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6   星期五   农历三月十八   
匠心文脉 赋能传统——辽宁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座谈会圆满召开
来源:"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 创建时间:2020-06-16 10:47:00

为进一步贯彻《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要求,执行文旅部非遗司关于开展“非遗购物节”的工作部署,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结合地域特色、文化风格和资源特点,在我省首届“非遗购物节”期间,于6月13日举办“辽宁省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座谈会”。此次座谈会也严格贯彻落实防疫要求,减少人员聚集的频率,仅由中心主任宋晓冬、副主任胡柏、事务委员张晓清等相关人员,以及岫岩玉雕、琥珀雕刻、阜新玛瑙雕、松花石砚制作技艺等10个项目的传承人参加。

会上,中心主任宋晓冬向各位传承人致以感谢和问候,希望通过本次会议,探讨传统技艺传承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更加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为项目、为广大传承人提供更多更好的帮助和服务。

会议围绕“聚焦电商平台,融入当代生活;聚焦项目保护,探讨新时代传承;聚焦融合,共同创新发展”三个主题展开,各位传承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岫岩玉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运岫

感谢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在这里,我年龄最长,从艺多年未曾间断思索岫岩玉雕创新的问题。我认为,岫岩玉雕的素活技艺受原料、器型等因素的限制,不能盲目创新,传统的技艺应该保留,制作的高标准不能放松。随着时代的发展,素活作品逐渐向工艺品和实用品的方向靠拢,这就要求我们传承人也要更新观念,在设计、制作的时候,将现代人的欣赏水平、实用需求考虑进来。创新是一个过程,尤其对于技艺难度较高的素活来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所有传承人长时间的努力来实现。


核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韩志耀

关于项目融合,我认为,所谓的项目融合实际上是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的融合,比如核雕和琥珀融合,不仅让核雕涉猎琥珀的文化内涵,也要让琥珀去认知核雕所承载的文化价值,核雕的材质不值钱,但是通过两者捆绑,可能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扩大我们的销售。关于创新,我认为核雕的创作应该向纯美术表达的方向去扩展和延续。保留传统的文化内涵,提升传统制作技艺,吸收当代文化的新内容和新元素,不断与时俱进。

阜新玛瑙雕代表性传承人杨克全

在从艺的道路上,我一直致力于创新。我认为,创新分为两种,一种是无意创新,比如雕刻作品《盗仙草》的时候,因为原料的瑕疵,临时修改了原来设计中灵芝的位置,这是在被动中的创新;一种是有意创新,即历朝历代的玉器行业和传统手工业,都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和突破,创造出绚烂多彩的珍贵作品。当今社会潮流更迭,审美水平日益提高,这也迫使传承人主动创新的意识更加强烈。如今,网络平台势头正盛,起初我并不认可,原因在于买玉讲究眼缘,网销精修照片往往和实际作品差异很大,产生很多退货的问题。尤其是大摆件,在退货时由于包装等问题造成损失的风险很大。但在这次疫情期间,我儿子做的很多小物件网络销量很好,逐渐改变了我的观点,我也开始更新观念,把传统和实用相结合,研究创作既能欣赏又能使用的小型作品,加快项目的发展。

琥珀雕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焕升

作为一名年轻的非遗传承人,我觉得当下最应该做好三点:第一,静下心来做好本专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使技艺再提高、更精进,并有所创新;疫情时宅在家里,我有更多的时间静心创作,创作的速度和质量都有所提高,销售额不降反升,也是意外的收获。第二,突破传统的商业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优势,尤其要利用好电商平台,拍摄一些宣传视频,扩大在全国各地对非遗作品及文创产品的推广。第三,非遗要融入生活,作品就必须得生活化、小型化,我们要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的产品,在尊重历史、做好传承的同时要紧跟时代,做既有文化传承、又有文化符号的产品,适应现代收藏爱好者还有年轻人的喜好。

