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9   星期一   农历三月廿一   
爱之深而虑之远
创建时间: 2009.06.12 15:14:32

爱之深而虑之远

                          ——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资华筠

    资华筠是著名舞蹈艺术家、理论家,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她就提交了“关注文化生态保护”的全国政协提案。2000年她在人类学国际会议上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精神植被”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她的“关于设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部急需增设主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司局建制”以及“加快‘非遗"立法进程”等提案与建议,切实有效地推进了“非遗”保护工作。近年来,她对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机制、方法等孜孜以求,多有著述。在第4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她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回顾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业已取得的显著成果,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如何采取积极措施,稳步推进这项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成绩斐然

    “像我国总体的发展形势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越来越好。”如资华筠先生所讲,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年来稳步推进,有序开展。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取得重大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逐步建立,文化部先后公布了三批共148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同时,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建设正在逐步展开。

    资华筠先生说,我们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既契合经济全球化情势下葆有文化多样性的世界潮流,又具有中国特色。政府主导、举国体制,从最初启动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进而不断推进“非遗”保护机制建设和业已实施的一系列规范化、制度化的举措,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斐然,有目共睹。她首先强调并解释了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重要意义:“人类为了更有效地保护文化遗产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72年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到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进程,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对这一问题的认知、共识与进步(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增设了单列的“非遗”保护机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说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确认。

    资华筠先生还结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的具体工作,谈到“非遗”保护主管领导充分尊重、依靠专家,形成良性互动。同时,她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除了以政府为主导和充分发挥专家的理论引领和咨询作用外,也离不开广大群众的热心参与和支持。每年“文化遗产日”都组织“非遗”论坛和相关的活动,广大群众对保护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越来越高涨。如:今年元宵节举办的“非遗”专项活动?D?D“传统技艺大展”盛况空前;不少大学设置了相关课程等。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好地融入当下的生活,发动更多的人投入这项工作,“非遗”志愿者网站正在考虑筹建。

    当记者提及她个人在“非遗”保护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时,她说,个人不过是这个事业洪流中的一滴水。她先后提出“文化生态保护”和“精神植被”理念,呼吁“抢救濒危性文化遗产”,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问题提出了“优质基因”理念,并结合舞蹈的特性阐释具体方法。随着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开展,她倡导以“生态学的视野、理念”引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并廓清了被某些媒体混淆的“原生态”概念,提出严格意义的原生态文化应具有“三自然”,即:自然形态?D?D未经人为加工;自然生态?D?D未脱离其生成环境;自然传衍的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以人为核心的活态传承”,要创造条件相应的环境,对不同的项目采取不同的方法等。她认为,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需要不断探索规律。

    “非遗”保护仍然任重道远

    论及当前存在的问题,资华筠先生说,虽然“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能高枕无忧,应“爱之深而虑之远”。如“重申报轻保护”,有些主管领导的理念混淆,把“非遗”保护搞成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甚至以“开发”之名行“破坏性保护”之实等。面对祖国56个民族如此丰富,而每天都存在消失危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她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首先,需要建立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资华筠先生提出,各级主管这项工作的领导理念的清晰与责任心、使命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我们过去举办不同对象的培训班,其中包括各级领导,传承人、青年骨干等等,卓有成效。但职务岗位是流动的,而且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经验、新问题需要探索。所以培训应成为制度,最好有培训基地。建立分级、分期、分类的定期培训,这样才能确保长效机制。

    第二,各地“非遗”保护工作发展不平衡,要加强相互交流,实施检验与评估制度,及时推广先进经验,解决一些不好的苗头。目前,在中央领导和人事部的支持下,建立定期表彰制度很好。应把焦点集中在那些长年在基层默默奉献的优秀人物和传承人身上,遏制少数近水楼台、“见荣誉就上”的倾向。

    第三,面对“非遗”领域层出不穷的新经验、新问题,原理性和应用性的理论研究,都有待深入,但泛泛地说“理论研究滞后”是不确切的。事实上,上述业已形成制度化的许多工作,无一不是在众多专家以其理论积累的优势参与下进行的,而还有许多研究成果尚未得到充分的传播与运用。应该加强理论与实际工作的良性互动。在“文化遗产日”的活动中,要更加重视学术论坛的质量。总之,先进理念的引领在“非遗” 保护中至关重要。

    第四,应继续强调“源头性、原生性、整体性”的理念,尤其是在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实践中,更要把握这个原则。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切合实际的方法。如对“传统技艺”实施生产性保护,对其他项目的保护有启迪。但不能套用一种模式,不同门类的保护项目之间既存在共性,又有明显差异。以民间舞蹈为例,它必须与当地的民俗、民众生活相结合,才能得以更好地传承。资华筠先生谈到,当下,全国各地相继兴起与自然山水相融的“情景大歌舞”需要具体分析。作为某种旅游开发,无需过多非议。但一窝蜂地对原生性民族歌舞进行过度包装,甚至迎合猎奇心理和低级趣味,还美其名曰为“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令人心存疑虑不敢苟同。从长远的观点看,这样做既破坏自然生态也破坏文化生态。我们应当鼓励艺术家在汲取民间艺术精华基础上的个性化创造,切忌把“非遗”保护当做“形象工程”来运作。

    以敬畏之心、珍惜之情探索献身“非遗”保护

    资华筠先生说,葆有文化多样性不是少数文人、学者的空论,而是人类自身的精神需求。在社会现代化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我们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遏制人为破坏,并不意味现时一切文化遗存都有同等价值,也不是越原始、蛮荒、奇异越有价值。应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质基因延续和良性循环机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还应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有人误认为献身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是“老派文人”反对创新。资华筠认为,优秀民族文化是奔腾不息的长河,是参天大树,我们保护的是“水之源、木之本”,创造新的文化才有根脉。所以必须完整、准确、辩证地理解和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16字方针。割裂、本末倒置,都是有害的。

    最后,资华筠先生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造福千秋万代的工作,需要万众一心“同唱一首歌”,摈除门户之见,私利之心。她满怀深情地说:“我们对祖先的创造要怀有敬畏之心,对丰厚的民族文化遗产要永葆珍惜之情,对所有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献身的人要赋予战友的崇敬,这样才能使这项工作葆有不竭的动力和强大的凝聚力,永远延续下去。”

(来源:文化传播网/作者:刘茜 金娟)

(编辑:王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