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3-29   星期五   农历二月二十   
2017年度“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上海市)总结暨非遗大调研工作会议举行
来源:“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微信公众号 创建时间:2018-01-27 11:17:00

根据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以及上海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的工作要求,1月19日,上海市文广影视局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召开2017年度“研培计划”(上海市)总结暨非遗大调研工作会议。上海市文广影视局、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群艺馆(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上海大学、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通报了近期上海市研培工作情况,开展了各校研培成果交流。上海市文广影视局副局长尼冰出席会议并讲话。

▲上海市文广影视局公共文化处(非遗处)处长杨庆红主持会议

发挥文教结合优势 上海研培成效显著

研培计划是文化部、教育部于2015年启动的非遗保护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旨在为非遗保护提供高校的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提升传承能力。“研培计划”在全国78所院校实施,上海市共有8所院校入选,院校数量位列全国第一,研培成果受到文化部多次肯定。去年11月,文化部在上海召开“研培计划”现场经验交流会。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俞振伟致辞

2017年度,上海市共承接研培任务19期,其中培训5期、研修14期,累计培训学员514名,生源覆盖全国各地,培训项目涵盖刺绣、木雕、苗族银饰锻制、琉璃烧制、印泥制作、竹艺、纤维编织、竹柳草棕编、陶器烧制、漆器制作、蜡染、缂丝、徽州雕刻等各门类。经过2年半的实践,上海市研培工作逐步从面大量多的“培训”向求专求精的“研修”过渡,质量显著提升。

▲上海大学副教授、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执行总监章莉莉发言

上海大学积极促进传承人群与阿根廷、荷兰等国设计师的对话与合作,邀请竹编和刺绣传承人群赴美国肯塔基大学进行文化交流。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通过异地培训与山西省、西藏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建立长期合作,创设“一个主题大师引导,不同项目各显其能”的研培模式。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办公室、中国服装协会达成“需学研产”合作,联合举办“非遗走进时尚生活”传统工艺对话设计生活交流会。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星发言

同济大学搭建校内展示平台,定期在大学博物馆内举办研培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东华大学定向贵州精准培训,建立了一对一互学模式,与曼彻斯特大学合作举办中国传统刺绣展。

▲东华大学服装设计学院教授陈彬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围绕“中华创世神话”主题指导学员创作作品,举办专题展览,积极开展研培成果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复旦大学依托雄厚师资力量,邀请业内知名专家,计划于今年开展造纸与古籍修复技艺培训班。上海戏剧学院在成功举办木偶戏、皮影戏表演培训班的基础上,将于今年举办木偶和皮影制作培训班。

▲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木偶教研室副主任郑稳发言

深入开展研配调研 寻找差距补齐短板

作为大调研的重要内容,会议以“建机制、聚力量,谈经验、促交流,找差距、补短板”为目标,广泛听取研培院校、教师代表和学员代表的意见。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党委书记、教授范圣玺发言

上海大学副教授姚舰表示,当前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研培计划”也要考虑介绍新技术和新科技,让传承人群实现真正跨界或者飞跃的可能性。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星表示,在完成年度研培教学任务基础上,学校赴果洛、山西等地开展了多次回访活动,掌握传承人群的动态。根据领导的提议,积极探索在今年成立传统工艺设计创新中心。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副教授闵杰表示,学校在制定方案过程中,要先调研、再设计,并与大师工作坊以及后期孵化进行结合,组织好大学生与传承人群之间的拜师结对,促进教学相长和创新传承。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非遗研修项目主管、副教授闵杰发言

同济大学教师宋善威表示,学校利用创意设计学科资源,侧重工艺美术类项目研培,学员创作了大量艺术精品,但市场转化不足,社会参与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强,希望能加强与其他院校的交流,未来探索与公益基金合作。

东华大学服装设计学院院长助理夏雅琴表示,东华大学学院大多是少数民族学员。学校明显感到传承人群在短时间内接触大量新知识,有一个从迷茫到接受的过程。未来在招生阶段,学校要梳理摸清学员的需求,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调整。在实践和作品创作阶段,探索分组精细化,如按“现代工艺+传统工艺”、“传统材质+现代材质”分组,让成果体现得更精准。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兆元表示,研培应当“研”字为先,进一步发挥高校的科研力量,尤其是研究非遗传承人群能力提升具体应该包括哪些能力,如何建立传承能力的谱系。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计划开展茶叶制作技艺的培训,会提前做针对性调研。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兆元发言

学员代表高爱华、徐宗华表示,作为木雕传承人,参加研培收获很大,现在既能设计适合收藏的精细作品,也能新创作一些如随身茶叶盒等非常贴近生活的实用器物。

▲研培学员代表高爱华、徐宗华发言

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全面推进2018工作

上海市文广影视局副局长尼冰在讲话中强调,2018年,上海市将以“科学保护、传承弘扬”为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为基本立足点,牢牢把握新时代非遗工作的新要求,继续深入推进“研培计划”,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着力提升传承人群发现美的能力,引导传承人群捕捉需求变化的意识,坚持“用”字引领的理念,传授改进工艺的知识。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尼冰讲话

一是制定好2018年“研培计划”。上海市文广影视局支持本市8所高校继续参与“研培计划”,将会同市教委共同提出上海市研培方案,着力安排好组织招生、课程设计、学员管理、媒体宣传、学员回访等工作,继续做强“中华创世神话”上海特色教学品牌,保持上海研培工作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二是用好传承人资源。传承人群是各院校开展工作的重要资源。上海市文广影视局将指导院校与传承人建立密切联系,掌握传承人动态,挖掘传承人精神,讲好每个传承人的故事。推动传承人群在社区开展讲、演、示活动,扎根基层,扎根生态圈。

三是进一步探索拓展项目。发挥上海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敢于实践、大胆探索,进一步拓展教学科研领域,借助非遗资源,多推出与时俱进、跨界融合的拓展项目。

四是发挥传统工艺工作站的积极作用。建好上海大学青海果洛和上海大学本校工作站,积极举办工作坊和展览、传承人群跨界再创造等活动,弘扬优秀工艺、发掘民族元素、发展产品和品牌。鼓励其他院校积极提出建站申请。

五是推动有力传承传播。鼓励研培院校广泛参与上海市非遗保护工作,发挥“桥头堡”作用,让中国传统工艺在世界的平台上得以展示、互鉴和发展。配合恭王府博物馆和上海大世界传艺中心,办好上海研培成果展北京站和上海站,面向社会公众,讲好中国故事。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