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大安校水柜习俗
项目序号:1551
项目编号:Ⅹ-177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民俗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
保护单位:平南县文化馆

平南大安校水柜习俗,是形成于广西平南大安镇,以检修消防器械,举行消防巡游、演练为内容的一项传统民间自发定期性群众活动。它起源于清道光年间,至今有逾百年历史,是具有代表性的乡镇消防民俗。

大安镇古称“大乌圩”。清乾隆、嘉庆以来,随着大量广东商人溯江西进,入桂经商,一批农村圩镇纷纷崛起。当时大安商铺林立,街巷纵横,庙坛众多,至道光已有“一戎二乌三江口”的说法,可见其在广西圩镇中的历史地位。道光十六年(1836年),大安遭遇一场特大火灾,损失惨重。灾后,镇上有识之士,尤其各大粤商,认识到防火的重要性,遂发动商号、街坊在粤东会馆成立义务消防组织,由居民捐资赞助购置灭火器械,以街为单位组成德隆社等7个消防所;利用镇内5个水塘作为消防水源,并制定了消防公约。后来镇上居民每年都自发进行消防演习。1916年农历八月二十日,大安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消防演练。自此以后,这天就成为人们约定俗成检修消防器械(俗称“校水柜”)、提高防火意识的民间盛事。1949年后,消防演练的方式和内容不断改进,活动组织者也由原来各街的大商贾变成了当地消防工作委员会,自觉防火、集体救灾在大安蔚然成风。

校水柜活动当天,全镇居民以民间消防所(队)为单位,开展消防器械整备、消防巡游、消防大比武等活动。各消防所门前、街道交汇处张灯结彩。居民从消防所和家里搬出消防水柜等器械,修整一新,穿上消防服,高举消防旗,先游大安各街一圈,然后集中到演练会场进行消防大比武,人们在射火球演练中群情激昂、通力合作,常有千人接龙递水之壮观场面。各色舞狮、八音、武术队伍穿插其间,场面热闹非凡。该项群众性活动一直延续至今,每年吸引数万群众观看。2018年,大安永安消防所参加第二届东盟地区论坛城市应急救援研讨会,展示“校水柜”习俗,进一步弘扬了我国传统消防智慧的魅力。

平南大安校水柜习俗始于商贸,特色鲜明,组织完备,高度自发。这一习俗寓教于赛,节庆性强,且全民参与,影响力广泛。该习俗反映了西江流域圩镇发展的进程,以丰富的历史文化性、广泛的民众自发性与积极的社会教育性,引领当地团结一致、和谐发展,对于传承民间消防知识,推动全民消防、微型消防,以及培养群众爱乡爱民的自觉精神,建设文明和谐社会均有积极的现实意义。