松花石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冯月婷

松花石砚的销售和传承是我们目前的重点。销售方面,第一是聚焦电商平台,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网络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窗口和展示平台,早在2016年就开始搭建网络电商平台,并于今年对店铺进行了升级改造,增加了非遗端口,融入了自媒体,尽管如此,网络电商运营方面仍是弱项,亟待发展和突破。第二,我们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坚持传统,创作精品,走高端市场;另一方面将市场和大众需求相结合,打造非遗文创特色产品,在不脱离传统的基础上坚持创新。传承方面,我们努力吸纳儿童和青少年参与其中,从小培养兴趣、传授技艺。希望省中心能够搭建一个平台,积极促成非遗项目与高校、美院合作交流,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为传承注入新生力量。

刻瓷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钟立维

我来谈一谈当前刻瓷技艺传承和发展工作的现状:第一,在传承方面,我年龄较大,正在集中精力,抓紧时间发展和培养年轻一代传承人。在疫情期间,我有更多的时间可以静心创作,不但完成了一幅大型作品,还收了一名徒弟,现在技艺学习情况良好。第二,在融合发展方面,以前的瓷板都是在南方订制,价格高,运输周期长,现在我尝试与当地合作,这将在资金和时间成本方面大大缩减。第三,在作品销售方面,这两年订制的作品越来越多,销售情况乐观,尤其是小件作品更为热销。今年,我想和徒弟多做一些小件作品,在云端上销售。

传统木版年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东明

关于创作,我认为艺术创作一方面在于技术,更重要的在于设计构思,技术可以通过磨练达到炉火纯青,但是美的高度很难达到,需要各方面的修养,所以,构思和设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关于销售,我的工厂以前以大量批发和加工运输为主,我们之前的生产形式是大量批发和运输加工,但是销售情况并不乐观。加之这些年实体店受到冲击,社会变革改变了销售途径,我们的销售就变得更加困难。面对这种考验,我认为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方面要坚持传承,制作精品,量化生产;另一方面要改变创作思路,创新设计理念,通过电商的新型销售渠道,制作和销售百元以内的小型文创产品。


传统锡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石岩

这几年,我主要致力于两方面的创新:一方面是积极开展工艺创新,不断改进设计。在坚持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将锡雕作品与新材料结合,尝试对锡雕表面进行更丰富的工艺处理,如挂铜、嵌琥珀等,解决了锡雕表面色彩单一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尝试销售创新。电商平台的能量巨大,我也在积极尝试线上销售作品,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和资金有限,开展难度较大。我们辽宁的传承人中,有几位在电商方面的经验和资源都非常优秀,我非常希望能够与他们合作,借助和共享销售平台,共同宣传和销售非遗产品,达到互赢互利的目的。此外,在2019年10月,传统锡雕传习馆落成,我招收了7名徒弟和53名学生,除了利用互联网坚持网络授课教学,还在传习馆里长期“面授”,手把手传授技艺,传承工作稳步推进,后继有人。

凤城景泰蓝珀晶画代表性传承人刘晶涛

我现在的感受是,加入非遗的行列后,心里更加有底气,开展传承工作也更加顺畅。往年产品的订单内容杂乱,订的图案、尺寸、数量等差异化较大,现在我们主要与代理商合作批量生产,按照订制的图案去组织生产,同一个图样订单达到500-700幅,但是做起来速度更快,效率更高,销售情况良好,今年营业额与往年同期相比大幅增加。网络销售是大势所趋,但这正是我们的弱项,接下来我们要克服事务多、时间紧的困难,抓紧研究电商平台销售模式,打通更多的渠道。目前我正在尝试提升作品的融合性和实用功能,与凤城一家高档家具厂合作,在一些传统风格的家具上加入景泰蓝珀晶画的元素,真正做到让非遗融入生活。

