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372 |
项目编号:Ⅹ-159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民俗 |
所属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类型: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 |
保护单位:乌恰县文化馆 |
柯尔克孜族世居在昆仑山、天山支脉的崇山峻岭之间,大部分人口集中流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在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柯尔克孜族著名英雄史诗《玛纳斯》中,就有对柯尔克孜族服饰的描写:男子头戴白毡帽“喀勒帕克”,身着驼毛长衣“且克麦恰袢”,脚蹬皮靴“乔勒克”;女子则头戴华丽的“开来克”,身穿红色长裙。
柯尔克孜族早期的服饰,主要以牲畜的皮毛和毛织品为原料。男子服饰多为袍式,通常上身穿白色带有绣花边的圆领衬衫,外罩一件驼毛材质且过膝的长外衣,脚蹬由牛皮制成的高筒靴“乔勒克”。青年男子的裤管较细,外侧开衩,衣襟、衽边、袖口以及裤脚等部位都绣有精美的花纹图案。柯尔克孜族男子常戴用羊毛毡制作的白毡帽“喀勒帕克”。女子服饰以裙装为主。老年妇女一般穿着舌领的长袖绣花连衣裙;青年女子的选择更为多样,有的穿腰褶连衣裙,有的穿竖领长袖前开身连衣裙,还有的穿无领无袖前开身连衣裙,胸前往往饰有绣花和银饰,并且会外搭绣花坎肩或“袷袢”。未婚女子大多身着百褶连衣裙。柯尔克孜族妇女的连衣裙袖子普遍较宽,下沿位置一般在膝盖以下,而老年妇女的裙子长度则垂至踝骨。她们脚上所穿的高筒皮靴“乔勒克”,也多绣有花纹。在帽子的佩戴上,未婚女子通常戴红色丝绒圆顶小花帽;已婚妇女则戴缠布帽子“开来克”,这种帽子不仅庞大华丽,更是制作精美的工艺品,呈圆形平顶,尽显雍容华贵;中老年妇女一般戴圆形平顶绣花帽“艾列切克”,或者披白色头巾“塔克亚”。
柯尔克孜族妇女自幼便开始学习刺绣手艺,这一技艺通过口传身授代代相传。柯尔克孜族服饰与其游牧生活、宗教信仰、民俗风情密切相关,体现了柯尔克孜族的艺术审美观、高超的工艺水平和卓越的创作才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和社会文化价值。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05-3068 |
姓名 夏尔汗·克力木 |
性别 女 |
出生日期 |
民族 柯尔克孜族 |
类别 民俗 |
项目编号 Ⅹ-159 |
项目名称 柯尔克孜族服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