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7   星期二   农历三月廿九   
“中国书法”成功列入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十周年专家座谈会在京举办
来源:人民网 创建时间:2019-12-28 16:59:00

2019年是“中国书法”成功列入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十周年。为保护书法文化,总结汇报这十年中,中国书法的传承和保护工作,2019年12月19日,纪念“中国书法”成功列入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十周年专家座谈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活动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联合主办。

作为被国家明确为传承与保护书法艺术的直接责任单位,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在此次座谈会上分别对这十年中保护与传承工作作了总结报告。

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韩子勇,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胡雁,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中国工艺美术馆党委书记喻剑南,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华、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院长管峻等领导嘉宾参加了专家座谈会,并作主旨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韩子勇,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胡雁在会上作致辞发言。在致辞中均一致肯定了“书法进校园”在传承保护中国书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韩子勇在致辞中表示,书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和社会基础,大家应该一起把中国书法的原野搞得越来越肥沃,越来越百花齐放,越来越生态健康。韩子勇强调,中国书法应该成为中国人精神修养、文化训练当中的一门基本功。这十年来变化最大的就是中国书法的活动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好,参与的人群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再一个,中国书法的整体水平也是越来越多样、多元。

苏士澍在致辞中感慨,中国书法能够成功列入非遗名录,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中国书协多年来积极筹备、共同努力、持续推动是分不开的,与社会各界的同仁鼎力支持分不开的。回顾过去十年,中国书协围绕书法非遗、文化遗产保护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成绩显著。但是,还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书法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面临很多新的情况和新问题,面临很多新的严峻的挑战。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议并批准,将“中国书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个历史性时刻标志着“中国书法”作为人类艺术的独特门类,在国际范围内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也意味着世界艺术史的传统、艺术理论、美学的研究,因为“中国书法”的加入,获得了更全面的完善和重要的补充。这是一个重大历史突破。

座谈会上,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华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院长管峻分别对“中国书法”列入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十周年以来所做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作了总结汇报。回顾了围绕国家非遗保护战略,从“中国书法”保护传承的具体措施、项目履约的实际情况和保护工作的特色与创新方面,就“中国书法”走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传承创新道路进行了交流探讨。可以说,书法事业的发展在当今时代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水平,书法艺术走进了充满希望的大繁荣大发展时代。

随后,《中国书法报》社长、总编辑朱培尔,中国书法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有来,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研究员刘照剑,荣宝斋书法院院长王登科,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陆明君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副院长戴幼楠、杨涛,书法院创作部主任陈忠康、陈海良,书法院学术部主任肖文飞和书法院展览部主任周延在专家座谈会上作了主旨发言。书法院专家在发言中提出了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肯定了两家单位无论在学术研究、艺术创作,还是书法教育、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各位专家还提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书法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仍将面临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培养高端书法人才,为书法的传承与保护储备后续力量,真正发挥专业书法家的积极作用,持续不断地推进书法事业发展,创新工作模式是今后“中国书法”非遗工作发展的重要动力。

编辑:周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