沈阳胡魁章制笔工艺传承人盛启泽

去年,笔庄与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开展了一次系统调研工作,纠正了一些对胡魁章制笔工艺的认知和理解,并进行了补充。一是确认了胡魁章的苘胎制笔工艺起源于沈阳,并非源于湖州;二是对胡魁章制笔工艺流程与步骤重新整理,进行了细化,确定了胡魁章制笔工艺共有126道工序。我们还前往上海参加了笔墨文化活动,与国内最顶级的文房工具制作单位齐聚一堂、进行研讨,这对胡魁章制笔工艺走出关外起了重要的推介作用。不久之前,笔庄与辽宁省图书馆古籍善本部进行了业务洽谈,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制作古籍保护修复用笔,同时,笔庄还与辽宁省博物馆、鲁迅美术学院文创中心积极进行洽谈与合作。在宣传方面,笔庄将致力于打造沈阳文旅特色产品,研究制作便于携带、易于保存的沈阳旅游“伴手礼”。

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宋晓冬

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习近平主席也多次在不同场合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从战略高度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非遗保护十余年,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传承人更加注重传承能力和成果转化;年青一代关注非遗的理念和风尚正在形成;非遗进校园进教材的素质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当下,各大电商平台纷纷设立非遗端口,促进非遗产品推广销售……这是非遗传承、保护、发展的最好时机,诸位非遗传承人们赶上了“好时候”。在座各位代表了传统技艺的辽宁水平和辽宁高度,务必要在保留传统技艺、守住发展根基基础上,努力提升作品质量、结合现代审美,抓住机会、迎头赶上,凝结成辽宁智慧、总结出辽宁经验。目前,虽然辽宁非遗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涉及人力物力财力多个方面,但大家要永葆非遗保护的坚定信念,与时俱进适时更新非遗保护理念、顺应当前政策方向,既要守正,更要创新,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中,让非遗更好的融入当代、融入生活。

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胡柏

说到“文创”,从往年的“非遗技艺大展”,到今年“非遗购物节”,这是方向上的改变,文创和非遗并不互相排斥,相反,文创借鉴了非遗的技艺,融入了非遗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文创的销售,甚至很多文物修复、保护的手段,如木作手工、彩塑、泥塑等,都是来自非遗的技艺。同理可推,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努力贴合现代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在做好、做精的同时也要扩大销量,主动搭建、利用好网络平台,但万不能模仿社会上打着文创旗号虚假经营低端产品的行为,砸了自己的招牌。

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事务委员张晓清

现在的文化艺术品消费市场在不断地细化,这要求我们传承人在创作的时候,不但要加强艺术构思,还要注重作品定位,要充分考虑受众群体是谁,为谁创作的,受众是收藏家、经销商,还是普通的游客和消费者,考虑他们的年纪、喜好、审美和需求,这样我们创作的作品在市场上才会被认可,才更容易被接纳。现在,80后、90后的年轻人购买力很强,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更高,更喜欢小型的作品、小资的有格调的物件等等,我们要抓住他们的消费心理,围绕着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创作,有的放矢,销售情况会更好。

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遗保护部主任尹忠华

今天,我们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以“非遗”的名义,进入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进行技艺的展示,并适应当下最流行的网络直播参与新媒体的宣传,这就是非遗的魅力,也是手工技艺的独到之处。这种跨越时空的文化交流与碰撞,是当下社会大背景给予非遗的无比尊重,也是非遗人该有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应该深入到每一位非遗传承人的骨子里,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两个巴掌做出来的东西,有些科技还是无法取代的”。在形势看好的同时,“打铁还需自身硬”,非遗人本身更需内练技艺与品质、外强形象与品牌,以“匠人匠心”之坚守,以“抱团取暖”之凝聚力,以“材美、工巧、器韵、时宜”之标准,创作更多传世精品,以非遗独到的文化魅力为时代立魂、为生活点睛。

座谈会最后,宋晓冬主任表示,传承人们因怀揣匠心精神和深厚情怀相聚于此,作为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门机构,我们有义务有责任竭尽所能,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平台、创造展示交流的机会,推动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健康有序发展,助力非遗实现真正的“见人见物见生活”。

编辑:李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