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537 |
项目编号:Ⅹ-163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民俗 |
所属地区:重庆市 |
类型: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
保护单位: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 |
秀山苗族羊马节是重庆市秀山苗族民众为报答蔬果和羊马对祖辈在迁徙险境中的救命之恩而举办的民俗节庆活动,流传于秀山县石堤镇、里仁镇、宋农镇、龙池镇、涌洞乡境内的川河盖山脉一带,以当地吴、龙、廖、石、麻五姓苗民为主要传承群体。其中,石堤镇保安村的习俗体系最具代表性。石堤镇保安村地处川河盖西麓,秀山县东北部,与湖南龙山、保靖相邻,紧靠国道319线和酉水,交通较为便利。
据《羊马古歌》传唱,当地苗民的先祖原居江西南昌。该族群长期遭受土匪欺压,并于明洪武三年四月二十六日遭遇土匪抢掠。因寡不敌众,苗族头领将羊拴在战鼓上,将马系上铜铃拴在尘土中隐蔽处,布下羊鼓马铃迷魂阵,随后召集族人准备逃亡。一名妇女在回寨途中,怀中幼儿啼哭不止,险些暴露目标。情急之下,妇女躲进菜地,用蔬果汁水止住了幼儿的哭声,苗老司又将蔬果变为蛇虫,掩护族人汇合,使整族转危为安。待土匪杀来之时,羊马受到惊吓,顿时战鼓喧天,尘土飞扬,土匪以为苗民搬来了救兵,不敢轻举妄动,苗民们得以顺利脱险。苗民们来到秀山川河盖山脉定居后,为报答蔬果和羊马的救命之恩,于次年开始,将农历四月二十六定为报菜节,在随后的首个地支属午、未之日,举办羊马节。
羊马节的仪式场所包括苗寨、苗家庭院、菜园、羊马场,主要内容包括羊马节仪式民俗、报菜娘神、报羊马神、杂戏搬演、农贸交易、吃刨汤宴等活动。在仪式筹备阶段,需要扎制羊、马,搭彩门、祭台,杀猪、打糍粑、写对联、搭货摊、备祭品,广接族人、亲友及客人。报菜娘神环节,即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各家要在菜园门祭祀菜娘神,随后采摘蔬果回厨房再次祭祀。报羊马神过程中,各家将羊、马敞养于附近山坡,即使羊马误吃庄稼也不得驱赶。
仪式中的活动还包括:各家在羊马场入口搭起彩门迎接外来族人、亲友和客人;在羊马场搭祭台,摆猪头等祭品,祭祀羊马神;苗家老人摆古,讲述先祖故事和迁徙历程;苗族民众唱诵《羊马古歌》;苗老司带领民众跳羊马舞、蔬果舞;当地苗族民众和外来族人、亲友及客人表演民间歌舞和小戏;所有参与者同吃刨汤长桌宴。至地支属未之日,当地人将外来族人、亲友及客人送出彩门,羊马节才落下帷幕。
秀山苗族羊马节以报答有恩于族人的蔬果和羊马为核心要素,周边各民族共同参与,有力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民族团结进步,是秀山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在社会、历史、文化、艺术、学术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