦西和浙江平嘉地区;民国年代,又出了许多名艺人,如誉满浦江两岸的“一正梁”(南汇人)季凤山、“四看柱”(胡鉴舟、陈明山、胡善言、胡梅仙)“四大飞”(施凤飞、金笑飞、罗一飞、陈立飞)、“八小飞”(宋葆飞、卫侠飞等8人),松江亦有“三顾(顾根生、顾金林、顾熊飞)一秦石”(秦昌泉、石耀亮),“沪书梅兰芳”(王俊发),“沪书末代皇帝”(施春年)等等。他们中有三位成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三十多人成为上海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代杰出艺人的出现,可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断地生产出艺术精品,其艺术影响力更始可以持续更长的时间,成为支撑某一艺术品种的擎天柱。上海的沪剧院、宝山沪剧团等戏曲艺术,正有赖丁是娥,杨飞飞直至茅善玉等一代又一代明星的出现,使沪剧艺术得以生存发展。 

  3、新的曲目

  业内常道:一个好的本子能救活一个剧团,此话颇有道理。在锣鼓书的传统曲目中,有沪郊老年一代家喻户晓的《网船过渡》等几十个,为艺人提供了赖以生存和艺术发展传承的土壤;建国以来,锣鼓书因涉嫌迷信曾在1954年被禁演,然而南汇曲艺团副团长胡善言在1957年创作了现代中篇《打盐局》,参加全国曲艺汇演获优秀演出奖,中央领导陈云同志也到场观赏。于是锣鼓书又引起专家和有关文化部门的重视,从1961年起对传统锣鼓书作了改革,才使锣鼓书获得新生;后来,南汇文化馆在1964年创作得短篇《王婆骂鸡》获“上海之春”优秀演出奖,受到当时中共市委书记陈丕显的接见,轰动了新闻媒体和城市居民。一时间,锣鼓书向全市推广,虹口、徐汇、宝山等区随之诞生了许多新作。南汇县从1961年起始终抓住发源于家乡的特色文化,创作了近百个新作上演,于20世纪末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锣鼓书)之乡。

 

  三、锣鼓书艺术传承的探索

 

  从物理现象来看,机械的传承不仅依靠动力,而且更需要润滑剂。锣鼓书队伍的传承同样如此,除了锣鼓书从业人员的努力外,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和支持。 

  1、官民协力共同参与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南汇文化部门历来重视锣鼓书的传承工作。尤其是2004年以来,为了做好锣鼓书保护的传承工作。拨出项经费举办了三次锣鼓书节目传授班,印制了《锣鼓书基础教材》,制订了“四个一”工程。其中之一,即是“培训一支队伍”。为了艺术传承还专门举办了拜师仪式。

  目前,许多镇和社区学校也积极组建队伍,举办各类培训。新场石笋中学、新场镇小学、大团镇小学、幼儿园均建立了锣鼓书艺术培训基地,办起了60多套锣鼓书打击乐器,开展培训传承工作,大团、新场、周浦、惠南、祝桥等镇亦相继举办中老年,中青年锣鼓书培育观、表演队。形成了社会广泛参与的新局面。 

  2、培训艺术骨干队伍

  南汇区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馆自1960年代起,就经常举办锣鼓书的艺术传授班和培训班。当时曾村村曾选派文艺骨干前往学习锣鼓书;到目前为止,参演过锣鼓书的业余演员和乐队成员有近千人。并出现了祝伟中、施谨、郭菊芳、康文英等一批优秀演出骨干,他们中有的被上海曲艺剧团选拔到专业团队演出,有的进入中南海演出,有的对外交流演出,有的进中央电视台去演出。目前,南汇业余曲坛、年年都有一批演员上台参演,一代锣鼓书表演艺术新人正在成长。 

  3、着力推出原创节目

  南汇文化馆坚持原创、特色性强,表达新颖、不断突破。历年来已创作了近百个短篇、联唱、表演唱。2004年保护工作开展以来,专题举办锣鼓书创作班,曾创作了15个节目,2005年群众文艺,创作了6个节目上演,《情满上海》、《金光灿灿南汇桥》、《三约杏花村》等分别在市级文化活动中参加展演。

  为了让现代锣鼓书观众有耳目一新的感受,我们还要追求表演形式的新突破,要求创作者与表演者在保持锣鼓书基本艺术特性的前提下,融入新的艺术表演手段,舞台设计也不要拘泥于过去单一的说表形式,适当地调动声、光、电、景等现代舞台表现元素,立体展现作品的丰富内涵、烘托艺术气氛,给观众以全新的艺术享受。 

  4、重视培养基本观众

  由于时代的变迁,传统的民俗活动正日趋退出历史舞台,基于民间信仰传统的民俗活动也日趋简化。且多元化娱乐市场的冲击,使得锣鼓书观众群大量减少。为此,南汇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打算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锣鼓书艺术欣赏的VCD,在学校中以兴趣小组的方法开展艺术教学活动,新场镇石笋中学就曾对全校900多位举办“锣鼓书知识讲座”,效果相当好。

  社会在发展,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淹没,我们一定要创造良好的文化空间,期待着锣鼓书的传承之花,盛开于明朗的春天。


  (来源: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