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9   星期一   农历三月廿一   
吕少七日谈:释永信的“富”与原生态的“穷”
创建时间: 2009.06.16 11:11:28

吕少七日谈:

释永信的“富”与原生态的“穷”

关键词:文化遗产日、释永信、原生态、贫穷、文化遗产保护

吕绍刚 
  

    【介绍】《吕少七日谈》是人民网文化频道2009年6月推出的一档每周文化观察类评弹栏目,每周推出一期,周一更新。每期由人民日报记者、人民网文化频道特约评论员吕绍刚以“锐利、雅趣”的风格观察一周文化时事,不事张扬,但求能为中国文化发展的足迹留下些别样的纪录。
 

    从2006年开始,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中国的文化遗产日。

    今年文物保护活动的主题为“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主题是“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并首次设立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人民网文化频道总结了今年文化遗产日的十大亮点。

    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无庸多说。所以,还是想具体谈谈,跟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的一个人和一件事。

    一个人:释永信。

    这位嵩山少林寺1500年来最年轻的一位方丈,这位历史上第一位修得MBA学位的僧人,在继续绽放他的能量,过去这一周,被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林功夫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被聘为河南大学教授。不久之前,还被送了一件价值16万的黄金袈裟,引来许多争议。

    释永信,是个谜,有人爱他,有人恨他。有人说他是个“花和尚”,有人说他是时尚高僧。

    如果从佛教追求的六根清静、一尘不染来说,他无疑连同他的一些弟子们,属于在红尘中翻滚打拼的另类风景:为了与世界接轨,将方丈翻译为“ceo”;少林小武僧业余时间,爱玩电脑,打游戏,听周杰伦。

    如果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来说,他则是十分成功的。圈地,盖楼,办公司,商业演出,一个千年的佛门圣地,成为文化产业的典范。试想,有多少中国的演出,能不靠政府补贴,光明正大、财大气粗走出国门,而且还能赚到外国人的钱呢?

    人们不希望看到一个穷困潦倒的少林寺,但也似乎不喜欢一个珠光宝气的少林寺。要佛,还是要钱呢?佛与钱,一定是前世无缘,今生无分吗?好像也不是。

    从历史来说,要钱的佛,南北朝时有之。那时,虽然民不聊生,但佛教人士属贵族阶层,拼命盖楼,“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大肆造像,“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胡吃海喝,斋会糜费,“设乐以诱愚小,俳优以招远会”。

    当然,这都是历史了。如今我们的宗教事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正在和谐发展。

    从文学来说,《西游记》中的如来佛是不要钱的,可能因为他是神仙,不必管吃喝拉撒,柴米油盐酱醋茶。只是,他手下的两个小沙弥,却管唐僧要那化缘用的金钵,令人费解。

    一件事:原生态。

    近些年,提到文化保护,人们惯常用一些观念,譬如 “原生态保护”、“回到文化母体”、“回到生活本身”等等,总的意思就是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着延续,不能破坏它们存在的环境条件。

    这样的话,听起来政治正确、文化正确,让人感觉很舒服。但有的时候,这样的话,其实是躲在空调房里的书呆子想法。

    去过云南几个傣族小乡村。时代在发展,这些村子本可以修缮楼房,安装电器,让生活更舒适。只是听说外面的人,喜欢看这些破烂货,于是还是土房草顶。全村几乎没有一个成年男性,因为都外出打工了,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孺。

    中午安排傣族舞蹈表演,几十个十几岁的村里少女,被组织起来,翩翩起舞,满足了外地人对原始文化风貌的想像,比电视里的豪华版,显得更原生态。

    所有的这一切,都符合着所谓的回到生活,回到文化母体。只是,当身处实地,看到那一群冒着烈日跳着舞的女孩子,你可能会想到,这个时候应该是开学的时间,她们有学上吗?她们的未来在哪里?

    傣族老人牙一般都是黑的,有的人说是嚼槟榔嚼的,有的则说是用一种特殊的植物的汁染的。于是,许多人拿起相机冲着她们的牙齿狂拍,个别人还像耍猴一样,逗她们咧开嘴。

    原始有时并不是一种美,刻意地把人约束在原始状态、自然状态,在现代社会更是一种耻辱,是一种罪过。那种美,不过都是文化人塑造出来的东西而已,以猎奇的方式,满足现代人空虚疲惫心灵的一种桃花源。

    正如,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所说,“现在,70%的农业人口,其中包括相当一部分离土离乡的人,他们同样需要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难道能够要求他们为了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保护某种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而牺牲自己、固守贫穷吗?”

    如果说少林寺的扩张发展,多少让人感觉有点过度“物质化”,那么原生态的保护则似乎又有点太“理想化”了。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很多时候就处于这样一种悖论之中。

    正如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同志所言,“我们在评判一个考古遗址公园类文化遗产的优劣时,要看它回报了社会多少精神财富,给地方带来了怎样的文明进步,给百姓生活带来多少改善。”在文化遗产保护逐渐深入人心的今天,我更愿意呼吁,保护文化遗产,要以人为本,以人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为本。没有人,即使守着那么一堆破铜烂铁,守着个原生态,守着个母体,又有什么意义呢?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只代表署名作者的个人意见。]

编辑:飞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